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以优化父本栽培为主,实现杂交稻制种父母本花期全遇的关键技术:2期父本各插1行并插成"品"字形,父本"明2暗4"插植,扩大父本株距,培育壮秆、大穗、多穗、稳健父本植株,湖田、泥性田花期防父早,新田、沙性田花期防父迟,及早预测和调节花期。  相似文献   

2.
父本两段育长龄壮秧父母本同栽配套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父本两段育长龄壮秧父母本同时移栽制种技术是1期父本制种技术的发展。实施这项技术,减少1次整田,省工节本,易操作;父本群体生长发育整齐稳定,有利于播差期安排和花期相遇;父本有效分蘖期长,单株分蘖和有效穗多,花期长,花粉量大,有利于制种高产稳产。介绍了该技术的主要特点和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3.
比制种父本早始穗5 ̄7d的同一父母本播期称辅助播期。通过分析辅助播期和制种播期父母本的叶龄变化及辅助播期的花期预测结果,可以较早地预测制种亲本的花遇程度,从而在制种父母本进入幼穗分化前就可采取调控措施,此方法对花期预测及时、效果好,尤其适合于新组合制种及两系、三系秋季制种。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花期能否相遇及相遇时间长短,是制种成败、产量高低的关键。为了达到理想花期相遇,必须在营养生长期和幼穗分化期对父母本的花期进行科学预测和调整。1科学预测花期,确定父母本播差1.1选择好最佳抽穗扬花期和父本播期在我县配制汕优63组合,父...  相似文献   

5.
在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常会出现父本花期偏早的现象.导致父本花期偏早的主要原因包括播差设计有误、父本秧龄偏大、父本栽插苗数过多、母本苗数不足、田间管理不当等.提出了科学设计播差、先期播种预警、及时加强管理、大田及时预测、拔主穗促分蘖等预防父本花期偏早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改二、三期父本为一期父本制种,在苗期采取不同密度寄插,利用植株所处外界条件的差异,使个体生长发育产生叶差,蘖差和播始历期差,达到既可简化制种程序,适当拉开花期,确保花期相遇,又能克服多期父本制种花期拉得过长,花粉密度小,花粉利用率低的缺点,是提高制种结实率的一项重大技术改革,将有助于制种产量的大幅度增加。1987年,我市湘潭县推广一期父本制种5678亩,春制有威优49、威优64,秋制有威优35、威优 6号,平均亩产 225.5公斤,比多期父本制种亩产增产43.6公斤,增产24%。现将一期父本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一、作法 父本一次播种,当…  相似文献   

7.
威优438是用V20A作母本,438作父本配制的杂交早籼高产组合。1988年在我县大面积制种,亩产达230公斤。现将制种技术小结如下: 一、父本的主要特征特性 该组合父本438系湖南安江农校科研室用“ 75P12×测64”的杂交后代连续测交选育而成,在我县 4月10日播种, 5月 4日移栽,6月28日始穗,播始历期79天,全生育期110天,主茎叶片14叶,株高87厘米,叶色淡绿,叶片窄立,分蘖力较强,单株 有效穗20.3穗,成穗率73%。株型松紧适度,花粉量充足,花期10~12天,穗平着粒89粒,结实率90%。 二、制种技术要点 (一)选择最佳抽穗扬花期 据我县多年气象资料,6月底7…  相似文献   

8.
正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高低,与母本、父本相互协调的异交特性密切相关,研究制种大田父本栽培技术对提高制种产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父本花粉量足,分蘖成穗多,颖花数达300万~400万朵/667 m2,开花时间长,花时长,有良好的授粉态势,制种产量才能得到保障。我们现将近几年的杂交水稻制种母本机插田的父本大田栽培技术作出总结,为大面积母本机插制种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
1988年我站400亩威优1126春制,在抽穗扬花期天气反常的情况下,平均亩产仍达151公斤,名列我县杂交早熟组合制种产量的首位。现将主要情况和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一、生态条件制种田安排在碧塘乡茶园村,为新开辟的制种基地。常年无霜期306.6天,年均温17.6℃,年降雨量1417.5毫米。抽穗扬花期的7月上、中旬平均温度分别为28.6℃和28.9℃,相对湿度为75%。制种田为沙壤土和壤土,前茬为冬泡和少部分冬干田。 二、播差期和始穗期 根据我县气候规律和制种安全抽穗扬花期的要求,父本于4月15日播种,母本4月30日播种,父母本播种时差15天,叶差3叶。5月13…  相似文献   

