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套地区的土壤气候条件,适宜于种植甜菜,所产甜菜块根,以含糖量高而著称。50年代期间甜菜块根含糖量都在20度以上,因此而相继兴建制糖工厂5座,目前日加工甜菜能力已达到5000t左右。为发挥这一优势,发展甜菜制糖工业,国家、自治区、巴盟都很重视这一北方...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河西地区甜菜根产量主要与气温、日照关系密切;含糖量则与气温日较差、日照关系密切;甜菜单株根干物重和蔗糖量连续生长曲线呈“S”型,8月份为生产力最大时段。调整最佳气候时段与相应生育期相吻合,才能获高产高糖;河西走廊海拔1500~1700m高度是甜菜高产优质气候优势地带,应列为甜菜重点生产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3.
河套灌区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甜菜基地之一。早在1936年曾推广栽培甜菜,后因抗战而中断。建国后,甜菜种植面积随着我国制糖工业的发展,城乡人民生活的需要,作为农村主要经济来源而得到迅速发展。1979年以来甜菜生产连续五年获得丰收。1983年全灌区种植甜菜30万亩,总产15亿斤,平均单产5000多斤,创历史最高水平。但是,由于各年气候条件的不同,甜菜含糖率的年际波动较大,高糖年含糖在19%以上,低糖年含糖则低于16%。为此,本文采用积分回归、事件相关、数值相关和偏相关及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河套灌区甜菜含糖率与相应的气侯因子进行统计分析。试图定量地探讨甜菜含糖率与光、热、水等农业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寻求含糖率上升和下降的原因及关键时段、影响程度等。为趋利避害,提高甜菜含糖率采取有效的农业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平度县位于胶东半岛的西部,1971年开始种植甜菜,生产实践说明,甜菜适於在我县种植,并是一种高产作物,且增产潜力很大。但近年来含糖量却有其下降的趋势,而且波动也较大。甜菜含糖量的高低受气候因子如温度、日照和降雨等的影响,但依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因势利导,避害趋利,发挥优势,人为的从栽培上创造条件,完全有可  相似文献   

5.
赤峰地区位于内蒙古东部,气候条件适合甜菜生长。近年来随着制糖工业的发展,甜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而甜菜病虫的发生有加重趋势。为了有效地控制甜菜病虫的发生,对赤峰市地区1992年甜菜主要病虫害发生进行了初步预测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一、甜菜害虫1.甜菜苗期害虫。当地危害甜菜幼苗地上部分的害虫有甜菜象虫(甜菜象、  相似文献   

6.
新疆焉耆地区光照充足,气候干燥,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甜菜糖分和干物质积累,具有甜菜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全区每年种植甜菜8666.7hm2。但由于轮作周期短,土壤肥力下降快,病虫害发生蔓延严重,导致块根产量徘徊不前,含糖率逐年下降。为使甜菜高产高糖...  相似文献   

7.
甜菜是齐齐哈尔市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全省播种面积的25.7%,为黑龙江省甜菜基地之一。但从生产实际看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单产不高,总产不稳。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一是政策不稳定,粮糖比价不合理,种甜菜不如种粮食纯收入高,农民种甜菜积极性下降;二是品种单一,种子质量差;三是栽培技术落后,如整地质量差,密度不够,管理粗放,病虫害防治不及时等。为扭转以上局面,发展甜菜生产,我们从1986年开始因地制宜地推广甜菜综合栽培技术,努力提高甜菜单产与含糖量。  相似文献   

8.
我区甜菜种植主要集中在河套和土默川地区。这两个地区属于北温带,海拔在1,000~1,100米之间,具有冷凉干燥的气侯特点。甜菜主要分布在年平均温度5.8~6.4℃,无霜期135~150天,年降雨200~500毫米的地区。这里气候特征是春季干旱,风沙大,倒寒回暖交替频繁,据呼和浩特市地区三十年的气象资料,约每隔3~4年发生一次较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甜菜含糖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其中气温、降水、日照和气温日较差影响较大.而日照的影响最为显著.利用气象因子进行甜菜含糖量的年景预报和评估当年甜菜含糖量的高低是可行的,但由于甜菜含糖率还受耕作措施、品种、肥料等诸因素影响,其准确性会因年而异.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高密地区近年来甜菜制糖事业发展很快,但是由于甜菜产量和含糖量不稳,给制糖工业带来较大的困难。当然甜菜的产质量变化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象甜菜褐斑病、虫害以及栽培条件等,但气象因素也是重要方面。为了研究气象条件对甜菜产质量的影响,以便从中摸出规律,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我们将山东省高密地区1972年至1982年气象条件与甜菜产量、含糖率作以初步分析(表1、图一)。  相似文献   

