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9 毫秒
1.
《茶世界》2006,(12)
当老舍茶馆舞台上的幕布徐徐落下,茶艺员奉上“五环茶”的时候,观众为那精彩绝伦的茶艺表演陶醉了,为那清新淡雅的茶香陶醉了,也为北京人迎接奥运的热情陶醉了。幕后的老舍茶馆总经理尹智君终于露出了微笑:经过几个月的筹划宣传,“五环茶”日趋成熟,已经成为老舍茶馆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新举措。1978年,为解决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尹盛喜先生在北京前门楼下卖起了二分钱一碗的大碗茶;10年之后,以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著名剧作命名的老舍茶馆拔地而起。创业之初的老舍茶馆,营业面积仅500多平方米,却以“扶植民族艺术花”为己任,为各种曲艺…  相似文献   

2.
“茶仙遇茶艺馆”是由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创办的集各色茶饮、茶艺表演 (独具特色的是少儿茶艺 )、休闲茶园、名优茶销售、茶膳套餐、茶艺培训和茶文化宣传的股份制企业。湖南省第一支少儿茶艺表演队在此诞生 ,她开创了湖南少儿茶艺之先河 ,利用节假日和课外活动时间 ,定期开展少儿茶艺表演和培训。高雅的茶艺活动有益于少儿的身心健康和成长 ,培养少儿的茶趣和弘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礼貌待人的传统美德。我馆地处长沙市东郊马坡岭省茶叶研究所茶园之中 ,这里空气新鲜 ,茶园一片葱笼 ,在这里你可以亲眼目睹省茶叶研究所的全国十大名茶“高桥银…  相似文献   

3.
1茶馆文化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我国茶馆历史久远,唐代《封氏见闻记》一书中就有“自邹、齐、沧、棣、浙至就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俗道,投钱取饮”的记载。到了宋代,全国不少地方茶馆、茶室等已很普遍。明代的大碗茶已正式列入三百六十行。清代饮茶风俗在民间很快普及。全国各地到处都有茶馆,茶馆、茶楼的内容也更加丰富,逐步形成各自的风格流派。如今,在祖国大地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城镇乡村那大小不等的茶馆、茶艺馆、茶楼、茶苑、茶艺中心、茶艺乐园、茶室星罗棋布,虽然名称各异,但其内容和形式都是以茶为载体…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进一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专业的茶艺师资队伍,传播茶叶科学知识、茶文化、茶艺技能,我单位决定从2015年开始,每年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茶艺师资队伍,2015年首届茶艺师资培训班开始招生,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参加对象:茶艺培训(教学)工作者、茶文化传播者等二、报名条件:具大专学历,品行端正、形象良好、普通话标准三、培训方式:小班化教学,手把手传授。学制1年,定期集中面授4~5期,每期7~10天四、主要课程内容茶叶基础知识、茶文化基础知识、茶的冲泡技艺、茶馆服  相似文献   

5.
林治:回顾我在茶行业里的从业经历,我种茶,管茶,开茶馆,从事茶文化的推广,可以说从茶的田间地头一直做到茶馆里面。好茶馆要具备什么条件?我归纳为两大要素:好茶与茶艺。必须要有好茶的道理很简单,客人到茶馆里来,你不能让他怀着对茶沉甸甸的希望而来,却抱着满腔的失望而去,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没有好茶,客人有什么理由第二次进你的茶馆呢?另外一个是茶艺,我对茶艺有自己的理解,首先它是艺术,不是表演,而且它不是茶艺艺术,而  相似文献   

6.
酒店管理是现代服务业的代表。随着中华古典文化的繁荣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酒店消费者的消费理念越来越趋向于绿色环保,饮茶、品茶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时尚。我国大部分的高级酒店都设有品茶馆、茶艺表演室等与茶艺相关的场所,"茶艺师"作为一种新兴的职业越来越受欢迎,市场对茶艺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面对这样的社会需求,作者提出,在酒店管理专业设置茶艺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茶学素养,增加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优势。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茶馆业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在各大中城市,遍布于大街小巷的茶馆茶楼成为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茶艺师这一新型的职业正变得炙手可热。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是我国最早、最有实力的著名高等茶学教育院系之一,具有四十多年高等茶学教育经验,师资、设备、教学实践基地均居国内领先水平。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该系即开展茶文化的教学和研究活动。为推动茶文化的普及,该系于1992年成立了湖南农业大学茶艺表演队,曾为朱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多批国际友人表演茶艺,很多学员现已成为我省茶文化界的骨干力量。为…  相似文献   

