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红松幼苗枯梢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小兴安岭林区在皆伐红松更新迹地和苗圃未防寒的红松苗床上,3—4月间经常发生枯梢现象,俗称“带红帽”。轻者当年针叶枯落,甚至顶枝枯死由侧枝萌发而成丛状,严重影响幼苗生长;重者则整株死亡。这是红松育苗和人工更新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已引起广大林业工作者的重视。但到目前为止,枯梢原因还没有明确的结论,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和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丽林、江山娇实验林场于1965—1967、1974—1975、1979—1980年相继进行红松幼苗枯梢试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国家发布的苗木标准规定红松苗在苗圃培育4年,生产苗龄型2—2年生苗造林。红松苗正常的年高生长后期,在形成新顶芽的过程中,顶芽又伸长,长出新梢的现象我们称之为苗木年高再生长。在全光育苗中常出现这种现象而使苗木遭受损害。为了探索导致红松苗年高再生长的生态因子和抑制红松苗年高再生长的方法,笔者于1985—1986年在铁力林业局建设、二股两苗圃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松针红斑病是国内检疫性病害 ,病原菌为松穴褥盘孢菌 ( Dothistroma piniHulbary)。它可危害松属 ( Pinus) 41个种 ,但在黑龙江省林区主要危害樟子松、红松和红皮云杉。苗圃内如果感染此病 ,可造成苗木减产或绝产。幼树被害后影响生长 ,严重者则可因感病而枯死。为有效地阻止其传播蔓延 ,杜绝此病发生 ,必须严把检疫关 ,提高其产地检疫及调运检疫技术。1 产地检疫技术   1.1 种苗繁育基地应设在无检疫对象发生的地区。   1.2 对上山造林的苗木及换床苗木要进行逐株检疫 ,发现带疫苗木及时销毁或处理 ,禁止用感病苗木上山造林。  …  相似文献   

4.
对辽宁省凤城市国有凤山林场苗圃不同苗龄红松苗木生长量和山地造林3龄、4龄和5龄红松苗木生长量和造林成活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红松苗龄的增加,苗高、地径、主根长和大于1mm侧根条数明显增加,苗龄越长,生长量越大;山地造林采用4龄红松苗比采用3龄和5龄苗造林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5.
<正> 红松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红松主要采用种子育苗,苗木普遍存在再生长现象。再生长苗木越冬时易受冻害,严重影响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为了弄清红松再生长原因,找出抑制再生长的措施,我们于1980—1985年间对红松苗再生长进行了观测研究。一、试验材料及方法试验地设在带岭林业实验局苗圃。以红松  相似文献   

6.
苗木在苗圃培育过程中,尚未达到出山标准时,都要在苗圃过冬。为了使苗木不受冻害,过去多采用覆草防寒的办法。黑龙江友好林业局在1957年10月上旬曾试用壅土防寒的办法,在21000平方公尺的圃地上对红松幼苗进行越冬试验,据今年春季调查:壅土防寒幼  相似文献   

7.
红松植苗造林一般多为秋起苗、春造林。但红松苗木在越冬贮藏阶段对温度、湿度的要求比较严格,稍有不慎,就容易发生根部霉烂或苗木失水,影响造林成活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尝试着采取春季现起苗、现造林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造林成活率平均每年达到90%以上,最高的达到96%。红松现起苗、现造林的成活率之所以高,主要原因分析如下。1春起苗木保持着旺盛的生机。红松苗原床覆土防寒越冬时,苗木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调整自身的生理活动。在土壤结冻前,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减少,苗木的呼吸作用也在逐渐减弱;翌年春…  相似文献   

8.
我们磐石县苗圃是一九五0年建立的,现有职工四十七人,育苗面积五百五十五亩。主要培育落叶松、红松等针叶树种。随着林业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来,又增加速生杨、柳等阔叶树种和木本油粮作物,担负着全县国营和群众造林所需苗木的培育任务。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省红松育苗有两种方法,即平地育苗和山地育苗。为提高平地老苗圃红松苗木的产量和质量,于1983—1987年在本所苗圃进行了土壤改良育苗技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土壤改良后培育出的红松苗,市产合格苗14万株,是原平地老苗圃产量的326%,是山地苗圃的77%。每千株成本5.90元,每亩纯利润高于老苗圃  相似文献   

10.
8月中旬,在苗圃捋除樟子松苗木针叶的1/2、2/3、3/4、9/10,全部,并设对照,翌年进行春季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多风地区,生长后期捋除苗木针叶,翌年造林,可大幅度提高造林成活率。造林中临时捋除针叶不利于苗木成活。  相似文献   

11.
在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山河屯林业局,红松在床苗越冬过去多采用传统的全床覆盖防寒土方法,但其有很多缺点和不足,主要是用土量多、用工量大、成本高,而且还容易损伤苗木。通过对红松在床苗越冬若干次防寒保护措施的研究试验,发现遮阴网防寒方法较科学,具有方便实用、成本低、苗木损失少、便于苗圃作业等优点,值得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通辽地区近5年内林木种苗基地数量、规模、造林面积、各树种苗木生产使用情况等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通辽市国有苗圃规模最大,面积比较固定;个体苗圃规模最小,变化大;企业苗圃规模正逐步扩大。通辽市育苗生产总面积稳定,苗木质量和造林利用率均较高。主要造林树种杨树与锦鸡儿造林面积正逐渐减少,但同时较好的控制了杨树苗木生产量;针叶与经济林树种使用量正不断提高,致使经济林树种当地苗生产量已无法满足实际用量。  相似文献   

