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仔猪红、黄、白痢直接影响生猪生产发展;目前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实验室诊断,仔猪红、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和C型或A型魏氏杆菌引起的周龄仔猪高致死性肠毒血症,通过加强管理,预防接种疫苗;防治;用药治疗可以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2.
覃婕 《畜禽业》2009,(7):48-50
介绍了一种常发生于养猪场的仔猪大肠杆菌病(即黄白痢)。描述了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并分析了造成仔猪黄白痢的原因,提出实用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结果证实,加强栏舍清洁、消毒、抓好饲养管理,产前母猪借助疫苗可有效控制该病发生。若发生该病,要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降低死亡率,收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7,(5)
<正>仔猪大肠杆菌病临床上分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水肿病三种。其实也是三个阶段,仔猪出生后3~10日龄为黄痢,10~30日龄为白痢,30~70日龄的是仔猪水肿病。也可以通过观察粪便颜色来判定区分黄白痢,水肿病是头部和眼睑部水肿为特征。它们都是由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是危害仔猪健康的最严重疾病之一。大肠杆菌对外界不利因素抵抗力不强,一般常用的消毒药均易将其杀死,搞好清洁和消毒是防治该病的基础措施。  相似文献   

4.
肖和辉 《畜禽业》2008,(1):21-21
<正>仔猪黄白痢又称新生仔猪腹泻,是仔猪黄痢和白痢的总称,都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在肠道产生毒素所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由于血清型众多,因而疫苗的使用保护性差,这也给本病的防治造成一定的难度,并且仔猪黄白痢发病率、死亡率高,是严重危害仔猪生产的一大疾病。笔者从事兽医近20年,发现仔猪黄白痢的发  相似文献   

5.
猪黄白痢是仔猪阶段常发的一种疾病,对仔猪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仔猪又是养殖环节中的生力军,是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途径。为此,养殖户掌握猪黄白痢的诊断与防治十分必要,以降低猪黄白痢的发病率,提升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21,(8)
规模化养猪面临着各类疾病问题,黄白痢是影响初生仔猪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对初生仔猪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综述了初生仔猪黄白痢的病原、流行特征、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其诊断,并且提出仔猪的护理方法及其黄白痢的防治措施,期望为提升仔猪生存率,提升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仔猪的黄、白痢是仔猪较易患的一种肠道急性、致死性很强的传染病,该病可造成新生仔猪大批死亡、发育不良或育成率低,是影响养猪业发展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该病的病原为一些致病性大肠杆菌。仔猪黄痢主要感染出生后1周内仔猪,最早的可在出生后数小时发病,但以1~3日龄最为常见,1周龄后很少发生。仔猪白痢发生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17,(12)
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都是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在德宏州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生,其中黄痢多发生于1~5日龄的初生仔猪,白痢则多发生于15~30日龄仔猪。主要症状都是腹泻,排出稀便或糊状稀便;黄痢的颜色呈粉黄色,白痢则呈灰白色糊状稀便。近年来,该病在德宏州呈地方流行,常年发生,是危害德宏养殖业生产主要畜禽疫病。  相似文献   

9.
侣彦红 《畜禽业》2003,(9):37-37
仔猪黄白痢是影响仔猪体质的主要因素,也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仔猪黄白痢的发生非常普遍,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大损失。因此,如何有效的防治仔猪黄白痢,已成为养猪生产者关注的焦点。1症状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常发生于1周龄内的乳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10~30日龄哺乳仔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仔猪黄白痢主要为大肠杆菌所引起,其主要症状为:仔猪剧烈腹泻,排出黄色、黄白色、灰色、暗绿色、黑色、灰白色稀薄如水样粪便或浆液性稀粪,混有小气泡并带腥臭味。肛门松驰,排粪失禁,从肛门冒出…  相似文献   

