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ZY-6型油菜毯状苗移栽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俊  俞文轶  张敏  吴崇友  蒋兰  汤庆 《农业机械学报》2020,51(12):95-102;275
现有移栽机均以土壤流动为移栽的前提条件,不适应稻茬田黏重土壤,且作业效率较低。针对油菜机械化移栽的难题,采用油菜毯状苗的育苗方式,借鉴水稻插秧机的切块取苗原理,设计了2ZY-6型油菜毯状苗移栽机,该机可一次性完成切缝、移栽和覆土镇压等作业。切缝装置采用动力波纹圆盘,破茬能力强、沟型稳定,有利于后续秧苗对缝栽插;设计了机械液压式旱地仿形机构,可在不平土壤条件下实现栽深控制;设计了V型覆土镇压装置,通过具有夹角调节功能的V型对称布置的镇压轮锐角轮缘切土、侧向推土,挤压栽植缝壅土立苗;根据油菜移栽农艺要求,对栽植系统的关键部件和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满足毯状苗油菜大面积、低回数切块取苗的要求。对整机进行了稻茬田和旱田两种土壤条件下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稻茬田土壤含水率为24.7%~30%时移栽效果较好,栽植合格率最大可达85.66%;旱田土壤含水率为17.6%~26.8%时移栽质量最优,栽植合格率最大可达87.01%;在稻茬田移栽时,机具前进速度应控制在1.15m/s以内,在旱田移栽时,机具作业速度为0.8~1.2m/s时均能满足油菜移栽要求。  相似文献   

2.
赵玉清 《农机化研究》2015,(11):166-169
对某新型电动自走式钵苗移栽机样机开展了在两种不同作业条件下的烟苗移栽田间作业对比试验,并对其栽植精度、栽植质量和栽植频率等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评价,以考核其工作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及是否适宜云南烟区移栽农艺要求。试验结果表明:起垄质量、钵苗大小对移栽机的移栽质量和栽植精度影响较大,烟苗基质质量和紧实度对导管式移栽机移栽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该样机已基本达到设计和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甘薯种植多以裸苗移栽为主,对机械化移栽要求较高。针对国内甘薯移栽设备自动化程度低,作业时需要人工喂苗导致劳动强度大、机械化栽插质量不高的问题,结合甘薯裸苗栽植农艺要求,基于预处理苗带喂苗装置和挠性圆盘栽植装置设计了一种甘薯裸苗自动移栽机,结合甘薯裸苗移栽机喂苗装置、挠性圆盘栽植装置和浇水装置自动作业控制需要,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甘薯裸苗自动移栽机控制系统,能够一次性完成旋耕、起垄、开沟、自动有序喂苗、定株距栽插、镇压覆土、自动浇水、修垄等作业。田间试验表明,机具在目标株距25cm以及作业速度0.25、0.35、0.45m/s的情况下,栽植株距变异系数和栽植深度合格率均达到了标准要求,栽植株距变异系数和栽植姿态合格率受作业速度影响较大,栽植深度受作业速度变化影响较小,在作业速度为0.25m/s时,栽植株距变异系数平均值为10.16%,栽植深度合格率平均值为95.56%,作业性能优于0.35m/s和0.45m/s,栽植姿态合格率平均值为90%。本研究为甘薯裸苗机械化、自动化移栽机械的理论研究和设计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稻有机栽培密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有机栽培应用稻鸭共作技术,提高移栽密度不影响鸭子除草、捕虫效果:水稻纹枯病随密度增加而明显加重;要注意稻瘟病的防治工作:每667m~2栽1.5万~1.8万穴,有利于水稻获得优质高产;株行距配置选用16.7cm×23.3cm或16.7cm×26.7cm、13.3cm×26.7或13.3cm×30cm的组合,每隔10~20m增设宽株距横行(沟),可减少鸭子在稻田觅食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现开发一种两人手持便携式起苗机,使得苗木移栽劳动强度降低,苗木成活率得到提高,从而实现果树苗木机械化移植。它能够挖直径10公分以下树苗,60cm以下的土球,效率较高,预计一分钟挖起一棵苗。工作方式是锯切挖掘起挖,即:起苗机锯刀绕树根部一周将土球挖起,起挖土球的规格可在规定范围内任意调整。即便土壤中含有12cm以下的石块、砖块,也可正常作业,且能够很好地保证土球光滑、圆整、无破损。在地面潮湿,土壤松软,苗圃地里面有沟坎的复杂环境都能正常穿行。它能克服各种复杂的地形环境,广泛用于不具良好通行条件的林业和园林苗圃。  相似文献   

