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牛蒡子、胡黄连中筛选对猪磷酸二酯酶(PDE) 7A2具有抑制作用的中药单体成分,为PDE亚型抑制剂研究积累资料.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绿原酸、牛蒡子苷、β-谷甾醇和胡黄连苷-Ⅱ对体外原核表达的猪PDE7A2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反应质量浓度为1,5,10,50,100 μmol/L时,绿原酸对猪PDE7A2的活性抑制率分别为12.55%,46.29%,56.17%,68.52%,47.12%;牛蒡子苷抑制率分别为21.60%,41.35%,70.16%,88.27%,80.07%;β-谷甾醇抑制率分别为40.53%,54.52%,71.81%,96.50%,94.86%;胡黄连苷-Ⅱ抑制率分别为69.34%,94.03%,96.50%,103.09%,101.44%.绿原酸、牛蒡子苷、β-谷甾醇和胡黄连苷-Ⅱ对体外表达的猪PDE7A2均有抑制作用,其中胡黄连苷-Ⅱ对猪PDE7A2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2.
丁梁斌  胡长效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26-227,341
[目的]筛选防治牛蒡长管蚜的适用药剂。[方法]通过田间试验,调查施药前后牛蒡叶片上存活的牛蒡长管蚜虫,计算不同药剂处理在施药后1d,2d,7d对牛蒡长管蚜的减退率及校正防效,比较各药剂间差异。[结果]结果表明,在供试药剂中,1.8%阿维菌素EC在施药后1d、2d、7d防效分别为97.0%、99.4%、96.8%,对牛蒡长管蚜的防效最高,且持效性最好,对牛蒡生长无不良影响和药害;其次为10%吡虫啉WP,可与1.8%阿维菌素EC轮换使用。[结论]1.8%阿维菌素EC是防治牛蒡长管蚜的首选药剂,可在牛蒡种植上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球孢白僵菌定殖对牛蒡苗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浸种法将球孢白僵菌定殖牛蒡苗,通过测定牛蒡苗的幼苗生长势、叶面积、生物量等分析了球孢白僵菌定殖对牛蒡苗生长指标的影响,同时通过测定牛蒡苗中PPO、PAL、SOD、CAT、POD的活性考察球孢白僵菌定殖对牛蒡苗抗性的影响.[结果]球孢白僵菌定殖能够显著促进牛蒡幼苗的生长能力并提高根、茎、叶组织中常见防御酶的活性.浸种48和72 h组牛蒡的生长势、叶面积、苗鲜重和生物量均高于对照组,浸种72 h组又优于浸种48 h组,在出苗第28天时,牛蒡苗株高、叶面积、苗鲜重和生物量分别比浸种48 h组提高了2.19%、6.40%、12.08%和9.02%;球孢白僵菌定殖同样提高了牛蒡苗中相关的抗性防御酶活性,浸种48和72 h组牛蒡苗中各种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浸种72 h组牛蒡苗根中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浸种48 h组,但茎中PPO、POD、PAL、SOD活性显著高于浸种48 h组,但CAT活性显著低于浸种48 h,叶中PAL、SOD、CAT活性显著高于浸种48 h组,但PPO、POD活性差异不显著.[结论]球孢白僵菌定殖牛蒡苗可促进牛蒡的生长并增强牛蒡的抗性.  相似文献   

4.
盲目“跟风”要不得 2003年,牛蒡国际市场行情紧俏,作为江苏省最主要的牛蒡种植出口基地,连云港市的很多农户靠种牛蒡发了财。可到了2004年,由于牛蒡价格下跌,虽然该市的牛蒡出口量增加了30%,可牛蒡种植户的总收入却减少了近40%。专家分析认为,引起当地牛蒡价格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户盲目跟风种植,大面积扩栽牛蒡,导致供过于求.最终引起“烂市”。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球孢白僵菌在牛蒡苗中的定殖情况,采用浸种法、灌根法处理牛蒡种子,种植后每隔7d取牛蒡苗采用组织研磨涂布法检测球孢白僵菌在牛蒡苗中的定殖情况,研究球孢白僵菌在牛蒡苗不同组织中的分布状况与定殖规律.结果表明,灌根和浸种法均能将球孢白僵菌成功定殖于牛蒡苗中,但浸种法优于灌根法.灌根处理7 d时,牛蒡苗中未检测出球孢白僵菌,14 d时牛蒡苗根、茎、叶中球孢白僵菌定殖量达最大值,随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定殖量逐渐降低;浸种处理组在出苗第7天时即有球孢白僵菌定殖,随后定殖量下降,在第28天时定殖量又升高;牛蒡种子浸种72 h处理后种植,球孢白僵菌定殖效果优于浸种48 h处理,第28天时72 h浸种组牛蒡苗根、茎、叶中球孢白僵菌定殖量较48 h浸种组分别高34.18%、51.79%和29.66%.  相似文献   

