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影响鲢、鳙、草鱼鱼苗发塘成活率的因素近几年从南方购进的鱼苗,发塘成活率在我地区(佳木斯〕始终不高,一直徘徊在20—30%之间,好的达到40—50%。甚至只在10%左右或全军覆灭。笔者根据几年的生产经验以及各场发塘的情况,总结出以下几点因素是影响鱼苗发...  相似文献   

2.
岩原鲤驯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天然水体中收捕岩原鲤,在生态模拟池中暂养一个月左右,转入专池驯养,岩原鲤能正常生长、发育,其成活率达到85%以上,年增重300—600g,通过内塘养殖能达到性成熟。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冬季培育鲤鱼苗的饲料问题,从1981年冬开始,对鲤鱼苗的人工饲料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1983年初研制成功“5号”人工开口饲料。用这种饲料直接喂养鲤鱼苗,可使其成活及正常生长。在鱼苗放养密度分别为20万尾/米。和10万尾,米^2,水中不合饵料生物的条件下,经过15天饲养,鱼苗体长分别可达到11—13毫米,体重可达15—22毫克,成活率为77—97%.5号饲料的成份为:粗蛋白36.7%,粗脂肪5.5%,粗纤维1.8%,水分8%,灰分19.0%,碳水化合物29%。  相似文献   

4.
池塘投放规格为0.35—6.25g/长江水系蟹种,出池的平均规格133g/只,规格最大的塘口平均达到155g/只;平均回捕率45.3%,回捕率最高的塘口达到70%。  相似文献   

5.
鱼粉的替代产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粉的替代产品鱼和虾类的养殖有赖于饲料的投入,并拥有充足的饲料源。在1970—1990年期间,世界水产养殖的年增长率在7.5%,而畜、禽生产的年增长率分别只达到6.1%和7.0%。至21世纪,水产养殖要保持现增长率是不大可能的,因为饲料需求大增但饲料...  相似文献   

6.
《淡水渔业》1976,(7):4-7
我场有苗种培育池180亩,亲鱼培育池30亩(兼套养鱼种)。为了养出大鱼种,促进商品鱼生产的发展,我们针对本省鱼苗生产晚,培育期短的特点,从1967年开始全面采取一养到底的饲育方法。几年来,通过不断的实践、认识,培育技术有所提高。一般每年都生产出秋片鱼种150—170万尾,出池鱼种有70—80%达到8寸以上,其中鲢、鳙鱼约半数达到3.5寸以上。苗种池平均每亩育成鱼种7,000—9,000尾,全期培育成活率50%左右。  相似文献   

7.
通过本技术研发的糊状光合细菌产品是采用紫色非硫光合细菌中的球型红假单胞菌为菌种,经平板分离选育后,进行液体种子培养。一般当菌体pH达到9.00,OD值(680nm)1.6—2.0时,进行移种。接种量在15%以上,进行光合细菌增殖培养。培养周期一般5天,OD值在1.5—1.6左右即可收获。将液体光合细菌菌液种加0.5%左右的絮凝剂。  相似文献   

8.
2000年8月至2001年1月在南沙群岛美济礁潟湖内开展网箱养殖试验,共选养了4种鱼:军曹鱼、美国红鱼、红鳍笛鲷和鲑点石斑鱼。在2000年8月3日——2001年2月20日近7个月内,军曹鱼生长最快,最大个体重10500g,月均增重范围为1300——443g/(月&;#183;尾)(单位下同),平均852g;美国红鱼次之,最大个体重2350g,月均增重范围为296—246g,平均271g;红鳍笛鲷最大个体重1450g,月均增重范围为130—101g,平均116g;石斑鱼生长最慢,最大个体重275g,月均增重范围为31—9g,平均17g。军曹鱼、美国红鱼、红鳍笛鲷和鲑点石斑鱼4种鱼平均体长分别达到68.3cm(范围54—77)、46cm(48—44)、35.0cm(37—34)和16.8cm(21.0~14.0):体长月均增长分别为61,33,15和8mm。军曹鱼饵料系数达到3.0,红鳍笛鲷和美国红鱼饵料系数则为4.0;成活率分别为92.1%,61.8%,84.7%和59.5%。  相似文献   

