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一、岭南盆景艺术的传统继承与创新 岭南盆景艺术如何继承传统,要先弄清岭南盆景艺术的传统面貌,或者说要先了解岭南盆景的艺术特征和流变,才进一步研究如何继承。艺术特征和流变情况就是岭南盆景艺术过去取得的成就所在;再从存在哪些不足方面来探索它的改进与发展方向。有发展的要求,有发展的方向,创新改革就自然摆进去了,这是一连串的相关问题。岭南盆景艺术在不同的历史进程中,实际各以不同发展速度在延续着,直到今天。要弄清岭南盆景艺术的面貌和流变,目的是在继承中更好  相似文献   

2.
论岭南树桩盆景的艺术风格及其技艺的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岭南树桩盆景是盆景艺苑中的一枝后起之秀,她的独特风格已成为我国园林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本文就岭南盆景的艺术风格及其技艺的创新发展谈一些认识和体会.一、岭南树桩盆景的起源和发展概况我国古老的盆景艺术,源于汉晋,成于唐宋,盛于明清,至今有一千数百年的历史.然而,岭南盆景则仅有一百年左右的历史.在此之前的一千多年时间里,中国南北各地的盆景基本上是属于同一类型的.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艺术和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使广东很多热爱盆景致力于盆景研究的有识之士,越来越不满足于这种单一的盆景艺术,因此产生了强烈的改革传统盆景艺术,创造更适合于我省气候条件、树  相似文献   

3.
广西树桩盆景与岭南树桩盆景艺术同源,其造型特色和艺术手法,都源于岭南,广西盆景艺术界大都公认自己师法岭南。 近几年来,广西树桩盆景发展很快,其主要表现有五个方面:一是广西城乡盆协纷纷建立;二是盆景市场异常活跃;三是大批文人及离退休老干部加入树桩盆景艺术创作行列;四是广西出版社出版了一批盆景栽培和欣赏的图书;五是出现了探索广西盆景风格的风气。特别是第五个方面的表现,值得重视。因为这一风气的出现,标志了广西树桩盆景艺术活动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4.
盆景属于造型艺术,它是通过艺术造型,并要求符合一般的形式美的规律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岭南树桩盆景也不例外,它以“蓄枝截干”的艺术造型,创造了岭南派的独特风格。岭南树桩盆景,以其自然、苍劲,古朴称著,它以有限的空间给人们美的享受。它,或挺拔雄伟,或潇洒轻盈,离尘脱俗,去牵强做作之弊,爱好者日多,这与它的  相似文献   

5.
岭南树桩盆景以其自然、古朴、苍劲等艺术特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笔者认为这与它在创作中取自然之理,求自然美与艺术美相结合之情趣,有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当今世界人们的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心理,审美理想和生活情趣相一致。 一、取“自然之理” 所谓取自然之理是指岭南树桩盆景的创作,是按植物生长固有的规律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6.
岭南盆景是中国盆景中的一大流派,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优良传统,时代发展至今,我们确实有必要对有关继承传统与改革的问题进行研究,这是岭南盆景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岭南盆景的传统:一个是艺术与技法的传统,一个是精神的传统。 一、岭南盆景艺术与技法的传统 岭南盆景的前身人们称“盆栽”,当时有些人从山野里挖来一些小树,栽植在盆皿之中,供在室内案头,作清供玩赏,成为室内的“点景”,以期达到室内绿化布置的目的,因为这些植物没有什么造型神态,自身不能成为一个景体。所以当时称作“盆栽”。  相似文献   

7.
广州盆景协会自一九八○年十月八日正式成立以来,至今已整整十年!广州盆景协会的十年,是与我国改革开放紧密联系的十年,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十年。广州是岭南盆景艺术的发源地。早在本世纪初,广州已有一批盆景爱好者研究和制作盆景。他们经过大胆实践和创新,逐步形成了岭南盆景的艺术风格。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岭南盆景逐步发展和成  相似文献   

8.
中国盆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古老文化的一朵奇葩。然而,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人们的审美意识在更新。岭南盆景发展到今天,虽然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盆景艺术也和其它艺术一样,受经济基础和时代思潮的影响。因此,应随着它生长的土壤、服务对象、社会功能、生态功能和艺术风格的变化而发展。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和需求,我们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博采众长,进行新的改革创新。为此,提出几点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9.
岭南盆景是中国盆景中最受欢迎的一大流派,得到了海内外盆景界的肯定和赞赏。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是经岭南盆景界几代人艰辛努力,奋斗而取得的。艺术贵在创新。一个盆景流派的繁荣,是要经过不断改革创新的,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才能适应人们不断提高的审美要求。现就香港岭南盆景在继承发扬传统与改革创新的做法特色谈一点粗浅体会。 岭南盆景在传统造型技艺方面,比较重视以树桩盆景枝法塑造神韵,优点很多。但从整体而言,作品盆面较为单调,泥土裸露,缺少苔藓覆盖和必要的配件点缀,在表现诗情画意方面,主题不够突出。在选材方面,缺  相似文献   

10.
广州盆景协会写作组成立于1986年8月。四年来,写作组在协会领导和广大会员的关怀和支持下,为弘扬岭南盆景艺术服务的宗旨,努力在艺海中辛勤耕耘,写出了一百多篇有较高水平的岭南盆景理论性文章;介绍岭南树桩、山水盆景佳作的特写和岭南盆景史料;报道广州盆景协会及广州地区盆景界、香港等举办或参加的市、香港、全国、国外的盆景展览的专稿等。文章分别刊登在《广东  相似文献   

