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根据1989-1994年拖网上应用萤光网片的对比试验,通过划分昼夜效应夜时限区选取对比网次,对萤光拖网作业中对不同渔获对象的形态类别,鱼类的生态类群和不同鱼种的昼,夜捕捞效应进行研究。以期提高其作业效率,可供在生产实践中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1996—1997年萤光拖网推广试验的结果,比较和分析了不同光周期下,萤光网的作业效率变化及其对不同渔获类型的捕获效应关系。试验表明,太阳光、月光和天气变化都对萤光网的作用效率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因渔获类型的不同表现各个相同,并伴随昼夜交替而发生变化。萤光网对各类型渔获的最有利捕捞时间,大多在黄昏至夜间的低照度下;萤光网对不同捕捞对象有不同的效应,具有种间差异大,并与其生态类群存在密切联系的特点。本试验研究结果,符合于海洋动物视觉功能的特征,也符合于海洋动物生态类群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3.
将萤光网线应用于拖网的网口附近及网袖部分,通过生产对照试验,着重从有关有线量、昼夜交替、天气变化、与捕捞对象、鱼类的生态的捕捞效应等关系分析研究。取得了其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高于现有生产网具的满意效果。文中还提出判别不同鱼种的有利用线量的有关统计方法,可为萤光网线在渔网上应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刺网作业捕捞能力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2年福建省沿海流刺网作业的生产调查及全省渔业统计,应用DEA法,首次分析了福建省不同地市流刺网的捕捞能力和不同生产水域三重流刺网的捕捞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并与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荻量计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福建沿海刺网作业的捕捞能力未得到充分利用,2000和2002年,全省刺网作业的平均“能力利用度”分别为63.8%和48.9%,地市间的“能力利用度”差异显著,最低仅为18.6%和9.7%;刺网作业投入的网具数、船数、功率、作业天数、吨位和网具规格,对该作业捕捞能力的发挥有较重要的影响;相同的调查样本和数据,决策分析取向不同,计量结果亦有不同,比较、决策参考意义也不相同;CPUE与DEA法的计量,采用投入网具数和作业天数计量要比采用投入功率和作业天数合理些。但采用DEA法,更能综合反映多种投入要素下刺网作业捕捞能力变化的信息,结果比较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5.
作者在此报告了双联式虾拖网在1995-1996年的生产试验结果。试验表明:使用该网具作业,在渔船主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其平均网次总产量比网板虾拖网提高14.26%,平均网次虾产量提高23.68%,平均纯效益提高12.37%。同时对蟹类及底层鱼类的增产效果也十分明显,文内还简单分析了该网具与捕捞对象的渔船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美国夏夷采用的一种新型淡水对虾捕捞系统。该捕捞系统可以机械牵引、也可以手工操作。其捕捞效率和产量皆很高。系统以一个廉价的,轻型的机械化的吊扦来代替捕捞工人下塘进行捕虾作业。捕捞系统的各部件和尼龙虾网用拉链联结,这些拉链还作为封闭机构,用来提高捕捞效率。在虾池中采用新的捕捞系统,成虾的平均捕捞效率估计可达63.5%。本系统值得池塘捕虾作业借鉴。  相似文献   

7.
