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鸭鱼综合经营是我国鱼畜禽综合经营中的最佳模式之一。一、鸭鱼混养的优点第一,鱼塘养鸭可以为鱼增氧:通过鸭在水面不停浮游、梳洗、嬉戏,将空气不断压入水中,同时也将上层饱和溶氧水搅入水的中下层,有利于改善鱼塘中、下层水中溶氧环境,可省去用活水或安装增氧机的费用。  相似文献   

2.
鱼塘养鸭,鱼鸭结合(即水下养鱼、水面养鸭)是近年来推广的一种生态养殖模式,它主要有以下好处: (一)鱼塘养鸭可为鱼增氧 鱼类生长需要足够的氧气。鸭子好动,在水面不断浮游、梳洗、嬉戏,一方面能将空气直接压入水中,另一方面也可将上层饱和溶氧水搅入中下层,有利于改善鱼塘中、下层水中溶氧状况。这样,即可省去用活水或安装增氧机的投入。  相似文献   

3.
<正>鱼池水下养鱼,水面养鸭,是一种生态养殖模式,主要有以下好处。1)鱼塘养鸭可为鱼增氧。鸭子好动,在水面不断浮游、梳洗、嬉戏,一方面能将空气直接压入水中,另一方面也可将上层饱和溶氧水搅入中下层,有利于改善鱼塘中、下层水中溶氧状况。2)有利于改善鱼塘内生态系统营养环境。鱼塘由于长期施肥、投饵和池鱼的不断排泄,容易形成塘底沉积物。这些沉积物大都是有机物质,鸭子不断搅动塘水,可促进这些有机物质的分解。  相似文献   

4.
正鸭鱼混养技术是一种综合养鱼的好模式。一方面,鸭子可以取食病鱼、水生昆虫的幼虫等有害生物,消除对鱼类生长的不利影响,同时,鸭粪落入水中,小部分以有机腐屑的形式直接被鱼所食,大部分经游离分解,被水体吸收,促进了浮游生物生长,增加鱼类的天然食料,从而提高了肥水鱼产量。另外,鸭群在水面来回游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中溶氧密度,改善了水体环境;鱼鸭混养解决了鸭粪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1池塘选择、建设  相似文献   

5.
鱼鸭混养是一种综合养鱼的好模式。一方面,鸭子可以取食病鱼、水生昆虫的幼虫等有害生物,消除对鱼类生长的不利影响,同时,鸭粪落入水中,小部分以有机腐屑的形式直接被鱼所食,大部分经游离分解,被水体吸收,促进了浮游生物生长,增加鱼类的天然食料,从而提高了肥水鱼产量。另外,鸭群在水面来回游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中溶氧密度,改善了水体环境;鱼鸭混养解决了鸭粪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邗江县瓜洲镇军桥养殖场实行鱼鸭混养,大搞综合养鱼,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  相似文献   

6.
猪、鸭、鱼综合饲养,已在我国很多地方推广,都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1986年,我们在广西利用6.7亩的小山塘作试验,把养鱼同养猪、养鸭结合起来,让猪鸭粪尿直接下塘养鱼,取得了平均每亩产鱼421.94公斤,每亩纯收入630.8元的好成绩。现将本项工作简介如下: 材料与方法:鱼塘面积6.7亩,鱼塘水源主要靠山洪雨水。每年3月份以后,鱼塘  相似文献   

7.
用颗料饲料喂鱼,鱼生长快,肉质好。但在使用时应讲究方法,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鱼池内水质和溶氧情况。用颗粒饲料养鱼,鱼密度较大,养鱼户要经常巡塘,发现水质变坏时,应及时冲入新鲜水,以调节鱼池水质。同时,鱼塘溶氧一般要求在4mg以上,若低于4mg,就应给鱼塘增氧。  相似文献   

8.
鱼鸭混养是利用鱼、鸭互利共生的原则进行的生态养殖方式,可以实现“饲料喂鸭,鸭粪肥鱼,一塘双用,下鱼上鸭,一料双兼,鱼蛋双收”的生态效果。鸭粪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为31%,总磷含量0.67%,因此鸭粪和剩料等是鱼类重要营养来源。鱼塘养鸭的优点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鸭可以捕食鱼塘中的野杂鱼、小虾等,在为其自身提供优良营养的同时消灭养殖鱼类的饵料争夺者,提高饲料利用率;第二,鸭子在水面活动,可以起到搅水、曝气和增氧作用;第三,鸭子能够捕食鱼塘中的某些传染病、寄生虫等的传播媒介或中间宿主,减少鱼类疾病的发生;第四,充分利用资源,提…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云和县云和镇黄坑口村的褚金德,把鸭棚搭在鱼塘上,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在鱼塘水面上养鸭,水下养鱼,一年下来,养番鸭10批5 000羽,养鸭挣了1万元,鱼塘也挣了1万元,实现了鸭鱼双丰收、利润翻番的养殖效益.鸭鱼立体饲养的优点如下: 1.气候适宜,有利生长由于鱼塘上建了鸭棚,使棚下水温得到了局部的改善,鸭棚起到遮阴避暑降温的作用,从而减少了高湿给鱼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
鱼塘养鸭,鸭鱼结合,好处很多,效益也高。现介绍鱼塘养鸭三种方式: 1.直接混养。用网片在鱼塘坝埂内侧或鱼塘一角,围绕一个半圆形鸭棚,作为鸭群的运动场或运动池。鸭棚朝鱼塘的一面,要留有宽敞的棚门,便于鸭子下水活动,也便于清扫鸭棚内和运动场上的粪便入水,一些水面大、鸭子数量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一些地方利用稻田及多年失修、淤泥较厚的老化鱼塘种植莲藕逐渐增多。充分利用藕田水体、土地、肥力、溶氧、光照、热能和生物资源等自然条件.将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在一起,可达到藕、鱼双丰收。  相似文献   