6.
为完善烤烟小苗移栽模式下烟苗培育技术,以育苗孔物理参数为基础,研发不同规格育苗盘,比较其对烟苗生长的影响,优选出更具有应用价值的育苗盘参数。结果表明:育苗孔上表面积较CK降低18.70%~54.41%,育苗盘孔密度较CK增加了21.21%~102.02%,育苗孔规格改变对烟苗农艺性状影响显著发生在封盘后,育苗孔容积降低幅度超过56.92%,烟苗根鲜重、根干重则显著降低,根系活力较CK显著下降,降低幅度达10.17%,叶片MDA含量明显增加,较CK高出146.44%,抗逆性降低。故小苗移栽模式下,在CK基础上,将育苗孔容积减小(幅度小于56.92%)、育苗盘孔密度增加(幅度小于77.78%)是可行的;结合育苗成本,建议在可烟区推广应用上孔径:2.41~2.54cm×2.18~2.35cm、下孔径:1.5cm×1.5cm、孔深: 4cm、孔密度:315~352孔/盘的育苗盘(长×宽:60cm×40cm)。  相似文献   

7.
1.起苗的时间要恰到好处。春季起苗宜早,要在苗木开始萌动之前起苗,如在芽苞开放后起苗,会大大降低苗木的成活率,最佳的植树条件是土壤温度在8~10℃。 2.运输的过程要小心谨慎。一般长绿树种、针叶林及一些珍贵不易成活的树种实行带土坨起苗:易成活的阔叶树种采用裸根移植。带土坨移植,起苗后应立即将土坨放入蒲包内,将蒲包拉紧,用草绳绕过,底部绑紧。裸根苗起苗,将湿润物放入蒲包或草袋内,放进苗木,将  相似文献   

8.
由黑龙江农垦科学院研制。该机与 8 8~ 13 2kW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作业 ,为三点悬挂式 ,主要用于平方米营养钵育苗移栽 ,更换栽植器后还可用于棉花、蔬菜等营养钵育苗移栽和甜菜纸筒育苗移栽。既可垄作也可平作 ,一次可完成单体仿形、刮土、开沟、运钵、栽植、一次覆土、扶禾、镇压和二次覆土等工序。作业时 ,人工喂苗 ,机械栽植。带浇水装置 ,每株注水量 15~ 2 0ml。该机最大特点是一机多用、适应性强、立苗率高、作业成本低、栽植质量好。主要技术数据 :外形尺寸 :140 0mm× 180 0mm× 1350mm机具质量 :2 16kg生产效率 :玉米、…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大葱移栽作业中配套动力轮距与垄距不匹配的问题,研制了基于大葱移栽机的卧式旋耕机。该旋耕机位于移栽装置的正前方,可一次完成开沟、起垄、移栽、覆土和镇压等不间断作业。旋耕机采用整体框架式结构和中间链轮传动的传动方式,使旋耕作业更加平稳,主要工作部件包括悬挂架、减速箱、旋耕刀轴、旋耕刀、输入轴、链轮及链条等。应用CAD、SolidWorks、ANSYS等软件进行图样设计、三维建模和应力分析,并对旋耕刀等关键机构进行重点设计,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分析确定了影响旋耕刀切削阻力因素、旋耕机功率消耗大小、旋耕刀最大应力和变形位置。在山东青州市华龙大葱试验基地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该旋耕机配套的动力为35~80kW;可完成耕深3~18cm,满足葱苗移栽深度5~13cm的农艺要求;碎土率均值为74.92,满足旋耕刀设计与葱苗栽植要求。  相似文献   

