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宋月奎 《中国种业》2019,(12):83-85
青杂15号油菜品种是由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继青杂5号后培育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甘蓝型春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于2019年4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证号:GPD油菜(2019)630030。该品种抗倒伏性强、适宜机械化收获,可大幅度提高我国春油菜的产量和含油量,是我国春油菜品种改良的重大突破。通过研究集成该品种从备耕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各个阶段的相关栽培技术,以进一步指导农业生产,提高油菜单产,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
针对青海省油菜品种抗倒性不强、种子生产去杂难等问题,以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05 A为母本,以抗倒性较强、桔红色花瓣恢复系4750 R为父本组配成春油菜杂交种青杂15号。该品种的产量、品质、抗病性和抗倒性均优于春油菜区主栽品种青杂5号,适宜在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山西、宁夏等无霜期较长的春油菜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双低油菜杂交种青杂2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中心育成的优良品种,属春性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品种,2000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油2003020)。  相似文献   

4.
甘蓝型油菜双低杂交种青油331青油331系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育成的双低春性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1996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薹茎绿色,株高163~178cm,分枝部位高40cm左右……  相似文献   

5.
青油331系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育成的双低春性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1996年11月经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北方春油菜区育成的第一个双低油菜杂交种。1998年通过新疆、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被原国家科委定为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2000年被农业部定为优质及专用农作物 (新品种 )后补助项目。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 (双低 )特性。1 特征特性1.1 形态特征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薹茎绿色。株高163~178cm,分枝部位高40cm左右,一次有效分枝数7~9个,单株有效角果360个左……  相似文献   

6.
青杂2号油菜品种是青海省农科院油菜中心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2000年11月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春性早熟品种,全生育期133d,子粒含油率45.2%,芥酸含量0.65%,硫代含量27.8μmol/g,耐寒性强,抗病能力强,增产优势明显,适宜在海拔2800m以下地区种植.2001年西宁市下达给大通县科技项目"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青杂2号制种基地建设及试验示范"项目,经过2001、2002年的实施,顺利地完成了该项目,所制的种子经青海省种子质量检测中心检验均达到标准,2003-2005年继续与青海省农科院合作制种,现已累计建立制种基地1250亩,生产杂交油菜种子21.8万千克,为大通县和周边地区提供了优质良种,现将大通地区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从引进双低春油菜品种马努中选株与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331A测交,并用亲本与完全不育的后代连续回交4代,获得稳定的PolimaC-MS105A和保持系105B;同时用带有不育胞质的恢复系作母本和双低保持系杂交,对杂交后代进行分离选择,最后选育出农艺性状较好的恢复系1831R;不育系105A和恢复系1831R配制出杂交组合305。2003~2005年该组合参加国家春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高产、优质、抗逆性强。2006年9月14日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青杂5号。1特征特性1.1植株性状该品种为甘蓝型春性不育三系…  相似文献   

8.
曹军 《中国种业》2006,(5):36-36
青杂2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中心育成的高产优质春性甘蓝性杂交油菜品种,该品种抗倒伏能力强,且具有低芥酸、低硫甙和抗病性较强等特性,含油率46%,其芥酸含量小于1%,每克含硫代葡萄糖甙28.12μmol,双低性状达国际标准,适宜于海拔2750m以下地区种植.为探索青杂2号的适宜密度,2005年在湟中县多巴镇小寨村进行了青杂2号密度试验.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从引进双低春油菜品种马努中选株与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331A测交,并用亲本与完全不育的后代连续回交4代,获得稳定的PolimaC—MS105A和保持系105B;同时用带有不育胞质的恢复系作母本和双低保持系杂交,对杂交后代进行分离选择,最后选育出农艺性状较好的恢复系1831R;不育系105A和恢复系1831R配制出杂交组合305。2003—2005年该组合参加国家春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高产、优质、抗逆性强。2006年9月14日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青杂5号。  相似文献   

10.
金萍 《作物杂志》2003,19(4):10-10
甘蓝型油菜青杂3号 (E144 )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开发中心以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44A、保持系144B和恢复系482 -1组配而成的三系杂交种。2001年12月14日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被国家科技部定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早熟等特性。特征特性 幼苗半直立,叶绿色,苔茎绿色。株高140.9~151.9cm,有效分枝部位15.9~25.8cm,一次有效分枝数4~6个,二次有效分枝数5~7个,单株有效角果数125~208个,每果粒数26~27个  相似文献   

