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明确不同杀菌剂对樱桃流胶病菌的抑菌效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常用药剂的室内敏感性。结果表明:对丁香假单胞菌抑制作用较强的药剂为53.8%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其次为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其EC50值分别为23.763、80.776μg/mL;对葡萄座腔菌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较强的药剂为43%戊唑醇悬浮剂和25%咪鲜胺乳油,其次为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和24%腈苯唑悬浮剂,其EC50值依次为0.052、0.096、0.854、0.962μg/mL。田间试验表明,53.8%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43%戊唑醇悬浮剂、25%咪鲜胺乳油等4种药剂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为72.6%、66.1%、65.9%和63.7%。因此,在樱桃流胶病发病的不同时期轮换使用53.8%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43%戊唑醇悬浮剂和25%咪鲜胺乳油等药剂,可以有效控制该病害。  相似文献   

2.
以10种杀菌剂为试材,以欧李褐腐病菌为研究对象,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抑制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欧李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的室内毒力,以筛选出防治欧李褐腐病的有效药剂。结果表明:430g/L戊唑醇悬浮剂、24%腈苯唑悬浮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g/L异菌脲悬浮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对欧李褐腐病菌菌丝生长的半致死浓度(EC50)均低于0.700mg/L,其中430g/L戊唑醇悬浮剂对菌丝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0.027mg/L;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对菌丝的抑制效果最差,EC50为57.645mg/L。供试的10种药剂对孢子萌发的EC50均低于2.500mg/L,抑制作用最强的是500g/L异菌脲悬浮剂,EC50为0.024mg/L;效果最差的是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EC50为2.496mg/L。24%腈苯唑悬浮剂、430g/L戊唑醇悬浮剂、500g/L异菌脲悬浮剂可以用于欧李褐腐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有效防治辣椒炭疽病的药剂,对比了27.8%噻呋·苯醚甲悬浮剂、42%双胍·咪鲜胺可湿性粉剂、60%铜钙·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41%甲硫·戊唑醇悬浮剂、22%嘧菌·戊唑醇悬浮剂、75%异菌·多·锰锌可湿性粉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8种杀菌剂对辣椒炭疽病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75%异菌·多·锰锌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42%双胍·咪鲜胺可湿性粉剂937.5 g/hm~2、27.8%噻呋·苯醚甲悬浮剂375 g/hm~2对辣椒叶片和果实上炭疽病防效表现都非常好,建议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王艳 《北方园艺》2007,(7):193-194
为了给当地棚室防治番茄早疫病的药剂选择提供依据,进行70%安秦生可湿性粉剂600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荆1 200倍液,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 000倍,10%世高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防效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75%达科宁可湿性粉刺.  相似文献   

5.
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是猕猴桃果腐病的病原菌。为了给猕猴桃果腐病田间药效试验提供备用药剂,本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的毒力。结果表明,11%的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43%戊唑醇悬浮剂、25%咪鲜胺乳油和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对葡萄座腔菌具有强毒力,EC50分别为0.022 5、0.049 0、0.079 8和0.149 4μg/mL;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24%腈苯唑悬浮剂、44%精甲·百菌清悬浮剂和2%春雷霉素水剂对葡萄座腔菌具有较强的毒力,EC50分别为0.527 5、0.579 6、2.430 4和3.306 3μg/mL;2%宁南霉素水剂的毒力最弱,EC50值高达81.464 3μg/mL。  相似文献   

6.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5种杀菌剂对火龙果镰刀菌果腐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毒力最强的是45%咪鲜胺水乳剂,EC50为0.053 3mg/L;其次是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43%戊唑醇悬浮剂,EC50分别为1.760 2和4.009 7mg/L;15%恶霉灵水剂及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的抑菌作用较差,EC50分别为43.090 9和43.769 9mg/L。  相似文献   