11.
经1989、1990年甜菜夏季纸筒育苗麦后移栽试验,达到了设计目标,亩平均产量1.7吨,含糖率15.6%。夏季纸筒育苗麦后移栽,表现了叶片生长快、块根膨大快、糖分积累快的生育特点;由于生育期短,气候适宜,青头小、无病虫害且原汁纯度较高,解决了银川地区原料不足、粮糖争地矛盾与含糖率下降、病虫害严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四十多年来,世界各甜菜种植国单位面积产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都是应用综合农业技术措施(优质高产多倍体杂种,增施无机化肥,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病虫害防治等)的结果。但其中一项重要的原因是甜菜施用无机化肥的数量提高了,并且在施肥中又主要增加了氮素化肥,结果提高了块根产量,但降低了含糖量,有时甚至出现块根产量增加的经济收益不能补偿糖分损失的情况。于是,甜菜含糖率的下降,引起了世界各生产国的普遍重视。从大量的研究报道来看,甜菜块根含糖率及其品质与氮素供应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甜菜生育中心是积累蔗糖,实现该过程必需庞大的光合器官—叶丛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自治区)自1951年开始在西部地区土默川试种甜菜之后,1955年在土默川(呼和浩特市郊区、包头市郊区、土默特左旗、土默特右旗)及西部区东三旗县(卓资县、丰镇县、察右前旗)大面积种植甜菜。1959年甜菜发展到西部区河套黄河灌区种植。1966年甜菜相继发展到通辽、赤峰、宁城、扎兰屯等地。自1955年迄今二十九年,甜菜栽培面积由十二万五千亩发展到现在的一百万亩。进入七十年代,甜菜糖分明显降低。就全自治区看:1955—1960年平均含糖分18.93%;1961—1970年平均含糖18.62%; 1971—1980年平均含糖16.72%,全自治区甜菜含糖分平均降低了2.215度。老甜菜区土默川的糖分下降幅度更大,以土默川东半部为例,五十年代菜丝含糖18%以上;六十年代为16.73%;七十年代为15.43%,糖分下降2.5度以上。  相似文献   

14.
影响河套灌区覆膜甜菜发展的障碍因子探讨黄仕泉(内蒙古巴盟临河糖厂,临河市015000)内蒙古巴盟河套灌区甜菜1980年引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10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此项技术对提高甜菜产量与含糖效果显著,到1996年地膜甜菜面积已达9.13万亩,占当年...  相似文献   

15.
宝泉岭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的北部。气候、土壤及生态条件均适宜于甜菜生长发育。但是由于受多种因子的影响,在甜菜生产的10多年中,甜莱含糖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据调查,70年代平均含糖在19.5度左右,80年代初下降到17.5度左右,到近几年下降到17度左右。经几年来多方面的调查分析表明,影响甜菜含糖逐年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栽培技术、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6.
伊犁州每年种植甜菜3.3万hm2以上,由于制糖企业的甜菜收购政策不当,导致甜农在选用品种、栽培技术上以高产为目的,不注重甜菜的含糖率,使制糖成本增加,利税减少。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提高甜农和糖厂的双收益,首先必须实行优质优价的甜菜收购政策,其次根据伊犁河谷不同的生态气候,选种早、中、晚熟高产高糖品种,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控制甜菜单根重量(1kg左右);少施化肥,大量增施有机肥,使N、P、K肥的配施比例合理,及时补充微量元素。另外,在选用高产高糖品种的同时,采用抗病品种是提高甜菜含糖量的重要措施,并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磴口县地处河套灌区,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地下水资源丰富,引黄灌溉方便,气候适宜,具有得天独厚地发展甜菜生产的自然条件。自1988年以来,甜菜产量、含糖率稳步提高。甜菜覆膜具有增温、保湿、保肥、抑制盐碱的作用。甜菜覆膜与露地栽培相比,亩产量可增加500kg,含糖率提高0.8度。1991年3600亩覆膜甜菜取得平均亩产3000kg、含糖率18%的好收成,其丰产、高糖的技术措施是:一、精细整地,药剂拌种。选择土层深厚、排水及通透性好、肥力中等以上的沙质壤土。秋季深翻、耕深25cm以上。入冬灌足水。早春顶  相似文献   

18.
甜菜为我县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发展很快,但栽培水平不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含糖量很低,并有逐年下降趋势。海伦县三十年来甜菜产量始终徘徊在一吨左右,每年只是增加种植面积来保证制糖工业发展的要求,而含糖率却从60年代的平均17—18%下降到70年代的15—16%,近两年平均只有14—15%。为使我县甜菜生产水平尽快搞上去,1982年开始应用综合栽培方法,摸索出提高产量和含糖率的一些途径,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甜菜花叶毒病于1898年由Prillicux和Delacroix在法国提供初步的研究资料。1951年J·Lind在北美对该病毒及其传播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说明。甜菜花叶毒病分布极为广泛,几乎遍及所有栽培甜菜的国家。该病也遍及我国甜菜栽培区,内蒙古、东北地区、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宁夏、江苏、广西等省都有不同程度地发生和为害。内蒙古河套灌区原料甜菜花叶毒病发病率一般在10—30%左右,土默川地区发病率30—40%,个别地区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我国甜菜生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结合未来气候的可能变化趋势讨论了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甜菜生产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表明,未来气候变化对甜菜主产区东北地区的甜菜生产有利,对其他地区则有些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