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蚕桑业的科学试验中,常常进行对比分析。但在完成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必须解决试验精确性及可靠性问题。试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不能仅凭两个平均数就能判别其优劣。必须把处理间的差异与误差的大小联系起来,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作显著性测验时,由于农业试验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试验误差较大,所以通常用5%或1%的概率作为处理间差异是否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水准。下面介绍一些蚕桑生产或科学研究中常遇到的单个样本、两个样本或多个样本间均数或百分数比较的差异显著性测验法。  相似文献   

2.
生物统计学是认识世界的工具,其中单样本t检验适用于样本均数x与已知总体均数μ0的比较,其比较目的是检验样本均数x所代表的总体均数μ与已知总体均数μ0是否有差别,而已知总体均数μ0一般为标准值、理论值或是经大量检验得到的较稳定的指标。试验共收集74名男性和96名女性大学生的血压、脉搏、体温、身高、体重指标,根据文献资料所得的正常身体指标参考范围,利用SPSS程序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单样本t检验分析和推断总体,从而揭示以样本数据探索规律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上一讲中已经说明,平均数通常作为一个试验资料的代表值,但是通常所得的平均数是若干个样本所计算的结果,如东肥×华合的张产茧量、全茧量、或解舒丝长等等,是若干个样本平均的结果,但它是否能代表其总体或者与某指定的总体之间的差异是否  相似文献   

4.
四、样本均数可靠性及总体均数可信限的测定§4.1样本均数的可靠性测定(标准误) 观察事物,若有可能最好是从事物的总体来研究,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所得的统计数值可以认为是完全可靠的。但事实上不可能搜集得总体的全部资料,因此,一般是采取抽样的方法来进行研究的。而从样本所得的结果(统计数)来推论和估计总体(参数)。但即使是严格遵守随机化  相似文献   

5.
应用可信区间估计总体间差异的大小通过由实验获得的几个均数(或率)的表面差异,来估计相应总体间差异的大小,常常是科研人员比较关心的问题。对这类资料常用的显著性检验方法,如t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等,只能回答总体间是否存在差异,而不能说明差异的大小。要...  相似文献   

6.
在生物科学的研究中,分析样本之间的差异程度除两个样本的均数用t检验法进行比较外,多数情况是3个、4个或更多个样本平均数间的相互比较,在这种情况下,需采用F检验法,差异显著者,再进行多重比较。多重比较是为了检验各处理组间的差异程度。常采用最小显著差数法(LSD)和最小显著极差法(LSR)。LSD法适用于多个平均数进行两两比较或都与对照组平均数进行比较。如果是多对平均数间的相互比较,应采用LSR法,即最小显著极差法。这种方法包括q检验和新复极差检验两种。  相似文献   

7.
抽样为了估计总体的参数(如均数、率、标准差等)而从其中抽出一部分个体组成供分析的样本称为抽样。抽样方法应能防止主、客观因素造成偏性(即系统误差),保证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简单随机抽样是以抽签或相当于抽签的方式从总体中抽取个体组成样本。其要点是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中的机会必须均等。标准误  相似文献   

8.
二、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t检验(一)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1.计算公式: 其中:x为样本均数u_0为总体均数S x为样本标准误2.程序: 3.程序说明: 4.应用实例及操作步骤: 设已知成年绵羊血液红蛋白含量平均为11.6g/100ml,而羔羊的该项生理常数尚未见报道。现某羊场抽验了14只羔羊血液的血红蛋白量,其数据如下: 13.0 10.4 12.0 8.5 10.0 10.6 10.5 10.0 9.6 10.5 12.0 9.3 11.5 10.7  相似文献   

9.
在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分析试验结果时,应避免单凭样本平均数差异的大小就对样本所在总体平均数是否有差异作出简单的结论。因为在试验研究中,虽然我们尽量排除各种偶然因素的干扰,以突出试验处理的效应,但就是同一个处理的不同重复的观  相似文献   

10.
最小二乘分析法是本世纪40年代初,数理统计学家创立的,70年代以来,该法在国外广泛应用于家畜育种、饲养等科研中,国内应用较少。最少二乘分析的优点是;在进行方差分析时,不仅能检验各因素水平效应差异是否显著,而且当差异显著时,可估计其均数及各因素水平的效应值(后者用常规方差分析方法是无法解决的),并可求出各因素水平组合的最小二乘均数,对原始资料进行校正。此外,该方法还适用于在试验设计或试验中,因试验动物死亡缺失或初生时的性别等造成资料的次级样本含量不等,以及便于编制电算程序。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选用284日龄罗曼商品代蛋鸡3256R,试验饲粮分4个粗蛋白质和代谢能处理水平(A、B、C、D),同一处理设加酶(试验)与不加酶(对照)组,共8个组。结果表明:随着粗蛋白质和代谢能水平的降低,产蛋率对照各组逐渐降低,试验各组比较,差异不显著。将加酶组与不加酶组聚类分析,加酶组显著高于不加酶组。料蛋比对应的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干物质和氮的代谢利用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各处理间,A处理中对照组与试验组差异不显著。经济效益,A处理对照与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其余处理对照与试验组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用284日龄罗曼商品代蛋鸡5256只,试验饲粮分4个粗蛋白质和代谢能处理水平(A、B、C、D),同一处理设加酶(试验)与不加酶(对照)组,共8个组。结果表明:随着粗蛋白质和代谢能水平的降低,产蛋率对照各组逐渐降低,试验各组比较,差异不显著。将加酶组与不加酶组聚类分析,加酶组显著高于不加酶组。料蛋比对应的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干物质和氮的代谢利用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各处理间,A处理中对照组与试验组差异不显著。经济效益,A处理对照与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其余处理对照与试验组间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东方蜜蜂DNA随机扩增多态及其遗传分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研究对云南及马来西亚的37个东方蜜蜂样本进行随机增多态DNA分析,从20个引物中筛选出11个引物,其中9个引物扩增出多态带。共检测到66条扩增片段,其中56条为多态带。用UPGMA聚类方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云南的样本、马来西亚的样本各自分别聚在一起,说明两个样本间遗传差异较大,群体之间存在着遗传分化。但就云南的32个个体而言,虽然聚类图中大多数采用自同一地区的样本聚在一起,但也存在一定交叉,提示云南地理群体间近期可能存在一定的基因流。  相似文献   

