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润楠属植物的抗寒性,检测了4种润楠属植物在自然低温胁迫下的生理指标:叶绿素、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SP),分析其抗寒性。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4种润楠属植物的抗寒性,结果为:宜昌润楠>刨花润楠>红梗润楠>小果润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4种润楠属植物的观赏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为:宜昌润楠>刨花润楠>小果润楠>红梗润楠。  相似文献   

2.
楠木是我国传统的珍贵树种,通常指樟科楠属(Phoebe)和润楠属(Machilus)植物。广东省具有丰富的润楠属树木资源,但已利用的种类极少。根据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记录,在广东省共发现润楠属植物23种,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地。文章介绍了润楠属植物在广东省作为商品和科研种质资源的人工栽培情况,并对其保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浙江润楠Machilus chekiangensis和绒毛润楠M. velutina为广东樟科Lauraceae乡土树种,树形优美,四季常青,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良好的观赏价值,特别是浙江润楠的春色红叶及绒毛润楠的锈色绒毛。两种润楠属植物在广东地区的适应性强,病虫害少,抗逆性较强,管理粗放。根据两种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长习性,在园林中可作为风景林木、孤植树及行道树等。  相似文献   

4.
润楠属常绿乔木,植物中富含结构多样性的活性代谢产物,广泛应用于医药产业;但目前,润楠叶经济价值尚未得到充分挖掘。经前期研究发现润楠叶中过氧化物酶活性较高,为进一步发掘润楠叶的潜在应用价值,故对润楠叶过氧化物酶进行了初步分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润楠叶过氧化物酶在有效去除环境水体中低浓度有机污染物BPA上的特性。结果表明,经硫酸铵沉淀、双水相萃取,从润楠成熟叶片中可分离得到一种活性较高、性质稳定的过氧化物酶;该酶清除BPA的最佳条件为pH值6,温度25℃,H2O2/BPA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其清除率达95%以上;润楠过氧化物酶在有效去除环境水体中类激素类污染物中具有重大潜在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湖北省宜都市的野生楠木资源分布状况、种群结构及其群落特征。【方法】采用样方法分别在宜都市的王家畈镇、聂家河镇和潘家湾乡对楠木资源分布集中地段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并记录其生境条件和群落特征。【结果】调查区内发现野生楠木类植物计264株,楠属植物3种,分别为竹叶楠Phoebe faberi、桢楠P.zhennan、湘楠P.hunanensis;润楠属植物4种,分别为润楠Machilus pingii、宜昌润楠M.ichangensis、华润楠M.chinensis、刨花润楠M.pauhoi,其中华润楠、刨花润楠初步确定为宜都市新分布记录种。楠木较多分布在山地比较潮湿的阴坡,坡度为30°~40°,坡位为中坡位和下坡位,海拔在710 m左右,群落类型为常绿或落叶阔叶林的生境条件下,其楠木类植物群落的维管束植物共有71种,隶属41科60属,以樟科和蔷薇科植物比较多,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占有绝对的优势,高位芽植物在群落中的比重最大。【结论】该调查区内的润楠属植物种群年龄结构相比楠属更合理,大致呈稳定型,而楠属植物种群年龄结构大致呈衰退型。探讨了样地野生楠木数量及群落结构特征,为其天然林保护及种质资源保存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城市景观树种的配置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宜昌市楠木类树种资源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2017年对宜昌楠木类树种资源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宜昌习惯将樟科中的楠属、润楠属树种及琼楠属、山胡椒属的部分树种统称为"楠木",已发现17种,按起源划分乡土6种,引进11种;按属划分楠属6种,润楠属9种,琼楠属1种,山胡椒属1种。由于人为砍伐和生境破坏,加上自身繁殖率低的原因,楠木类树种自然资源近于枯竭,部分楠木类树种引进栽培获得成功,保护和发展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7.
广东南昆山华东润楠群落及优势种群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样方调查法研究了南昆山华东润楠群落物种组成及优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华东润楠群落以樟科、壳斗科和山龙眼科等热带亚热带植物类群为优势。华东润楠是群落的优势种群,该种群具有较丰富的幼苗和Ⅵ级立木,但缺乏Ⅲ级至V级中龄级立木,种群结构不稳定。幼龄期个体呈聚集分布,林冠层个体趋于随机分布,表明该种群在群落中已呈现衰退趋势。随着群落的进展演替,华东润楠种群的优势将被其它中生性树种所代替。  相似文献   