根据1981-2003年福建省渔业统计及相关调查资料,应用DEA法,分析了全省海洋捕捞作业及五种主要作业捕捞“技术效率”的年间变化,结果表明:1981~2003年全省海洋捕捞作业综合“技术效率”的变化范围为61.8%~100%,平均为76.4%,综合“技术效率”的年间变化呈现先降后升的态势;1990年以来,全省灯光围网和张网作业捕捞能力的发挥比较好,其次为刺网和底拖网作业,钓具作业捕捞能力的发挥较差;渔获选择性低的底拖网和张网作业的捕捞“技术趋势”年间变化保持平稳上升,渔获选择性高或较高的刺网、钓具和灯光围网作业的捕捞“技术趋势”年间变化则呈波动式上升或处于波动状态;各种投入因子对不同作业类型的捕捞”技术效率”的约束力各不相同,主动性较大的底拖网和灯光围网作业对渔船功率的依赖程度相当大,而主动性较小的刺网、钓具作业和被动性的张网作业,对网(钓)具使用数量的依赖度较大;作业天数对五种作业类型的“技术效率”发挥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底拖网作业捕捞努力量标准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拖网网次渔获量的数学表达式入手,在假设捕捞效率与拖网作业宏观技术水平呈幂函数关系的情况下,推导出底拖网作业捕捞努力量和捕捞努力量指数的数学表达式。公式表明一个海域(或渔场)所投入(或所承受)的底拖网作业捕捞努力量不仅与单位渔船数量(决定渔具数量)和单位渔船主机功率有关,而且还与渔船类型(性能)、拖网网型、作业技术水平和作业时问有关。同时,作者还探讨了各有关参数的计算方法,可为底拖网作业的捕捞努力量标准化计算提供一条新的途径,而且在进行不同底拖网网型捕捞努力量标准化的同时,也完成了其年间的标准化。因此,该公式能较全面、较真实地反映底拖网作业的捕捞努力量面貌,有助于较合面地描述和理解捕捞努力量的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9.
厦门市机帆船灯光围网作业,自1964年试验成功以来,至今已有30年历史。1993年全市共有灯光图网作业27组,总吨位3,848吨,主机功率11,370千瓦,占全市海洋捕捞渔船总吨位的21.72%,总功率的23.19%,近几年来,年产量保持在2.25万吨上下。渔获量占海洋捕捞总量的二分之一左右,成为厦门市海洋捕捞的支柱作业之一。年平均单位产量650吨,最高单位年产量1,882吨,最高单位年产值340多万元,平均单位产量和最高单位产量均居全国之首。  相似文献   

10.
尚小正 《海洋渔业》1987,9(1):38-38
浙江省温岭县箬山乡里箬村,的三对机帆船,1985年实行围网、拖虾、溜网捕捞兼作,经济效益大大提高。全年捕捞总产量达791吨,创产值164.79万元,平均每对产量263.7吨,产值55万元,渔民人均收入6,020元,比同类单一作业渔船的收入增加40%多。  相似文献   

11.
  • Dredging blue mussels (Mytilus edulis) and thus removing structural elements, inducing resuspension of sediment as well as reducing filtration capacity, will inevitably affect the ecosystem. The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impacts of fishing can be reduced through gear developments.
  • A new light dredge was tested on commercial vessels using two different experimental setups. First, a twin haul experiment tested the standard gear (i.e., a Dutch dredge) against the light dredge by fishing the two gears side by side onboard the same vessel. Second, a single dredge experiment tested the absolute performance of the two gears by fishing in areas with a known blue mussel density.
  • Results from the twin haul experiment demonstrate that the weight of sediment retained in the gear per square metre fished is 49% less in the light dredge compared with the Dutch dredge which will reduce resuspension of sediment at the surface. Also, the drag resistance of the light dredge was significantly less (177.1 vs. 202.7 kg m‐1). In the twin haul experimen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catch per unit effort (CPUE) of the two gears. The single dredge experiment, on the other hand, demonstrat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CPUE exceeding 200% when using the light dredge.
  • Seafloor tracks made by the two dredges could not be distinguished by use of side‐scan sonar and the tracks were still detectable 2 months after fishing.
  • It was concluded that replacement of the Dutch dredge with the light dredge would reduce the impact of the fishery on the ecosystem by (i) reducing resuspension of sediment, (ii) reducing fuel consumption, and (iii) potentially reducing energy transfer to the sediment through a reduced gear drag resistance. A potential increase in catch efficiency may reduce the area affected.
  • Fishing with the light dredge is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management of Natura 2000 sites.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2.
