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我们结合棉花育种工作,对棉花高产品种的生理生化特性作了一些初步探讨,以期为棉花育种提供某些生理依据。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一、子指、种仁和种子的比值、粗脂肪和粗蛋白的比值与发芽率的相关性1、子指与发芽率呈正相关。1979年收获的种子,经统计分析表明,子指与发芽率  相似文献   

2.
《江西棉花》1997,(6):40-40
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培育的优良品种“泗棉3号”,1993、1994年分别通过江苏省与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并被定为全国长江流域及苏、皖、赣等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对照品种,最近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1996年已是进入省级(1990)以上试验的第七年,在全国长江流域区试中,皮棉产量仍居各参试品种之首,比其它7个参试品种平均增产9.56%。“泗棉3号”1989年育成以来在各级各类试验中比其它常规棉及抗病棉高产品种均表现有较大的增产优势。1992年江苏省生产试验,比高产品种“泗棉2号”增9.68%;比抗病棉高产品种“盐棉48”增产18.53%c1…  相似文献   

3.
1991~1993年通过试验和调查研究表明,移栽棉采用“一壮、二促、三控”全程化调技术,有利于促根壮苗,早发稳长,定向诱导各器官的生长发育,塑造高光效株型,改善蕾铃的营养条件,对促进早熟高产优质具有明显作用。棉花每公顷增产112.5~157.5kg,较对照增产15.08%~21.45%;结铃期喷施叶面肥可增产6.12%~8.98%。同时,初步研究了棉花全程化调的形态指标,为生产上合理化调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泗棉系列棉花高产品种的育成,显示了以塑造良好株型为手段,以综合丰产性为重点,以提高结铃性为突破口,综合生态率型选择,增强品种适应性、抗逆性的育种策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简要分析安徽省沿江棉区棉花生产的现状和现有种植品种存在的缺陷,提出了皖沿江棉花今后棉花育种要培育三系雄性不育杂种,尽快开展株型育种和高光效育种,培育高光效株型品种,为棉花生产机械化服务。  相似文献   

6.
棉花株型育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物产量的高低与光能利用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株型育种就是改变植株的形态结构,提高对光能的利用率,选育早熟、高产、优质的新品种。自从水稻矮秆高产品种育成以来,国内外对株型育种已引起广泛的重视,在水稻、小麦、玉米等禾谷类作物方面并已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棉花是无限生长习性作物,具有单轴枝和合轴枝,与禾谷类作物有很大的不同,什么样的株型光能利用最好,是值得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豫豆10号是采用系谱法从郑77249X海交17的杂交后代中选育的夏大豆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多抗和广适等特点,平均产量2385kg儿m’,比跃进5号增产20.04%,比豫豆2号增产12.5%。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炭疽病和紫斑病,适宜黄淮夏大豆地区推广种植,在豫、苏、皖、鲁、冀、晋、鄂等省已累计推广达91万hm’。1选育经过豫豆10号(原名郑8431)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作所育成的。1981年针对黄淮夏大豆产区大豆生产上存在的稳产性差、抗病虫性弱等突出问题,依据株型育种原理,选用具有多技多荚型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且配合力高的高产品种郑77…  相似文献   

8.
中国棉花育种50年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我国棉花育种工作50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育成陆地棉品种约435个,海岛棉品种26个。优良新品种的育成,解决了棉花生产上若干重大问题,使我国原棉由建国初期的大量进口到80年代起就自给有余。由于良种占增产份额的20%~30%,故棉花育种为我国棉花生产的长足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由于生产上缺乏抗黄萎病稳定的棉花品种以及棉花黄萎病菌的生理型易产生变异 ,致使棉花黄萎病在全国范围内仍不断扩展蔓延 ,重发生年份( 1 993、1 995、1 998、1 999)年损失皮棉 1 0万吨 ,对发展棉花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棉花抗黄萎病育种工作仍任重道远。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基金“高产抗黄萎病棉花新品种选育”集中全国十余家棉花育种单位联合培育棉花抗黄萎病新品种 ,1 996~ 1 999年共对 47个品种进行了抗黄萎病性鉴定。1 材料和方法1 .1 棉花品种。 47个棉花新品种 ,均由本项目 1 1个育种单位提供。1 .2 鉴定方法。长 2 0 m、宽 2 …  相似文献   

10.
棉花高产优质育种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结合棉花高产优质育种中的一些问题,对七十年代国内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等方面的资料进行一些分析。参加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品种代表了当前育种的实际水平,且为多年多点次的正规试验,数据比较可靠。如黄河流域1973—1978年棉花  相似文献   

