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永春县通过分析不同资源类型和时空条件,探索出农业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的六种模式,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综合开发提供示范模式,不断优化区域布局,科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循环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山东省大力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和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装备结构持续优化,合作态势高涨。围绕如何更好地推进山东地区农业规模化生产,深入山东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调研,发现存在部分区域机械化发展水平不平衡和不充分、专业人才供给不足以及农业发展环境差等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山东农业规模化生产的现状和问题,从推动薄弱环节和薄弱产业机械化、优化规模经营组织发展环境以及规范规模经营组织内部治理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促进山东省农业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利用系统理论、局部均衡理论、层次分析方法与CEG模型等方法,分析了WTO框架下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水平与结构优化研究的可行性,并提出详细的研究方案。首先从农产品贸易的进口需求函数和出口供应函数出发.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建立我国农业国内支持优化模型,优化支持水平;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揭示国内支持政策的决定性因素,优化国内支持结构;再次。通过CGE模型,情景模拟分析国内支持政策的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最后,剖析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在WTO框架下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1—2017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农业相关统计数据,采用碳排系数法对农业碳排放进行测算,并对其EKC检验,运用LMDI模型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农业碳排放与农民人均收入之间呈现"倒U型"EKC曲线关系,拐点出现在2014年左右;农业生产效率是该区域农业碳排放增加的最主要抑制因素;农业生产结构整体上对农业碳排放增加起到促进作用;农业经济水平是农业碳排放增加的最主要驱动因素;农业劳动力规模总体上保持减排效应。针对上述研究结论,对长江经济带农业低碳绿色发展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努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积极推动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建立健全农业碳减排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5.
在MATLAB6.5中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用比较试验法对网络结构优化起关键作用的隐层节点数和优化训练算法进行了仿真试验,从而确定了合理优化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采用一组样本数据来训练建立好的优化模型,并通过一组非样本数据来验证训练好的网络模型.误差结果证明,该优化模型能快速与准确地预测作物需水量,完全能够满足农业灌溉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浅论信息农业及我国农业信息化道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农业就是将信息技术与农业科技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新型农业,它是在信息科学和农业科学不断发展的推动下建立起来的,着重研究农业系统中生物、土壤、气候、经济和社会等信息的综合管理和利用.通过建立智能化信息系统或决策支持系统,为不同层次的用户提供单机决策或网络系统服务。信息农业使得农业生产系统从定性理解到定量分析,概念模式到模拟模型,专家经验到优化决策.实现定时、定量、定位的智能化农作物管理。  相似文献   

7.
李稳  曲艺  张凤娥  董良飞  宋伟 《节水灌溉》2012,(1):51-52,56
以山西省各城市2008年农业需水量为因变量,各市相应产量和播种面积为自变量,建立了农业需水量变化趋势面模型,比较了不同阶次趋势面模型的拟合程度,并绘制了趋势面和残差等值线图。经分析得出,趋势面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分析相近区域农业需水量变化的总趋势,并可用已建立的趋势面模型对缺少农业用水量资料、但可获知产量和播种面积的附近区域进行农业需水量预测。  相似文献   

8.
以黑河中游为研究对象,考虑农业灌溉系统的不确定性,建立了区间两阶段模糊可信性约束规划模型,用于区域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该模型以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引入模糊变量、概率分布和区间数来表示多重不确定性。通过设置不同的可信性置信水平,模型可解决带有违背约束的模糊风险问题。模型的结果可为黑河中游地区农业水资源优化管理和作物种植结构优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出贡献率的测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统计数据,利用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了浙江省1991~2004年农业生产函数模型。据此测得浙江省同期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出的年均贡献率12.43%,并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出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增加农业机械投入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浙江省农业产出增长的贡献仍具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重庆市万州区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机械化进程不断加快,以万州区农业机械发展为研究对象,论述农业机械化的作用,针对区域农业机械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国家政策环境,有效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的问题,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使之更快更好地达到产量目标、质量目标和利润目标,以此保障农村和国民经济发展,并针对当前形势提出万州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内蒙古凉城马头山片区自然资源禀赋、农业产业基础、区域政策导向、市场需求和片区发展方向作为研究内容,提出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应以产业集聚为策略。采取实地调研、统计分析、数学模拟、微观定量计算和宏观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农牧林复合的生态农业模式,环境承载力内的循环农业模式,以及通过人工干预治理的休闲农业模式,对农牧交错带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山东省栖霞市水果种植农户的379份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感知收益、感知成本与外部力量对农户循环农业生产意愿与行为影响。结果表明:感知收益与外部力量对农户循环农业生产意愿与行为均有正向影响,且感知收益的效应高于外部力量;感知成本对农户循环农业生产意愿与行为有负向作用;循环农业生产意愿对循环农业生产行为有显著正向作用。因此,开设培训,提高农户循环农业认知,提高感知收益;宣传推广、降低感知成本;增强政策帮扶提供激励补贴,推动政策行稳致远,从而促进水果种植农户的循环农业生产行为。  相似文献   