14.
上一讲介绍的t测验法,只适用于一个或两个样本平均数差异显著性的涮定。若试验要测定两个以上的样本之间的差异显著性时再用t测验法,就需要对每两个样本分别测验,不但非常麻烦;而且不合理,没有充分利用试验资料全部的信息;精确度也不高。因此,在试验多于两个以上的样本时,宜采用方差分析,又称为变量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基料对蚯蚓生长与孵化性能的影响,试验设6个基料处理组,试验Ⅰ组为牛粪组,试验Ⅱ组为鸡粪对照组,试验Ⅲ组为100%荞麦皮,试验Ⅳ组为100%玉米芯,试验Ⅴ组为60%荞麦皮+40%玉米芯,试验Ⅵ组为40%荞麦皮+60%玉米芯。蚯蚓性成熟后,从每个试验组随机选取20个用于孵化性能评定。整个饲养期为90 d。结果表明,不同基料对蚯蚓生长方面,15 d幼蚓总体质量和平均体质量、30 d蚯蚓总体质量及平均体质量和饲养结束后的总体质量,对照Ⅰ和Ⅱ组与试验Ⅲ、试验Ⅳ、试验Ⅴ和试验Ⅵ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试验Ⅴ组的体质量最高,并且显著高于试验Ⅲ、试验Ⅳ和试验Ⅵ组(P0.05);不同基料对蚯蚓孵化方面,产生环带时间(周)及产生蚓茧时间(周),对照Ⅰ和Ⅱ组与试验Ⅲ和试验Ⅴ组间差异显著(P0.05)。产茧量,对照Ⅰ组与试验Ⅳ和试验Ⅵ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试验Ⅴ组产茧量最多。幼蚓孵化时间,对照Ⅰ和Ⅱ组与试验Ⅴ组间差异显著(P0.05)。蚓茧孵化幼蚓数(周)、总的蚓茧孵化幼蚓数和最后发育完全的幼蚓数,试验Ⅴ组与其他各试验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试验Ⅴ组孵化幼蚓数最多。以试验Ⅴ组(60%荞麦皮+40%玉米芯)为最佳基料组合。  相似文献   

16.
溶菌酶参与机体内多种免疫反应,测定它在血清中的含量可作为了解机体免疫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试验用36头22日龄仔猪血清为试验样本,利用比浊法和ELISA两种方法测定血清中的溶菌酶.结果表明:ELISA测定法对同一样本3次测定值间的变异系数和对36个仔猪血清样本溶菌酶测定值变异系数均极显著(P<0.01)小于比浊法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17.
六、最小二乘分析法最小二乘分析是本世纪四十年代初创立的一种试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Yetes等1934年提出了第一个计算程式。七十年代以来,由于生物数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该方法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特别是奶牛业)的育种、饲养等领域的科研中。最小二乘分析法的优点是:在进行方差分析时,不但能检验各因素水平间效应差异是否显著,而且可估计其总体均数及各因素水平的效应值(后者用常规方差分析是无法获得的),  相似文献   

18.
标准差(s)与标准误(sx)的正确使用样本标准差(s)是描述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数据变异程度的统计量,s的大或小说明数据取值的分散或集中。s与样本均数(x)合用,主要是在大样本调查研究中,对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总体正常值范围进行估计。常用x±1.96s...  相似文献   

19.
1979至1980年我们在旦云公社跃尼大队作了一次幼年绵羊消化道线虫和绦虫季节动态调查,简报如下: 一、取样和调查方法从该大队三个生产队抽十个作业组取样。样本没有用过任何驱虫药物,性别、体质随机。为了最大限度地反映总体感染客观实况,样本不另组群,随检随抽。样本分两组:A组,2月龄—13月龄;B组,14月龄—25月龄。两组分别统计分析。每月在月中、月底剖检两次,按月统计。A组每次3只;B组在19月龄以前每次2只,之  相似文献   

20.
目前,生产及科研的茧质调查,都是由雌雄各50或25颗茧子构成样本,用样本的全茧重、茧层重等平均成绩作为该饲育批或小区茧质成绩的代表值,并进一步作为该品种的特征值。这种抽样方法,形式上属于分层抽样法,也就是将总体分成雌雄两个区层,然后从雌性及雄性个体中分别随机抽取50颗或25颗茧子构成样本。但分层抽样法估算总体平均数,是由各区层平均数加权得到,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