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2000年,在本所一口1.6亩主养巴西鲷的池塘中混养一定数量的彩虹鲷,投放规格为7-8cm/尾的巴西鲷2500尾,规格为2-3cm/尾的彩虹鲷400尾,经过5个多月的养殖试验,共获商品鱼941千克,其中巴西鲷780千克,彩虹鲷160千克,二者平均体重均达350克以上,投入产出比为1:1.86。  相似文献   

2.
王雷 《齐鲁渔业》2004,21(1):13-14
彩虹鲷又叫红罗非鱼、红吴郭鱼,其体色鲜艳,味鲜可口,是市场上的畅销品。我们于2003年在昌里水库进行了彩虹鲷养成试验,取得较好效果。现把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水库状况 昌里水库位于县城东南25 kg,属中型水库,水库宜渔面积3 500亩,平均水深20 m,水库水源充足,透明度40-50 cm,溶氧丰富,pH值为7.0~7.8,水质良好,  相似文献   

3.
张荣芝 《齐鲁渔业》2006,23(6):26-26
彩虹鲷体色鲜红,无黑色腹膜,因摄食水中的绿藻而使其肉富含叶绿素,肉味既鲜嫩爽口,又可养颜润肤,是一种观赏食补兼具的热带鱼类。彩虹鲷体色鲜艳、个体大、生长快、产量高、易饲养。笔者于2003-2005年连续3年在郓城县南赵楼乡渔场进行了彩虹鲷池塘单养试验,试验池1.67 hm2(25亩),平均每667 m2产756kg,每667m2平均效益达到3000元,在此把自己的一些养殖经验向大家介绍如下: 1 池塘条件养殖池塘宜选择在避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安静、交通便利的地方。池塘东西走向,长方形,面  相似文献   

4.
<正>彩虹鲷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来的一种体色为红色的罗非鱼,杂食性,生长速度快,耐低氧,适应能力强,海淡水均可养殖,是虾池中一个理想的套养品种。与"黄海1号"中国对虾套养,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养殖空间,而且还能清除虾池中的残饵、代谢物,改善底质,降低成本,可以明显提高综合效益。更重要的是,彩虹鲷还可以清除池塘中的病虾、死虾,防止对健康虾的污染。2013年我们在丰南区黑沿子镇涧河村进行了套养试验。试验面积1.73 hm2。放养"黄海1号"中国对虾13万尾、彩虹鲷1 300尾,共收获对虾2 030 kg、彩虹鲷780 kg,纯效益80 771元。  相似文献   

5.
稻田养殖彩虹鲷,是充分利用水资源,增加单位面积产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种养结合项目.在种植稻田的田块内放养彩虹鲷,能除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可节省稻田除虫、除草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另外,由于鱼在田间活动,还能疏松土壤,鱼的粪便含有大量的氮素,又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肥料,因而能使稻谷增产5%~15%,每亩可产彩虹鲷30~50kg,其他成鱼50~75kg,每亩可新增产值800~1200元,新增利润400~700元.……  相似文献   

6.
渔工 《海鲜世界》2002,(4):40-41
一、彩虹鲷简介 彩虹鲷是热水性鱼类,是罗非鱼属内基因突变种,经过种间多代杂交选育而成的十分优良的品种。彩虹鲷(Tiapia Zilliger vais)系鲈形目,鲡鱼科。彩虹鲷是热带鱼类之一,也是近年来开发的观赏鱼新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7.
彩虹鲷体色鲜红,无黑色腹膜,看起来似红鲷,且肉厚刺少,摄食水中的绿藻而使其肉富含叶绿素,肉味既鲜嫩爽口,又可养颜润肤,是一种观赏食补兼具的热带鱼类。笔者于2003—2005年连续3年,在郓城县南赵楼乡渔场进行了彩虹鲷成鱼池塘单养,平均每667m2产量650kg,效益达到3000元。现将笔者的一些养殖经验  相似文献   

8.
彩虹鲷也叫红罗非鱼、珍珠鱼立,具有生长快、食性广、抗病力强、适应盐度广等优点,可以在淡水或咸淡水中养殖。我们于2001年4月至11月底在广东巽寮进行了彩虹鲷海水养殖试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海水养殖的彩虹鲷具有体色鲜艳、肉质细嫩、无泥腥味等优点,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2口(面积分别为18亩和23亩),位于中高潮区,塘底平整,底质为泥沙质。各池塘均设有2个闸门,一个进海水,另外一个进淡水。每月有20天可纳潮,海水全年平均比重1.015~1…  相似文献   

9.
彩虹鲷是罗非鱼属内种间杂交选育的一个优良品种,种质纯正的彩虹鲷与其他品种的罗非鱼相比,具有体色艳丽,肉质细嫩,生长速度较快,起捕率高,养殖效益好等优点。笔者在从事彩虹鲷的工厂化养殖过程中发现彩虹鲷与其他全雄罗非鱼相比具有抗病力较弱,种间分化较大,对饲料成份要求高等特点,并针对生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做了一定的探讨,现总结如下: 彩虹鲷是杂食性鱼类,在露天土池中养殖时由于水中有天然饵  相似文献   