11.
与中熟棉相比 ,中旱熟棉在产量潜力、抗病性及纤维品质等方面存在差距,本文从“生态育种”、种质搜集、选择重点及株型育种等方面探讨了选育200Kg.hm^-2中旱熟棉花品种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2.
我国棉花耐旱碱育种的进展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七五”至“八五”国家棉花育种攻关期间,共选育出棉花耐旱新品种5个,累计推广面积20.4万公顷。本文从育种和鉴定方法以及新品系的产量、纤维品质等方面总结了我国棉花耐旱碱育种的研究进展,并对棉花耐旱碱品种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棉花“矮密早”栽培,是探索旱地棉花矮化早熟,密植增产优质的新技术.这项工作在各级部门的努力下,正在我省迅速展开.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在全省各主产棉区,都涌现出了一批亩产75公斤,夺百公斤的高产典型户。实践证明,走“矮密早”之路,是丘陵旱地棉花由低产变高产的捷径。这个技术路线是正确的。笔者根据近年来,我市在推广旱地棉花“矮密早”栽培技术中,接触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及试验示范情况,谈一点体会,以与同行共同商榷。1“矮”“密”与亩总铃的关系旱地棉花“矮密早”栽培技术,农艺上讲究的是矮化株型,增加个体的…  相似文献   

14.
高产花生理想株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粮食安全是涉及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花生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对解决我国油料供应矛盾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花生产业得到稳步提高,花生育种工作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以目前花生生产状况而言,若要进一步发挥花生生产潜力、提高花生产量,须要借鉴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的理想株型研究。本文以花生往年高产创建的株型等相关参数,提出了花生高产理想株型以期指导花生育种工作和花生高产攻关,进一步促进我国花生高产。  相似文献   

15.
试论棉花矮化育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与早期棉花相比,现在品种本身的植株高度已明显降低。当代植棉,控制群体更矮为主要手段之一。这些说明,“矮化”在近代植棉史和当前植棉中已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同水稻小麦一样的有目的的矮化育种,棉花尚未真正开始。本文试就棉花矮化栽培现状,增产原理、矮化育种的必要性以及现有矮化资源和可能的育种途径等,作了概要评述。  相似文献   

16.
文章概述了CIMMYT在小麦高产、稳产育种方面的成就。CIMMYT小麦高产育种始终以株型改良为中心,要求高产品种具有矮秆或半矮秆、株型紧凑、分蘖多、繁茂性好、成穗率高、穗大、对水肥投入反应敏感等特性。CIMMYT小麦稳产育种包括抗生物胁迫育种和抗非生物胁迫育种两方面,目前,在抗旱、耐后期高温、耐酸性土壤中铝离子毒害、耐盐碱;抗三种锈病、叶枯病、赤霉病、印度腥黑穗病、黄矮病、细菌性条斑病和白粉病方面的育种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初粒用高粱的育种目标与策略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高士杰  刘晓辉  李伟 《杂粮作物》2002,22(6):330-331
粒用高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和能源作物,进入21世纪,对粒用高梁品种的选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育出的高梁品种不仅要求高产、优质,还要求抗病虫、抗旱、抗除草剂,适宜机械收割等。在育种策略上要重视优良种质的利用和创新,注意株型改良,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盐粳68是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于2003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该品种较辽宁省水稻主栽品种辽粳294株型好、产量高,生产中平均产量650kg/667m^2,较对照增产10%以上。具有米质优、抗病性强等特点。在生产上极具推广潜力,在水稻育种上展示出较大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棉花品种对枯黄萎病的抗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枯萎病、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危害严重,且药剂防治难于有效的两种病害。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的经济有效途径,而抗性鉴定则是选育抗枯、黄萎病品种不可缺少的环节。育种者根据抗性鉴定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选育品种,以达到所育品种抗病增产的目的。“十五”以来,改进了抗性鉴定评判方法,采用校正病情指数来划分抗性反应型,对四川省棉花育种攻关协作单位培育的新品种进行抗性鉴定,以期为棉花育种工作提供抗病性能依据。1材料和方法1.1鉴定材料。供试棉花品种(含品系、组合、材料等,下同)共251个。其中,四川省区域试验87个,四川省农…  相似文献   

20.
棉花育种4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建所40年来育成棉花品种36个、杂交种2个。有14个品种年种植面积6.67万公顷,其中,中棉所10号、中棉所12、16、17、19等5个品种年种植面积达66.67万公顷以上。90年代以来,中字号棉花品种年种植面积均在266.67万公顷以上,占全国棉田面积的将近50%。棉花育种的基本经验是:紧密结合棉花生产实际确定育种目标;紧扣育种目标不断改进育种方法;加强生态鉴定选育适应性广的棉花品种;重视品种的配套技术研究和良繁推广工作。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