10.
熊朝  吴辉  刘钊  张海清  肖层林  刘爱民 《作物研究》2014,(2):207-210,215
杂交水稻制种父本群体培养目标是父本群体占地比小且有效花粉充足、父本群体花期较长且单位花粉密度大、异交态势理想且农艺性状优良。30多年来,杂交水稻制种父本群体在分期播种技术、育秧方法、栽插方式、施肥方式、花期调节技术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传统培养技术。针对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技术发展趋势,当前我国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父本群体培养技术取得了明显进展,未来有待进一步对父本群体机械化制种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晚杂组合五丰优T025高产制种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五丰优T025父母本特性,结合生产实际,提出其高产制种关键技术:用足母本用种量;严格控制本田施肥量;合理栽植父本基本苗数;控制花期在幼穗分化Ⅴ期前应母本偏早2 d或与父本同期,抽穗期父母本同期或父本早1~2 d;适当施用"九二○"。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期播种试验,明确了三系杂粳新粳优1号父母本最佳播期。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父本制种特性影响较大,对母本制种特性影响相对较小。父本新恢3号于5月10日和5月20日播种,母本新稻97200A于5月10日播种,能保证父母本花期完全相遇,从而获得较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两系杂交小麦较大面积制种存在花期不遇、公顷有效穗数少、异交结实率低等问题,经过1994~1996年对制种技术的研究,提出了调节花期全遇、增加父母本有效穗数、提高异交结实率的技术。由于进行了制种改革,使三年制种单产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
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主茎叶片数是比较稳定的。制种通常以叶龄差为依据安排父母本播种错期,并不断地进行花期预测,以便采取措施,力求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花期预测过去一般是在幼穗分化以后进行田间剥查。此法虽然可靠,但离抽穗时间短,影响促控调节效果。为此,我们在多年的制种工作中,摸索出利用对应叶龄公式,来早期预测父母本花期的新方法,既准确可靠又简单实用。现介绍如下。 一、公式的产生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恢复系,一般比不育系生育期长。在母本按父本的叶龄差播下后,我们把父母本共生期的叶龄划分为:营养生长共生期(简称早期),父本生殖生长与母本营养生长交叉期(简称交叉期)和生殖生长共生期。不论在秧田或本田,它们都按照自己的生长发育特点进行周期性的出叶。母本长出的第一片叶和以后长出的各个叶片,都分别与一定节位上的父本叶龄相对应。这种对应叶龄关系参见下图。 图中: A—一父本主茎平均总叶片数 B—一播母本时父本叶龄 C—一父本幼穗分化始期的叶龄余数 E—一父本幼穗分化历期天数 a—一母本主茎平均总叶片数 C—一母本幼穗分化始期的叶龄余数 e—一母本幼穗分化历期天数 *—一与母本相对应的父本理论叶龄值 f—一母本正常年景从播种至始穗天数 y—一交叉期间的母本出叶数 S—一预测时母  相似文献   

15.
两系杂交小麦制种高产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两系杂交小麦较大面积制种存在花期不遇、公顷有效穗数少、异交结实率低等问题,经过1994-1996年对制种技术的研究,提出了调节花期全遇,增加父母本有效穗数、提高异交结实率的技术。由于进行了制种改革,使三年制种单产大幅度提高 。  相似文献   

16.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为使杂交水稻制种获得成功,重点围绕父母本花期相遇的播差期安排、花期预测与调控、异交群体结构的培养、异交态势的改良、父母本花时动态与人工辅助授粉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研究。利用"叶龄差、播始历期差、有效积温差"安排父母本播差期,"母本靠插、父本靠发"和"1期父本"定向培养父母本异交群体结构,利用父母本幼穗发育进度、叶龄余数、对应叶龄法预测花期,"氮控钾促、旱控水促"调控花期,"九二○"解除不育系抽穗包颈,协调父母本异交态势等,是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重要进步。对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重点研究了适宜制种的温光条件、制种区域及基地选择和"两个安全期"的协调安排。三系和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均已形成配套的技术体系。目前杂交水稻制种存在基地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制种产量和种子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杂交水稻制种应向基地规模化、操作机械化、技术标准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杂交稻制种是由父本花粉授粉于母本柱头完成授精结实。父本在高产制种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制种田中如何更大地发挥父本的作用,笔者经3a调查分析,提出如下新认识。1 父母本株高差如何配量才能利授粉以往的制种经验,总是认为父本应较明显地高于母本才有利授粉,有利高产。笔者在1994、1995两年里,在不同组合,不同父母本株高差的田块中,随机选取14块不同类型,每块田5点取样,每点取母本15丛,量取每株株高,记在信封上,并轻轻摘下其穗装入信封内,带回室内考种计算结实率,而后依株高的高矮,人为地将母本穗分为…  相似文献   

18.
花期预测是制种技术上的重要一环。为了在前期营养生长阶段采取调整措施以便提高调整效果,就必须有个准确可靠的前期花期预测方法。根据制种叶龄、幼穗分化始期剥查、穗部发育天数观察.探讨了制种花期前期预测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研究表明 ,培矮 64S穗期与花期均较集中 ,且高峰期突出 ;花时早 ,并有明显的盛花时 ;柱头外露率高 ,全花期平均为 78.79%。这些对提高制种异交结实率有利。但是 ,张颖历期较短 ,4 7.0 5 %的颖花张颖历期在 12 0min以内 ;柱头小 ,柱头的长、宽、面积和体积分别为 1.196mm ,0 .3 77mm ,0 .4 5 1mm2 和 0 .13 3mm3,且生活力较低 ,活力系数仅 0 .83。这些对异交结实不利。因此 ,应选择花时早、花粉量大、散粉习性好的父本配组 ;在制种时应集中父本花粉量 ,缩短授粉期 ,抓住父本散粉高峰时刻辅助授粉  相似文献   

20.
在杂交水稻制种生产中,与父本软盘抛寄两段育秧技术方式、父本两段育长龄壮秧父母本同栽配套技术方式相比,母本直播与父本软盘抛寄两段育秧同步栽培技术能缩短父本秧龄,避免父本早穗,促进父本多穗大穗,增加父本花粉量,避免母本秧苗因寄插而造成的伤害,促使母本早发、多发低位蘖,增加母本库容量,进而提高制种产量,同时还能减少母本秧苗移栽花费的工时,节本增效.适用于父母本播差期(30 d以上)且父本秧龄弹性小的杂交稻组合夏秋制种.介绍了其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