6.
一、保鲜牛蒡 1.原料收购。收购牛蒡的标准为: 长70厘米以上,直径1.5-3.0厘米。割去叶片时,要留1厘米以上的叶柄。牛蒡要求无分叉、无虫蛀、无病害、无失水,剔除带泥太多的牛蒡。 2.运输。途中防日晒、防冻伤、防失水。在装运牛蒡的车厢上先盖一层塑料布,再盖一层苫布,若气温较低,加盖棉被。  相似文献   

7.
通过4种叶面肥在牛蒡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证明,天达-2116植物生长营养液对牛蒡增产效果显著,改善了牛蒡的品质,提高了牛蒡对白粉病的抗性,为山东省制定出口牛蒡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农产品出口量、增加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出口贸易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日本的需求量大增,牛蒡的出口量也随之扩大。出口牛蒡的形式主要有保鲜牛蒡、脱水牛蒡片、速冻牛蒡制品、盐渍牛蒡等。一、保鲜牛蒡1.原料收购。收购牛蒡的标准为:长70cm以上,直径为1.5 ̄3.0cm,当割去叶片时,要留1cm以上的叶柄。牛蒡体无分叉、  相似文献   

9.
牛蒡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蒡是一种价值很高的保健型特种蔬菜,本县通过试种和大面积推广,总结出牛蒡整套高产栽培技术。牛蒡种植品种选择白肌大长,土壤环境选择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肥沃疏松的沙壤土,盐碱地不宜种植。加外牛蒡产量高需肥量大,特别喜好磷钾肥,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2-3m^3,磷酸二铵50kg,种植行距85cm,并进行小高垄插种。播种期为3月下旬,人工点种,株间距5-7cm,覆土2cm,播后盖地膜。出苗后及时抠膜露苗,苗高达4-5片叶时定植,每667m^2留苗1万株左右。在牛蒡整个生育期间,及时浇水和雨季注意排水,要注意防治蚜虫、白粉闰等病虫害。采收时间一般在9月底-10月初,太早和太晚都会影响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正牛蒡的肉质根为食用部分一般亩产2000-2500千克。一、特征特性牛蒡属菊科、牛蒡属,二三年生草本植物。株高l米左右,肉质根圆柱形,长60-130厘米,直径2-4厘米。种子长纺锤形,有棘刺,暗灰色,千粒重14-16克,种子休眠l-2年。牛蒡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热力强,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在40℃的高温下也能正常生长,气温2℃时地上部叶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鱼藤酮与高效氟氯氰菊酯混配对牛蒡长管蚜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当2种药剂的有效成分之比为4.72:1时,混配制剂的增效作用最强,此时的共毒系数为150.6900。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鱼藤酮与高效氟氯氰菊酯按有效成分4.7:1比例进行混配后的1000-2000倍液在药后7d对牛蒡长管蚜的校正防治效果达91%以上。  相似文献   

12.
孙科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435-10436,10504
[目的]找出适宜的发酵工艺条件,制做出一种集牛蒡和酸奶的保健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保健食品牛蒡酸奶.[方法]以鲜牛奶、牛蒡为主要原料,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牛蒡酸奶的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试验表明,采用牛蒡原汁与鲜牛奶体积比为1∶10,加入质量分数8%的蔗糖,发酵5.5h,可制得品质风味优良的牛蒡酸奶.[结论]利用该工艺制作的牛蒡酸奶乳白色,具有牛蒡和牛奶特有的香气,风味协调,组织细腻、均匀,口感丰富.  相似文献   

13.
牛蒡子为菊科2年生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又名大力子,为常用中药。根及茎叶亦可供药用,牛蒡在全国各地均可种植。 形态特点。株高1米-2米。主根肉质,肥大,长达60  相似文献   

