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鱼类养殖向集约化、高密度化发展,益生菌作为鱼类饲料添加剂十分必要。目前鱼类养殖常用的益生菌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光合细菌、酵母菌、丁酸梭菌。添加益生菌可促进鱼类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益生菌可减轻高蛋白饲料对鱼类肝脏及肠道的影响,减少饲料损耗,提高饲料利用率。文章综述了鱼类养殖中益生菌的种类、作用、应用效果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促进益生菌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鱼类性腺是繁殖活动的基础,鱼类的一系列生理现象都围绕此中心,因此,对鱼类性腺组织学、组织化学、性激素的研究是认识和调控鱼类的繁殖机理和生理活动的途径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大量学者围绕提高鱼类的繁殖性能和生产水平,对多种鱼类的精巢进行了组织学和形态学研究,但对于鱼类  相似文献   

3.
鱼类消化道菌群的作用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态学在鱼类中的研究较在哺乳动物中的研究深度有较大差距。本文介绍了鱼类消化道菌群对鱼类的营养作用、免疫作用,对病原菌入侵的拮抗作用和自身的致病作用;介绍了水体中的微生物、盐度、水温,鱼类摄食的饵料、药物,鱼类不同的生理状态和发育阶段对鱼类消化道菌群的影响;并认为鱼类早期发育阶段肠道菌群的演替、肠道菌群的免疫机理和利用肠道菌群进行环境监测等是今后鱼类肠道微生态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有些养殖户对鱼类氨氮中毒、池鱼药害和泛塘死鱼难以区别。鱼类氨氮中毒是因其含量过多中毒引起鱼类死亡。池鱼药害是鱼类误食有毒物质或是有毒污水进入鱼池,使鱼类中毒死亡。泛塘是因为池塘水中溶氧量降低到不能满足鱼类生理最低需要时,造成鱼类呼吸困难,窒息死亡。其...  相似文献   

5.
范泽  王连生 《中国饲料》2021,1(13):66-72
为探讨在植物蛋白原料被高比例应用于鱼类饲料配方的情况下,赖氨酸作为饲料中第一或者第二限制性氨基酸的精准营养需求,本文针对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了影响赖氨酸需求量的相关因素,阐明了赖氨酸在消化吸收、免疫功能、氮代谢等方面对鱼类健康的影响。目前,赖氨酸需求量及对鱼类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小规格鱼类,且赖氨酸对蛋白质品质、肌肉品质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机制研究还存在着不足。因此未来应开展大规格鱼类赖氨酸需求量及其对机体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和糖代谢的调控机制研究,为实现鱼类氨基酸精准营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 鱼类|赖氨酸|需求量|健康  相似文献   

6.
鱼类诱食剂简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自金 《饲料工业》2000,21(10):42-43
1鱼类采食特点 1.1鱼类采食的视、嗅、味觉 1.1.1视觉 视觉是鱼类觅食方式之一,其功能是发现食物源。不同鱼类对不同颜色、形状、大小、活动状况的食物源敏感性不同。如鲫鱼等底栖鱼类对红色(瘦水)、白色(肥水)饲料敏感,还有些鱼类对荧光物质敏感。差不多所有鱼类均喜欢活动的食物。但是鱼类是近视动物,其可感距离通常在几米到十几米内。 1.1.2嗅觉 鼻孔是鱼的嗅觉器官,能嗅到水中有气味的物质(食物、同伴或敌害等)。在阴暗条件下觅食的鱼类如鳗鲡、鳝、鲇鱼等其嗅觉发达。白天清水中摄食的鱼类视觉较发达,视、嗅觉二者互补。故…  相似文献   

7.
低温寒冷的冬季,养鱼池塘常因水面结冰过厚,导致鱼类被冻死、饿死或闷死。搞好冬季寒害防御,使鱼类安全过冬,可为鱼类冬壮生长、明春放养和提早上市打好基础,使养鱼效益极大提高。多年实践证明,防御鱼类寒害主要有如下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8.
彭爱明 《饲料工业》1996,17(5):12-12
鱼类的感觉机能对饵料形态特征的影响江苏省泰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彭爱明在鱼类养殖生产过程中,不论使用动物性饵料还是植物性饵料,鱼类对其都有不同的嗜好习性,这一嗜好习性都是由鱼类感觉机能的作用所致。鱼类的感觉器官包括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等。因此,专...  相似文献   

9.
中国淡水鱼类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世界鱼类资源概况、我国鱼类资源现状,以及鱼类生物多样性的极丰富程度与易被破坏性,还介绍了造成鱼类种类减少或区系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以及造成鱼类遗传多样性减少的内在原因和外部原因;比较详细的提出了鱼类种质资源保护的目的、策略及措施。并就我国鲤科鱼类繁育群体的大小、鱼类种质的鉴定与评价及利用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铜仁地区属高原山区,江河支流众多,水产资源丰富,鱼类组成复杂,有淡水鱼类、咸淡水鱼类及海产洄游鱼类等。近年来,受水质污染、过度捕捞、江河水利梯度开发及闸坝建设等综合因素影响,鱼类原有的生态系统被打破,一些鱼类已多年难觅踪影,部分鱼类已处濒危或正趋向濒危,有的可能已灭绝。为了全面了解铜仁地区鱼类组成状况,  相似文献   