11.
《广东园林》1993,(2):32-33,12
盆景艺术作为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一个特殊的门类,被人门赞美为“立体的绘画”、“无言的诗歌”,富于浓厚地方特色的岭南派盆景艺术,其风格的创立、发展以至形成自身的体系和特点,亦无不凝聚着广东历代盆景艺术家的智慧和心血。佛山在明清时期,乃全国四大名镇之一,一度是西北水上交通枢纽,经济发达,文人荟萃,各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得以蓬勃发展,在盆景艺术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上,具备了深厚的物质和文化基础,是岭南派盆景艺术孕育、发展的沃土之一,在岭南盆景艺术发展史上,应占一席位。  相似文献   

12.
香港地处岭南,香港盆景的风格是典型的岭南盆景风格。 香港盆景艺术向高精发展约在60年代中期,因为起点高,盆景创作人士文化基础、经济基础、艺德思想都比较厚实,很快就形成了气势。加上香港是一个国际化的贸易中心,对外交流方便,使香港的盆景创作人士能有更多机会走向世界,开阔视野,让作品注入时代精神,从而使香港盆景既继承了岭南盆景的优秀传统,又能在岭南派里独树一帜。 1990年10月广东省盆景协会在广州起  相似文献   

13.
岭南盆景成为独立的艺术流派,起源于本世纪三十年代。此期间,广东老一辈的盆景艺人,在师承我国盆景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大胆冲破传统束缚,细心观察自然,借鉴国画的画理和笔法,创作出一批体现岭南自然风貌的盆景作品,并逐步形成了岭南盆景独特的艺术特色。其中孔泰初和素仁,对岭南盆景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最具影响,堪称岭南二杰。研究二杰的盆景艺术风格,对于我们认识岭南盆景的艺术特色,有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盆景是园林中之珍品,是我国传统的园林栽培技术、庭园建筑艺术和造型艺术的结晶。盆景因地而异,风格独特,各具妙处。 广西盆景艺术的品类颇多,最主要的是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树桩盆景技法源于岭南,山水盆景特点则是师法自然。 广西树桩盆景技法其艺术造意,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讲求立意在先,贯穿始终;巧于布局、小中见大、主次分明、呼应有情;繁中求简,因材施艺,虚实相生,疏密有致,争让得体,景外生情,达到形神兼备。在风格上讲究柱头显露,盘根错节,主干苍劲,浑圆有力,枝干自然流畅,疏密得度有致,创造出各具神韵千姿百…  相似文献   

15.
榆树(Ulmus parvifolia Jacq.)由于树干苍劲,枝条萌发力强,生长速度快,愈伤性能好,很适合岭南树桩盆景的截干蓄枝造型而大受盆栽家的喜爱,与九里香、福建茶、雀梅为岭南树桩盆景四大树种。本人栽培榆树盆景已有三十年,对榆树盆栽有如下体会,现提出来与行家们共同切磋。 1.提高榆树成活率的方法榆树每年11月底停止生长,并落叶进入休眠期,到翌年二月中旬左右开始萌发新芽,重新生长,榆树一定要在休眠期间起地  相似文献   

16.
作者在借鉴国画技法的基础上,提出树桩盆景创作有八法:气韵生动、枝法用剪、因材造型、衬配得当、经营位置、管理养护、确切命题、继承创新。岭南盆景的创始人之一的孔泰初盆景大师曾指出:岭南盆景的艺术造型,不仅取材于南方山野林木的体态、风韵,而且吸收了中国画理和技法。孔泰初先生的盆景艺术作品,是现实生活中的高度概括,由此可见国  相似文献   

17.
陆学明老先生是我国的盆景大师,为当今岭南派盆景界倍受人尊敬的老前辈。他出生于盆景世家,由于耳濡目染,自小就深谙盆中技艺。几十个春秋的耕耘,由于陆老悉心钻研,精益求精,刻意创新,因而,其盆景艺术造诣精湛,独树一帜。 他可贵之处,能取前辈所长,自成一家。比如,在造型方面,他敢于打破老一辈制作盆景“树不盈尺”的旧传统,培植出许多高近一米或一米以上富有韵味的大桩景。  相似文献   

18.
岭南山水盆景在制作艺术上,能否创新,怎样创新,这是摆在盆景艺术爱好者面前的一个课题。因循守旧,千篇一律,是难以达到耐人寻味,浮想联翩的艺术境界的。超声波喷雾和微型挂瀑机问世并应用于盆景的制作,开阔了岭南山水盆景制作的领域。另外,岭南景物在制作艺术上的创新,仍值得探讨,初步设想,有下列几个型态。漓江风貌桂林山水巾的漓江风貌,以其山青水秀,幽静闲雅而成为岭南佳景。在制作此景时,技法上应用片形硬石,如英  相似文献   

19.
我会成立以来,在广东园林学会的领导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改革并举的方针,不遗余力地推动岭南盆景艺术理论与实践的提高,为岭南盆景跨世纪的发展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去年研讨会以来,我们围绕这一目标,继续探索和实践,做了一些工作。 一、坚持理论研讨,弘扬学术之风 广东园林学会盆景专业委员会是研究岭南盆景艺术的专门学术团体,一直以坚持理论研讨,弘扬学术之风为己任。我们认为,岭南盆景要实现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就必须以  相似文献   

20.
我国盆景艺术,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岭南盆景起步较晚,最初仿效北方风格,形态简朴单调。随着岭南文化艺术的不断发展,诗人画家辈出,不少文人雅士,爱玩盆景,使盆景的造型,逐步改革创新,从喜欢制作工整的规则美,逐步转向师法造化,以自然美为基础的盆景形态。直至本世纪三十年代初,岭南盆景的地方风格已具雏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