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1 毫秒
1.
采用24%乙氧氟草醚乳油、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41%草甘膦水剂、20%百草枯水剂4种除草试剂,在紫薇苗圃中进行了除草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4种除草单剂中乙氧氟草醚的除草效果最好;(2)不同浓度除草剂混用后的除草效果比单剂好,其中23.5%乙氧氟草醚乳油(1 245mL/hm2)+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 275mL/hm2)复配剂除草效果最佳;(3)紫薇苗圃地使用除草剂对苗木生长影响小,而且工效高,伤苗少,成本低,相对人工除草降低2 500元/hm2左右。  相似文献   

2.
对园林苗圃除草剂进行优选试验,实验表明:采用具有封闭、触杀等不同除草机理除草剂进行混合搭配,确定防效最优的组合。其中"果尔0.45L/hm2+草甘膦2L/hm2+精禾草克0.75L/hm2"对于成品阔叶绿化苗木林下杂草防除效果可达95%以上,与人工除草相比较可降低成本70%左右。  相似文献   

3.
在使用多种除草剂初步试验的基础上,采用10%草甘膦水剂进行随机区组排列试验,结果表明:10%草甘膦水剂能有效防除苗圃地一年生杂草,剂量为1.95ml·m-2时,防除阔叶杂草效果达97.5%,剂量为2.25ml·m-2时,防除窄叶杂草的效果达90.9%。10%草甘膦水剂不同剂量之间防除杂草效果的差异极显著,防除阔叶、窄叶杂草的防除效果之间的差异极显著。以2.25ml·m-2的剂量计,化学除草成本为0.01元·m-2,与人工除草相比,该化学除草成本是人工挖草的7.2%,人工铲草的23.8%。为保护好苗木,在喷除草剂时应做好幼苗的套袋保护工作,并根据杂草大小等情况适当调整剂量,从而达到理想的剂量与成本组合。  相似文献   

4.
以62%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为除草剂,65%草甘膦可溶性粉剂及人工除草为对照,对1年生和多年生林地杂草进行的防除试验结果显示:以3 720 g/hm2有效施用剂量处理效果最好,株防效15天达92.64%,30天达99.22%;30天鲜重防效为99.12%.  相似文献   

5.
通过2,4-滴丁酯、百草枯和草甘膦3种除草剂葡萄园田间试验,发现对葡萄植株最安全的是百草枯,2,4-滴丁酯和草甘膦均伤害葡萄茎、叶和果。结果表明:2,4-滴丁酯72%乳油80mL/667m2对牛筋草防效最高;草甘膦41%水剂200mL/667m2对苦菜防效最高;百草枯20%水剂250mL/667m2对节节草防效最高,对其它杂草也有一定的防效,且对葡萄植株安全,可应用于葡萄园除草。  相似文献   

6.
应用10%草甘膦水剂、快招(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20%克无踪水剂等3种除草剂对青海云杉苗圃地开展了除草试验。结果表明:3种除草剂中以"快招"效果最好,浓度以10 mg·g-1为宜。在晴朗无风的中午,采取定向喷雾,对青海云杉苗圃地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和人工除草相比较,使用"快招"除草可节省费用73.3%。  相似文献   

7.
及时除去苗圃地杂草是培育壮苗、提高苗木产量的关键性措施之一。果尔能够防除单、双子叶杂草40多种,是广谱、高效除草剂;盖草能是高效单子叶杂草除草剂。在落叶松圃地,5月份播后芽前在苗床上用果尔1 500 mL.hm-2进土行壤处理,6月份施用果尔和盖草能混合剂,除草效果达90%以上。化学除草与人工除草相比较,节省劳力89.3%,降低成本67.0%。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在苗圃地使用30%飞达草甘膦可溶性粉剂防除杂草试验,结果表明:使用30%飞达草甘膦可溶性粉剂的最佳剂量丁香苗圃地为3.0kg/hm^2,除草效果可达到80%以上;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苗圃地为3.7kg/hm^2以上,除草效果可达到70%以上。河西地区使用30%飞达草甘膦可溶性粉剂防除苗圃杂草,全年施药2~3次即可达到理想效果。施药除草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取得最大防除效果,并避免发生药害。  相似文献   

9.
采用5%精喹禾灵乳油,在苗圃杨树扦插地进行禾本科杂草防除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杨树扦插育苗安全,生长量测定表明无生长抑制现象;对杨树圃地主要禾本科杂草稗草、马唐、牛筋草等防除效果显著,120g ai/hm2剂量、30天平均株防效94.08%,平均鲜重防效95.16%。  相似文献   

10.
选用33%二甲戊乐灵或48%氟乐灵除草剂进行土壤处理,对百合地双子叶杂草防除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对百合安全,33%二甲戊乐灵和48%氟乐灵各1500 ml/hm2混合处理对双子叶杂草的防效最好,其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0.3%和90.6%,和其它几个处理间有显著差异或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在香榧母树上采取1年生三叉枝或五叉枝,沙藏,于3月春分前后对粗榧进行高位截砧多枝嫁接,嫁接后做好整枝除蘖、防治病虫害等管理工作,嫁接成活率可达88.12%。  相似文献   

12.
香榧雌花芽的形态分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香榧(Torreya grandis CV.'Merrillii')是我国榧树(T.grand/s)中品质优良的自然变异类型经无性繁殖培育而成的优良品种(黎章矩等,2004;2005;程晓建等,2007).花芽分化是年发育周期中重要的物候期,研究花芽分化的时期、所需的内外条件以及与其他物候期的关系是果树栽培重要研究方向(黎章矩等,1986a;1986b;史继孔等,1998).  相似文献   

