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红锥木材性质与UF胶固化时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红锥木材性质与UF胶固化时间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红锥木材呈弱酸性,心边材不同部位、树干不同高度木粉的pH值和缓冲容量无显著差异;UF胶的固化时间与pH值在0.01水平上相关极显著,与酸缓冲容量在0.05水平上相关显著,与碱缓冲容量相关不显著。研究结果为红锥木材的培育和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人工林杨树木材性质与单板和胶合板质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生长在3种长江滩地类型(江滩、洲滩、湖滩)、3种栽植密度(3m×4m,4m×5m,5m×6m)下的3个品系人工林杨树木材[欧美杨无性系72杨(Populus×euramericana cv.I-72/58),美洲黑杨无性系63杨(P.deltoides cv.I-63/51)和69杨(P.deltoides cv.I-69/55)]为对象,深入地分析了人工林杨树木材材性与单板和胶合板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72、63、69杨木材旋切和制胶合板均能获得较低的单板厚度偏差和背面裂隙率及较高的胶合强度.72、63、69杨单板厚度偏差与解剖性质中的纤维宽度、导管比量、木纤维比量在0.01水平下相关极显著,与纤维长度、胞壁厚度、壁腔比、腔径比、导管长和木射线比量在0.05水平下相关显著;单板背面裂隙率仅与胞腔直径在0.05水平下相关显著,与其它解剖性质相关不显著;胶合板的胶合强度与解剖性质相关最密切,其中与纤维长度、纤维宽度、胞腔直径、胞壁厚度、壁腔比、导管长、导管弦向直径、微纤丝角、导管比量、木射线比量在0.01水平下相关极显著\.与木纤维比量在0.05水平下相关显著.72、63、96杨木材单板厚度偏差和单板背面裂隙率与木材化学性质(pH,酸、碱缓冲容量)之间的关系不密切;胶合板的胶合强度与边材pH值在0.05水平下相关显著,与心材pH值以及心、边材的pH均值达到0.01水平相关极显著,与木材的碱缓冲容量在0.05水平下相关显著.72、63、69杨木材单板厚度偏差和胶合强度与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关系不密切;单板背面裂隙率与木材抗弯弹性模量在0.01水平下相关极显著,与气干密度在0.05水平下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获取红锥饰面板优化的生产工艺,促进红锥人工林木材的高值化利用,本文以桉木胶合板为基材,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施胶与热压工艺(施胶量、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和热压压力)对红锥饰面板含水率、浸渍剥离性能和表面胶合强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不同种类清漆(硝基清漆、水性清漆和聚氨酯清漆)涂饰工艺对红锥饰面板的色差参数和漆膜理化性能(抗冲击性、耐磨性、附着力、铅笔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红锥饰面板的含水率、浸渍剥离性能及表面胶合强度均符合国标要求;最佳的施胶量、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和热压压力分别为120 g/m2、180℃、60 s和0.4 MPa;经硝基清漆和聚氨酯清漆涂饰处理红锥饰面板的漆膜抗冲击、耐磨、附着力等性能均符合国标要求,水性清漆涂饰的漆膜耐磨性不符合国标要求,但其具有最佳的附着力和抗冲击性能。红锥木材作为高端饰面板的开发潜力大。  相似文献   

4.