宋利明  陈明锐  丁睿智  王迪  周旺  李轶婷 《水产学报》2021,45(11):1934-1942
为掌握影响我国沿海刺网渔船网具遗失率(R_G)的因子及其程度,对中国沿海渔民开展了问卷调查。利用调查数据,结合GAM模型分析了影响我国刺网渔船网具遗失率的因子及其程度。结果显示:(1)影响我国沿海刺网渔船网具遗失率的因子(解释偏差)分别为单航次天数(86.8%)、年作业天数(4.2%)、单航次渔具携带重量(2.8%)、作业水深(2.4%)、渔船吨位(0.9%)和年均渔具采购数量(0.1%);(2)GAM模型能用于研究渔船网具遗失率和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3)随着单航次天数和年作业天数的增加,R_G呈上升的趋势;(4)随着作业水深的增加、单航次渔具携带重量超过18 000 kg时,R_G呈下降趋势。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以降低刺网渔船网具遗失率:(1)单航次天数不得超过30 d,减少年作业天数;(2)根据渔船的吨位,确保网具单航次携带重量在18 000 kg以上;(3)根据刺网渔具的高度规定作业水深和作业渔区;(4)渔船总吨位控制在200 t以内。  相似文献   

13.
聚乙烯编织线替代普通聚乙烯捻线对拖网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爱忠  张禹  郁岳峰  张勋 《海洋渔业》2013,35(1):95-101
聚乙烯编织网线比普通聚乙烯捻线强度高,用编织线来替代目前的普通捻线,可降低拖网渔具的阻力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本文通过实际取样测试,比较了两种网线的拉伸性能,在不降低原拖网渔具的单线结强力的前提下,用聚乙烯编织线代替原普通捻线,并通过模型试验研究其对拖网渔具性能的影响和节能效果。结果表明:单线结强力相同的两种网线,编织线的直径可比普通网线的直径下降15.17%以上。本试验编织线拖网的平均网线直径比原普通捻线拖网下降16.00%,网具阻力面积(线面积)从304.57 m2下降到256.47 m2,下降了15.79%。同等试验条件下,编织线拖网的阻力比普通捻线拖网下降17.25%左右,而网口高度的变化则不明显。能耗系数的计算结果为编织线拖网过滤同体积的水体所消耗的能量比普通捻线拖网下降16.67%。功率消耗的分析表明,消耗同样的功率,440 kW的双拖渔船使用编织线拖网,拖速可比普通捻线拖网提高8.33%,如采用和普通捻线拖网同样的拖速作业,则去掉起、放网所消耗的时间,以一天正常拖网作业18 h计算,可节约燃油77 L左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近海渔业资源养护型捕捞与管理技术,促进《全国海洋捕捞渔具目录》的实施,2014年10-11月在辽东湾进行了网目尺寸为40 mm、50 mm、60 mm的单片刺网、双重刺网和三重刺网以及生产对照网的选择性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各种实验网的渔获种类数均在6-9种之间,优势种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的优势度随网目尺寸的增大而减小,但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as)的优势度随网目尺寸的增大而增大.同型试验网在不同网目尺寸条件下的渔获量有显著性差异,其中,60 mm试验网与40 mm同型试验网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比较,单片刺网为800%,双重刺网为650%,三重刺网为500%;而异型试验网在网目尺寸相同条件下对渔获量的影响相对较小.试验网的组内渔获组成平均相似度分别为单片刺网59.24%,双重刺网62.63%,三重刺网66.51%;组间分别为71.44%、67.50%和70.58%;对组内和组间平均相似度贡献最高的种类均为口虾蛄和花鲈.随着网目尺寸的增大,各型试验网的渔获物幼鱼比例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涉海工程深水渔业资源评估的问题,于2014~2015年在南海北部局部海域开展底拖网与灯光罩网联合调查渔业资源活动。结果表明:在深水区底拖网渔获组成与灯光罩网有明显的不同,并受到季节与海域的影响(P0.05)。拖网渔获物中鱼类平均占渔获总尾数的93.36%,头足类占3.53%,甲壳类占3.11%;灯光罩网渔获物中鱼类平均占渔获总尾数的63.33%,头足类占36.65%,甲壳类占0.02%。两种调查的相同渔获物1~6种,主要为鱼类和头足类,在拖网中所占比值较低,平均占渔获总尾数的2.07%,而在灯光罩网中比值极高,平均占渔获总尾数的67.03%。灯光罩网与底拖网调查的渔业资源密度直接比值平均为0.06,灯光罩网与底拖网扣除相同渔获种类后的资源密度比值平均为0.06,相应的质量密度直接比值平均为0.62,扣除相同渔获种类后的比值平均为0.67。研究认为,深水海域的渔业资源量应该是两种渔具调查结果之和,对两种渔具调查中出现的相同渔获物,宜取其评估数据的平均值。