13.
管启良  俞仲辂 《林业科学》1993,29(5):389-392
香榧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雌雄异株。根尖细胞染色体分析表明:雌株有一对异形性染色体,异配性别,属ZW型;雄株是同配性别,属ZZ型。雌株的核型为2n=2x=22=22m(2SAT+ZW),雄株的核型为2n-2x=22=22m(2SAT+ZZ)。雌株的体细胞中只有一条最短的Z染色体,间期核的两个染色中心的差明显。雄株有一对最短的Z的染色体,间期核的两个染色中心的大小相同。根据这些特征,植株的性别可...  相似文献   

14.
除草剂在杨树、柳树苗圃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采用使它隆+高效盖草能除草剂组合,在杨树、柳树当年扦插苗和截干苗圃中低位定向喷施,用药后30d,对双子叶阔叶杂草和单子叶禾本科杂草防除效果为92.49%以上,对苗木生长无影响。较人工除草省时、省工,成本低,见效快。  相似文献   

15.
雷州半岛柚木生长早期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2003年在湛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开始进行柚木种植试验。至2009年,试验结果表明,柚木在雷州半岛生长表现较好,7年生最大单株胸径23.5 cm,平均15.68 cm。平均树高12.89 m,生长均优于做对照的黎蒴栲、火力楠和橄榄,生长比较排列是柚木>黎蒴栲>橄榄>火力楠。但是柚木耐风害和低温能力均不如其它三种树种。试验结果表明在雷州半岛选择背风向阳的立地种植柚木是有前途的,低温和台风是限制柚木发展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6.
麻竹繁殖方法的对比试验和生产示范表明,新建苗圃可采用分蔸、带蔸埋杆、主茎杆扦插等方法进行。苗圃建成后宜采用分株留蔸方法进行繁殖。提高繁殖效果的技术关键是:选择适宜的苗圃场地和繁殖材料;有效的种苗处理和水肥管理;合理控制母株密度和起苗方法;适时防治虫害。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专业调查,发现尾巨桉是栽培白背毛木耳的好原料之一,据此介绍尾巨桉栽培白背毛木耳的菌种、生产工艺流程、栽培关键技术。分析认为:利用尾巨桉锯末、边角料种植白背毛木耳,既开辟了桉树新用途,又改善了工厂卫生环境;而种植白背毛木耳的废料,又可用作育苗轻型基质、有机肥等,是循环经济的一种好的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8.
香榧苗木立枯病症状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榧苗木立枯病由终极腐霉、茄丝核菌和黄色镰刀菌3种病原菌引起,该病6~7月为发病盛期,雨水对病害发生有利,试验表明:在苗圃地管理水平较好的情况下,配合使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55%敌克松800倍液浇根,防治效果可达53.4%~70.9%.尤以50%多菌灵防治效果最佳,达70.9%,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9.
林地化学除草推广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41%草甘膦,72%2,4D进行松、杉、任豆幼林抚育,银杏基地除草,防火线、林道维修,以及用72%都尔或23.5%果尔进行苗圃地除草,结果表明,除草率达96%以上,较人工抚育节约直接生产成本28%以上,节约用工80%以上,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堆沤温度处理下野生种和栽培种榧籽后熟过程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变化,探讨不同品种榧树营养物质转化及其后熟品质形成的调控机制,为提高榧籽后熟品质和香榧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法】以4种榧籽(栽培种:朱岩榧、丁香榧和东榧3号;野生种:木榧)为试验材料,观察不同堆沤温度[(20±2)℃,记为T 20;(30±2)℃,记为T 30 ]处理下4种榧籽的种衣颜色并测定淀粉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含油率及各脂肪酸组分等指标。【结果】1) T 20 处理20天时,4种榧籽的种衣均呈深黑褐色;T 30 处理10天时,除木榧外,其余3种榧籽的种衣均呈深黑褐色。2)堆沤前,木榧和丁香榧的淀粉含量明显高于其余2种榧籽。与堆沤前相比,T 20 处理20天和T 30 处理10天时,除木榧的淀粉含量无明显变化外,其余3种榧籽的淀粉含量均显著下降。3)堆沤前,朱岩榧和东榧3号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高于丁香榧和木榧。与堆沤前相比,T 20 处理20天时,除木榧外,其第3种榧籽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T 30 处理10天时,除朱岩榧外,其余3种榧籽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4)堆沤前,4种榧籽的含油率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低次序均为丁香榧>东榧3号>朱岩榧>木榧。与堆沤前相比,T 20 处理20天时,4种榧籽的含油率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增加;T 30 处理10天时,丁香榧和东榧3号的含油率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朱岩榧次之,木榧最低。【结论】堆沤前,朱岩榧、丁香榧和东榧3号3种栽培种榧籽的品质明显优于野生种木榧。堆沤后熟处理后,4种榧籽的营养物质均存在淀粉下降和油脂增加,其中栽培种东榧3号的含油率增加最为显著,其次是丁香榧,野生种木榧最差。可见,尽管不同堆沤温度处理下不同品种榧树后熟过程存在明显差异,但后熟温度上升可明显加快榧籽的后熟进程,主要表现在淀粉分解加快,蛋白质和油脂的合成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