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良种推广补贴是近年来国家为了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种粮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符合WTO规则、确保粮食稳定发展的一项重大支农惠农政策。与传统农业项目最大的不同点是,良种推广补贴是采取项目化管理,通过良种推广的环节,以良种为载体对优势区域内种植优质专用品种生产的农民进行补贴,专项资金落实到户,农民是直接的受益人。对国家实施良种推广补贴项目笔者有以下几点感想。  相似文献   

2.
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靠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二靠科技提高土地的产出率。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降低农业税税率、取消农业特产税,建立对粮农的直接补贴,重点粮食品种的保护价收购制度,良种补贴、购买农机具补贴以及大幅度增加农业贷款等,对于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保证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人口增长、需求增加、耕地减少、水资源减少的趋势将不可逆转,因此,从我国粮食生产长远考虑,科技是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出路,是稳定粮食生产大局的根本性措施。半个世纪以来。科技进步对我国农业  相似文献   

3.
一、小麦良种补贴的必要性 (一)粮食安全的需要.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指标.随着工业用地和退耕还林等工程的实施,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下降,粮食总产量也随之下降,已出现危及我国粮食安全的苗头.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4.
1国家良补项目实施的意义 我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大国。自2003年实施优势作物国家良种补贴项目以来,对全国粮食生产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成效显著,单产和总产连年提高,对提高我国的粮食生产水平和农民增收增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直接促进作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良种补贴作为惠农政策中的技术性补贴,所产生的政策放大效应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一、小麦良种补贴的必要性(一)粮食安全的需要。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指标。随着工业用地和退耕还林等工程的实施,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下降,粮食总产量也随之下降,已出现危及我国粮食安全的苗头。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二)改善小麦品质的需要。当前小麦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品质结构不合理,优质专用品种少,  相似文献   

6.
实现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粮农增收的粮食财政补贴政策目标,关键在于提升粮食竞争力。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我国粮食财政补贴政策提升粮食竞争力的作用进行分析,得出:粮食财政补贴对提升粮食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是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粮农增收的重要因素。生产性补贴政策提升粮食竞争力的作用大于收入性补贴政策。四项补贴政策中良种补贴作用最好,粮食直补最差。  相似文献   

7.
为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从2004年3月以来,国务院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等一系列惠农补贴政策,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对保障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目标同时实现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政府对粮食补贴效率,从2004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对农民种粮的直接补贴政策。二年来的实践证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是当前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政府对粮食补贴效率,从2004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对农民种粮的直接补贴政策。二年来的实践证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是当前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经过2年的实践证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是当前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但是,也存在对促进粮食生产拉动力不大之问题.为保护农民种粮持久积极性,确保粮食安全,提出了完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6条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与稳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从全国来看。连续5年的丰收,加上今年主产区夏粮生产在遭遇大旱等自然灾害后.仍然获得好收成。为粮食供应和价格稳定奠定了基础。国家为了稳定粮食生产。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近年来加大了粮食直补、农机良种补贴力度,实施粮食最低保护价。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提高。但是,粮食价格仍然偏低导致的种粮收益不佳。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导致的种粮成本增加,一定程度上抵销了农民的种粮收益,影响到粮食生产稳定与粮食战略安全。因此,提高粮食价格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试论辽宁省水稻生产潜力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辽宁省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人WTO以后,水稻是我国少数仍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农作物之一。为了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2004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特别对东北地区的水稻全部实行良种补贴.这些政策的出台有效地调动了农  相似文献   

13.
种粮农民补贴包含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种粮大户补贴等,是国家特制的系列惠农政策,是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重要措施,是解决土地谁来种,粮食谁生产,粮食安全谁保证的重大问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生态化、良种化、优质化的重要途径,对稳定粮食生产面积,提高单产,优化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各项补贴资金,虽然存入农  相似文献   

14.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与稳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从全国来看,连续5年的丰收,加上今年主产区夏粮生产在遭遇大旱等自然灾害后,仍然获得好收成,为粮食供应和价格稳定奠定了基础.国家为了稳定粮食生产,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近年来加大了粮食直补、农机良种补贴力度,实施粮食最低保护价,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提高.但是,粮食价格仍然偏低导致的种粮收益不佳,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导致的种粮成本增加,一定程度上抵销了农民的种粮收益,影响到粮食生产稳定与粮食战略安全.因此,提高粮食价格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沅陵县多种措施并举,杜绝耕地抛荒,提高粮食单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粮食生产。政府部门出台加强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规定,制定粮食生产奖惩办法,重奖制止耕地抛荒成绩突出的乡镇、村居;财政部门除将国家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到位外,额外挤出资金补贴粮食生产,对规模种粮户给予5000元-50000元的重奖。  相似文献   

16.
《吉林农业》2015,(6):29
<正>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得到多位国家领导人"点赞":"河南既是全国粮仓,也是全国厨房。""河南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真是了不起。"粮仓充盈有实力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省始终牢记党和国家的重托,无论经济发展如何头绪繁多,都认真贯彻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坚持把粮食生产摆在重要位置。从农机购置补贴、良种补贴到"一喷三防"补贴,一项项惠农大礼包接踵而来,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我国粮食生产直接补贴体系结构现状,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直接补贴的功能和实质,我国粮食生产直接补贴的功能是保护和促进粮食产业发展,保障粮食供给及国家粮食安全,保护粮农利益,保持本国粮食贸易优势地位;粮食生产直接补贴的实质是对粮食生产者合理收益的补偿,对粮食生产正外部性的补偿,调节粮食供求平衡的社会付出。探讨了我国粮食生产直接补贴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一是坚持完善协同配合的粮食生产直接补贴体系;二是调整粮食生产直补办法;三是建立粮食生产补贴长效制度机制;四是提高对粮食生产补贴制度的信息化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8.
张海莹  柳斌 《河南农业》2016,(22):51-53
正粮食生产是战略安全问题,为扭转1999—2003年粮食产量连续下滑的局面,以中央1号文件为标志,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财政支持政策。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支状况,系统梳理这些粮食生产财政支持政策,评价其实施效果,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解决,对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现行粮食生产财政支持政策的构成(一)四项补贴  相似文献   

19.
<正>粮食安全是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粮食主产区肩负着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任。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是利国利民,调动各级政府发展粮食生产,鼓励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长远大计。具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施的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政策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相应地提出完善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政策建议。通过实施这些政策建议,可以调动农民和主产区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保障国家长期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0.
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良种补贴是近年来国家对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给予的四项最重要的补贴.2009年中央财政对此投入了1230亿元,同比增长19.4%.实践证明,"四补贴"政策有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