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赣红麻一号为材料进行了红麻苗期12种主要矿质元素缺乏研究。结果表明:缺N、Ca、Mg、Fe、S、B等对植株上部症状影响明显,表现生长缓慢、叶数少,叶色失绿等,所有缺素处理叶鲜重均为对照的70%以下,其中缺Ca、缺Mg处理仅为CK的7.5%和19.5%;缺N、Ca、Mg、S、Mo等对根量有明显影响;缺N、P、Ca、Mg、Mo等对干物质积累与CK相比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亚麻苗期缺素症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亚3号为材料进行了亚麻苗期11种缺素症状研究。结果表明:缺N、Ca、Ms、Fe等地上部症状明显,表现生长缓慢、叶数少、叶色失绿等。缺N、Ca、Mg、K、Mo等对根量有明显影响;从干物质积累看,大部缺素处理,如缺N、P、Ca、Cu、Mo、Mn和B与CK相比明显减少;缺N、Ca、Mg、Fe等处理畸变部位的解剖结构与对照相应器官的结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其大体变化趋势是细胞内失水变形,叶绿体破坏以及细胞瓦解破坏。  相似文献   

3.
缺乏不同营养元素对剑麻幼苗生长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究不同营养元素N、P、K、Ca、Mg缺乏对龙舌兰麻H.11648幼苗生长和养分含量的影响.通过砂培试验,设置了缺氮(-N)、缺磷(-P)、缺钾(-K)、缺钙(-Ca)、缺镁(-Mg)处理,调查了幼苗的株高、根长、叶片数、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叶片和根系养分含量.结果表明:-N和-Ca处理剑麻幼苗株高、叶片数、地上部和根系干重均明显减小,其它缺素处理影响不明显.各缺素处理剑麻植株叶片和根系相应元素含量均降低.-K、-Ca处理植株含N量降低,-N、-K处理植株含P量明显增加,-Mg处理植株含K量以及-K处理植株含Ca量也明显增加,而-N处理植株含Mg量明显降低.说明N、P、K、Ca、Mg缺乏对剑麻幼苗生长和叶片养分含量均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缺氮影响最大,缺钙次之.  相似文献   

4.
24种热带禾本科植物的绿肥价值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集热区24种禾本科植物,对其N、P、K、Ca、Mg、S等17种矿质元素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这24种禾本科植物的N、P、K含量中等,纤维化程度高,根据分级标准,一级绿肥占4.2%,二级绿肥占50.0%,三级绿肥占45.8%;中量元素Ca、Mg、S和微量元素丰富,重金属含量低,是安全的热带绿肥;其中狼尾草和早熟禾本科植物的P、K、Ca、S、Fe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参试绿肥。  相似文献   

