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细胞信号转导和骨架在人源福氏志贺菌侵袭鸡肠上皮原代细胞中的作用,分别用酪氨酸蛋白激酶、酪氨酸蛋白磷酸酶、蛋白激酶C、Ca2+通道等信号转导抑制剂染料木黄酮、原钒酸钠、星状孢子素、硝苯地平和微丝蛋白聚合抑制剂细胞松弛素B处理鸡肠上皮原代细胞后,采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人源福氏志贺菌ZD02株对鸡肠上皮原代细胞侵袭率,用间接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检测ZD02株侵袭鸡肠上皮原代细胞后F-肌动蛋白分布的变化。结果显示,染料木黄酮、硝苯地平和细胞松弛素B能显著抑制人源福氏志贺菌ZD02株内化,星状孢子素和原钒酸钠对ZD02株的内化无影响,人源福氏志贺菌侵袭鸡肠上皮原代细胞时F-肌动蛋白发生聚集。本研究表明人源福氏志贺菌ZD02株侵袭鸡肠上皮原代细胞过程中需要酪氨酸蛋白激酶、Ca2+通道活化以及细胞微丝重排。  相似文献   

2.
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败血支原体可以侵入鸡红细胞和鸡胚纤维原细胞。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的科研人员针对与败血支原体侵袭力和致病性差异很大的滑液囊支原体的细胞侵袭性进行了研究。他们采用庆大霉素侵袭试验和相对侵袭频率检测了4种滑液囊支原体对鸡红细胞、鸡胚细胞、原代软骨细胞的侵袭性。结果显示,所有的支原体都可以在鸡感染后24h侵袭试验鸡细胞。但非常奇怪的是,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MLST型禽源空肠弯曲菌的致病性,挑取6个地区分离到的9种不同MLST分型的10株空肠弯曲菌代表株对SPF雏鸡进行攻毒试验及对细胞进行感染试验。结果显示,试验鸡肛拭子带菌率比较高(83%以上),不同组别的试验鸡体重增长差异不显著(P0.05),半数以上(60%)菌株对Vero细胞的入侵力和对Hela细胞的入侵能力均低于从腹泻病人分离得到人源标准株NCTC11168(P0.001),但菌株CJ079株攻毒SPF鸡后死亡超过50%,且对Vero细胞的侵袭力高于NCTC11168。CJ001和CJ079同属于ST51型,而菌株CJ001与其他MLST分型的菌株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来源不同环境中同一种MLST分型中的不同菌株也可能具备不同的毒力特征,MLST序列型与毒力特征之间不存在某种确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鸡源志贺菌的16SrDNA序列分析方法从而进一步从基因水平鉴定鸡源鲍氏志贺菌。方法:用PCR扩增出鸡源鲍氏志贺菌16SrRNA的部分基因(16SrDNA)并测序,将所获得的序列与GenBank中人志贺菌序列相比较,计算种间相似性,并构建志贺菌的系统发育树,对分离株进行分类与鉴定。结果:首次研究发现鸡源志贺菌的16SrDNA序列与已知的人鲍氏志贺菌同源关系最近,同源性达99·7%,与人福氏志贺菌的同源性为96·0%。结论: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志贺菌是一种快速、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取从发病鳜鱼体内分离到的鲍氏不动杆菌 ( Acinetobacterbaumannii) MF1株 ,以 HEp-2细胞为指示细胞 ,用庆大霉素清洗裂解培养法和细胞超薄切片电镜观察 ,研究了 MF1株对 HEp-2细胞的侵袭力 ,同时用庆大霉素清洗裂解培养法比较了细菌在 4、1 0、2 8、37℃的侵袭力。结果显示 ,MF1株在 2 8、37℃时侵袭 HEp-2细胞 ,侵袭率达 0 .2 % ,细菌入胞后能增殖。MFl株在侵袭 HEp-2细胞 1 0~ 1 2 h时 ,胞内细菌数最多。电镜观察 ,可见胞内有内化的 MF1菌株。 MF1株在 4、1 0℃下不具侵袭力 ,表明该菌的侵袭力与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树鼩源大肠埃希氏菌遗传进化同源性、对药物的敏感性以及所携带的毒力因子种类等,对广西南宁某大学人工驯化养殖的10只树鼩肠道内容物进行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纯化、生化分析及药敏试验等,并应用PCR技术对菌株进行16S rRNA同源性分析、毒力基因及耐药基因的检测。10份树鼩肠道内容物经分离纯化共分离出9株大肠埃希氏菌。同源性分析表明分离株与鸡源、猪源、人源大肠埃希氏菌之间的亲缘性较近,存在跨种间传播风险。药敏试验表明,分离株对苯唑西林耐药率为88.8%,对氨苄西林耐药率77.8%,对四环素、多西环素耐药率均为44.4%,对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表现为高度或中度敏感。共扩增出4种耐药基因,分别为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tetB,检出率均为100%,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TEM检出率为100%,CTX-M检出率为44.4%。毒力因子仅检测出eaeA基因,检出率为100%。表明分离株与其他动物源性大肠埃希氏菌亲缘性较近,具有一定耐药性,并携带毒力基因,存在一定的致病风险。  相似文献   

7.