10.
苹果苗木栽植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型矮砧密植苹果建园劳动强度大及机械化程度较低的问题,应用AIP三维设计软件,设计开发了连续开沟式苹果苗木栽植机。该机采用芯铧式开沟器,为便于维护和转运机架设计成3级连接机构。该机设计开沟深度为30~35cm,开沟宽度为25cm,集苗箱容量为健壮苹果树苗500棵,正常工作速度为0.8~1.2m/s。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栽植机工作性能良好,所栽苗木倒伏率为0.67%,机械伤苗率为0.44%;机具开沟稳定,栽植深度合格率为98.88%,苗木栽植合格率达98.22%;人工充苗作业,株距变异系数20%。该机结构设计合理,栽植作业质量能够满足建园农艺要求,为我国矮砧密植栽培模式下的苹果园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对烟草钵苗的基本几何特征参数进行测定,得出其几何分布规律及变化区间;通过单因素试验,在自主研制的YZ-2型烤烟移栽复式作业机上研究了钵苗栽植器移栽时牵引速度和钵苗高度对相同土壤含水率钵苗移栽质量(钵苗移栽直立度和株距变异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过程中,牵引速度对钵苗移栽直立度影响显著(α=0.05),对株距变异系数影响不显著。当钵苗高度18cm时,钵苗移栽直立度及株距变异系数均呈平稳变化趋势;当钵苗高度18cm时,直立度呈降低趋势,但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烟草钵苗移栽部件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 哈密地区山南具有适宜花生种植的气候、土壤条件。2002年在哈密市首次试种花生533hm2获得成功,单产4500kg/hm2以上。现将花生地膜覆盖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归纳如下。1 播前准备 (1)机具准备。可用保有量较大的2BMK-4B型、2BM-2A型、2BM-4型棉花铺膜播种机进行改造,使其达到花生覆膜播种的要求,或引进2B-2B型铺膜播种多用机。2B-2B型铺膜播种多用机能一次完成起垄、施肥、喷药、覆膜和膜上压土等作业。主要技术参数:配动力8.8kW小四轮拖拉机,外形尺寸220cm×115cm×910cm,适应膜宽90cm,行距30cm,播深3—5cm。应在3月中旬前完成农机具的改造、检修、调试工作,确保春播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3.
花椰菜钵苗移栽机栽植机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云南省丘陵山区地形特点和坡耕地条件下的作业环境,设计了一种双曲柄五杆式花椰菜钵苗移栽机栽植机构。通过对移栽机五杆机构的分析,确定了五杆机构各杆件长度,并基于线性独立矢量法得到满足五杆机构惯性力平衡条件的各杆件质量矩;结合Matlab软件图像处理功能设计了与钵苗轮廓相匹配的打孔器;应用RecurDyn与ANSYS仿真软件,对栽植机构栽植轨迹和打孔器结构强度进行了分析;采用高速摄像验证了栽植机构的栽植轨迹。根据仿真结果,进行了栽植机构栽植性能台架试验,以台架前进速度、栽植频率和入土深度为试验因素,建立了栽植合格率、露苗率和株距变异系数的数学模型,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得到了最佳工作组合,即台架前进速度0.4~0.54m/s,栽植频率50~68株/min,入土深度10cm时,栽植合格率大于90%,露苗率小于5%,株距变异系数小于5%。设置花椰菜钵苗移栽机机组的前进速度为0.52m/s,花椰菜钵苗的栽植频率为61株/min,打孔器入土深度控制在10cm,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花椰菜钵苗的栽植合格率为91.67%,露苗率为3.33%,株距变异系数为4.17%,满足花椰菜钵苗移栽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4.
1.不容忽视的移栽环节 我们在移栽机具的试验过程中,用小钵秧苗移栽,采用专用秧盘,因其体积小,秧盘育苗株数多,栽植时,由于供苗及时,移栽比较可靠,使较大面积的移栽成为可能,小营养钵移栽玉米秧苗,不影响玉米生长。但用小营养钵培育棉苗,因营养少,致使棉花生长缓慢,甚至影响棉花产量。大钵体秧苗,一般由人工制钵培育,移栽时,供应钵苗比较紧张,往往需要停机等辅助人员将散装钵苗装上后,方可继续栽植,这将使移栽工效大为降低。所以在机具设计时,要优先考虑采用已形成批量生产的专用秧盘,机具要设计成能安放较多秧盘的倾斜式秧盘  相似文献   