5.
主栽品种龙眼生物学性状及营养累积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华南龙眼主产区挖取16~17 a成熟期中高产石硖、储良、福眼和松风本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各1株,调查树体生物学性状,探讨养分元素在树体的累积和分配。结果显示,4株龙眼地上部树体生物量平均为264.3 kg(鲜重),果实、叶片和树干分别占地上部生物量的28.4%、12.3%和59.3%。在果实成熟期,叶片、树干、根系和果皮均以Ca含量最高,果肉以K含量最高,果核N含量最高。为生产50 kg果实,龙眼地上部需吸收N 668.6 g、P 102.0 g、K 461.6 g、Ca 1310.4 g、Mg 80.7 g、S 43.3 g、Si 63.8 g、Fe 20.1 g、Mn 5.8 g、Cu 349.9 mg、Zn 1245.9 mg、B 849.5 mg和Mo 8.7 mg。Ca是龙眼最重要的营养元素。收获50 kg龙眼果实,带走养分量为N 167.8 g、P 23.1 g、K 156.4 g、Ca 57.0 g、Mg 12.6 g、S 8.4 g、Si 0.7 g、Fe 0.7 g、Mn 0.4 g、Cu 110.5 mg、Zn 155.6 mg、B 125.3 mg和Mo 1.6 mg。为维持立地土壤养分肥力及龙眼植株正常生长,果实带走养分量应为翌年施肥量的下限。对生产中因营养问题引起的龙眼叶片缺素和果实生长异常现象进行讨论后,建议今后加强龙眼Ca、Mg、Si和B营养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玉米缺素症状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试验以东农248为材料,在苗期进行11种元素缺素处理,结果如下:1.形态变化:缺N、P、Ca、Mg、Fe、Zn、B元素,其地上部症状明显。缺N、P、K、Ca、Mg、Fe、Zn元素时,根量有显著差异;2.解剖结构:因缺素造成叶片脉间失绿和发黄部位是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数目及内含物减少,液泡化明显的结果。干枯叶片的结构,表现细胞萎缩、排列不规整;3.生理指标:叶绿素a、b含量与光合速率在全部缺素处理中均低于对照。各缺素处理在形态、解剖和生理三者变化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双丰8号为材料,在苗期进行11种缺素处理,结果如下:1.形态变化:缺N、P、K、Ca、Mg元素,其地上部症状明显。缺N、K、Ca、Fe、Zn、B元素时,根量有显著差异;2.解剖结构:因缺素造成叶片脉间失绿和发黄部位是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数目及内含物减少,液泡化明显的结果。干枯叶片的结构,表现细胞萎缩、排列不规整;3.生理指标:叶绿素a、b含量与光合速率在绝大部分缺素处理中均低于对照。各缺素处理在形态、解剖和生理三者变化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广东省清远市沙糖橘园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分析结果树不同砧穗组合叶片、果实养分丰缺状况,为沙糖橘营养科学管理、果园合理施肥及产业提质增效提供科学依据。采集清远市27个10~15年生枳砧和酸橘砧沙糖橘果园的土壤、叶片及果实,分析土壤、叶片及果实矿质养分含量,分析土壤、叶片及果实养分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清远沙糖橘果园土壤pH整体偏酸性,土壤有机质较丰富,有机质含量适量及以上果园占比70.4%。速效N含量缺乏果园为51.8%,81.5%的果园土壤速效P超量,有效K超量的占比48.1%,多数果园土壤有效Mn、有效Zn、有效Mo含量较适宜,但有效Ca、有效Mg、有效B缺乏占比分别达到81.5%、88.9%、77.8%。枳砧、酸橘砧沙糖橘叶片矿质养分丰缺程度存在差异,枳砧沙糖橘叶片N、B、Ca含量较少缺乏,而酸橘砧沙糖橘叶片3种元素含量存在严重缺乏的现象,2种砧木沙糖橘叶片中Cu、Mg均相对缺乏,Mo含量均严重缺乏。枳砧和酸橘砧沙糖橘果实矿质养分的大量元素中N、K含量高于P,中量元素Mg含量低于Ca含量,微量元素中Fe含量最高。枳砧沙糖橘果实单果重、果形指数、可食率、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等指标均低于酸橘砧。2种砧木的沙糖橘果园土壤矿质养分与叶片矿质养分间,枳砧Mg、Fe分别呈极显著、显著正相关,酸橘砧B、Fe均呈显著负相关,枳砧沙糖橘叶片与果实中Mo含量显著正相关,酸橘砧沙糖橘叶片、果实、土壤三者间Mo含量均为极显著正相关。清远市沙糖橘果园管理应注重改良土壤酸碱度,施用适当配比的N、P、K肥,深施有机肥的同时适量添加或叶面喷施Zn、Mg、B、Ca、Mo,合理控制含Mn农药的使用次数。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叶面喷施钙镁肥对‘妃子笑’荔枝果肉柠檬酸积累的影响,分别以树冠喷布0.3%氯化钙(Ca)、0.3%氯化镁(Mg)水溶液和0.3%氯化钙、0.3%氯化镁(Ca+Mg)混合水溶液为不同处理,以树冠喷布清水为对照(CK),测定不同发育期果肉水溶性钙、水溶性镁、柠檬酸等含量变化及柠檬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并作多元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柠檬酸含量呈“M”型动态变化趋势,Ca和Ca+Mg处理呈促进柠檬酸积累的趋势,而Mg处理呈先促进、后抑制的趋势;CK的ICL和Ca+Mg处理的CS酶活性分别与柠檬酸含量呈正相关;Ca+Mg处理的IDH活性与柠檬酸含量则呈负相关。果肉水溶性钙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水溶性镁含量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动态变化趋势;水溶性钙会抑制PEPC、ACO、CS这些酶的活性,仅CK的水溶性钙能提高PEPC的酶活性;水溶性镁能提高ICL和PEPC活性,对ACO、CS、IDH活性呈抑制作用。综上所述,喷施钙、镁叶面肥会影响果肉水溶性钙、镁含量,改变水溶性钙、镁等含量与柠檬酸相关酶活性之间的线性相关性,不同处理通过影响果肉柠檬酸积累而引起果肉总酸含量变化;Ca和Ca+Mg处理可能通过积累更多的柠檬酸而抑制果肉呼吸作用,进而使果肉减少糖分损失。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冀东地区晚播冬小麦营养元素吸收特性,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化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冀东地区晚播高产冬小麦京冬8号Ca、Mg、S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籽粒产量在8 111.5 kg.hm-2水平时,平均每生产100 kg籽粒,植株需吸收Ca 1.221 kg、Mg 0.397 kg、S 0.454 kg,比例为1.00:0.33:0.37.挑旗至开花期是植株对Ca、Mg吸收强度最大的时期,分别占最大吸收量的43.27%、48.50%;拔节至挑旗期是植株对S吸收强度最大的时期,占最大吸收量的44.79%.到成熟时植株吸收的Ca、S主要贮存在茎秆中,分别占植株最大吸收量的32.38%、39.87%;Mg主要贮存在籽粒中,占植株最大吸收量的29.53%.不同时期各器官中Ca、Mg、S的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