11.
我国鱼类寄生虫病的研究现状郭媛华,齐景伟,包海眉(内蒙古农牧学院)鱼类是生长快、营养丰富、味美价廉、深受人们喜欢的肉食品。鱼类的饲料报酬高,所以鱼类养殖是一条致富之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鱼类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发展养渔业在我国...  相似文献   

12.
鱼类感觉机能与饲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生产出鱼类喜食的适口饲料,必须了解鱼类的感觉机能对饲料品质和形态特征等的反应,摸索出鱼类的嗜好习性,从而科学配制鱼类喜爱又适口的饲料。这对提高鱼类的摄食量,促进生长,降低饲料系数,减少饲料损失,降低饲料在水体中的散失率和节约成本等都是很有意义的。l鱼类的视觉与饲料的关系绝大多数鱼类的眼睛是近视的,视敏度低,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感光、感色以及感觉到水中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和形状。由于光谱中红色光线透入较浅的水层就会完全被吸收,而紫色光线能透入较深的水层,所以鱼类对红色光线不敏感,而对黄色、绿色、蓝色…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鱼类养殖是水产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养殖鱼类的产量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育种为提高养殖鱼类产量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满足全球对优质蛋白日益增长的需求,亟需应用新技术加速育种进程,以进一步提升鱼类产量。基因编辑技术(包括ZFNs、TALLENS和CRISPR/Cas9)是目前加快遗传改良进程的重要工具,其中CRISPR/Cas9技术在编辑基因方面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精度高等优点,因此在养殖鱼类基因编辑中的应用不断扩大。目前研究人员已对20多个鱼类养殖品种进行优良性状改良。文章总结了CRISPR/Cas9技术及其在鱼类养殖业中的应用及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CRISPR/Cas9技术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鱼类的营养需要及营养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锐全 《广东饲料》2001,10(5):30-32
养殖鱼类需要摄食营养全面平衡的饲料来进行生长、繁殖以及其他正常的生理活动。饲喂鱼类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养殖鱼类的营养需要,使鱼类获得最佳的生长、最佳的产量并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同时产生最少的废弃物,从而达到最高的利润和最佳的经济和生态效益。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鱼类病害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影响到养殖者的经济效益。而鱼病的发生是由于鱼体、病原体和养殖环境三者之间失去平衡所产生的现象,即鱼类疾病的发生与鱼类的健康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鱼类的健康状况又直接受到饲料营养水平的影响。饲料的营养水平不但与由病毒…  相似文献   

15.
鳟鱼养殖     
鳟鱼系冷水鱼类,于欧洲、美洲、亚洲各有不同种类的分布,已成为当地一种重要养殖鱼类。主要以虹鳟为多,它不但体形优美,且成长速度较其它鳟鱼快。虹鳟属鲑科鱼类,过去和大西洋大麻哈同划为鲑属鱼类,现在和太平洋六种大麻哈同属于大马哈鱼属。……  相似文献   

16.
浅谈鱼类的营养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由于摄食某些在生理上特别需要的元素不平衡,致使鱼类生长发育不正常,甚至发生病变、死亡,这一类的疾病统称为营养性疾病。饲料中的营养素或多或少,饲料成分变性或能量不足,皆可诱发鱼类营养性疾病。1营养缺乏症营养缺乏症是指鱼类在其饲料中的某种营养素水平低于正常生理需求时所患的疾病,通常鱼类摄人缺乏某种营养素的饲料后,一般最先观察到的症状为:生长缓慢,饲料转换率低,死亡率高,继而出现特异性症状。表1为几种鱼类的维生素缺乏症。1.l氨基酸缺乏症当鱼类缺乏氨基酸时,一般来说从鱼的外观形态上即可鉴别,鱼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马玉胜 《牧草与饲料》2007,1(1):30-30,39
鱼类饲料是用来喂貂的一种优质饲料的重要来源之一,鱼类饲料含有高的动物性蛋白质。鱼类饲料主要产自我国沿海地区以及内陆的江河、湖泊、池塘和水库等,虽然鱼类饲料很好,但如果使用饲喂方法不当,也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为此,笔者现将有关用鱼类喂貂的正确用法与注意的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池塘是养殖鱼类生活和生长发育的场所,俗话说:“管好了了一池水,就养好了一塘鱼”,池塘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和池塘鱼产量的高低,了解池塘环境及其与养殖鱼类的关系十分重要。池塘环境条件很复杂,它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许多因子,这些因子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而直接或间接地对鱼类发生作用。因此,只有了解池塘各个水质因子的变化规律和彼此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它们对养殖鱼类的影响以及鱼类对水质各因子的要求,才能调节和控制水质,使之符合鱼类生长发育的需求,以提高池塘鱼产量。  相似文献   

19.
洪湖鱼类物种组成及影响因素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2004年3个时间段对洪湖5个取样点鱼类资源的调查分析,结合历史资料,结果有:共记录到鱼类42种,隶属6目11科;以鲫、黄颡鱼、餐条和红鲌为优势种,草鱼、鲶、鳜、乌鳢等较大型鱼类在数量上呈下降趋势;对鲤、鲫的年龄组成分析表明种群呈低龄化趋势。针对鱼类资源的现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评价,并提出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鱼类磷营养状况各项指标具体应用的分析,综述评定鱼类磷营养需要的生长指标、磷平衡状况指标、骨骼和血液参数等,为鱼类磷营养需要量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