7.
通过室内菌丝生长抑制率测定和孢子萌发抑制率测定得到抑霉唑、吡唑·醚菌酯、啶菌唑、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等5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病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的室内毒力值。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病菌菌丝和孢子均有抑制作用,但抑制效果存在一定差异,两种测定方法 EC50值均1μg/mL的是咪鲜胺,葡萄灰霉病对咪鲜胺最敏感,可作为治疗和保护药剂在生产中使用,菌丝生长抑制率测定法EC50值1μg/mL的是啶菌唑和苯醚甲环唑,可作为葡萄灰霉病的治疗药剂在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8.
开展了20%多杀霉素悬浮剂、20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32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等生物药剂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幼虫大田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7、14 d,以20%多杀霉素悬浮剂20 mL/667 m2防效最佳,分别为91%和80.77%。药后7 d,20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50 mL/667 m2、32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300 g/667 m2、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100 mL/667 m2,防效分别为74.78%、50.93%、32.72%;药后14 d,20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50 mL/667 m2、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100 mL/667 m2、32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300 g/667 m2,防效分别为53.45%、53.22%、52.81%。综合来看,20%多杀霉素悬浮剂20 mL/667 m2防治草地贪夜蛾幼虫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  相似文献   

9.
赵春莉  李金英 《北方园艺》2012,(19):155-156
以黄花乌头根腐病病原菌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扑海因可湿性粉剂、多宁可湿性粉剂、甲托可湿性粉剂、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对黄花乌头根腐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当浓度为2 500μg/mL,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和77%多宁可湿性粉剂对黄花乌头根腐病菌抑制作用最强,抑菌率为80%以上,而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硫可湿性粉剂抑菌率在60%以上;当浓度为1 250μg/mL,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7%多宁可湿性粉剂的抑菌率均在60%以上,其它药剂的抑菌效果不显著。所有以上药剂在833μg/mL浓度时的抑菌效果都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测定杧果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对13种杀菌剂的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50g/L咪鲜胺水乳剂对胶孢炭疽菌室内抑菌效果最好,EC50小于0.01mg/L,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50%氟啶胺悬浮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12.5%氟环唑悬浮剂的EC_(50)均小于1mg/L,对胶孢炭疽菌具有较好抑菌效果。450g/L咪鲜胺水乳剂1 500倍液、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1 25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12.5%氟环唑悬浮剂2000倍液、250g/L嘧菌酯悬浮剂1 250倍液、50%氟啶胺悬浮剂1 500倍液和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7种药剂可相对有效地控制杧果炭疽病发生,防效为57.57%~65.57%。  相似文献   

11.
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及孢子萌发法测定了8种化学杀菌剂对贡柑黑腐病0hernaria cirri)的毒力。结果表明,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时250g/L阿米西达效果较差,70%甲基托布津效果一般,其余6种农药均表现较好活性;用孢子萌发法测定时80%戊唑醇、40%腈菌唑效果较差,250g/L丙环唑、250g/L阿米西达表现一般,80%代森锰锌、10%苯醚甲环唑、70%甲基托布津、25%咪鲜胺均有较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10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与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72%霜脲·锰锌(克露)可湿性粉剂(WP)、50%烯酰吗啉(安克)WP、25%嘧菌酯(阿米西达)悬浮剂(SC)、64%恶霜·锰锌(杀毒矾)WP、68%精甲霜灵·锰锌(金雷)水分散粒剂(WG)、70%丙森锌(安泰生)WP、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银法利)SC、18.7%烯酰·吡唑酯(凯特)WG、25%双炔酰菌胺(瑞凡)SC和50%多菌灵WP等10种药剂进行了田间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除50%多菌灵WP之外,其他9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均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防效均达90%以上,增产10.90%~20.30%,净收入增加500~1000元·(667m2)-1。根据药剂的防效和增产效果,提出广东省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的参考药剂,首先是72%霜脲·锰锌WP和50%烯酰吗啉WP,其次是68%精甲霜灵·锰锌WG、18.7%烯酰·吡唑酯WG、25%嘧菌酯SC、70%丙森锌WP和64%恶霜·锰锌WP。  相似文献   

13.
设施栽培桃穿孔病田间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设施桃真菌性穿孔病和细菌性穿孔病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筛选出了60%百泰水分散粒剂1 000~2 000倍、70%品润干悬浮剂700倍液与25%凯润乳油3 000倍等防止真菌性穿孔病的有效药剂和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与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防治细菌性穿孔病的有效药剂,并确定防治时期。  相似文献   