由于各站点调查结果差异较大,采用所有站点的平均值来计算评估海域的损害赔偿较为合适。建议对SC/T9110-2007技术规程修订,规范中上层渔业资源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金枪鱼围网沉降性能对自由鱼群捕获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分析了2006-2012年中国金枪鱼围网船队89个网次的沉降性能与捕获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网具中部最大沉降深度的95%置信区间为195.3~209.3 m,网具中部平均沉降速度的95%置信区间为0.181~0.192 m/s; (2)海上测定的数据显示,不同沉降速度组对应的捕获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1),捕获率随着沉降速度的增加明显上升(20.0%~66.7%),而捕获率在不同沉降深度组间呈现出无规律的变化;(3)Logistic回归全模型的筛选结果表明,虽然沉降深度(D)的回归系数差异不显著(P>0.1),但投网成功的概率与沉降速度(回关系紧密(P<0.1),模型预测的不同沉降速度所对应的捕获率也与实际观察结果相吻合.由此建议在今后研究中应致力于提高网具沉降速度而非增加网具沉降深度.  相似文献   

17.
Species and size selectivity of the deep water longline traditionally used in commercial fishing of the black spot seabream (Pagellus bogaraveo) were studied in the Strait of Gibraltar with four sizes of hooks. Black spot seabream contributed up to 88% of the catch by number. Catch and by-catch rates differed for the different hooks and fishing trial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verage fish length between all hooks, except in one case, were found. The comparison of two experimental fishing trials within 4 years indicates a displacement towards smaller sizes in the size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the fishing gear can be size selective depending on hook size. The fitted selectivity models for each experiments were very different despite having two hooks in common. This is probably due to the very different catch size distributions in the two periods,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population size structure chang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2000/2001 and 2004/2005.  相似文献   

18.
帆式张网是东海渔业区的主要捕捞作业渔具。本论文根据37艘不同功率帆式张网渔船1999-2000年的渔业生产实态,按功率大小分类汇总了不同渔船生产成本,非生产成本,产值和利润等经济指标,比较分析了不同功率渔船的成本和效益。同时,还讨论了税费和资金成本对渔船经济效益的影响,比较分析了不同功率渔船的经营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利用几何相似原理将传统的过滤性渔具选择性曲线转化为选择性曲面。运用选择性方程,并假设不同网目大小的渔具对相同尺寸渔获个体的渔获服从多项分布后,对过滤性渔具的网目选择性建立模型。使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对模型进行拟合,同时,通过假设检验对模型进行简化。使用平行作业法试验条件下的张网渔具的黄鲫(Setipinrm taty)渔获数据进行模型拟合。结果显示,所建模型可以在没有对照网的情况下估算出各不同网目大小网囊的选择率,并同样适用于套网法试验条件下的选择性分析。模型的建立为今后进行过滤性渔具网目选择性试验方法改革提供了理论参考。通过与SELECT模型比较,认为模型使用选择性方程并区分渔获能力和捕捞努力量使得模型更具普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