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工程学报》1984,(2):28-28
XEP-1型玻璃钢太阳灶由无锡市能源研究所和无锡市建工局马圩农工商联合公司玻璃钢厂联合研制而成。截光形状按“三园作图法”确定,以地理纬度40°为参数,适用于全年使用。该灶采用偏轴轴上聚光,壳体材料为玻璃钢,反光材料采用胶沾式真空镀铝薄膜。结构简单、取材容易、操作方便、煮水热效率高,能进行蒸、煮、炒等多种炊事作业。在一九八三年全国太阳灶评议交流会上荣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聚光太阳灶在实际使用条件下具有完善的炊事功能和最高热效率,作者对作为聚光器的旋转抛物面截割特性做了研究,从而找出了偏轴式聚光太阳灶在实用诸多约束条件下的设计方法,确定了偏轴太阳灶的几何模型。  相似文献   

3.
《农业工程学报》1984,(3):26-26
ZNT-Ⅲ型太阳灶ZNT-Ⅲ型太阳灶由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能源研究室研制而成。截光面形状按“三圆作图法”确定,壳体采用水泥玻璃纤维。厚度1厘米。反光材料为镀铝薄膜,灶体用立轴机构实现重心支承,并能手动进行方位调节。用齿条控杆机构作高度角调节。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可靠等特点。并且材料易得、可就地生产,也可工厂化成批生产。可满足四至六口之家的炊事需要,能进行蒸、煮、炒、炸、炖、(?)项炊事作业。在一九八三年全国太阳灶评议交流会上荣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聚光式太阳灶光效率的三个参数ρ、α、γ进行了分析和理论计算。对灶面为镀铝薄膜反光材料的太阳灶得出了理论计算最大值η0=0.77,结合试验结果提出了设计聚光式太阳灶时应考虑的要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近年来我国在聚光太阳灶设计理论,测试方法,各类太阳灶的研制以及反光材料,粘结剂,炊具等方面进行联合攻关所取得的科研进展与成果。对我国目前聚光太阳灶的研究水平做了分析和评价,并给出了全国太阳灶联合攻关组设计太阳灶的主要设计思想及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获得聚光太阳灶最大光效率为目标,对太阳灶的灶面设计和结构设计参数进行了讨论分析。提出了太阳灶热效率和光效率的关系式,同时给出了其它设计参数的选取原则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不同材质仿生凸齿镇压器滚动件的模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为了探讨由不同材质组成的仿生凸齿滚动件,在镇压作业时对脱土和土壤表面微形貌加工性能的影响,利用Autodesk Algor Simulation软件,对铸铁材料和UHMWPE—铸铁组合材料仿生结构滚动部件进行了模态分析。取前8阶模态,对2种滚动部件的固有频率和最大振幅做出对比,并考察滚动部件不同位置处的振幅。结果表明,UHMWPE—铸铁组合材料滚动部件在前8阶模态下各阶模态的最大振幅均大于铸铁材料滚动部件,增幅为5.716~30.077mm;UHMWPE—铸铁组合材料滚动部件更容易在相对较低的频率下获得更大振幅;在靠近辐板圈中部,即传递到牵引机构件处,UHMWPE—铸铁材料滚动部件平均振幅比铸铁材料滚动部件小0.213mm。由此可得出以下结论:相对于铸铁材料滚动部件,UHMWPE—铸铁组合材料滚动部件可在更好地保证牵引稳定性的前提下,在镇压作业时,能增强其仿生凸齿尖端处的脱土潜力,并保障对土壤表面所加工微形貌的强度。这为仿生凸齿镇压器材料的选择、牵引装置行驶速度的设定以及滚动部件上激励装置的设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ZNT—Ⅲ型太阳灶截光曲而采用优化设计方法。结构计设上采用了重心支承型的三点稳定机架,结构简单可靠。跟综调节充计为回转式方位调整和简易提携式角条高度角调节装置。采用新型材料GRC和高反光率的聚酯真空镀铝薄膜作为灶壳的反光材料。样机和试生产产品经检测达到了设计目标,综合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
仿生结构异质复合材料复合界面缺陷及强度对其在工程上的应用具有极大的影响。为了探讨仿生结构异质复合材料结合界面无损检测技术及其抗拉剪性能,该文以海豚皮肤结构为仿生蓝本,采用仿生相似性原理,以硬度值为A80的聚氨酯做面层材料,以灰口铸铁作为基底材料,并在基底加工仿生形态,采用浇铸高压定型复合法进行仿生形态异质复合材料的制备。采用超声波无损检测方法对这种复合结构界面进行无损检测研究。得出利用双探头,采用一收一发的方式对其检测效果较好,并通过制备试样的拉剪性能试验对无损检测方法进行了验证。利用二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优化设计对该材料的结合界面抗剪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复合界面不存在缺陷的前提下,影响聚氨酯/铸铁仿生形态异质复合材料的抗剪性能的主次因素分别为复合界面的形态,面层材料的配比。在面层材料的配比为100∶12时,复合界面为仿生形态时,其最大抗拉剪力可达到1 233.83 N。该研究为此种复合材料在工程上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聚光式太阳灶锅具散热系数的深入讨论,确定出新经验公式:U=aVb+C。由此得出与前人不同的结论,散热系数(U)是风速(V)的幂函数。本文还进行分析指出:锅具散热系数对聚光式太阳灶光效率及瞬时热效率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而对其总热效率则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重庆市北碚区行道树树池材料的应用现状,分析行道树树池的应用特点和树池应用应考虑的因素,为北碚区行道树树池材料应用提出建议:行道树树池材料应因地因树制宜,综合考虑植物品种、城市生态、城市美化、城市人、材料成本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选择。透水性混凝土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植物生长条件等方面优势突出,是当前理想的行道树树池材料;铸铁盖板是小叶榕、黄葛树等行道树树池材料的不二之选;花岗石盖板、普通混凝土盖板、鹅卵石、植草砖作为行道树树池其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碳化钨颗粒-高铬铸铁表面耐磨复合材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斌 《农业工程学报》1999,15(2):126-129
为提高农机具的耐磨性,采用铸造表面合金化工艺在铸铁表面获得一层碳化钨颗粒-高铬铸铁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影响复合材料质量的因素及其耐磨粒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对表面复合材料质量最有影响的是铁水的浇注温度;与淬火65Mn钢相比,复合材料的耐磨粒磨损性能提高了1.8-5.3倍。  相似文献   