9.
(二)适应性能试验。在齐河县鱼种场试验表明:1.塘埂路面宽度大于2米,土壤类型为粘土和盐碱地等自然条件下,在鱼塘间转移、作业通行均能适应;2.能在土壤坚固的高低不平的塘埂上越野;3.鱼塘宽度为60米范围内喷浆作业,控制水面可达80%,喷粉可达50%。北方地区鱼塘,小塘一般宽度为25—30米,大塘为50—80米.在放养成鱼的大塘中,成鱼摄食能力较强,定点投喂,亦能达到投喂、施肥等生产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0.
3人工饲养技术3.1蝌蚪的饲养3.1.1放养刚孵出的蝌蚪继续在原孵化池中培育,池水深20—25cm,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800—1000尾,以后随蝌蚪的长大逐渐稀疏,并逐步加深池水至30—40cm深,当蝌蚪在孵化池中经30天左右的培育,体长达到4—5cm时转至蝌蚪池中培育,密度为每平方米80—100尾。3.1.2喂养蝌蚪孵出3—5天后,可开始投喂熟蛋黄、豆浆、鱼肉浆等。由于石蛙白天躲藏起来,晚上出来活动,因此投饵时间应选择在傍晚进行。以后逐日提早投饵时间,每天投两次,每次半小时内吃完为度,每天投饵量为其体重的3%-10%。当蝌蚪转至蝌蚪培育池培…  相似文献   

11.
鲜鱼保鲜剂:将该剂薄薄地涂抹在鲜鱼及其制品上,可减缓氧化作用,从而达到保鲜目的。该剂对人畜无毒无害,涂于鲜鱼及其制品上,其外观不改变,按其百分比配方如下:山梨酸1%—5%,甘油1%—20%,羟乙基酸胺0.15%—0.3%,聚乙烯酸0.3%—3%,水余量。将四份药剂按百分比计配水制成液体状保鲜剂。用该剂涂于鲜鱼及其制品上,  相似文献   

12.
黄鳝人工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鳝人工繁殖在湖北省首次获得成功,育成鱼种数百尾。作者以正确选择成熟亲鱼,采用LRH—A为主要催产剂,“胸腔”一次注射,掌握好效应时间,适时进行以干法为主的人工授精等,使雌鳝的催产率达73%,最高达到90%;受精率56.1%,个别可高达91%。但孵化率较低,仅23.5%。在26°—28℃水温条件下,从受精卵发育到鱼苗孵出,一般需6—7天,7—10天后,卵黄物质才被吸收尽。天然活饵是苗种培育的理想开口饲料。寒冬季节提高水温不间断进行喂养,可达到加快生长,早日育成较大规格鱼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模拟体长—体重资料的运算结果表明:根据平均体长来估算平均体重而产生的误差是体长—体重相关指数的函数,又是长度频率分布的变差系数的函数。如果变差系数小于0.1,则指数达到4.0误差都小于10%。但是当指数和变差系数都很大时,误差几乎增加到实际平均重量的90%。对于其它在渔业工作中运用的指数式,例如体长一生殖力相关式,也会出现类似的误差。  相似文献   

14.
吴立敏    朱杰  熊伟 《重庆水产》2007,(4):38-41
收集长江野生鲇驯养于温泉水鱼池中,在繁殖季节前用流水诱导刺激其性腺发育。2007年3月至5月,用LRH—A2和HCG进行人工催产繁殖,共获得3097)"余粒受精卵,孵化出仔鱼140余万尾。3~4月为鲇的最佳繁殖季节,受精率和孵化率最高分别达到92%和79.7%;进入5月后,受精率和孵化率逐渐下降,最低分别为60%和27.2%。加温措施能将鱼类繁殖期提前,亦有提前结束其繁殖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河鲶人工繁殖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河鲶生理生态特性,选择优质亲鱼,注射激素剂量为:脑垂体1—2个/千克、绒毛膜促性腺释放激素1000国际单位/千克、促排卵素7—10mg/kg、地欧酮10mg/kg,在产卵池中放置产卵巢并流水刺激,水温22℃—30℃,发情效应时间为12—16小时,采用自然受精和人工授精方式,2002年繁殖鲶鱼苗50万尾,其中,产卵率60%以上,受精率85%—95%、出膜率50%—75%、成活率55%—65%。  相似文献   