8.
茶艺馆的兴起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馆自唐始至清已遍及城市、乡镇、并逐渐形成了茶馆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旧时茶馆已不能尽相适应,因此.全国各地正不断兴建现代茶馆(茶艺馆、茶道馆等),不仅是市民们休闲会友之地,亦成为倡导国饮、弘扬中国茶德的宣传窗口;普及茶学知识的文化教室;演示练习茶艺的实践场所和国际茶文化交流的常设会场,愈来愈显示出它对精神和社会所起的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9.
小议茶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敏 《广东茶业》2007,(3):30-32
去年7月初,台湾茶艺大师范增平教授来广东南海财经学校授课茶艺,笔者有幸参加了他们培训班的结业讨论会。会上,我乘着难得面见大师的机会,提出我对茶艺事业的忧虑和困惑。而在座的学员们,却几乎都说他们是乐观的,如就业好等等。这着实让我  相似文献   

10.
蔡春艳 《福建茶叶》2016,(2):104-105
茶馆的空间设计不单单可以映射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也具有传承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作用,茶馆成为传承、发展茶文化的重要载体。茶艺空间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大众的审美意识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设计者为满足大众对茶艺空间和精神两个层面的要求,促使茶馆空间设计萦绕中国传统文化,优化大众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1.
《广东茶业》2004,(2):28-28
在茶叶世界,茶叶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通过ISO国际标准认证并不稀罕,但茶水服务也通过了ISO国际标准认证,这却不能不让人称奇。最近,位于湖南长沙的怡清源茶业有限公司的“茶水服务”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标准认证,这在全国尚属首家。 该公司主要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所谓的“茶水服务”一是指茶馆服务,二是指茶艺表演。怡清源的茶艺表演以舞台茶艺和生活茶艺为主,不仅有女子茶艺,也有男  相似文献   

12.
茶馆是我国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载体。茶馆室内设计中传统装饰元素的运用形式多样。本文主要从茶馆前台、茶馆包厢及茶馆散台三方面加以具体论述,并在未来的发展中,通过展现全新的文化内涵并实现理念与手法上的创新,凸显茶馆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特色,以促进我国传统茶艺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11月6-9日,2006全国茶艺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在杭州隆重举行。大赛由劳动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茶叶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浙江省委副书记周国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研究员,及劳动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等单位的20多位领导出席了开幕式。茶艺职业技能比赛与茶艺表演比赛不同,强调的是用科学的方法,充分展示茶的色、香、味、形,同时要求展示的过程优美,做到茶美、器美、水美、意境美、形态美、动作美,要求结果美与过程美完美结合,让欣赏者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享受,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茶文化具有相通性和共融性,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茶之"雅"、茶之"德"、茶之"艺"的巧妙结合,反映了传统文化元素在茶馆茶艺空间中巧妙呈现的可行性,本文利用中国传统艺术元素中的吉祥图案、各类剪纸、琴棋书画、家具等元素,实现了与茶馆茶艺空间的融合设计,达到了功能与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广东茶业》2006,(2):27-27
为加快培养茶艺高级技能人才,引导茶叶行业广大从业人员钻研业务、敬业爱岗,不断提高技能水平,由劳动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茶叶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中国茶叶学会、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承办的“2006 全国茶艺职业技能大赛”将于今年年初启动,于下半年在浙江杭州举办决赛。  相似文献   

16.
《中国茶叶》2006,28(6):1-1
11月6-9日,2006全国茶艺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在杭州隆重举行。大赛由劳动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茶叶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17.
杭州市民茶叶消费情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黄晓琴  龚琦 《茶叶》2003,29(1):43-44,46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杭州市民在茶文化兴起之下的茶叶消费情况及对茶文化的了解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茶文化的概念已深入杭城市民的心中,有84.26%的人听说过茶文化;50%的人观看过茶艺表演;50%的人会偶尔去茶馆喝茶。只有9%的人不喝茶。绿茶是杭城市民主要消费的茶类,70.37%的市民经常喝的是绿茶。  相似文献   

18.
《中国茶叶》2006,28(1):47-47
为加快培养茶艺高技能人才。引导茶叶行业广大从业人员钻研业务、敬业爱岗.不断提高技能水平。由劳动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茶叶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中国茶叶学会、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承办的“2006全国茶艺职业技能大赛”将于今年年初启动。于下半年在浙江杭州举行决赛。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为进一步推动茶产业发展,推动茶艺文化普及,引导人们重视沏泡、鉴赏茶汤技能,促进各地茶从业者的交流,在举办历届武林斗茶会的基础上,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茶馆专业委员会、茶馆标准化推广管理工作委员会、公刘子茶道等单位,  相似文献   

20.
创新茶艺以综合艺术的形式呈现,丰富了茶文化传播的方式,增加了茶文化传播的吸引力,对推动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针对近年来茶行业中一些学术研讨会、博览会、茶馆、茶企营销活动中对创新茶艺的需求及应用状况进行分析,进而围绕近年来教育部主办的高职组中华茶艺大赛优秀创新茶艺作品的创新点进行剖析,从而探讨创新茶艺的创新思路,并对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