13.
基于虚拟样机动力学仿真的大豆扶禾器参数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大豆扶禾器因结构及作业参数不合理而造成割台损失增加的问题,在大豆植株性状及秸秆材料物理性能测定的基础上,应用Solidworks软件虚拟设计了大豆植株及扶禾器,并应用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MSC.ADAMS构建其三维运动仿真模型,实现了在ADAMS/View环境下扶禾过程的运动仿真。利用Design-Expert6.0.10软件,采用二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以作业速度及扶禾器倾角为影响因素,以扶禾器对植株x(作业方向)、y(垂直向上)、z(水平向左)三轴方向作用力为目标函数表征扶禾性能及割台损失,对影响扶禾性能的参数进行优化模拟试验研究,并进行了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作业速度为0.9m/s,扶禾倾角为22°时,扶禾器对大豆植株作用力x轴52.3N、y轴73.2N、z轴95.9N,扶禾效果最好且割台损失率1.19%。该研究为大豆扶禾器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农机具的耐磨性,采用铸造表面合金化工艺在铸铁表面获得一层碳化钨颗粒-高铬铸铁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影响复合材料质量的因素及其耐磨粒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对表面复合材料质量最有影响的是铁水的浇注温度;与淬火65Mn钢相比,复合材料的耐磨粒磨损性能提高了1.8~5.3倍。田间试验也表明,在灰铸铁表面铸造耐磨复合材料工艺能明显提高农机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如皋县“红星能源村”两年多来在开展农村自然能源综合利用试验。实现秸杆还田改土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情况,由此提出了现阶段推广省草灶、沼气、太阳灶,以解决平原缺草地区农村生活燃料紧缺状况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6.
农机铸件表面硼化物梯度耐磨材料的显微组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铸造表面合金化工艺制备的合金层存在着硬度高,机械加工困难及合金层与基体结合强度较低而易剥落的缺陷,该研究针对这些缺陷进行研究,采用梯度成分设计原则,制备出不同组分及含量的梯度合金粉剂层膏块,在HT200铸铁件表面制备出硼化物梯度耐磨材料,对该材料的形成过程、微观组织及显微硬度进行了研究,发现该合金层由过渡区→中间耐磨层→表面铸铁烧结层3部分组成,中间层的微观组织为硼化物,其基体上散布着高碳铬铁颗粒,且颗粒粒径影响其与梯度材料的熔合性,并在实际农机铸铁件犁锺上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与未处理零件相比,犁锺使用寿命提高2.5倍以上。  相似文献   