8.
保护植物润楠资源现状及分类学地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润楠(Machilus nanmu)是我国西南特有的国家Ⅱ级保护植物,仅分布于四川、云南和重庆,是优良的楠木树种,人为破坏严重,资源稀缺。长期以来,润楠拉丁学名混乱,澄清其拉丁学名,有利于司法办案。  相似文献   

9.
^根据湖南会同鹰嘴界国家自然保护区内0.96 hm2次生阔叶林样地中胸径4 cm的树木逐一定位测定的数据,采用Hegyi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对该森林植物群落优势种的种内与种间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次生阔叶林内13个优势种的竞争强度排序为马尾松刨花楠红皮树毛豹皮樟赤杨叶城口桤叶树枫香青冈栎狭叶润楠杉木檵木南酸枣黄杞。其中,种内竞争大于种间竞争的优势种群为狭叶润楠、杉木、南酸枣、黄杞;种内竞争小于种间竞争的有马尾松、刨花楠、红皮树、毛豹皮樟、城口桤叶树、枫香、青冈栎;种内和种间竞争相差不大的树种为檵木和赤杨叶。各优势树种与上层树种之间的竞争较下层强烈,树木竞争强度与胸径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润楠属(Machilus)的短序润楠(M.breviflora)、浙江润楠(M.chekiangensis)、红楠(M.thunbergii)、凤凰润楠(M.phoenicis)4种植物的鲜叶精油;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精油样品进行分离和鉴定,共鉴定出108种挥发性化合物;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表明,4种植物精油中均出现的成分是香橙烯、δ-杜松烯、蓝桉醇、α-古芸烯、a-葎草烯、芳樟醇、匙叶桉油烯醇、反式石竹烯,其中芳樟醇、匙叶桉油烯醇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火力楠和刨花润楠接种AM菌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5个AM菌根真菌接种乡土阔叶树种火力楠和刨花润楠苗木,种植4个月后观测AM菌根菌对两种树种生长和保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树种接种AM菌对其树高生长和保存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火力楠的菌根效应较刨花润楠显著,苏格兰球囊霉90036菌株、地表球囊霉9004菌株和木薯球囊霉3008菌株适用于火力楠小苗接种,而刨花润楠有待筛选更适合该树种的优良菌种或菌株。  相似文献   

12.
红豆树是国家Ⅱ级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开展百年红豆树群落学特征研究,对于保护红豆树古树群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霞浦县崇儒乡,用群落学方法对百年天然红豆树群落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红豆树、刨花润楠和毛锥3个树种在乔木层中占据绝对优势,三者的重要值分别为84.1%、49.3%和29.5%。根据群落中各树种的重要值,可将其命名为“红豆树+刨花润楠+红楠”群落。红豆树古群落垂直结构丰富,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层明显,上层木为红豆树和刨花润楠,中层木为红楠、毛锥、钩锥等,林下更新层主要为红豆树、刨花润楠、毛锥。红豆树群落红豆树种群呈增长型,天然更新良好,在无干扰状态下红豆树群落能够实现自然更新。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更优的园林绿化材料,探索园林绿化树种观赏特性的科学评价方法,以刨花润楠为例,根据8位林业专家给出的刨花润楠的9项观赏指标的重要性序列值,采用Delphi法对各观赏指标进行赋权,在此基础上运用TOPSIS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梅州地区初选出的25株野生刨花润楠进行观赏性综合评价,并将2种方法评价结果进行综合。最终,25株刨花润楠被评为4个等级,并用方差分析对所分等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所分4个等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综合2种方法的评价结果是有效、可行的。评价选出的优良单株可为园林绿化利用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14.
华东楠,为樟科润楠属植物。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重要组成树种之一。旌德县庙首林场马家溪工区沿河两边及山沟、山谷地带均有自然分布。华东楠为常绿乔木,耐阴树种,深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和肥沃的微酸性、中性沙壤土,幼树耐寒性较差,生长速度中等,是珍贵用材树种。庙首林场自2003年开始采种育苗试验,2006年造林,现已基本获得成功。一、采种华东楠4月开花,种子成熟期在8月中旬前后,果皮由青转变为蓝黑色,即达成熟。  相似文献   

