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了确保粮油安全,对近年来赣北地区不同种植模式的产量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超级稻-再生稻、马铃薯-早稻-晚稻、马铃薯-水稻、马铃薯-玉米-玉米、大豆-大豆-马铃薯5种种植模式适合赣北地区,每667 m~2纯收入均突破千元,可为赣北地区大田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广西石山区不同蔬菜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广西石山区不同蔬菜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 ,同时对石山区传统作物的主要种植模式进行了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 :在石山地区发展蔬菜种植效益十分可观 ,其中模式B(番茄—毛节瓜—黄瓜—结球甘蓝)的经济效益最好 ,该模式全年净产值10328元/667m2,比传统的“水稻—水稻”种植模式增收9368元/667m2,比“玉米—玉米”模式增收9548元/667m2,比“玉米—大豆”模式增收9572元/667m2,比“甘蔗”模式增收10028元/667m2。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江淮分水岭地区“缺水易旱、旱灾频繁”的突出矛盾,在进行旱作物间作套种试验的基础上,于2005-2006年开展“油菜∥西瓜∥黑大豆”种植模式示范,获得每hm2年产值48588元、纯利41448元的高效益,较老模式“油菜—夏玉米”每hm2增益31704元,收到既节水、避灾,又高效的示范效果。通过试验、示范,形成“油菜∥西瓜∥黑大豆”模式的配套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4.
为了在西兰花生产基地探索水稻-西兰花水旱轮作种植模式,2013年笔者在西兰花生产基地杜桥镇和桃渚镇开展了水稻-西兰花种植模式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水稻-西兰花水旱轮作种植每公顷水稻产量实现8 418 kg,西兰花产值43 416元;较传统非轮作种植模式每公顷水稻提高产量2 148 kg,西兰花提高经济效益710.4元,对提高土地生产效率、稳粮增效和农作模式创新推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将当前水稻-水稻-蔬菜普通种植模式调整为玉米,辣椒-水稻-蔬菜高效种植模式,即把水稻-水稻-蔬菜模式中的一茬水稻(早稻)改为早春种植玉米套种辣椒,结果表明,玉米/辣椒-水稻-蔬菜模式每公顷年平均产粮15160.5kg,粮食产量与水稻一水稻一蔬菜模式基本持平,产值增加了62196.3元,纯收益增加46546.8元。边际成本报酬率3.97,新增纯收益率60.5%,实现每667m2“吨粮万元”目标,经济效益明显。该模式适于南方双季稻区应用,尤其适用于类似来宾市春、秋干旱频繁发生的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6.
近年洋葱以其高产高效的优势,在以泰兴市为主的高沙土地区的栽培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为近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提高种植效益,泰兴市农科所探讨并示范种植了几种以洋葱为主的高效种植模式,其中:“洋葱-水稻”种植模式纯收益5.295万元/hm2,是稻麦两熟效益的3倍;“青花生-荞麦-洋葱”种植模式纯效益8.3万元/hm2,是稻麦两熟效益的4.5~5倍;“洋葱-毛豆-莴苣”纯效益可达12.9万元/hm2,是稻麦两熟效益的6倍。  相似文献   