15.
育苗移栽是农作物增产增收的一项有效措施,为了提高穴盘苗移栽的可靠性和作业效率,对穴盘苗移栽机的取送苗装置进行优化设计和试验研究。对取苗机构和送苗机构进行力学分析与结构设计,确定其最优结构和参数。土槽试验结果表明:移栽机取苗速度为40株/min时,取苗成功率为97.21%,穴盘苗平均基质损失率为7.97%,栽植成功率为95.40%,作业可靠性达到92.74%。移栽机移栽作业各项指标满足农艺要求,可为小型移栽机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茄子钵苗全自动移栽机构优化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实现茄子钵苗的全自动机械化移栽,设计了一种全自动茄子钵苗移栽机构,提出了一种以牛顿插值法构建的新型非圆齿轮,建立了茄子钵苗移栽机构运动学模型。通过农艺与农机的结合,以钵盘规格、基质体积比、土钵含水率为试验因素,取苗力与土钵基质损失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钵盘规格105穴、基质体积比1、土钵含水率70%~80%时,取苗力为2.70 N,土钵基质损失率为2.94%,利于茄子钵苗的全自动机械化移栽。根据移栽机构数学模型结合茄子钵苗农艺要求,开发了牛顿插值齿轮茄子钵苗移栽机构优化设计与分析软件,优化出一组满足茄子钵苗移栽要求的参数。根据优化的参数进行三维建模、虚拟仿真,运用3D打印技术制作物理样机进行了轨迹验证试验,验证了该机构的正确性与可行性,通过取苗试验与栽植试验,证明了该机构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早春温度低、日照短,这时进行黄瓜育苗应做到以下几点:一、苗床准备。先在温室内按所需苗床大小挖30cm深的床坑,底部铺20cm厚的新鲜马粪,加温水至用脚踩鞋边出水、抬脚又不见水的湿度,一般为65%~75%,盖上塑料布,使之很快发酵升温,然后盖一层10cm左右的土,踩实压平。育苗床要在播前半个月准备好,浇水时不要大水漫灌,最好用温水喷洒。  相似文献   

18.
赵美卿  卫立新  郭凌云 《农业工程》2022,12(10):107-113
针对裸根灌木幼苗具有根系软、乱和股头多等特点,以及已有的链夹式移栽机不能满足小行距高密度移栽要求,提出了一种可用于株距<200 mm、行距<160 mm,10行同时移栽的新型灌木幼苗移栽机械。对高密度灌木幼苗的移栽工艺研究后,设计了移栽机栽植机构、放苗机构、起垄机构、旋耕机构及悬挂系统,并进行传动系统仿真,结果表明,移栽机的传动系统达到移栽过程中设计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开沟器,根据开沟器的实际受力特点,运用离散元技术和有限元分析技术对其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开沟器强度满足要求。对新型移栽机的物理样机进行现场移栽试验,结果表明,该移栽机能高效解决根系软、乱和股头多的裸根灌木幼苗移栽问题,并且平行排布、除草方便,适合小行距高密度移栽。幼苗植入深度(移栽深度)7~12 cm,直立度80°~90°,移栽苗成活率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农业装备技术》2004,30(1):45-45
适用于树苗移栽时的挖坑作业。采用旋转挖掘方式,坑形整齐,出土松散,而且效率高,是植树挖坑作业的理想机具。可与6~9kW手扶拖拉机配套使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坑直径45cm,最大坑深50cm,出土率90%,工作效率50个坑/h。牵引式挖坑机  相似文献   

20.
地处晋西北高寒土石山区的宁武县,在近两年生态林建设中,大胆创新造林新技术,采用“容器成苗定植法”进行荒山造林,不仅打破了过去春秋两季植树造林的传统格局,延长了造林时间,加快了生态林建设步伐,而且使造林成活率由过去的45%提高到95%以上,真正实现了“植一亩活一亩,造一片活一片”的育林效果。容器成苗定植法就是先把苗圃内两年以上成苗(或多年生野生苗木)重新定植在容器内(定植时必须带一定数量母土)。再将容器苗定植在造林地附近的苗圃地里,集中施肥,喷药浇水育苗。待苗木形成完整根系(换苗)后连同容器搬运至造林地,植入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