10.
李超 《科学养鱼》2003,(7):14-14
彩虹鲷,又叫红罗非鱼、红吴郭鱼,是属内种间杂交育出的新品种,因其体色鲜艳、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2002年5~10月,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利用3亩池塘进行彩虹鲷高产试验,经5个多月饲养,共产商品鱼2790千克,彩虹鲷成活率88%,饵料系数1.65,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此次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试验材料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3亩,池深2.5米,池塘为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底质为砂壤土,底泥厚度20~30厘米,池底较平坦。在池塘内配置3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一台。2.水源条件水源来自水库,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pH值7.2~8,符合…  相似文献   

11.
张延河 《水产养殖》2005,26(1):21-21
彩虹鲷又称红罗非鱼、吴郭鱼,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突变型品种。彩虹鲷具有食性广、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易饲养、肉质好、产量高、效益好等优点,是目前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为了探索北方池塘养殖彩虹鲷高产、高效的经验,我们于2003年在博兴县乔庄镇进行了池塘养殖彩虹鲷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2.
赵德炳 《齐鲁渔业》2008,25(11):27-28
彩虹鲷又叫红罗非鱼,属热带鱼类,在我国大多地区不能自然越冬,必须进行越冬保种。彩虹鲷的越冬分为鱼种越冬和亲本越冬两种。鱼种越冬是将当年繁殖的彩虹鲷鱼苗,到10月份左右还未长成商品规格的,通过越冬,于第2年4~5月作为放养的鱼种。亲本越冬是指从彩虹鲷中选择出第2年繁殖用的亲本鱼种,让其安全越冬。因此,搞好彩虹鲷的越冬事关当年及来年的生产和效益,是养殖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3.
彩虹鲷又叫红罗非鱼,属热带鱼类,在我国大多地区不能自然越冬,必须进行越冬保种。彩虹鲷的越冬分为鱼种越冬和亲本越冬两种。鱼种越冬是将当年繁殖的彩虹鲷鱼苗,到10月左右还未长成商品规格的,通过越冬,留作第2年4月~5月作为放养的鱼种;亲本越冬是指从彩虹鲷接班鱼中选择出待第2年繁殖用的亲本鱼种,让其安全越冬。因此,搞好彩虹鲷的越冬事关当年及来年的生产和效益,  相似文献   

14.
马广栓 《内陆水产》2005,30(11):24-24
彩虹鲷为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突变型良种。具有食性广、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等优势。利用中小型水库网箱养殖彩虹鲷.可提高水库水体生产率。是水库渔民致富的一条捷径。现将水库网箱养殖彩虹鲷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彩虹鲷又叫红罗非鱼、红吴郭鱼,属鲈形目、罗非鱼属,是属内种间杂交培育出的优良养殖新品种,具有食性广、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溶解氧等特点,是市场上的畅销产品。为调整当地养殖品种,优化水产养殖结构,探索彩虹鲷养殖技术,2002年5月~10月,山东省平邑县水产局在大涝泉水库进行网箱养殖彩虹鲷高产试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水库条件大涝泉水库位于平邑县南部山区,面积450亩,水深7m~10m。选择在水库北部库湾处设置网箱,该处背风向阳,水面开阔,水位稳定,水质清新,水体溶解氧丰富,pH值7.2~8.0,水深4m~5m,且不易受洪水冲击。二…  相似文献   

16.
为寻求高产高效的养殖模式 ,我们进行了多种模式的养殖试验 ,结果池塘主养彩虹鲷和罗非鱼的产量和效益最好。该试验采用彩虹鲷 (红罗非鱼 )和全雄奥尼罗非鱼混养 ,连续五年 ,都取得了亩产量 1197kg ,亩均利润 392 0元以上的好成绩。现把1999年的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1 试验材料1 1 池塘条件面积为 3 5亩的池塘两口 ,水深平均 1 5m ,池塘硬化 ,微渗漏 ,水源为南湾水库底层水 ,每池配 3kW增氧机一台。1 2 鱼种放养5月 7日从周口市热电厂购进规格为 5 0克 尾的两种混合鱼 :彩虹鲷和奥尼罗非鱼约各占一半 ,另外 ,搭配淡水白鲳、乌鳢、青…  相似文献   

17.
<正> 彩虹鲷系鲈形目、丽鱼科。体型似真鲷,体腔无黑膜,肉质鲜嫩,营养丰富,且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深受人们欢迎。1 生物学特性 彩虹鲷体色粉红或橘红,头小、体厚,初次性成熟在350g以上。 彩虹鲷属热带鱼类,耐低氧,对盐度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18.
彩虹鲷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一个突变品种,体色鲜艳、红黄兼有,也常被人们称为红罗非鱼,具有养殖生长速度快,食性杂,繁殖力强,适应性好,养殖效益高等优点。彩虹鲷最适生长水温为25℃~32℃,进入10月中下旬后,随着池塘水温逐渐下降至16℃以下时,彩虹鲷就不能适应生  相似文献   

19.
彩虹鲷(Oreochrom is mossambicus×O·niloticus)属广盐性鱼类,经过驯化可适应海水养殖环境。海水养殖的彩虹鲷体色鲜艳、肉质佳、无泥腥味,因此更受市场欢迎。2003年我们在连江大官坂垦区福州水技站实验场开展了彩虹鲷海水养殖生产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20.
彩虹鲷又称红罗非鱼、红吴郭鱼,系鲈形目,鲡鱼科,为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的杂交良种,具有食性广、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等诸多优点.利用水库网箱养殖彩虹鲷,可以优化养殖结构,提高水体生产效率.通过近几年的养殖试验表明,要实现彩虹鲷水库网箱养殖高产高效,必须把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