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提高甜瓜新品种金蜜一号杂交种的产量和质量,作者研究了种植密度、雌花去雄及授粉时间、留果节位以及后熟时间对金蜜一号杂交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金蜜一号甜瓜最佳的制种方式为母本种植密度1 200株/667 m2、大蕾期去雄后当日授粉;留果节位对种子产量和质量影响不大;种瓜采收后后熟9 d,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2.
网纹甜瓜作为原皮甜瓜中的高档品种,不仅具有普通厚皮甜瓜的糖度,还具有独特的口感、风味及优美的网状裂纹。种植网纹甜瓜时,由于管理技术不当,常常导致果实表面形不成网纹,或形成的网纹不美观,影响了果实的商品性。根据我们近几年的实践与观察,将网纹不美观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对策介绍如下: 一、坐瓜节位高 高节位坐的瓜,由于瓜的上位叶片少,造成植株后期生长势衰弱,不仅瓜个小、含糖量低,而且果实表面常常不能形成网纹或网纹稀少。 防治对策:选择适宜的留瓜节位。中部节位坐的瓜,不仅瓜个大,含糖量高,而且形成的网纹美观…  相似文献   

3.
以北农11号网纹甜瓜为试验品种,研究不同整枝及留果方式对网纹甜瓜生长、产量、品质和商品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北农11号单蔓整枝留1果和双蔓整枝留2果效果均佳,网纹漂亮,果实大小适中,果形正;果实甜度以单蔓整枝留1果处理最佳,667 m~2产量以双蔓整枝留2果为最佳,种植者可依据销售对象选择适当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4.
春季大棚厚皮甜瓜及时合理地进行选瓜、留瓜和吊瓜是栽培中的一项重要措施,留瓜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甜瓜的产量、品质和上市早晚等.留瓜的关键包括留瓜节位、留瓜数量和留瓜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小型哈密瓜品种‘HM5’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单蔓整枝留1果套袋、单蔓整枝留1果不套袋、双蔓整枝留2果套袋、双蔓整枝留2果不套袋。研究了不同整枝留果方式及是否套袋对网纹甜瓜生长、产量、品质和商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类型网纹甜瓜单蔓整枝留1果处理生育期短、产量高;同时套袋处理果实网纹外观性好,果实大小适中,果肉含糖量高。因此,以单蔓整枝留1果套袋的管理方式为最佳。  相似文献   

6.
以塑料大棚栽培的厚皮甜瓜品种‘翠雪5号’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留瓜节位对不同节位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单果重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翠雪5号’在第16节位留瓜时,可溶性蛋白(Pr)含量和叶绿素(Chl)高于第13节位留瓜,丙二醛含量(MDA)和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低于第13节位留瓜。然而,不同留瓜节位还会影响甜瓜植株衰老进程,对果实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同一个品种春季栽培比秋季栽培的坐瓜节位要高2个节位左右,这样结出的瓜不仅果形好且大、产量高,糖度也高。  相似文献   

7.
早春厚皮甜瓜留果节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早春厚皮甜瓜吊蔓栽培分别于12、13、14和15节进行留果试验。结果表明,平均留果提早1个节位,成熟期提前1d;13、14、15节留果产量差异不显著,与12节留果差异极显著。12~15节留果各处理甜瓜茎叶生长、果形指数、果肉厚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网纹甜瓜因其漂亮的外观、甜爽的口味而畅销国际市场,尤其是高档网纹甜瓜售价不菲,如在日本,早春1个高档网纹甜瓜拍卖价可高达1万日元以上,是普通网纹甜瓜市场售价的2~5倍以上。近年来,普通甜瓜发展较多,产量剧增,但销路不畅,因此栽培效益下降。而适宜作高档礼品的网纹甜瓜不仅口感风味好,而且外观漂亮有特色,市场供不应求,引起了栽培者的重视。然而在浙江西部地区由于大部分瓜农未能掌握其主要栽培特性,栽培管理不到位,生产的网纹甜瓜达不到应有的外观和品质要求,经济效益不高,影响了网纹甜瓜的发展。笔者近年来在网纹甜瓜的春季大棚优质…  相似文献   

9.
网纹甜瓜的单株坐果数与果实的含糖量、品质、产量密切相关,作者以比美网纹甜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整枝坐果方式对其商品性和产量的影响试验,以期提高上海地区网纹甜瓜的种植水平和种植效益。试验结果表明,春季栽培比美网纹甜瓜,适合采用单蔓1株1果或双蔓1株2果的整枝坐果方式,甜瓜的网纹美观、大小适中、糖度高、产量高;秋季栽培比美网纹甜瓜,适合采用单蔓1株1果的整枝坐果方式,甜瓜的网纹美观、大小适中、糖度高、产量高。  相似文献   

