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防治蚕豆病虫害技术以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很大成果,本文全面总结了蚕豆病虫害防治、种植栽培技术的相关研究。【方法】从病虫害发生特点、影响因素和防控措施等方面总结蚕豆常见病虫害防控技术;从选地整地、播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蚕豆种植改良技术。【结果】培育出高耐性的高产植株是防治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的最有效手段。【结论】结合当地情况,做出针对性措施,培养高产耐病植株,可以提高蚕豆种植的经济效益,减少病虫害防治不当带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白蜡树相关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对树木长势以及观赏性等方面产生严重影响,【目的】就是对其防控技术进行研究,进而有效控制病虫害危害性。【方法】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通过绿色防控措施,可以充分提升白蜡病虫害防治效果。【结论】本次研究成果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榆树栽培技术要点;【方法】以武威市为例,结合当地榆树特点及栽培现状,制定针对性的榆树栽培技术方案,明确榆树栽培技术要点及栽培管理的重要性;【结果】榆树种植中,加强栽培管理工作,有助于提高榆树成活率,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结论】榆树栽培期间,做好育苗管理、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工作,可显著提升榆树栽培质量,进而起到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决传统技术在大棚番茄病虫害防治栽培中效果较差的问题。【方法】本文提出基于大数据的大棚番茄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研究,利用无线传感器对大棚番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对大棚番茄生长数据进行切割、增强、线性转化处理,获取大棚番茄病虫害特征;利用大数据技术计算病虫害发病概率,通过与番茄病虫害资源库数据比对确定病虫害种类;根据大棚番茄病虫害发病程度,确定药物种类、用药量以及用药次数,制定防治栽培方案。【结果】通过试验结果证明,应用本文设计栽培技术种植的大棚番茄病虫害发病率约为2.4%,低于传统栽培技术下的发病率。【结论】本文提出的基于大数据的大棚番茄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在实际栽培应用中效果较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引导农民在夏秋季节豇豆栽培中采取正确措施提高豇豆的产量及质量,稳定农民种植豇豆的收益。【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夏秋季节栽培豇豆容易出现植株徒长、落花落荚、病虫害加剧等不良现象,造成减产减收的原因,提出防控管理措施。【结果】在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采取控苗期、防中期、促后期的"三控三防三促"防控管理技术措施,提高了豇豆产量和质量,平均每667m2产量达到2412kg,增收4341. 6元,增加经济效益。【结论】南方夏秋季节栽培豇豆只要加强管理、措施得当,可以实现高产优质增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索研究华南地区沙律蔬菜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方法】本文结合沙律蔬菜基地的建设实践,分析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及沙律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参照我国绿色食品生产管理的有关行业标准来开展研究。【结果】提出了合适的地点选择、合理的品种布局、科学的肥水管理、病虫害的绿色综合治理以及适时采收、及时销售等沙律蔬菜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尤其是对沙律蔬菜的病虫害防控制定了一系列绿色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结论】本项目的研究为华南地区沙律蔬菜的高效绿色栽培提供技术参考,对促进我国南方沙律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贡柑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调查分析,根据实际经验总结贡柑栽培技术。【内容】阐述贡柑种植前准备、日常管理、常见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分析贡柑栽培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生态茶园常见病虫害及其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方法】以勐海县为例,结合当前茶园病虫害发生特点及现状,提出可行性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与措施;【结果】茶园病虫害防治中,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有助于减轻农业污染,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为茶农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促进茶园生态化发展;【结论】生态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极大的解决了传统防治技术弊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显著,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国槐为蝶形花科乔木植物,树冠高大,姿态优美,属于寿光市常见的乡土树种之一,其经济价值以及药用价值均较高。国槐适应性强,管理相对比较简单,但也应该遵循其生物学规律,掌握其栽培要点,同时注意加强病虫害防控,才能长成健康美观的大树。结合寿光地区国槐抚育管理的特点,介绍了国槐栽培及其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山东地区玉米的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相关策略,为山东地区玉米种植产业高效发展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玉米的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和促进种植经济发展的措施三个方面展开分析。【结果】只有科学的种植技术与及时的病虫害防治完美结合才能够实现玉米种植产业稳步发展,同时提升玉米的产量及品质是实现农业经济飞跃的重要前提。【结论】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必须将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水平不断提升,才能够促进山东地区农业经济水平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旨在探讨水稻高产与养分高效利用协调的栽培技术。【方法】以杂交粳稻常优3号为材料,设置未施氮处理(0N)、当地高产栽培(对照)、增产增效栽培、再高产栽培、再高效栽培和保产增效栽培等6种栽培模式,比较分析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产量的形成特点和养分吸收利用特征。【结果】增产增效栽培、再高产栽培、再高效栽培和保产增效栽培两年的平均产量分别为9.5、11.5、10.7和9.0 t•hm-2,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4.5%、38.6%、28.9%和8.4%。与对照相比,上述各处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了39.5%、93.9%、86.1%和31.0%(相对值),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了66.5%、84.4%、98.2%和70.1%。