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鞘峨(Coleophora spp.)隶鳞翅目(Lepidoptera),鞘蛾科(Coleophoridae Eupstidae),鞘蛾属(Coleophora Eupista);种类繁多,系一类重要的潜叶害虫。由于其幼虫负鞘潜食、生活隐蔽,防治难度较大。其中一些种类曾猖獗成灾。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laricella(Hubner)曾在北美严重发生,经引进几种寄生蜂,终于成功地控制其危害。我国的落叶松鞘蛾,近20年来发生日趋严重,尤以东北的Coleophora dahurica Flkv.为著。天敌昆虫的引进及保护利用是值得重视的控制措施之一。鉴于国内尚乏鞘蛾天敌的系统报导,为此,提供64种鞘峨的寄生蜂目录,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卢氏县淇河林场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laricella Hvbner)的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试验研究,基本上掌握了兴安落叶松鞘蛾在卢氏县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以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laricella hbner)是鳞翅目鞘蛾科的一种食叶性林木害虫。目前在延边各县半山区的落叶松人工林内均有发生,许多地方猖獗成灾。五月中旬,危害严重的林分绝大部分针叶被吃光,树冠如火烧,枯黄一片。直到六月上旬才能重新发出新叶。  相似文献   

4.
在吉林省中部,兴安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dahurica Flkv.)的卵期大都集中于6月10日至7月初。由于鞘蛾卵粒较小(约0.2mm),又散产于叶簇和枝梢上,给测报和调查工作带来一定困难。此外,鞘蛾初孵  相似文献   

5.
<正> 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laricella(Hbn.)]原发生于欧洲,五十年代中期偶然地传入爱达荷州北方(Denton 1958),以后传遍了该州西部的落叶松(Larix occidentalis Nutt.)林,并很快蔓延到美国西部和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南部的落叶松林。由于林中没有鞘蛾的寄  相似文献   

6.
小窄径茧蜂 Agathis pumila Ratzeburg是欧洲落叶松鞘蛾 Coleophora laricella(Hübner)的专性内寄生蜂。最适发育温度为 1 5℃~ 2 5℃ ,最佳寄生时间是寄主幼虫的 1龄中后期和 2龄初期。 1 991~ 1 994年我们从美国和加拿大引进释放 ,防治兴安落叶松鞘蛾 C.dahurica Fikv。目前 ,小窄径茧蜂已在辽宁省大伙房实验林场定居 ,但数量较少 ,还没有达到控制住鞘蛾危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laricellaHübner)是落叶松的重要食叶害虫,近几年在吉林省中部、东部落叶松人工林中大发生,虫口密度很大,4月下旬落叶松针叶萌动时开始为害,至5月上旬往往把针叶吃光。为了搞清落叶松鞘蛾为害对落叶松立木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利用灭幼脲Ⅲ号防治兴安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dakurica Flkv.的卵,取得了88%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以100倍液为最佳使用浓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共调查、收集我国兴安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dahurica Fikv的寄生蜂16种,其中有7种是国内在兴安落叶松鞘蛾上首次发现的天敌种类。通过对辽宁省抚顺地区优势种天敌,和不同生境中天敌种群的组成及作用的调查研究,探讨了我国兴安落叶松鞘蛾天敌资源的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鞘蛾 Coleophora laricella 是落叶松林的大害虫,为探讨寄生蜂对它的控制作用。笔者于1973—1985年,在黑龙江省牡丹江林区和吉林省四平地区落叶松人工林内(面积约7000亩),对9种鞘蛾寄生蜂的发生、消长和寄生情况,做了初步观察,介绍如下:一、寄生蜂种类及寄生率常见的鞘蛾寄生蜂种类见表1。二、发生与消长情况春季落叶松林内气温12—19℃时,以鞘蛾金小蜂为首的幼虫期寄生蜂先后羽化,最先出现的是鞘蛾金小蜂和黑青小蜂,它们密度大,活动频繁,寄生率高。5月中、下旬金小蜂与沟姬蜂也相继羽化,密度不大,寄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表明:兴安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dahurica Flkv.化蛹初期采集、冷藏25天,对寄生性天敌的羽化率和成虫寿命无影响;在化蛹末期采集、冷藏25天,寄生的天敌昆虫性羽化率和成虫寿命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laricella )是鳞翅目鞘蛾科的一种食叶性林木害虫。目前在延边各县半山区的落叶松人工林内均有发生,许多地方猖獗成灾。五月中旬,危害严重的林分绝大部分针叶被吃光,树冠如火烧,枯黄一片。直到六月上旬才能重新发出新叶。但不久又被孵化出来的第二代幼虫所害,针叶又逐渐变黄,影响了林木的生长发育。为了摸索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在帽儿山林场对该害虫的生活史进行观察,并进行了几种防治  相似文献   

13.
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laricella Hübner种群数量的消长规律,主要取决于它存在的森林环境和天敌的种群数量,因此在其测报工作中,不失时机地掌握5—6月份的温湿度及其天敌的种群数量,才能正确掌握虫情。  相似文献   