15.
采用2 km×2 km的UTM网格取样法及相邻样方法对东莞市樟科林木资源进行调查,统计每个样地乔木树种植株数量、胸高断面积以及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樟科林木资源的分布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1)在东莞市的天然森林里,樟科林木以润楠属、樟属和木姜子属为主,常见树种多为阳生性先锋树种,如豺皮樟(Litsea rotundifolia)、山苍子(L. cubeba)、潺槁树(L. glutinosa)等,以及中性长寿树种黄樟(Cinnamomum porrectum)和浙江润楠(Machilus chekiangensis),其他树种均为零星分布.浙江润楠、黄樟、山苍子、豺皮樟等种类海拔区间分布较宽,各样地几乎都有分布,而潺槁树明显更多地集中分布在中低海拔的山地中;(2)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仅有樟树(C. camphora )1种,属我国栽培的常绿硬木类珍贵树种有黄樟、浙江润楠和樟树3种;(3)樟科林木种数与群落所有林木植株数量、群落丰富度及香侬韦纳多样性指数均存在正相关关系;(4)樟科林木的植株密度与海拔显著相关,高海拔森林群落中明显比低海拔地区的大;(5)樟科林木胸高断面积与海拔、樟科林木植株数量及优势种种类等相关性显著;(6)浙江润楠具有集群分布、且树木径级较大等特点,且其海拔分布区间较宽,其木材资源在东莞市天然森林里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百度试验法研究了刨花润楠的木材干燥特性,结果表明:刨花润楠属难干木材,干燥速度4级,较慢;截面变形严重,达4级;扭曲明显,为3级;初期开裂和内裂等级分别为1级和2级。参照百度试验缺陷等级以及干燥缺陷对应的干燥条件制定了25~30 mm厚刨花润楠木材干燥基准。  相似文献   

17.
乡土树种是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保障。为满足城市园林建设的需要,基于广州乡土植物名录,筛选出一批适合华南地区城市绿化的乡土树种。从景观与美学价值、生态与资源价值、科研价值和适应能力4个方面构建了广州、华南地区乡土树种筛选与评价体系,确定了20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针对乡土树种共99科327属609种进行了综合评价。共筛选出优良I级树种104种,II级树种156种,III级树种162种,IV树种187种,建议选取前2级进行开发利用。基于综合评价结果,筛选了包括观赏树种、硬木类树种、湿地适宜树种等9类乡土特色树种。  相似文献   

18.
刨花润楠的优良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刨花润楠的材质较好,而且树种的适应性较强,在我国广西桂北地区有着广泛的种植,该树种对于广西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和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的作用。从刨花润楠的特性入手,首先分析了刨花润楠的优良特性,然后研究了刨花润楠的栽培技术,希望可以借此给相关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云勇生态公益林树种选择及配置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调查分析了广东省佛山市云勇生态林养护中心生态示范区林龄4~10 a生、总面积1 826.3 hm2的林分改造效果,结果显示:(1)生长较好、树高年生长量在1.0 m以上的乡土阔叶树种有高山望、楝叶吴茱萸、黧蒴、千年桐、灰木莲、尖叶杜英、仪花、海南石梓、乐昌含笑、山杜英、红锥、枫香、红荷木;树高年生长量在0.8~1.0 m的树种有山乌桕、樟树、乌桕、红苞木、木荷、黄樟、香椿、广东润楠、降香黄檀、阴香、秋枫、重阳木、润楠、浙江润楠等,上述树种适合于珠三角乃至南亚热带地区生态公益林营造;(2)初步筛选出8个配置方案,其树种组成为2~7个,可根据造林区域自然条件,分别应用于生态景观林建设或以地带性稳定森林群落恢复为目标的生态公益林建设。  相似文献   

20.
陈昭  董必珍  关心怡 《绿色科技》2019,(3):126-127,130
指出了润楠属为樟科常绿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其自然资源保护措施不到位,生理生态理论研究比较缺乏。对润楠属7个种的木质部导管特征,包括导管密度(CD)、导管面积(CA)和导管壁加固系数(CWR)进行了研究,试图寻找其相互关系,为润楠属的生理生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润楠属的导管密度与导管壁加固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导管面积与导管壁加固系数呈显著正相关;导管密度和导管面积不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