14.
采用普查和定时系统调查的方法对十字花科(大白菜、青花菜、甘蓝、萝卜)、茄科(番茄、辣椒、茄子)、葫芦科(黄瓜、冬瓜、南瓜)等10种主要设施蔬菜苗期病害种类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进行鉴定,并对疫病、猝倒病、枯萎病、立枯病等4种主要苗期病害进行化学防治药剂筛选。结果表明:从10种蔬菜上采集的864份苗期病害病样中共分离出736株菌株,共计16个种,其中致病病原有13种,在各类蔬菜上可分别引起8~9种苗期病害,以传统病害猝倒病和立枯病为主,其次为根腐病、疫病、灰霉病;筛选出对立枯病防效显著的杀菌剂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和2.5%咯菌腈悬浮剂,对防治枯萎病有效的药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和3%甲霜·噁霉灵水剂,对疫病防效显著的药剂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25%甲霜·霜霉威可湿性粉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50%氟啶胺悬浮剂、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0%氰霜唑悬浮剂,以及防治猝倒病有效的药剂50%氟啶胺悬浮剂、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10%氰霜唑悬浮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和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等。  相似文献   

15.
进行了5种药剂防治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第二次施药后7 d,5种药剂处理中以20%二氯异氰尿酸钠可湿性粉剂750倍液的防效最好,为65.47%,其次为53.8%可杀得(氢氧化铜)2000干悬浮剂800倍液,防效为56.45%;25%叶枯唑可湿性粉剂750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 000倍液和12%松脂酸铜乳油800倍液3个处理的防效分别为51.60%,50.86%和50.20%。上述药剂在生产上可轮换使用,5 d 1次,连续2~3次。  相似文献   

16.
6种杀虫剂对黄瓜烟粉虱的防治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6种杀虫剂对黄瓜烟粉虱进行了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烟粉虱低龄若虫发生初期喷施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6g.(667m2)-1,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4~16g.(667m2)-1,25%联苯菊酯乳油6mL.(667m2)-1,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25~35g.(667m2)-1,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40~50g.(667m2)-1,1.8%阿维菌素乳油83.3mL.(667m2)-1,防治效果较明显,持效期可达14d。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咪鲜胺锰盐、福·福锌、苯醚·溴菌腈、二氢蒽醌、苯醚甲环唑和多福·溴菌腈等6种新型化学药剂对菜豆炭疽病菌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6种化学药剂对菜豆炭疽病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80%福·福锌可湿性粉剂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的抑菌效果最好,浓度为1 000 mg·L~(-1)时的抑菌率分别达到了77.68%和72.96%,EC_(50)分别为212.41 mg·L~(-1)和296.83 mg·L~(-1)。因此,80%福·福锌可湿性粉剂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可作为田间防治菜豆炭疽病的候选药剂。  相似文献   

18.
杨绍丽 《长江蔬菜》2014,(10):58-60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茄子褐纹病菌的抑菌作用。试验结果表明,供试9种杀菌剂对该病菌均有抑制效果,25%咪鲜胺乳油的毒力最强,EC50值为0.025 2 mg/L;20%噻唑锌悬浮剂的毒力最弱,EC50值63.933 9 mg/L;30%苯甲·丙环唑悬浮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3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5%丙环唑乳油、70%丙森锌·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4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80%福·福锌可湿性粉剂的毒力依次减弱。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防治苦瓜瓜实蝇的高效低毒药剂,对60%噻虫·灭蝇胺水分散粒剂、70%灭蝇胺水分散粒剂和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种杀虫剂田间药效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10 d,除60%噻虫·灭蝇胺水分散粒剂13.0 g/667 m2和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8.0 g/667 m2外,其他药剂处理的防治效果均高于62.55%;但药后3~10 d,60%噻虫·灭蝇胺水分散粒剂13.0 g/667 m2防效也达到65.28%~67.64%。由此可见,60%噻虫·灭蝇胺水分散粒剂26.0 g/667 m2和60%噻虫·灭蝇胺水分散粒剂20.0 g/667 m2对苦瓜瓜实蝇的防治效果均较优于其他处理,70%灭蝇胺水分散粒剂20.0 g/667 m2的药剂效果也达到63.91%。因此,为达到防治效果,在生产中应优先使用60%噻虫·灭蝇胺水分散粒剂,其次是70%灭蝇胺水分散粒剂。  相似文献   

20.
海南省甜瓜霜霉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不同药剂对海南省甜瓜霜霉病的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第2次施药后7d,以68.75%银法利悬浮剂600倍液处理的防效最好,达88.09%;其次为72%霜霉疫净可湿性粉剂处理(防效86.45%);69%安克锰锌水分散粒剂600倍液、50%金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10%科佳乳油2000倍液处理的防效分别为83.83%,81.61%和76.16%。上述5种药剂防治甜瓜霜霉病均有较好的效果,在生产上应用时,可进行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