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去年12月份,某乡供销社生产部及农技站出售油菜除草剂,农友们使用后,有的是油菜与杂草“同归于尽”;有的是油菜死得精光,而杂草却“岿然屹立”。受害面积上百亩,农民叫苦连天,纷纷找上述单位扯皮、索赔。  相似文献   

2.
直播油菜不同品种抗寒性分析及防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镇油菜种植面积近年来稳定在1.5万亩左右,为夏熟的主要作物。特别是直播油菜因其省工、省力,暖冬年份产量较高,深受种植户欢迎。直播油菜种植面积约占油菜总面积的70%,常年种植1万亩左右。最近几年本地以暖冬天气为主,极有利直播油菜生长,但如冷空气来临早、持续时间长,迟播的直播油菜常常冻害严重,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为进一步稳定油菜种植面积,推广优质、高产、抗逆,特别是抗寒性强的油菜新品种,我镇2005年从省内外引进“沪油16”、“沪油15”、“宁油16”、“宁油12”、“淮杂油3号”等5个油菜双低新品种,进行了直播油菜抗寒性试验,对直播油菜预防或减轻冻害措施进行了积极探讨,为大面积直播油菜的品种更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1.1从市场需求看,我县发展油菜生产有很大的优势长江流域冬油菜带是全国的油菜主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国的80%以上,对全国的食用植物油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县自然条件有利冬油菜生长,是江苏省油菜生产水平较高的县之一。属于优势生产区。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双低油菜特别是双低杂交油菜快速发展,我县成功推广了“荣选2号”、“油研7、8号”等双低优质高产良种和“秦油2号”等杂交高产良种,应用面积不断扩大。油菜单产水平已稳定达到140kg/亩以上。目前国产油菜籽价格接近或高于进口油菜籽价格,  相似文献   

4.
油菜是南通市主要油料作物,但过去种植的油菜品种属双高(高芥酸、高硫苷)品种,含油量低,油品质量不高.饼粕绝大部分作肥料处理,附加值低,种植油菜的综合效益不高。为提高油菜籽品质,增强农产品竞争力,1999年以来,南通市先后承担了江苏省农业品种、技术更新工程“双低优质油菜品种的引进与开发”、“双低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产加销一体化开发”两项目;2002年又实施了国家级南通市双低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实际完成项目总投资6000多万元。通过项目实施与建设,加快了南通市双低油菜生产发展,提升了双低油菜产业化水平。因此南通市不仅是江苏省油菜生产大市和油菜高产市,而且成为双低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和国家双低油菜无公害栽培标准化示范区。  相似文献   

5.
在义乌市今后一个时期,油菜生产发展的重点是主攻单产,在提高油菜栽培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引进和推广高产、稳产的油菜新品种,已成为我们发展油菜生产的工作重点。为此,我们引进试种了“浙油18”等4个油菜新品种,并与“高油605”进行产量及生长习性对比,发现“浙油18”、“浙双72”比“高油605”长象好,适宜机械化收割,抗逆性强,增产效果显著,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上海地区甘蓝型双低油菜育种的历史回顾、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蓝型油菜是上海市郊区唯一的越冬油料作物,种植面积70000hm~2,平均产量2250kg/hm~2左右。上海双低油菜育种始于1981年,到目前已育成2个低芥酸油菜品种”申优青”和“沪秀青”,一个双低油菜品种“沪油12”。“沪油12”目前正在上海市郊区大面积推广。显性核不育双低油菜已实现三系配套,发现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两型系“22118AB”保持基因,目前正进入纯化和测配强优势组合阶段。  相似文献   

7.
甘蓝型油菜是上海市郊区唯一的越冬油料作物,种植面积70 000hn^2,平均产量2 250kg/hm^2左右。上海双低油菜育种始于1981年,到目前已育成2个低芥酸油菜品种“申优青”和“沪秀青”,一个双低油菜品种“沪油12”。“沪油12”目前正在上海市郊区大面积推广。显性核不育双低油菜已实现三系配套,发现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两型系“22118AB”保持基因,目前是入纯化和测配强优势组合阶段。  相似文献   

8.
油菜是板桥镇小春作物中的主要经济作物,近几年,每年的种植面积都在1000hm^2左右,在整个油菜生产中,田间管理对油菜产量、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种”是基础,“管”是关键。抓好油菜的中耕管理,根据油菜各个生育期的生长发育特性和对环境的要求,因地制宜地满足油菜对养分、水分、温度、空气和光照等条件要求,才能保证油菜高产、优质,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油菜种植产业化、种子杂交化是当前国内外油菜生产的主要方向,也是云南省油菜生产的必然要求。“八五”以来,云南省的杂交油菜育种工作取得了显的进展,为杂交油菜大面积推广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杂交油菜产业化发展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本就影响云南省杂交油菜产业化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甘蓝型油菜是上海郊区唯一的越冬油料作物,随种植业结构调整,上海的油菜种植面积将稳定在100万亩左右。但常规油菜品种的菜油中芥酸含量高达45%左右,亚油酸和油酸含量1低,使菜油营养价值欠佳;饼粒中硫代葡萄糖甙含量高达100μmol/g以上,因对家畜有害不能作蛋白饲料喂养畜禽。为提高油菜产品品质,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自80年代初开始进行甘蓝型油菜品质育种研究工作,在先后育成低芥酸油菜品种“申优青”和“沪秀青”,又低油菜品种“沪油12”和油菜“沪油14”的基础上,又育成高产、适应性广、较抗(耐)油菜菌病和病毒病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15”。  相似文献   