10.
网纹甜瓜属葫芦科甜瓜属的1个变种,是厚皮甜瓜中的精品,颇受人们欢迎.由于网纹甜瓜性喜高温干燥、强光照及昼夜温差大的环境,宁波地区一般采用大棚等设施栽培.作为高档水果,近年来网纹甜瓜栽培面积越来越大.为了降低种子成本,日本大和农园株式会社与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在宁波合作制种.现将几年来网纹甜瓜的制种实践与经验,总结成宁波地区大棚网纹甜瓜制种栽培技术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1.
对杂交辣椒种子经变温处理后对其植株生物学性状及果实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变温处理杂交辣椒种子植株株高、株幅、最大叶面积均明显高于对照植株;第1雌花节位较对照降低;单果种子数、单株结果数、单株种子质量、小区种子产量和折667 m2的产量均较对照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2.
以大型冬瓜一代杂种白星的父母本为试材,研究了人工授粉、留瓜节位、单株留瓜数、种瓜采收期和后熟期,以及种植密度对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第2或第3雌花节位留种瓜较好,单株选留1个种瓜较为适宜;7:00~9:00每朵雄花授1~3朵雌花为较适宜的授粉量;授粉60 d后采收种瓜,并经过20 d的后熟期,种子成熟度好,发芽率高;每667 m2栽800~900株的定植密度可以获得较高的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测试乙烯利对不同雌雄同株异花瓜类制种产量的影响,以瓠瓜、苦瓜、南瓜和黄瓜作为材料,在2叶1心和3叶1心这2个时期分别喷施100、150、200、250、300 mg/L乙烯利。结果表明:喷施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可显著降低4种瓜类株高,有效降低第1雌花节位和增加20节内雌花数量,增加第1朵雌花开花所需时间,但对单瓜种粒数影响较小。当乙烯利使用浓度为瓠瓜150 mg/L、苦瓜200 mg/L、南瓜200 mg/L和黄瓜100 mg/L时,4种瓜类制种综合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对7 份子莲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子莲11 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性强
弱为:莲蓬数>花托直径>单粒鲜莲子质量>单个鲜花托质量>平均心皮数>鲜果实横径>结实率>叶柄粗>鲜果实纵径>
叶片长半径>叶柄高。其中,莲蓬数、花托直径和单粒鲜莲子质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从通径分析结果来看,莲
蓬数、单个鲜花托质量、结实率、平均心皮数对子莲产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直接作用;花托直径、鲜果实横径、鲜果实纵径、
叶柄粗对子莲产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间接作用;而叶柄高、叶片长半径、单粒鲜莲子质量对子莲产量的影响则通过直接和间
接共同起作用。综合以上分析,提高子莲产量的主攻方向是提高单位面积莲蓬数、单个鲜花托质量、平均心皮数和结实率,
同时兼顾花托直径、单粒鲜莲子质量的增加,并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贺从安 《长江蔬菜》2013,(20):46-48
为了弄清调控萝卜杂交种种子产量的影响因素,以夏抗40天萝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纬度地区(武汉、阜阳、泰安及张掖)夏抗40天萝卜种株分枝数量、结荚数量及种子质量等,以期揭示纬度对萝卜杂交种种子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夏抗40天萝卜种株种子产量构成因素中,总结荚数、单荚粒数、千粒质量以甘肃张掖最高,制种总产量也是甘肃张掖地区的最高,达58.2kg/667m2,其次是山东泰安。  相似文献   

16.
摘要:新籽用瓜8号(LS124)是根据籽用瓜生产和市场需求,从新籽用瓜5号(F1)自然授粉的后代定向选育而成的新品种。植株长势较强,易坐果且整齐。主蔓第1朵雌花着生于6节左右,以后每隔3-5节再现1朵雌花。属早熟品种,全生育期90d左右,果实发育期55d左右。果实圆球形,果皮白色覆细核桃纹,白瓤,瓜籽黑边白心。单瓜瓜籽质量52.3g左右,667m^2产籽量178kg,其籽粒饱满,板平,中片,商品性好。适宜在新疆地区南北疆种植。2012年7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7.
Jute mallow is a nutritious leafy vegetable used by many people in Afric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select accessions with high leaf yield and seed yield. We investigated seven agronomic traits that are related to leaf yield and seed yield and how they correlate with each other. The results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accessions in all traits. Leaf fresh weight ranged from 18.3 to 121.3 g/plant in accessions TOT 6747 and TOT 8532, respectively. The highest variability between the accessions was also observed in seed yield. It ranged from 1.0 g/plant in accession TOT 7980 to 35.5 g/plant in TOT 7866. Eight other accessions had a seed yield of 1.0 g/plant.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correlations were observed between leaf fresh weight and leaf dry weight (r = 0.84), leaf area (r = 0.33), and number of leaves (r = 0.40).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in seed yield and weight of pods per plant (r = 0.83). The evaluation of these agronomic traits for leaf and seed yield in this germplasm has revealed useful information for breeders in their efforts to improve the yield as well as selection of accessions with good agronomic traits.  相似文献   

18.
李易蓉 《长江蔬菜》2013,(20):30-32
为了提高青花菜自交不亲和系种子产量,研究了授粉时期对不同熟性青花菜自交不亲和系结荚率、平均单荚籽粒数、种子千粒质量和种子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授粉时期对青花菜自交不亲和系种子生产有显著差异,早熟青花菜自交不亲和系在末花期授粉的结荚率、单荚籽粒数、种子千粒质量、种子产量最高,而中熟、晚熟青花菜自交不亲和系在盛花期授粉结荚率、单荚籽粒数、种子千粒质量、种子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宋波  马迅  李昌贵  吕蕾  徐海 《蔬菜》2019,(11):77-79
以3个黄心乌杂交新品种和2个商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农艺性状和杂交制种比较试验,以筛选优良新品种。研究表明:WTC-1株型较紧凑,且杂交制种产量最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WTC-2株型紧凑,适合高密度栽培,可通过提高种植密度来增加产量,但需进一步优化制种技术,提高其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20.
大麦芽苗菜生产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质大麦种子为试材,测定不同浸种时间和栽培基质条件下大麦芽苗菜株高、产量和颜色等指标,研究浸种时间和基质对大麦芽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大麦芽苗菜的最佳浸种时间为12 h,理想栽培基质为蛭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