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二化螟是危害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在水稻分蘖盛期开始为害,可持续到中后期,钻入茎秆基部内,使水稻枯心至死。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因此抓住有利时机科学防治显得尢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病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每年给水稻带来的损失约在10%左右.在水稻栽培过程中氮肥的大量施用容易导致水稻生育期尤其是穗期多种病害同时发生,这给病害防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药剂防治是控制水稻中后期病害的主要措施之一,防治水稻病害效果较好的药剂种类有限,能兼治多种病害的药剂则更少.  相似文献   

3.
水稻二化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为害分蘖期水稻,造成枯鞘和枯心苗;为害孕穗、抽穗期水稻,造成枯孕穗和白穗,造成水稻减产。为此,我们对吉林省八达农化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20%阿维·唑磷乳油进行了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药效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水稻是勃利县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些年,病虫害的问题严重制约水稻产业的发展。在近几年的水稻病虫害防治中,苗期和中后期水稻主要病虫害总体呈中等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较广,病害略重于常年,虫害轻于常年。其中,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水稻螟虫发生为害严重。为此,提升水稻产量,重视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1苗前防治水稻播种期做好床土的消毒工作,在正式进行播种之前,建议对床土进行  相似文献   

5.
病虫害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每年给水稻带来的损失约在10%左右。在水稻栽培过程中氮肥的大量施用容易导致水稻生育期尤其是穗期多种病害同时发生,这给病害防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药剂防治是控制水稻中后期病害的主要措施之一,防治水稻病害效果较好的药剂种类有限,能兼治多种病害的药剂则更少。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水稻害虫发生为害现状及综合防治策略与技术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1994-1998年的调查研究结果与历史状况比较,分析认为:因侵入害虫稻水象甲的蔓延,二化螟发生为害普遍加重;一些偶发性食叶害虫在咿妥作区发生量上升而形成常年为害的害虫,迁飞性害虫迁入频繁,迁入量大,作物布局和栽培模式,稻田生态环境等有利水稻害虫发生,多种原因造成辽宁省水稻害虫的发生为害越来越重。依据各地水稻栽培条件和害虫发生特点的差异,将辽宁省水稻害虫划分5个发生为害区,提出其重点防治对象及防治  相似文献   

7.
<正> 全椒县历年水稻种植面积达50多万亩,每年7月中下旬水稻多种害虫混合发生,给防治上带来一定的难度,为寻求一种理想的一药多治药剂,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002年我站与安万特公司(现拜耳公司)合作,于7月28日在襄河镇万庄村叶杨队的万庄大湖用21%锐捷乳油开展水稻中后期害虫综合防治示范,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蝼蛄是稻田三大虫害之一,为害普遍,特别是对水稻苗床为害极大。使用锐劲特5%悬浮剂防治水稻苗床及本田蝼蛄,有较好的效果,且安全低毒,方法简便,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9.
陈熹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1):246-246,143
水稻中后期是多种害虫并发的高峰时期,严重危害水稻的增产增收,因而搞好水稻害虫总体防治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锐劲特是水稻区主要害虫总体防治的理想药剂,又是稻桑混种地区水稻害虫总体防治的最佳药剂,不仅总体防治效果显著,而且对家蚕养殖安全无药害.其施用最适期为7月下旬至8月初,其次是水稻破口抽穗期;大面积推广应用锐劲特每hm2用450 ml,对水稻中期多种害虫的总体防效达95%左右,比后期用药增产5%,投入收益比达到1:29.9.  相似文献   

10.
寒地水稻鞘腐病田间药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鞘腐病在黑龙江省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发生,主要为害水稻剑叶叶鞘,引起秕粒率增加,千粒重降低,米质变劣。随着黑龙江垦区水稻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水稻鞘腐病发生与为害渐趋严重,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可达30%以上,严重影响了水稻品质和产量的提高。本论文选用5种化学药剂进行水稻鞘腐病药剂防治对比试验,为水稻生产上防治鞘腐病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
稻飞虱防治指标简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稻飞虱为害量、水稻被害状和产量损失三者间的关系,将原防治指标中的虫口密度改为水稻受害的形态防治指标。结果表明,防治指标为:汕优63、鄂宜105在孕穗期的稻褐色卵条斑株率为10%~20%(相当于750~800头虫/100丛水稻);在齐穗期为25%(相当于1000头左右虫/100丛水稻),齐穗期以后还可逐步拓宽。  相似文献   