7.
实地调查了安宁河中游的西昌市西乡一年两熟种植模式,并从中选择出水稻——小麦、水稻——洋葱、水稻——蚕豆、玉米——油莱、玉米——大蒜五种典型模式进行生态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水稻——洋葱的纯收入最高(19740.50元/hm^2),玉米——大蒜次之(9124.00元/hm^2),二的生态经济效益较为理想。尤以水稻——洋葱最为突出,但它们的用工量却明显高于另三种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8.
水稻新品系“95—4”是我们在“武育粳3号”大田中发现的自然变异单株,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近三年在县内示范种植5000余亩,通过试验示范,该品系产量潜力大,综合抗性好,且米质优,能较好解决水稻品种高产与优质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超低密度油菜田高效立体种植模式的研究与推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和大田试验示范相结合、并采用多年多点的单因子控制研究,建立了油菜田超低密度栽培与间套种相结合的高效立体种植模式。6年连续示范与推广,油菜套种7种不同农作物三茬四作和四茬五作种植模式平均年产值达75112.50元/hm~2,而传统油-稻-稻耕作制平均年产值只有18612.00元/hm~2,以油菜为主栽作物的高效立体种植法比传统栽培法增加产值56500.50元/hm~2,是传统栽培法的4.04倍。超低密度油菜田高效立体种植模式有利于调动城市郊区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提高种田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系统分析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稻-鱼-鸭-蔬-玉米"共生种养模式经济效益,于2016—2019年对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遮镇"稻-鱼-鸭-蔬-玉米"共生种养模式投入与产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016—2019年总投入呈增加趋势,总体投入均表现为:水稻小米辣肉鸭鲜食玉米鱼;(2)总产出为水稻肉鸭鱼小米辣鲜食玉米,水稻、鲜食玉米、小米辣、肉鸭、鱼4年平均总产出分别为24853.3元/hm2、7176.3元/hm2、8111.5元/hm2、15120.0元/hm2、14589.4元/hm2;(3)2016—2019年总收益分别为36277.5元/hm2、48510元/hm2、57663.5元/hm2和60307.5元/hm2;4年平均净收益为鱼肉鸭水稻小米辣鲜食玉米,鱼、肉鸭、水稻、小米辣和鲜食玉米的净效益分别为12646.4元/hm2、12513.8元/hm2、9478.3元/hm2、4886.6元/hm2和4886.6元/hm2,占总净收益的比例分别为28.5%、28.3%、22.1%、10.8%和1%。综合来看,勐海县"稻-鱼-鸭-蔬-玉米"共生种养模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其中鱼和肉鸭的投入低、产出高,效益较高;水稻虽然产出较高,但是投入较大,使得其净收益较低;小米辣和鲜食玉米的投入与产出均较低,但是可以作为该模式下提高收益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和效益农业的不断发展,为了增加复种指数,提高经济效益,我们在白竹乡推广种植“贝母一甜玉米一甜玉米”的种植模式,建立示范基地500亩,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贝母产量为200kg/667m^2,按市场价30元/kg计算,经济收入6000元/667m^2;甜玉米种植两季,春玉米产量1100kg/667m^2,秋玉米产量950kg/667m^2,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鲜食糯玉米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供不应求,辽宁普兰店市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把推广“马铃薯-鲜食糯玉米”两茬种植作为重点,全面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全市连续三年播种超过5万亩,每亩“上茬超万斤,下茬过千元”效益达3000元.大大超过单纯种植大田玉米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为加快农业物联网成熟应用模式的推广应用,近期农业部在重庆召开的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工作交流会上推出了《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推介汇编2015》,集中发布了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和综合5大类共116项可复制、可推广的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其中包括大田种植类14项。此次发布的14项大田种植类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囊括作物种类有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果树、菌类等,应用模式包括智能灌溉、土壤墒情  相似文献   

14.
2002年以来,我市为优化种植模式,将部分双季玉米的种植模式调整为“地膜玉米-棉花免耕”高效栽培模式,实现了旱地年667平方米产千斤粮和2000元以上收入的“双千田”。其栽培技术如下。一、选好地块。选择地势平坦、  相似文献   

15.
枞阳县汤沟镇常年水稻种植面积0.27万hm2左右,水稻播种方式以撒直播为主,生产上通过高肥水方式达到高产.2017年枞阳县在汤沟镇天定圩建立67hm2稻-油轮作、水稻减肥减药及绿色防控和水稻秸秆综合利用核心示范区.以天定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实施主体,集成推广一批稻-油菜轮作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示范结果表明:该技术模式节约成本1575元/hm2,增产6049.5元/hm2、节本增效7624.5元/hm2,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喀斯特山区旱粮一年多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增加农民种田收入,2003~2004年,我们在东兰、南丹等县岩溶山地进行了520亩地的地膜玉米套播高粱栽培示范研究。经两年实地测产调查,地膜玉米平均亩产达497.6kg。高粱亩产达356.8kg。按当地市场价每千克玉米1.6元、高粱每千克2.4元计,该模式下年亩产值达1752元,比传统栽培模式如单季露地玉米或玉米套播黄豆或玉米套种甘薯等年亩增收620~760元。该种植模式的示范成功为山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现将该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增加农业经济收入,探索粮改饲种植结构调整和种养结合农牧业发展新途径,在鄂东丘陵开展"小麦-玉米-玉米"一年三收种植新模式同"水稻-小麦"和"水稻-油菜"2种传统模式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玉米-玉米"模式较当地传统的"水稻-小麦"和"水稻-油菜"总产值分别提高48.3%和45.3%,纯收入分别提高42.66%和32.11%."小麦-玉米-玉米"一年三收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有效扩大了复种指数,有利于农业种植模式优化调整,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根据3年来的试验示范及大面积玉米种植情况,分析了当涂县境内种植玉米的效益,总结了栽培技术,认为:油菜—玉米—水稻的种植方式比种植小麦—水稻每公顷多收入10 342.5元;种植小麦—玉米—水稻比种植小麦—水稻每公顷多收入8 415元。选择杂交玉米苏玉一号和丹玉13,通过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适时防治玉米螟等,每公顷可产玉米7 500~11 250kg。  相似文献   

19.
丰单3号玉米密植化控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甘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配合玉米密植通透栽培标志性示范工程项目与本县大田丰源甘南分公司合作进行丰单3号玉米密植化控栽培技术种植示范,9月中下旬,该公司2次会同县种子管  相似文献   

20.
“大豆面积年年下降,我这个大豆协会会长都快名存实亡了。”黑龙江省依兰县大豆协会会长颜伟说。但近日他终于看到了国产大豆复苏的希望,大豆目标价格改革将有效调动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最近几年,由于玉米、水稻价格逐渐上涨,种植玉米和水稻的收益越来越高。但大豆价格却始终徘徊在每斤2.2元左右,农民种植大豆的收益处于较低区间,远低于玉米、水稻的种植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