13.
使用Visual Basic 6.0和MapX控件技术集成设计开发了农业防洪信息管理系统。阐述了管理系统的开发环境、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并探讨了系统集成的主要技术问题。该系统主要完成基于GIS的日常农业防洪工程信息管理工作,以地理信息系统的操作方式作为主要操作方式。实际使用表明,系统能够有效、直观地管理区域农田水利工程信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区域农业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14.
Soil salinity has often become a long-term problem associated with irrigated agriculture in the 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But the problem can be controlled by good management of surface and ground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of groundwater is achieved through drainage, although drainage may not be necessary for some time after the initial construction of a scheme.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regional model for predicting expected soil salinity conditions and groundwater depths over an irrigation scheme. The model considers all the main hydrological systems which influence soil salinity and makes optimal use of sparse point field data from grid surveys. The model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priority areas for reclamation measures, ie areas where conditions combine to produce high salinity levels. Thus drainage development can be phased over a period of time and targeted where it will be most effective.  相似文献   

15.
李渊 《湖南农机》2012,(7):17-18
发展现代农业,焦点在山区,难点在贫困山区。盘江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煤炭工业为辅的典型乡镇,近年来,小煤窑关井压产,致使农村经济落后、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不高。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产业,几千年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都与农业的发展进步分不开。如何统筹区域发展,加速山区农机化发展,推动全镇农机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农机管理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e is a new challenge for quantitative model-based policy analysis.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will vary strongly across regions depending on pre-existing climatic, agronomic, and political conditions. Most of the present modeling approaches, which aim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global change on agriculture, deliver aggregated results both with regard to content and spatial resolution. To deliver results with a higher spatial resolution and to produce a more detailed pictur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county-based agro-economic model known as ACRE-Danube was developed. The German and Austrian part of the Upper Danube basin, a study area with great diversity in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was chosen for study. For the analysis, two scenarios of climatic and socio-economic change were derived. The first and more economically and globally oriented scenario, termed “Full Liberalization,” included significant temperature increases. The second and more environmentally and regionally oriented “Full Protection” scenario included a moderate temperature increase. Both scenarios produce different results regarding agricultural income and land use. While the developments in the Full Protection scenario are small, the Full Liberalization scenario yields extreme regional changes in agricultural income, an increase in cereal production and extensive grassland farming.  相似文献   

17.
数字农业工程技术体系及其发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数字农业工程是“数字农业”的核心组成部分,论述了数字农业工程技术体系的定义、内涵和构成,并就其目标及任务提出了观点,对数字农业信息获取技术进行了描述,对相关优先发展的领域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农业竞争力对相应区域农业发展至关重要,掌握区域农业竞争力态势对农业发展政策的制定也有着重要影响.为此,从外显层面和潜在层面确定了包括8个指标的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创建了便于和全国平均水平比较的指标处理方法.以此为基础,对全国31个省市的农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类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农业机械化装备结构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从农业产品产业结构、农业投入产出水平、农业农艺农作条件、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农业技术人才资源五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农业机械化装备结构多目标优化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为农机化规划巾装备结构的优化提供一种科学的方法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以来,省政府更加重视丘陵山区开发,召开了两次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现场会,颁发了《江苏省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意见》,把丘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极来规划,作为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的一个重要阵地加以突破。各地紧紧围绕丘陵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经济林果、特色蔬菜、草食畜禽和观光农业等主导产业,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产业规模和区域特色,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