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7 毫秒
1.
安徽省杂交粳稻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安徽省水稻生产现状和杂交粳稻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杂交粳稻发展所具有的地理和市场需求优势、政策和科技优势等,分析了发展杂交粳稻的面积和产量潜力,提出了发展杂交粳稻的目标和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粳稻生产现状及籼改粳发展潜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安徽省近3年粳稻生产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了安徽省粳稻生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制约安徽省粳稻发展的主要因素,以推进"籼改粳"工作进程,提升安徽省稻米产业的竞争力。安徽省粳稻种植主要分布在合肥、安庆、六安、芜湖、蚌埠、滁州等地;粳稻生产以直播为主,机插为辅;所种植的粳稻品种以外引为主,占77.57%,本省自主选育品种仅占22.43%;近3年粳稻平均单产为7.51 t/hm~2。提出应以沿淮、沿江一带以及江淮东南部为重点区域,以发展中粳和单季晚粳为主体的建议。最后,提出了安徽省加快发展粳稻生产的目标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江苏粳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从粳稻种植面积、产量水平和品质现状及消费特点等方面阐述了江苏粳稻生产现状,从粳稻生产的资源、品种、技术、效益、产业化等方面分析了发展江苏粳稻生产的优势,针对江苏粳稻生产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发展粳稻生产的思路、目标与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粳稻持续快速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水稻生产大国,稻谷总产量始终居于首位。其中粳稻是世界最大生产国,粳稻大米在国际市场所占的份额也最大,具有最强的竞争优势。据笔者最近调查:我国2008年粳稻面积已将近809万hm2,超过全国水稻总面积的1/4。从产量水平上看,粳稻一季产量水平高于籼稻单季产量。粳稻生产的地缘优势和具有的高产性、高品质、高经济效益等优势也是籼稻所不及的。但水资源严重不足,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等因素影响了粳稻的持续快速发展。提出了加强粳稻科研组织协作和粳稻科研系统立项研究、促进粳稻科技学术交流等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石桥市是国家优质米和商品粮基地之一,发展优质粳稻生产具有品种、区域、基地、环境、技术、社会经济、企业运营优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论述了该地区发展优质粳稻生产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国南方和北方在杂交粳稻选育和推广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杂交籼稻相比,推广步伐嫌慢,有些地区还一度出现不同程度的种子混杂现象。为了探讨这些问题的实质,寻出有效的解决途径,以便保证“七五”攻关任务的完成和促进杂交粳稻在南、北方粳稻地区健康发展,全国杂交水稻攻关协作组特于1987年10月11—14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杂交粳稻学术讨论会。会议首先以一天时间考察了安徽省农科院及舒城、桐城两县当优C堡不育系原种繁殖、制种和大田生产现场的种子纯度和组合优 势。经几天的充分交流和热烈讨论,弄清了 杂交粳稻推广不快和…  相似文献   

7.
范铁丰 《北方水稻》2012,42(2):76-80
通过总结目前国外发达国家水稻生产的现状,指出我国水稻生产今后的发展方向。并结合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现状,分析了国内外市场对粳稻的需求和黑龙江粳稻生产的优势,阐明了黑龙江水稻生产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由此证明黑龙江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大石桥市是国家优质米和商品粮基地之一,发展优质粳稻生产具有品种、区域、基地、环境、技术、社会经济、企业运营优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论述了该地区发展优质粳稻生产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辽宁省水稻科研育种现状,明确了水稻发展所具有的科技优势、自然优势以及市场需求优势等,提出了明确水稻生产发展思路、加快粳稻科研育种进程、发展水稻深加工等辽宁省水稻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辽宁省水稻科研育种现状,明确了水稻发展所具有的科技优势、自然优势以及市场需求优势等,提出了明确水稻生产发展思路、加快粳稻科研育种进程、发展水稻深加工等辽宁省水稻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从水稻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等方面分析了湖南邵阳发展粳稻生产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提出探索粳稻高产栽培技术规范、培育粳稻生产专业合作社、多方支持助推粳稻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北方超级粳稻育种研究进展与前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育种理论、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综合评述了中国北方超级粳稻育种研究的进展与前景,认为培育和推广超级稻是继株型育种和杂交稻之后,提高北方粳稻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北方水稻生产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利用籼粳稻杂交创造新株型和强优势,通过回交或复交优化性状组配,聚合有利基因,进而选育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超级稻”育种理论与技术路线确立之后,常规超级梗稻育种已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地培育出一批优质抗病的超级稻新品种并已广泛应用于生产。与常规超级稻育种相比,超级杂交粳稻育种研究进展相对较缓慢。这一方面是由于北方气候与生态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是育种技术研究相对落后。解决优势与生育期的矛盾、产量与品质的矛盾以及提高制种产量等问题,仍然是北方超级杂交粳稻育种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讨论了与超级粳稻育种有关的生理和遗传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湖南稻米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剖析了粳稻发展背景、"镉米"的危害和治理、粳稻发展优势,提出了开发培育粳稻产业、推进湘南湘西优质稻产业提质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南方粳稻生产与发展研究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劲等 《中国稻米》2014,(1):5-11
发展粳稻生产是我国稻作生产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本文重点阐述了南方稻区粳稻生产概况,分析了生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南方粳稻发展对策,最后总结了南方粳稻生产发展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5.
江苏中粳稻推广现状及发展杂交粳稻的优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概述了江苏省常规中粳和杂交中粳的推广现状,分析了杂交粳稻的生产优势,提出了推广杂交粳稻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杂交粳稻机插秧技术主要采用精量播种和宽行机插技术,将机插秧的节省秧田、节约水肥药、节本省工、高产稳产等优点和杂交粳稻的生产优势结合起来,实现高产高效。本文介绍了太湖地区杂交粳稻机插秧的生产技术规程,包括育秧、机插和大田管理等。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再生稻生产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入调查安徽省再生稻生产应用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安徽省再生稻生产应用现状,分析了再生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优势,提出了发展再生稻生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双优3404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BT型粳稻不育系双九A与粳稻恢复系皖恢3404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粳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抗病性较强、米质较优、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7年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从生产推广面积、应用品种与产后加工等方面总结了湖南粳稻的生产现状,并分析了湖南粳稻生产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湖南发展粳稻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杂交粳稻发展的必要性及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我国杂交粳稻的发展现状,从未来粮食增产,实现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升我国稻米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分析了杂交粳稻发展的必要性;从提高杂交粳稻优势水平,改良品质,提高制种产量和种子纯度等方面分析了杂交粳稻发展的趋势,阐明了杂交粳稻将会对我国粮食增产所产生的作用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