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穗分化至抽穗期的氮、磷、钾的吸收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通过栽培技术的集成优化,可以大幅度同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古树具有极大的生态价值意义,通过调查北京市昌平区和门头沟区古树健康状况与病虫害发生情况,掌握两区古树生长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古树保护与精细化养护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北京十三陵林场、庆王坟、戒台寺、潭柘寺、妙峰山古树群的古树进行健康状况及病虫害调查。【结果】调查的422棵古树中,81%的古树处于健康状态,腐朽率3.79%,流胶发生率为4.5%,新鲜蛀孔发生率为1.18%。其中国槐、银杏、七叶树、玉兰和元宝枫古树的健康率均为100%。在发生病虫害的古树中,油松古树腐朽率最低,为1.72%、病情指数1.72;白皮松古树流胶率发生最低,为2.86%;油松古树蛀干害虫危害率最低,为0.47%。【结论】北京昌平区、门头沟区古树整体处于健康水平,古树病虫害发生程度与健康等级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篇名】温室厚皮甜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作者】郭小俊,谢成俊【刊名】甘肃农业科技2002年04期【机构】兰州市农科所,兰州市农科所甘肃兰州730000【摘要】由于日光温室生态环境独特,周年生产,因而种植的厚皮甜瓜病虫害重,产量、品质下降。1999年利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在兰州市农科所和平试验站进行厚皮甜瓜冬春茬栽培试验,其增产效果好,品质优,介绍其栽培技术。【篇名】温室黄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作者】聂爱湘,李红【刊名】新疆农业科技2002年01期【机构】博州农业科技开发中心,博州农业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摸清郓城县杜仲的主要病害种类及发生规律,为科学制定杜仲病虫害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采取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郓城县杜仲基地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及规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郓城县杜仲主要病虫害25种,其中病害10种,虫害15种。严重的病虫害为根腐病、立枯病、刺蛾、地老虎、蝼蛄、金龟子等。【结论】针对杜仲主要病虫害,运用营林、物理、生物及化学药剂,通过林间防控实践总结了杜仲病虫害的发展趋势、影响因素及综合防控技术,推进了杜仲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苹果矮砧密植栽培模式技术要点,以期推进苹果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方向转变。【方法】分析新时期矮砧苹果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矮化砧木选择、密植方法的确定、大苗建园、立架栽培、整形与修剪、行间生草、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一步优化苹果矮砧栽培技术措施。【结果】苹果矮砧栽培技术有着明显的作用优势,能够更好地弥补乔砧栽培技术弊端,苹果树经过矮化后,树冠较矮,易于管理,便于机械化作业的顺利开展,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苹果树栽培成本。另外,苹果矮砧栽植能够增强果园通风透光性,促进苹果树光合作用,充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在3年内实现苹果丰产这一目标。【结论】苹果矮砧密植能够有效弥补乔砧密植难度大、管理不便、光照不良、低产低质等弊端,需大力推广苹果矮砧密植这一先进栽培技术,这是推动苹果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进行农作物栽培和病虫害防控,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有积极意义,不仅可以减少病虫害带来的损失,还可以保障农作物安全生产,保证生态环境安全。本次对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简单分析,为农作物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推进蔬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对蔬菜种植基地进行科学指导,科学制定病虫害防治措施,促进蔬菜病虫害防治效果。【方法】通过对种植基地走访调研、查阅相关文献及田间实验,针对番茄、辣椒、黄瓜等蔬菜易发生的灰霉病、根接线虫病、病毒病、霜霉病,以及温室白粉虱、蚜虫、蓟马、斑潜蝇等病虫害,作为种植基地的防控重点,对病虫害发生种类和规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田间药效试验发现,105亿cfu/g多粘·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黄瓜灰霉病、霜霉病、白粉病防治效果可达到80%以上,且对蔬菜无不良药害;运用0.5%香菇多糖水剂18.25/hm2对辣椒病毒病、番茄病毒病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9.2%和78.9%,可以作为无公害病毒病的药剂;运用复合微生物酵素对辣椒根腐病防治效果可达到81.23%;放丽蚜小蜂对白粉虱、蚜虫等,防治效果明显;黄板对白粉虱、美洲斑潜蝇有效,蓝板对蓟马有效。【结论】运用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其防治措施包括农业、物理、生物以及化学药剂。在蔬菜种植基地实践过程中,运用绿色防控技术可有效控制蔬菜病虫害,避免土壤及蔬菜出现农药残留,提高蔬菜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棉花田间常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方法】以黄河三角洲地区为例,通过实际调查的方式,明确棉花田间常见病虫害类型,并制定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方案及措施,进而降低病虫害发病率。【结果】加强棉花田间病虫害综合防治,可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病率,确保棉花良好生长。【结论】棉花田间病虫害高发背景下,要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综合应用农业技术、栽培技术、物理技术、生物技术、化学技术,提升棉花田间病虫害综合防治效果,保障棉花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研究龙牙百合病虫害发生种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方法】经定点调查和大面积不定期普查,研究探索或引进绿色防控技术。【结果】隆回龙牙百合非侵染性病害主要有缺锌、缺铁,常因误诊造成大面积僵苗,侵染性主要有病毒病、疫病、灰霉病、细菌性软腐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螨类、金龟子、金针虫。通过多年来的探索发现采用生态控制、施用生物菌剂、结合深耕整地合理轮作、科学合理用药、灌根与喷雾相结合等绿色防控措施,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保障百合品质与产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出适合云南玉溪冬季种植的马铃薯栽培技术,解决玉溪马铃薯栽培方法单一的问题,促进玉溪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方法】对2014年引进的云薯303马铃薯品种进行田间栽培技术方法比较试验,观测各栽培方法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等。【结果】单垄单行覆膜种植(行距0.8m,株距0.3m),其叶面积和产量与其它栽培方法相比最高,地下薯块产量达到12.6 t·hm-2。【结论】马铃薯单垄单行覆膜栽培方法,能增加马铃薯产量,在云南玉溪市冬作马铃薯栽培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