13.
云杉树叶象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杉树叶象(PHyusbins. SP)属鞘翅目,象虫科,耳喙象亚科,树叶象属。近年来,在黑水县林区的苗圃地及附近的更新幼树上普遍发生,为害严重。幼虫危害云杉幼苗根部,啃食苗木根皮,(土表以下0.5至25厘米深的根部均受害。成虫危害嫩梢及芽苞,蛀食成直径为0.2~0.4毫米的孔,苗木针叶变黄,脱落,枝梢及芽苞发黄,萎蔫,直至全株枯死,似火烧。据黑水县三打古苗圃调查390米~2地,计942900株苗木,平均受害株率达69.79%,严重的地区圃地受害株率达100%。在1984~1986年仅黑水林业局,3个林场的苗圃有100万余株云杉苗木被害致死。1986~1988年,在黑水县对云杉树叶象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和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4.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以下简称为达茂旗)现有布连河苗圃、迭卜苗圃、百灵庙苗圃、实验林场,可育苗面积达一千多亩。这三个苗圃一个林场每年都为达茂旗工程造林培育适合当地生长环境的乔、灌木苗木,主要树种有:杨树、榆树、少量针叶松树、柠条、沙棘、沙枣等,年生产种苗一千万株左右。  相似文献   

15.
田丰  毕湘虹 《林业科技》1992,17(6):26-27,31
红松叶球蚜(Pineus cembrae pinikoreanuszhanget Fang)是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zucc)幼林及苗圃的重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在伊春地区、牡丹江地区、哈尔滨等地有时成灾。1981年在五营自然保护区椴树红松林内天然更新的红松幼苗有虫株率达90%以上;1987年江山娇林场苗圃,3年生的红松换床苗有虫株率达95%左右;1989年哈尔滨市森林植物园内十余亩15年生的红松幼林有虫株率达100%,每束针叶的虫口密度达10头以上,春天嫩梢  相似文献   

16.
东丰县小四平林场,1988年在红松造林地内间种大豆(面积10亩,12亩为对照),每亩当年收入大豆款82元,苗木成活率高,长势好。具体方法:造林穴状整地,株行距1.5×1.5米,穴面70×70厘米,修成水平坑盘,在每穴中间植红松1株,在苗木左右15厘米处分别种大豆两簇。好处如下:  相似文献   

17.
红松是珍贵的林木树种,黑龙江林区育苗比例大。红松幼苗不防寒难以越冬,土防寒效果很好,但是费工,成本高,特别是春季撤防寒土时,容易把幼苗顶芽和叶子碰掉,降低苗木质量。为寻求一种简便、经济、适用的防寒方法,我们于1999~2001年在青梅实验林场苗圃,用草袋子、薄膜和土进行了防寒对比实验。1试验材料及特点试验材料采用草袋子、塑料薄膜、土壤3种。草袋子遮光而易透气,同时起到挡风的作用;薄膜防寒能起到较好的保温、保湿作用,但是,由于春秋两季气温变化大,可使薄膜内温度升高达40~50℃,造成苗木灼伤;土壤…  相似文献   

18.
时讯     
加强防范控制确保苗木安全吉林省四湖中心派出所管辖区四湖林场苗圃,占地面积24公顷,年产红松、云杉等珍贵树苗244万余株。由于苗圃管护面积大,周边防护设施年久失修,加之苗木价格上涨等原因,树苗被盗现象  相似文献   

19.
<正>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原产美国东南部,我国自引种栽培以来,表现优良,已进行大面积造林。我们从1981年开始探讨湿地松无性系造林及无性系选育工作。现将试验的进展情况,小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供试材料为超级苗的针叶束和优良家系优势苗的针叶束。用水培法将针叶束培育成无性系苗木,并对无性系进行苗期测定。在苗期测定的基础上,留优去劣,将中选的无性系苗木用作造林试验。1981年培育的无性系苗木,1982年3月造第一块试验林,株行距3×4米,造林按随机区组排列,3株小区,4次重复,以一般实生苗做对照。1982年  相似文献   

20.
为使森林很好地进行永续利用 ,育苗造林就显得非常重要 ,而其中幼苗越冬是育苗管理的关键环节。为了寻找一种有效的防寒措施 ,我们于 1991年秋季开始采用 1种新的覆盖对幼苗进行防寒处理 ,经过 3年的田间对比试验 ,以及近几年的大面积使用 ,护灰覆盖是一种较好的幼苗防寒方法。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苗木(条播的 )红松 (S1- 0 )、红皮云杉 (S1- 0 )、樟子松 (S1- 0 )。1.2 供试覆料炉灰 (经 60mm孔筛过的 )、土。1.3 试验地点试验地设在蛟河实验区管理局中心苗圃 ,其地理座标为东经 12 7°35′~ 12 7°5 1′,北纬 4 3°5 1′~ 4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