16.
胭脂鱼人工繁殖和资源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胭脂鱼人工繁殖、仔幼鱼培育及池塘培育亲鱼技术.1988—1992年,催产亲鱼7组,一般受精率为85%—95%,孵化率为50%—60%。仔鱼培育在平游以前是关键阶段,平游以后,在室内玻璃钢盆培育,成活率可达90%。池塘培育苗种成活率也较高,可达80%—90%。一般经5个月养殖,从平均体长4.8cm,体重3.5g可长至13cm、63g.亲鱼在池塘内培育可以达到性成熟,并能进行人工催产。为增殖资源,向长江和水库放流了胭脂鱼种,并对水库胭脂鱼生长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7.
对达氏蝗、史氏鲟人工繁殖时通过水流刺激,在水温8~13℃下,以DOS(自行研制)进行2~3次的注射催熟,再注射自制的类固醉激素17α—羟基—20β双羟基孕酮(以下简称17α—20βp);在水温16~18℃利用促黄体家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诱导达氏蝗、史氏鲟排卵,排精。效应时间8~18h,获得催产率100%、受精率和杂交受精率如%的效果。采用全人工饲料开口试验和苗种培育试验,并获得86.7%开口成活率和73.4%的苗种成活率。从而达到提高开口率和成活率的目的。观察鲟鲤鱼摄食、生长与形态发育状况。生长曲线表明:不论是体长还是体重,50日龄前增长缓慢,50~100日龄则速度增长较快。经100d饲养,平均体长达28.3cm,平均体重达69.7g。  相似文献   

18.
利用杭州湾河口区的天然海水,对人工繁养的菊黄东方鲀亲鱼进行强化培育,使其达到性成熟,挑选其中性腺发育良好的进行催产,并采用半干法人工授精。在水温21—22℃下,受精卵经过100—120h的静水充气孵化后仔鱼出膜;在水温24—25℃下,经过约25d的培育,乌仔的全长达15mm。试验结果表明:2004年分4批共计催产18组,催产率为94.4%,获得受精卵67.5万粒、初孵仔鱼58.1万尾、乌仔29.3万尾,受精率为70.2%,孵化率86.1%,育苗成活率50.4%;2005年催产12组,催产率83.3%,获得受精卵110.3万粒、初孵仔鱼90.8万尾、乌仔49.6万尾,受精率为77.5%,孵化率为82.3%,育苗成活率54.6%。试验结果还表明:两个不同盐度(15,25)对菊黄东方鲀受精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高体型异育银鲫的人工繁殖和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1993年使用PG、HCG、LRH-A对17批4564尾高体型异育银鲫进行人工催产繁殖,两年催产率分别为64.8%、77.9%,受精率为35.2%、47.9%,出苗率为85.9%、90.8%。两年共出苗3615万尾。养殖试验结果,在鱼种池、成鱼池套养了3—4cm夏花鱼种,可获单产180—470kg/ha,成活率70%—90%,个体规格0.20—0.31kg。鱼种阶段主养,可获单产2288kg/ha,规格25—40g。成鱼阶段主养,获单产4300kg/ha,规格250g以上。  相似文献   

20.
1996-1997年度我们承担了省丰收计划指导委员会下达的《池塘套养名贵鱼高产高效技术》推广项目。经过广大水产科技人员和养鱼承包户的共同努力,项目全面达到了合同要求,并超额完成计划任务,实现了大面积,大幅度的增产增收增效。1主要技术措施1.1改善养殖条件采用“以劳代资”的办法对池塘进行升级改造,使池塘养殖条件达到了所要求的标准。平均水深基本上能控制在1.8—2.5m。1.2多品种、大规格、高密度。优质化放养鱼种投放鱼种中,仍以放养常规鱼为主,占整个池塘放养量的68.69%,名贵鱼套养比例达到31.31%。细鳞鱼比例占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