14.
国外对落叶松鞘蛾性信息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laricellaHbn.)是落叶松针叶的重要害虫,国外分布于英国、美国、苏联、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和瑞典等。国外对落叶松鞘蛾的研究始于五十年代,当时着重对其生活史及生态学的研究,随着该虫分布区的不断扩大及危害的日益加重,才开始对其分布区、天敌种类、防治及性信息素等方面作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1968年8月至1971年7月,我们在阿尔卑斯山脉对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laricella)的种群动态和复合寄生做了调查。其它学者在室外人工栽植的欧洲落叶松上也做了些类似的研究。种群动态的研究利用是生命表方法。在海拔高度与危害程度不同的三个地方,即Deutscheistrita Gaberl和Unterzeing对落叶松鞘蛾三个世代进行了调查。每一世代采6—7个样枝,每一样枝约30厘米长,约有150—200个枝梢。三年来,对种群的每年波动与消长都进行了描述。1968年至1971年,对越冬代的落叶松鞘蛾进行了调查,种群在上述三个地方分别增长了1.5、6和3倍。落叶松鞘蛾在施蒂里亚山脉的主要死亡因子有冬季鸟类的取食;近缘种类的鞘蛾同时取食针叶时的食物竟争;春天叶芽萌发与幼虫的取食不相吻合;恶劣的天气条件及一些通常不很重要的膜翅目寄生蜂的寄生。寄生落叶松鞘蛾的寄生蜂在阿尔卑斯山脉约20种,其中6种经常且有规律的出现,它们是Dicladocerus Westwoodjj,Chrysocharis,novellus Cirrospilus pictus,Diadcgma nana,Agathis pumila和Habrocytus semotus。有8种为奥地利的新纪录,在寄生落叶松鞘蛾上,首次记载了Teleopterus semotus。比较阿尔卑斯山脉、北欧和北美的寄生蜂组成,发现一些主要的寄生蜂在北欧人造落叶松林内数量稀少或没有,在一般情况下,寄生蜂在阿尔卑斯山脉的种类组成比在欧洲其它地方都要丰富。有些近似种也已适应被引进的寄主,从生存角度讲,它们在欧洲都是近缘种。Agathis pumila是所有寄生蜂种类中对落叶松鞘蛾显示出高度的专一性,而大多数种类确是寡食性或杂食性。落叶松鞘蛾的寄生与其密度呈反比,多数寄生蜂与它们的寄主在发育进度上是不吻合的。经普瓦松方法分析,Agathis pumila和Diadegma nana二者间无重寄生和复寄生现象。  相似文献   

16.
利用性引诱剂诱捕器监测抚顺地区的兴安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dahurica Flkv.成虫发生期,并进行大量诱杀防治的应用。结果表明:2010—2011年清原县大孤家林场兴安落叶松鞘蛾成虫始见期是6月6—7日、盛期是6月9—10日、末期是6月24—25日,持续期约19 d;抚顺县温道林场连续2 a监测的成虫发生期有所不同,2010年成虫始见期是6月5日、盛期是6月11日、末期是6月17日,持续期13 d,2011年成虫始见期是6月2日、盛期是6月3日、末期是6月12日,持续期11 d。利用性引诱剂诱捕器大量诱杀防治后兴安落叶松鞘蛾幼虫的虫口减退率平均为29.27%。  相似文献   

17.
华北落叶松鞘蛾性引诱剂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sinensis Yang是我国华北地区落叶松Larix gmelinii var.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的重要食叶害虫。应用性引诱剂诱捕器监测华北落叶松鞘蛾成虫发生期,并进行大量诱杀防治。结果表明:2011—2012年,在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好地方林场和黑茶山国有林管理局石桥林场,华北落叶松鞘蛾成虫在高海拔地区比低海拔地区的始见期推后3~7 d,盛期推后2~4 d,末期一致,表现出随海拔升高而发生期集中的趋势。应用性引诱剂诱捕器大量诱捕后,华北落叶松鞘蛾幼虫虫口密度极显著降低,平均虫口减退率为60.07%;翌年平均诱蛾量极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8.
兴安落叶松鞘蛾(Coleoghora dahurica Flkv.)是落叶松林的一大害虫。黑龙江、吉林两省为害面积近200万亩,有虫株率达80%以上,虫口密度2.1—5.8头/10cm,严重威胁着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用烟剂防治,大量杀伤天敌,并杀害蜜蜂、污染环境、害及人畜。为此进行了寄生蜂对兴安落叶松鞘蛾控制作用的研究。笔者于  相似文献   

19.
论落叶松鞘蛾的可持续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顾了国内外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spp.的发生与防治历史,总结了落叶松鞘蛾发生的自然周期规律以及不合理的人为干扰。如施用化学杀虫剂等会缩短害虫发生周期和导致连续再猖獗,提供了落叶松鞘蛾可持续控制的科学证据。从落叶松受害后针叶和枝条内与抗虫性相关的几类化学物质变化,与自我补偿,恢复生长的几项因子,指标测定等方面,指出发挥树木对虫害的组成抗性和诱导抗性作用。从森林生态系统的水平,总结了落叶松鞘蛾的天敌及其生物防治在世界和我国的成功范例与前景。较全面的论述了落叶松鞘蛾可持续控制的可行性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落叶松鞘蛾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dchurica Flxovish)是落叶松主要潜叶害虫,近十年来在我省落叶松人工林内相继发生,猖獗为害,总面积达100万亩以上。由于该虫幼虫期生活隐蔽,大发生周期短,防治难度较大。1982年以来,作者在辽源市林业局与森防站协作下,在白泉镇炕家沟一带落叶松人工林内,对落叶松鞘蛾的分布和为害、生物学特性、发生与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