姜惕  李秋雯 《木材工业》1992,6(3):16-20
对三种杨木进行了制造胶合板的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UF胶合板,木材性质的变异(例如pH值和缓冲容量等)可在加工过程中产生一系列问题,包括表面起毛、翘曲和合板开胶等。通过初步探讨,三种杨木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可以达到GB 9864—88胶合板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实测了豫东产兰考泡桐、杂交泡桐和沙兰杨木材的pH值、酸碱缓冲容量,并就脲醛树脂胶固化时间等指标,从理论上分析三树种木材本身酸碱性质对胶合 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树种木材均呈弱酸性,pH为5.05~5.92;三树种间及不同部位间木粉的pH值、酸碱缓冲容量及其对脲醛树脂胶固化时间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张玉萍  傅峰 《木材工业》2008,22(2):8-11
研究杉木、杨树和巨桉等6种人工林木材两两混合胶合的剪切强度、木破率和剪切强度效率(剪切强度与密度的比值)等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人工林木材混合胶合是可行的,不同组合间胶合性能差异显著;"中与中"密度组合的胶合性能较好,"低与中"密度和"中与高"密度组合的次之,"低与高"密度组合的最差.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淹水程度对滩地枫杨木材化学性质的影响 ,以期全面了解滩地主要造林树种的化学性质 ,提出合理的定向培育技术及进一步综合利用措施 .研究结果表明 :滩地枫杨木材的 p H值均小于 6.5 ,属于酸性木材 ,第一、二组木材的 p H值分别为 5 .41和 5 .0 0 ,在 0 .0 5水平上差异显著 .除碱性缓冲容量外 ,第二组木材的酸性缓冲容量、总缓冲容量以及每降低 1p H值消耗的 HC1量均比第一组高 .淹水程度对滩地枫杨木材纤素含量几乎无影响 ,其值均为 45 .2 %左右 ;但第一、二组的半纤维素分别为 14 .0 4%和19.5 0 % ,增加了 3 8.9% ;第一、二组的木质素含量分别为 19.9%和 2 0 .6% ,增加了 3 .5 % .  相似文献   

8.
国产25种木材水浸提液的pH值和缓冲容量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合理利用树种资源,为人造板的胶合工艺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国产25种木材进行了pH位和缓冲容量的测定。测得8种针叶树材pH值在4.34~5.14范围内;碱缓冲容量在1.7~3.2之间,其高低位相差1.9倍。17种阔叶树材pH值在4.09~7.72范围内;碱缓冲容量变化范围较宽,在1.1~25.2之间,高低值间相差达23倍。炉干干燥木材的PH值低于自然干燥木材的pH值。边、心材pH值及缓冲容量相差很大,但未显示出一致的倾向性。通过试验,从国内外现有的木材缓冲容量测定方法中,选择了较合适的测定方法中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生长在长江 3种滩地类型 (江滩、洲滩、湖滩 )、3种栽植密度 ( 3m× 4m ,4m× 5m ,5m× 6m)下的 3个品系人工林杨树木材 [欧美杨无性系 72杨 (Populus×euramericanacv .Ⅰ - 72 / 58) ,美洲黑杨无性系 63杨 (P .deltoidescv .Ⅰ - 63/ 51)和 69杨 (P .deltoidescv .Ⅰ - 69/ 55) ]为对象 ,探讨了不同培育措施下人工林杨木旋切单板、胶合板质量。结果表明 :长江滩地 72、63、69杨生材旋切均能获得较低的单板厚度偏差和背面裂隙率与较高的胶合强度 ,但不同培育措施对胶事板的胶合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 0 .0 5检验水平下 ,72、63、69杨 0 .0 1mm厚对单板背面裂隙率和胶合强度差异不显著 ;滩地类型对 72、63、69杨单板背面裂隙率影响不显著 ,对胶合强度影响均达显著 ;栽植密度对 72杨单板质量和胶合强度影响较显著 ,对 63、69杨单板质量影响较显著 ,对胶合强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广西国有高峰林场不同红锥人工林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旨在为该区红锥人工林合理经营和持续生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红锥纯林、红锥+湿地松混交林、红锥+米老排混交林、红锥+火力楠混交林4种红锥林型人工林0~60 cm土层为研究对象,分析4种红锥林型的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生物量差异以及变化规律。【结果】4种林型3个土层(0~20、20~40、40~60 cm)间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容重(ρb)、含水率(θg)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均差异显著,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4种林型的SOC、TN、全磷(TP)、θg均表现为逐渐降低,ρb表现为逐渐增大。0~60 cm土层4种林型间SOC、TN、TP、θg、pH值、ρb均差异极显著。其中红锥+米老排混交林土壤SOC、TN、TP、θg和MBC、MBN均最大,pH值和ρb最小;红锥纯林土壤SOC、TN、TP和MBC、MBN均最小,pH值和ρb最大。相关分析表明,MBC与SOC、TP呈显著正相关,与ρb呈显著负相关;MBN与SOC、TN、TP呈显著正相关,与ρb呈显著负相关;SOC、TN、TP与ρb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红锥混交林能够有效提高土壤养分,改善土壤质地,且红锥阔叶混交林较红锥针阔混交林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