14.
张华超  薛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787-6790
[目的]开发新的圣女果保鲜技术并扩大牛蒡的使用价值。[方法]以圣女果为试材进行保鲜试验,用不同浓度的牛蒡提取液、壳聚糖、牛蒡提取液(最佳浓度)、壳聚糖-牛蒡提取液为保鲜剂对圣女果进行涂膜保鲜,并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定期测定并记录圣女果的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试验发现,各处理均降低了圣女果质量损失率,提升了感观质量,延缓了VC、可滴定酸质量分数的下降和丙二醛的产生,其中壳聚糖-牛蒡提取液的保鲜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各组,说明牛蒡提取液对圣女果有保鲜效果,单独使用的最佳浓度范围为0.09~0.12 g/ml,将其与壳聚糖复合后保鲜效果更佳。[结论]研究可为牛蒡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途径,同时为果蔬的保鲜提供新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牛蒡     
徐州市沛县农民郭志永,从事牛蒡的种植和加工走上了致富路。每年经他出口到日本.韩国的牛蒡成品、半成品有2000多吨。2004年.郭志永在京津两地建立起牛蒡种植与加工基地,按照与国外签订的订单要求.全部推行牛蒡的标准化.规范化操作技术.亩产量达到2000多公斤,90%以上为特等品。  相似文献   

16.
<正>周全军,这个地道的东北人,来到山东临沂一眼就看中了兰陵县的牛蒡,经过考察调研,便决心扎根庄坞镇,建立了兰陵县泰奉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心要将"全民牛蒡、全民健康、全民排毒"的"牛蒡精"推广到全国乃至海外。提高牛蒡附加值从"斤"到"克"身价翻番"我们所生产的牛蒡产品目前在全国仅此一家。"周全军介绍,他的公司  相似文献   

17.
新型创汇蔬菜——牛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牛蒡(Arctium lappa)是日本人喜爱的一种直根类蔬菜。野生种分布于从欧洲、西伯利亚到中国东北部的广大地区,栽培种则是日本人驯化成的。引种到我国时间不长,栽培面积也很少。目前一些地方种植的牛蒡几乎全部是用来出口日本,换取外汇。烟台市于1989年开始试种,1992年在莱阳市照旺庄乡叶家泊村建立200亩牛蒡生产基地,共生产牛蒡3000吨,收入60多万元。平均亩产1500公斤,亩产值达3000元,比日本的产量水平增产50%。  相似文献   

18.
李秀娟 《新农业》2006,(3):57-57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制的1Z750-2型牛蒡等深根作物整地机是一种专门用于牛蒡、山药等深根作物种植的整地机,可以确保整地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还可以提高牛蒡成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牛蒡子及其主要成分牛蒡子苷对小鼠骨骼肌cAMP磷酸二酯酶(cAMP PDE)活性和cAMP含量、血浆cAMP含量与生长性能的影响,探讨促进动物生长的作用及机理。【方法】断奶ICR小鼠分别灌服不同剂量的牛蒡子煎剂:1.00、0.50、0.25 g/只,牛蒡子苷溶液:1.50、0.75、0.38 mg/只和阳性对照茶碱溶液:0.75、0.38、0.19 mg/只。记录体重和采食量,采用HPLC和ELISA法分别测定骨骼肌组织cAMP PDE活性和血浆cAMP含量。【结果】1.00 g和0.50 g的牛蒡子煎剂和3个剂量的牛蒡子苷显著或极显著降低采食量;除0.38 mg的牛蒡子苷外,各剂量给药组都显著或极显著促进增重;各剂量的牛蒡子、牛蒡子苷和茶碱都极显著提高饲料转化率(P<0.05,P<0.01,或P<0.001)。各剂量的牛蒡子、牛蒡子苷和茶碱都显著或极显著抑制cAMP PDE活性;除1.5 mg的牛蒡子苷外,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骨骼肌组织cAMP含量,除0.75 mg茶碱外,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血浆cAMP含量(P<0.05,P<0.01,或P<0.001)。骨骼肌cAMP含量与cAMP PDE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r = -0.402(P<0.001),血浆cAMP含量与骨骼肌cAM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性,r =0.553(P<0.001),与cAMP PDE活性呈负相关,r =-0.436(P>0.05)。【结论】牛蒡子和牛蒡子苷通过抑制骨骼肌cAMP PDE活性,提高骨骼肌和血浆cAMP水平,提高动物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20.
牛蒡是一种富含菊糖,高纤维,具有特殊香味的无公害蔬菜,主要食用其肉质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珍爱生命,重视蔬菜的营养和保健作用,牛蒡的市场需求量也日益增加.课题组历时3年在安阳地区对牛蒡进行一年三茬栽培,获得了成功.由于季节跨度较大,栽培上难度也较大,要实现牛蒡的周年生产,周年供应,并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须把好以下七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