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三唑酮乳剂、克黑净粉剂(主剂+辅剂)及空白对照在新组合H两优6839制种田进行药剂防治稻粒黑粉病试验。结果表明,用克黑净粉剂(主剂+辅剂)防治的处理其结实率平均提高5.7个百分点,分别比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三唑酮乳剂、空白对照处理提高4.7、5.1、7.2个百分点,折合产量分别提高了199.5、300.0、369.0 kg/hm2,平均增产289.5 kg/hm2。说明用克黑净娄剂(主剂+辅剂)防治效果显著,空白对照的结实率及产量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2.
3.
杂交制种的不育系是异交结实的,其开花习性与父本差异较大,母本授粉后,颖壳关闭较迟,这给稻粒黑粉病小孢子侵入提供了有利机会.因此,制种田的稻粒黑粉病发病较重,一般损失10%,重者达20%~30%.目前此病已成为杂交稻高产优质制种的一大威胁.为减轻该病危害,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我们于1997年选用粉锈宁等药剂进行防治杂交制种田稻粒黑粉病的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5.
6.
7.
通过4a来对山区杂交稻制种田稻粒黑粉病发生情况的观察、调查、试验,基本摸清了该病在山区制种的发生规律。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套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13.
14.
稻粒黑粉病使杂交稻制种产量下降、质量变劣。总结了稻粒黑粉病发生规律,分析发病的相关因素,提出综合防治技术,使该病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相似文献
15.
16.
杂交稻及亲本抗稻粒黑粉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接种及田间调查表明,杂交稻及其不育系抗稻粒黑粉病差异明显;杂交稻的抗病性明显高于不育系,杂交稻亲本抗病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异交结实导致授粉时间成倍延长所致。 相似文献
17.
18.
过去,对药剂防治杂交制种稻粒黑粉病的效果,是用减低病粒的百分率作为衡量标准,有的辅以增力口的粒重来强化防效。由于杂交制种稻存在不育系恢复力的强弱,父母本花期花时相遇的好差,母本花柱外露率的高低,以及花期使用调花激素等特殊问题,在花期用药防治粒黑粉病,对病粒、健粒、实粒、包颈粒所占的比例以及对千粒重增减,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仅用减少病粒的百分率来表示防治效果,实际上只重视了药剂防治的正效应,而忽视了药剂对结实、粒重、包颈粒可能产生的负效应,显然不能客观地反映药剂防治的实际效益,在筛选 相似文献
19.
<正>稻粒黑粉病又名水稻黑穗病,在杂交稻制种田危害较为严重,一般病粒率为10%-15%,严重地块甚至高达25%-30%,影响杂交制种田的产量和质量。症状识别。稻粒黑粉病发生在谷粒上,病菌只为害米质部分,使米粒变成黑色粉末。根据其外部症状,在田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病谷颜色不变,内外颖合缝处开裂,伸长出白色舌状的米粒残留物,开裂部位粘附着散出的黑色粉末;二是谷粒颜色不变,内外颖微微开裂,露出圆 相似文献
20.
相对于稻瘟病和稻曲病的研究,稻粒黑粉病并未引起过多关注,但是近两年来,杂交制种水稻稻粒黑粉病持续偏重发生,严重影响了杂交水稻制种高产、优质、高效,对制种产业影响较大。该文对杂交水稻稻粒黑粉病的发生规律、发病因素、药剂筛选进行了探讨,调查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WG、325 g/L苯甲·嘧菌酯SC、17.5%烯唑·多菌灵WP对稻粒黑粉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