17.
利用DZ-1400型电火花堆焊机,以工业纯钛TA2为电极,以工业纯氮为保护气和反应气,在45号钢试件表面上制备了TiN金属陶瓷堆焊层。采用KYKY-2800型扫描电镜观察了堆焊层表面形貌、显微组织和磨损形貌,采用D/max-RA型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堆焊层物相,采用MH-6型显微硬度计测定了堆焊层显微硬度,采用自制磨损实验机对比了堆焊层与淬火回火65Mn钢的磨损性能,分析了电火花堆焊TiN金属陶瓷层用于轴颈修复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反应电火花堆焊TiN金属陶瓷层与母材之间为冶金结合,堆焊层主要由电极材料钛、反应合成的TiN和基体材料铁组成,堆焊层显微硬度高,耐磨性好。变速箱齿轮轴修复实践表明,反应电火花堆焊TiN金属陶瓷层可用于修复损伤轴类件。  相似文献   

18.
车辆转向统一动力学模型及模型跟踪控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将两轴车辆控制算法应用于多轴车辆,该文在多轴转向车辆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多轴转向车辆和两轴车辆的统一动力学模型;在此统一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可通过对任两轴车轮的控制就能实现对多轴转向车辆的控制。同时根据零侧偏角控制策略构建了多轴车辆的动力学理想模型;对前轮机械转向和前轮电控转向的多轴转向车辆,分别设计了基于模型跟踪的控制系统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统一动力学模型、零侧偏角控制策略和模型跟踪控制方法,控制系统调整方便且较易实现,也能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对宁夏红寺堡移民开发区土壤侵蚀进行监测的结果表明,监测区扰动期与自然恢复期相比,土壤侵蚀模数由2003年的7 733 t/(km2.a)下降到2010年的1 258 t/(km2.a)。各项防治措施的减沙率:土地整治为19.57%,工程护坡为50.00%,造林为65.22%,种草为71.52%。针对开发区情况,提出了加快区域生态恢复的建议:加强开发区农业耕作措施;继续实施生态修复;大力推广以煤代柴、以沼代煤和发展太阳灶。  相似文献   

20.
目前香蕉采收处理对蕉穗的夹持一般采用尖锐部件插入果轴的方式,导致卸荷后果轴不能自动脱离夹持器,不利于实现香蕉落梳机械化和自动化。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出气动夹持装置和弧形夹持部件,分析了夹持部件与果轴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确定了影响夹持部件与果轴间当量摩擦力的关键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夹持部件材料、夹持部件内弧面面积、果轴直径和气缸气压4个因素对当量摩擦力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对当量摩擦力影响的主次顺序依次为夹持部件材料、夹持部件内弧面面积、气缸气压、果轴直径。正交试验回归分析表明采用橡胶夹持部件,内弧面面积为1 885 mm~2,气缸气压为0.5 MPa,果轴直径为69 mm时当量摩擦力最大,为359.494 N,实测值为375.975 N,与回归分析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该研究可为茎杆类植物体夹持方法和夹持部件的改进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