11.
为加快全省优质油菜杂交种推广步伐,筛选出适合我省春油菜种植的高产优质油菜品种(系),2002年从省内外征集了8个双低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系),通过试验分析比较其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为全省双低油菜品种(系)示范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唐国永 《作物杂志》2006,22(3):43-44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利用特早熟双低甘蓝型油菜和PolimaCMS测交,并用亲本与完全不育的后代连续回交4代,获得稳定的PolimaC-MS025A和保持系025B;同时用带有不育胞质的恢复系作母本和双低保持系杂交,对杂种后代进行分离选择,最后选育出农艺性状较好的恢复系238R;不育系025A和恢复系238R配制出杂交组合25。2004~2005年该组合在青海省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高产、优质、抗逆性强。2005年12月通过青海省第七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定名青杂4号;合格证号:青种合字第0207号。1特征特性1·1植株性状春性、早熟,属特早熟甘蓝型杂交油菜。生育期……  相似文献   

13.
春油菜新品种陇油2号陇油2号是甘肃省农科院经作所以里金特为母本、奥罗为父本杂交,选择育成的集丰产与优质于一体的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种。1994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4年推广面积已达10万余亩。油陇2号1990年甘肃省春油菜多点联合试...  相似文献   

14.
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华协1号(原代号SWH031)是华中农业大学与瑞典SWAB合作育成的甘蓝型春油菜三系杂交种,其母本为双低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141A,父本为双低恢复系SV02002R.该品种于1999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农业部推荐为优质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七十五团地处昭苏县境内,属高寒气候,海拔1700~1800m,无霜期为90~105d。昭苏垦区土地辽阔,土壤肥沃,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2.5℃,年降水量512.2mm,年蒸发量1260.6mm,适宜春油菜生长。该区油菜全部为优质双低品种,含油量42%~46%。自1999年七十五团推广种植青油14号双低甘蓝型油菜以来,双低甘蓝型油菜便成为七十五团主要的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16.
杂交油菜新品种青杂2号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英忠 《种子》2005,24(5):94-94
青杂2号油菜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育成的高产优质春性甘蓝型油菜杂交种,比青油14号常规种增产23.6%,适宜在海拔2750m以下的川水地区和中低位山旱地区种植,是替代青油14号油菜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17.
植物激素处理对春油菜结实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瑛  张胜  张润生 《华北农学报》2005,20(Z1):50-53
用4种不同植物激素分别处理春油菜-青油46号的角果,结果表明4种植物激素处理对油菜角果的生长发育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6-BA(6-卞氨基嘌呤)处理对促进角果长度、粗度和每角粒数的增加作用较大,单位角果皮面积的籽粒重(PPA)、单位角果皮表面积负担的籽粒数(SNPA)和粒壳比指标也较高.4种不同植物激素均增加了春油菜的千粒重、每角粒数和单株产量.  相似文献   

18.
为选育优质、配合力强的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的骨干恢复系应用于杂交油菜新品种的选育,2002年春从沪油16的常规双低品系的一个变异株通过多年多代的系统选育方法,于2004年选育成攻的优良恢复系HF16-1400R.该恢复系具有品质优、配合力强、杂交优势明显,丰产性突出等特点.用恢复系HF16-1400R组配的组合农华油101分别于2008年和2010年通过全国长江下游和中游两个区域的审定,中农油9号于2008年通过长江下游审定,油研817于2009年和2010年分别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长江上游审定.  相似文献   

19.
白菜型双低油菜青油17青油17系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育成的双低春性中、早熟白菜型油菜品种,1996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幼苗匍匐,叶色淡绿,薹茎绿色,株高119~135cm,分枝部位高28cm左右,一次有效分枝5~8个,单株有……  相似文献   

20.
杂交油菜新品种天油97的特征特性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油97系贵州省油菜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97A为母本,以外引系90R为父本于2003年春组配而成的杂交油菜品种。测交组合经过2003~2004年的比较鉴定,2004年秋进行小组合制种,于2005年秋由重庆市为天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引荐参加重庆市油菜区试。天油97菜籽饼粕的硫苷含量为34.06μmol/(g.饼),芥酸含量0.85%,含油量为44.01%。2010年2月6日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渝审油2010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