12.
1.生活习性 长吻(鱼危)属温水性鱼类,其生存适温是1℃~38℃,生长适温是15℃~30℃,最适生长水温是25℃~28℃。10℃以下和31℃以上则基本停食。它能在野外鱼塘里自然越冬,即使在北方地区,只要池水保持一定的深度,就是表层水结了冰也不会被冻死,而在南方的两广、海南等省区,冬季还能继续生长。 长吻(鱼危)的耗氧率明显地高于草、鲢、鳙、鲤等鱼。当水温为24℃~26℃时,水中溶氧若在5毫克/升以上时,它的食欲旺盛、生长率与饲料报酬都很高;随着溶氧降低,其摄食量减少,长势变缓,饲料系数升高;当降至  相似文献   

13.
水体溶氧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中溶氧的含量通常很低,只有百万分之几。水中有机物分解和生物呼吸、气压、盐度等许多因素,都对水中溶解氧产生影响。要想养好鱼,必须对水体中溶氧变化的规律有所了解。 (一)溶氧的来源 一是从空气中溶解氧。在静止状态下这种方式溶氧是非常缓慢的,而且仅仅限于表层。在一定的温度、高程(压力)等条件下,空气中的氧气溶解于水中的最大量称为氧的饱和浓度,其溶氧量和水量的百分比称为饱和度,也是水对氧的溶解度。如水温10℃时,纯水的溶解量是11.33毫克/升。它  相似文献   

14.
夏季高温,水体温度高,溶氧差,制约、影响鱼的生长。为了避免水体缺氧泛塘,促进鱼的健康快速生长,必须加强鱼塘的保护管理。 1.搭架防热。夏季可在池塘的两周边种上葡萄、丝瓜、南瓜等藤蔓类植物。以水泥柱作桩,铁丝拉线搭作棚架。这样可防止强烈的太阳光直射塘面,避免水温升高、溶氧降低,又增加了种植收入。  相似文献   

15.
水库综合养殖主要是建立一个以鱼为主,畜禽为辅的水陆有机结合的生态养殖体系,即建立库边建舍养猪、鸭、鸡或鹅.水中养鱼的立体综合体系。猪、鸭、鹅粪入库肥水,可增加水中的有机物含量,促进浮游生物的繁衍生长,为鱼提供丰富的饵料,使物质能最得以多重利用.  相似文献   

16.
鱼、鸭立体养殖是合理利用水体空间资源及综合利用鸭养殖副产品的一种可持续性生态农业。鱼、鸭结合,综合经营,不仅有利于促进鸭子育肥,又可增加养鱼肥料来源,提高养殖综合经济效益。在生产实践中,鱼、鸭立体养殖的合理配置十分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鱼鸭混养可充分利用资源。鸭粪及鸭吃剩的残余饲料既是杂食性鱼类的饵料,又是池塘浮游生物的优质肥料。鱼塘为鸭提供水草、螺蚬、蛹等食物。在炎热的夏天,鸭在水面,体温降低,食欲增加。鱼可摄食鸭体的寄生虫和排泄物,为鸭起清洁环境及保健作用。鸭能及时捕食池塘中的野杂鱼,对鱼塘鱼类群体起调节作用。在同等条件下,鱼鸭混养比鱼或鸭单独养殖经济收益提高50%左右。其关键技术是:1.投放鱼种。每年可清塘底的鱼塘,宜投放福寿鱼、鲮鱼、鲤鱼等杂食性鱼类,适当搭配鳙鱼和鲢鱼。不能清底的山塘、水库,以投放鳙鱼、链鱼等上层鱼为…  相似文献   

18.
氧是鱼类赖以生存和生长发育的必备条件之一,水中含氧量主要与自然温度、湿度以及鱼体的密度有关。在炎热的夏天,溶氧量的减少会使鱼上浮水面吸氧,鱼体能消耗大,长期后还可能导致鱼的生病及死亡。因此,鱼类的人工养殖必须进行增氧。超声波增氧系统对鱼类养殖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1.保留肥水:在冬季清塘时,养成鱼的鱼塘尽量保留原塘的肥水,使鱼种一放进鱼塘,就有较丰富的饲料可供食用。2.忌施生肥料:鱼塘所施用的肥料一定要经过发酵,千万不能施用生肥料。3.看天气、水质施肥:施肥量的多少,要看天气、水质施肥。春秋季天气凉,水温低,有机物分解慢,耗氧量少,鱼的食量小,活动能力差,水中溶氧量也大,施肥可采取量大次少的办法;夏季气候多变,水质变化剧烈,施肥应量小次多。具体施法要根据鱼塘本身的条件及清晨巡塘观察鱼的活动情况,结合天气来考虑。在水质肥,天气闷热,气压低的情况下,鱼大部分浮头,这时应停施或少施;水质瘦…  相似文献   

20.
(一)增氧机的作用用增氧机可以控制水质,增加水中的溶氧量,使鱼生长在适宜的水中,淡水鱼最适宜和生长的水温为20~28℃。温度升高,大气压力降低,溶氧量均下降;同时,在这个温度区间,鱼的活动量较大,新陈代谢旺盛,耗氧率也较高;此外,在这个温度区间,池水中的粪便、淤泥等有机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