11.
优质油菜的选育是国家重点攻关研究项目之一。“六五”期间各研究单位已先后选育出一批“双低”油菜品种(系)。我国新选育的双低油菜品种的遗传基因一般来自欧  相似文献   

12.
油菜机收配套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才能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9):247-247
油菜机收具有省工、工效高、节本增收显著、节能减排显著等优点。但目前油菜机械化收脱还存在品种不配套、氮肥施用不适期、倒伏、畦面高低差距较大和油菜局部产区无机耕路等问题,不便收割机进田作业,影响油菜机械化收脱技术应用推广。为了解决我镇5月中旬抢收油菜、抢栽棉花、抢播(种)中稻“三抢”时农村劳动力紧张的矛盾,提出油菜机收配套栽培技术应用的主要途径与措施,尽快实现我镇油菜机械化收脱,提高“三大”效益。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油菜品种资源的研究和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河南省油菜品种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张书芬宋文光刘建民王建平(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袁国胜*(商丘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我国栽培油菜的历史悠久,品种资源十分丰富。为了防止我国油菜有利基因源的丢失,“七五”和“八五”期间国家组织油菜品...  相似文献   

14.
<正> 油菜是对硼反应极为敏感的作物,缺硼会使油菜发生“萎缩不实”或“花而不实”,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质量。施用硼肥是全面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措施之一。根据油菜需硼特点及我县多年施硼经验,我们总结出油菜施硼必须掌握“三看一忌一  相似文献   

15.
川南丘陵油菜区,地处长江上游,是四川境内较为特殊的一个生态区。该生态区油菜生长期不利气候因素较多,主要表现为秋季阴绵雨较多,湿害、病害较重,春季倒春寒低温及早情频率高,同时又是全省低光照地区,油菜单产在全省中处于较低水平。全省油菜平均产量“六五”为1993.3kg/hm^2,“七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通过各种油菜品种对比试验,选择高产、优质、抗病、耐寒的“双低”油菜优良品种,在油菜生产中推广应用,以进一步提高无为县油菜生产产量和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7.
安宁市油菜根肿病防治试验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宁市位于昆明南部,面积1313km^2,年平均气温14.7℃,农业作物主要为水稻、玉米、小麦、蚕豆、油菜等。近年来安宁市委根据“一乡一品”,实现“突出特色闯市场”的思路,发展油菜产业。一年一度的“金色螳川之旅”金色的油菜花,吸引了八方游客,带动了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然而在油菜发展之际,2001年在0.043hm2油菜上发现了根肿病的危害,2002年发病面积31.27hm^2,2003年61hm^2。为确保渐有规模的“金色螳川之旅”的旅游产业,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油菜生产,加大防治油菜根肿病的投入力度,安宁市农业技术推广所与昆明市植保站共同协作,对油菜根肿病发生规律及防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将取得的研究结果,应用于生产,指导油菜大面积防治根肿病示范,成效显著,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自80年代初开始进行甘蓝型油菜品质育种研究工作,在先后育成低芥酸油菜品种“申优青”和“沪秀青”,双低油菜品种“沪油12、14”和“沪油15”的基础上,又育成高产、适应性广、较抗(耐)油菜菌核病和病毒病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16”。  相似文献   

19.
移栽油菜超高产栽培及其配套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我市及周边油菜种植区亩产200k以上的高产、超高产典型不断涌现,其生产技术的共同特点是利用高产品种如“秦油7号”、“史力丰”、“苏油3号”等所具有的营养生长旺盛、生殖生长势强的特点,通过生产措施的配套与加强,获得亩产200k以上的超高产水平。目前这种超高产栽培已经在我市油菜种植水平较高的地区发展成较为系统的生产技术,应用面积逐年扩大,大有后来居上之趋,为近年来我市油菜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油菜秋发栽培是提高油菜产量的重大技术改革,比冬发栽培增产35%以上。实践证明,油菜争秋发,夺高产,必须强化“三早”和“四防”的栽培管理措施。一、“三早”是油菜秋发栽培的核心秋发栽培的指标为:11月底发棵,主茎绿叶9-10片,叶面积系数1.5以上;到越冬前(12月底)主茎绿叶12-13片,叶面积系数2.5以上。要达到上述指标要求,必须突出三早。1.适期早播。9月10日是长江流域秋发油菜播种的适宜时期。可选用华杂3号、华杂4号、中双4号、华双3号和中油杂1号等品种或组合。各地可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