10.
德宏州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仔猪球虫病,但由于该病症状不明显,仔猪发病后死亡率也不高,故多年来没有被人们所重视。据调查,近年来该病有上升趋势,因该病与黄白痢有相似之处,不易区别,很多人误认为是仔猪黄痢,致使发病率逐年升高。仔猪球虫病常与仔猪黄痢并发感染或继发感染,给治疗该病带来难度。球虫病对哺乳仔猪增重和断乳仔猪的正常生长发育都有严重的影响,严重的还会造成仔猪大批死亡,是对严重危害猪场经济效益的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11.
试论仔猪白痢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仔猪哺乳期常见的一种肠道传染性疾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以冬末春初和阴雨连绵多发,死亡率虽然不高,但对仔猪生长发育受到很大的影响,耐过的仔猪就形成了所谓的‘僵猪’,这给养猪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要搞好仔猪白痢病的防治,首先要弄清仔猪白痢的病源、病因、流行病学及流行特点等。从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阐述,以期为仔猪白痢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集约化猪场仔猪黄白痢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庆茹 《畜禽业》2006,(10):40-43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以肠炎和败血症为主要特征的主要危害仔猪的细菌性传染病。黄痢主要侵害出生12h~3日龄仔猪,临诊时以仔猪排黄色浆状稀粪及迅速死亡为主要特征;白痢主要危害10~30日龄仔猪,以排乳白色或灰白色浆糊状腥臭黏腻稀粪为主要特征。病原以O8、O45、O60、O101、O115、O138、O139、O141、O149、O147等群较为常见,多数具有K88(L)表面抗原,能产生肠毒素。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且流行面广.终年发生.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长期以来一直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就我国近几年来关于仔猪黄白痢防治技术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包括仔猪黄痢(以1~3日龄仔猪多见)、仔猪白痢(以10~30日龄仔猪多发)、仔猪水肿病(多发生于断奶前后体质健壮的仔猪),仔猪黄白痢是仔猪断奶前死亡的主要原因,给养猪业带来极大影响。由于大肠杆菌型号多,且极易产生耐药性,给防治带来很大  相似文献   

14.
朱红旗 《畜禽业》2008,(9):68-69
仔猪黄白痢是养猪生产中最易发的疾病之一,该病主要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现代兽医学主要通过使用抗生素进行防治,但极易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其效果仍不十分理想。我国中医理论认为腹泻是由湿热引起的,苍苓止泻口服液是由苍术、茯苓、金银花、柴胡、葛根等十味中药配伍,经加工提炼而成,具有清热解毒、升举阳气、健脾燥湿等功效。试验表明,苍苓止泻口服液对仔猪黄白痢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6,(10)
仔猪黄、白痢是一种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长期困扰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直接影响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解决这一养猪难题对养猪的发展大有益处。本文对仔猪黄、白痢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仔猪白痢防治进行了临床实践总结,结合该症流行特点及典型症状,对如何科学防治该病进行了阐述。以期帮助养猪户掌握防治该病的要点。  相似文献   

17.
<正>仔猪黄痢、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在仔猪哺乳期间常见的传染病,出生后数日可发生仔猪黄痢,也叫做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2~3周龄发病的多叫仔猪白痢。其中仔猪黄痢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而仔猪白痢发病率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4,(7)
<正>1仔猪黄白痢1.1临床症状1.1.1仔猪黄痢:常发生于17日龄的初生仔猪,主要是拉黄痢,粪便大多呈黄色水样,食欲废绝、脱水、消瘦,迅速死亡。1.1.2仔猪白痢:107日龄的初生仔猪,主要是拉黄痢,粪便大多呈黄色水样,食欲废绝、脱水、消瘦,迅速死亡。1.1.2仔猪白痢:1030日龄仔猪拉灰白色粪便、腥臭、皮毛粗乱,食欲废绝、消瘦脱水。2防治措施2.1加强仔、母猪饲养管理2.1.1母猪产前40 d和15 d注射猪大肠杆菌苗(k88、k99、98p)。搞好圈舍  相似文献   

19.
胡宗臣 《畜禽业》2023,(8):84-86
猪大肠杆菌病多发于仔猪,根据感染日龄及疾病表现不同,临床分为黄痢型、白痢型和水肿型3种,给生猪养殖场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对围产期母猪和产后仔猪接种疫苗能最大程度降低仔猪感染率,经常发生该病的场可在仔猪出生后灌服益生菌制剂,同时做好环境卫生的治理,必要时使用抗生素进行药物预防;对大肠杆菌敏感的抗菌药物可用于该病的治疗,抗菌治疗的同时再配合对症治疗手段,如利用补液盐、鱼肝油和电解多维能显著缩短病程,水肿病推荐使用具有利水、消肿功效的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20,(4)
该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以仔猪腹泻为特征的传染病,因仔猪的生长期和病原菌血清型不同,引发的时间和腹泻物颜色等临床表现的不同而将其分为黄痢型和白痢型及水肿型3种疫病。一般黄痢型多发生于1~5日龄的初生仔猪,白痢型则多见于15~30日龄的仔猪,水肿型多发生于断乳仔猪,小至数日龄,大至4月龄也偶有发生。近年来,饲养母猪户不断增多,大肠杆菌病已成为危害仔猪生产的主要疫病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