12.
病虫草害发生的新动向镇江丘陵稻区种植杂交稻200~250万亩,约占水稻总面积的33~40%.杂交稻在生育过程中,受到多种病、虫、杂草为害,影响产量很大.一般年份因病虫为害(不包括草害)损失稻谷约两亿斤,减产8~10%.据近几年调查结果,杂交稻病、虫、草的发生和为害出现了新的动向,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外源性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七十年代以来,白背飞虱、褐稻虱和稻纵卷叶螟等外源性害虫,大发生频率增加,为害逐年加重,已成为杂交稻中后期的主要虫害.在当前防治工作中,应以这三种迁飞性害虫为主,结合防治纹枯病,制订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为了系统监测水稻主要病虫田间为害情况,确定防治适期,展示防治效果,增强防治意识,进一步了解水稻病虫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其防治效益,通过连续5a水稻病虫为害损失试验研究,得出了水稻主要病虫为害损失率,对于指导水稻病虫防治更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中后期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水稻病虫害的易发期,做好水稻中后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夺取粮食丰收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5.
<正> 自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耕作制度的改革进展较慢,同时又大面积推广药剂防治,螟害率曾压低到1%左右。七十年代初,受极“左”思潮的影响,耕作制度改革加快,逐渐打破了原有农田生态体系,水稻螟虫生物学特性发生了一些变化,因而也导致了为害情况的变化。凡水稻栽培制度复杂的地区,螟虫大发生的频率增多,危害也趋严重。因此,目前螟虫仍是  相似文献   

16.
<正>水稻进入中后期的生殖生长阶段,加强本阶段的田间管理对提高水稻产量和改善品质至关重要。水稻中后期管理要点是:1.治虫:中后期主要防治对象为二化螟、稻飞虱等。防治方法如下:6月中旬第一次防治,8月初第二次防治,每667m2喷15%虫唑150~200g,或40%福戈8g(易感稻飞虱的品种加入25%吡蚜酮30g),防治二化螟、兼治稻飞虱、红线虫;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地块,喷施吡蚜酮或  相似文献   

17.
水稻是我县的重要粮食作物,其中中稻占水稻总面积的90%左右。近年来,稻螟为害相当普遍,尤以三代三化螟造成中稻白穗的损失最为严重,1963年和1964年,中稻因白穗减产约达一千万斤。所以,采取有效措施,防治三代三化螟的为害,就成为我县水稻增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最普遍的、危害严重的病害,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根据发生的不同时期或部位,可以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劲瘟、谷粒瘟.其病有为害时间长,侵染部位多,病状多样性的特征.但水稻稻瘟病是完全可以有效控制的,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有效防控措施来进行综合防治,从而保证水稻生产的安全. 一、水稻稻瘟病-概述 危害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19.
西瓜是钱塘江农垦区的一种重要作物,但每年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可遭受多种病原物的侵染为害,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为了搞清各种病害种类及其发生危害情况,近年来进行了调查与鉴定,初步肯定有9种病害,现报道于下,以供进一步研究及防治的参考。 1.立枯病 是苗期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为害严重,常诱致瓜苗成堆、成片枯死。据调查,前作为水稻的苗床发病较轻,病苗率仅4.6%;前作是棉花的苗床,病苗率为23。3%,而死苗率达10.8%。  相似文献   

20.
水稻对稻瘿蚊为害补偿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汕优9E048为试材,研究了水稻对稻瘿蚊为害的补偿作用。结果表明,水稻对稻瘿蚊的为害具有很强的补偿能力。标葱数与百丛产量呈高度负相关(r=-0.9696),与有效穗关系不密切。据此水稻分蘖期喷药防治指标可定为标葱率20% ̄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