《中国兽医学报》2016,(11):1869-1874
为筛选鸡源志贺菌IpaC蛋白的受体。利用生物素标记试剂盒标记IpaC蛋白,分离培养原代鸡肠上皮细胞和。利用ProteoExtract?天然膜蛋白提取试剂盒提取鸡肠上皮细胞的膜蛋白;应用免疫沉淀、免疫磁珠法分离富集与IpaC蛋白结合的蛋白质;利用SDS-PAGE电泳检测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获得了与IpaC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大约在34 000~55 000之间的蛋白条带。筛选得到的SDS-PAGE蛋白条带进行LC-MS/MS测序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将annexin A2,37 000Laminin receptor precursor,LIM and SH3protein 1,ras-related protein Rab-43作为IpaC蛋白受体的候选蛋白。为研究志贺菌在鸡体内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而且可以为评估鸡源志贺菌在公共卫生方面的重要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鸡源志贺氏菌性腹泻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和耐药性研究,试验对由贵州省动物疫病研究室提供的一株鸡源志贺氏菌进行进一步的分离、PCR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经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及生化鉴定试验,该菌符合志贺氏菌的特点及其生化特性;PCR检测结果显示,针对志贺氏菌ipa H基因设计的一对引物可扩增出393 bp的目的条带,与预期大小一致,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对其耐药性的研究显示,该株志贺氏菌对参试的20种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研究鸡源志贺氏菌的分离与鉴定中所结合的PCR方法具有快速、简单、特异性强的特点,能够迅速确定病原菌,并在药敏试验中发现了针对该菌敏感性较高、疗效更好的药物。结果为鸡源志贺氏菌耐药性的有关研究与临床用药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信阳地区鸡志贺菌病血清流行病学情况,应用平板凝集试验对来自信阳地区7县2区16家养鸡场的377份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信阳地区鸡群中存在福氏志贺菌和痢疾志贺菌的感染;土鸡福氏志贺菌血清抗体阳性率(60.71%)相对高于商品蛋鸡(35.15%),而对感染日龄的统计则表现出青年鸡福氏志贺菌抗体阳性率为54.24%,稍高于产蛋鸡群的31.69%;并且鸡群中存在两种志贺菌混合感染现象(16.71%)。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兽医学报》2016,(12):2061-2066
为制备特异性的鸡源志贺菌IpaC蛋白单克隆抗体和鉴定其受体,以纯化的重组鸡源志贺菌IpaC蛋白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和间接ELISA分析表明重组IpaC蛋白具有很好的免疫反应原性。将纯化的IpaC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经过杂交瘤细胞阳性孔的筛选、单克隆抗体效价测定、单克隆抗体亚型鉴定、单克隆抗体Western blot鉴定后,获得1株杂交瘤阳性细胞5A12B5。同时,通过鸡胚肠组织提取总蛋白,利用铺覆蛋白印迹技术,初步测定IpaC蛋白受体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5 000。试验为IpaC蛋白检测和该蛋白与鸡肠上皮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也为评估鸡源志贺菌在公共卫生等方面的重要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