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生态节水理念出发,以阿克苏市红旗坡农场棉花试验基地内的2.67hm2枣园为研究对象,对枣园采取清耕与覆草措施,比较两者的水分状况,以达到节水灌溉的目的。同时对清耕与覆草措施下枣树叶水势的日、季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清耕与覆草措施的枣树叶水势日变化均值分别为(-1.23±0.66)MPa和(-1.14±0.60)MPa,季变化均值分别为(-1.24±0.12)MPa和(-1.17±0.10)MPa。覆草措施的枣树叶水势明显高于清耕措施,两者日变化曲线均呈单谷型,季变化均呈"V"型,这种变化规律是枣树适应该地区生境的生理特征之一。清耕与覆草措施枣树叶水势的日变化与气温、大气相对湿度、辐射照度有十分显著的相关性,季变化与土壤水势也有十分显著的相关性。清耕与覆草措施下枣树叶水势与蒸腾量也呈线性相关,土壤水势下降,蒸腾加快,叶水势降低;土壤水势上升,蒸腾减弱,叶水势回升。  相似文献   

2.
在自然条件下,利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了乌兰布和沙漠6个沙棘品种的光合蒸腾特性及主要环境因子的日变化,并采用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策系数探讨了主要环境因子对沙棘品种光合蒸腾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沙棘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呈典型的"双峰"曲线,在13∶00左右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白丘’与‘深秋红’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其余4个沙棘品种呈"单峰"曲线;PAR是直接影响沙棘光合蒸腾速率日变化的最大环境因子,并起主要决策作用;Ca、Ta和RH间接影响沙棘的光合蒸腾速率日变化,是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研究苗药对对参的生理特性及合理的人工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运用CB1101型光合蒸腾测定系统,对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日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苗药对对参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蒸腾速率变化呈"单峰"曲线;在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共同影响下,水分利用效率全天有4...  相似文献   

4.
阜新地区不同沙棘品种光合及蒸腾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了辽宁阜新地区不同沙棘品种的光合及蒸腾生理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沙棘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午休"型的双峰曲线变化,从早上6:00开始,在以后的几个小时内净光合速率迅速升高,并在中午12:00前后出现最高峰,之后光合速率下降直到14:00,随后又继续上升并且在15:00前后出现次高峰;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14:00前后;叶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曲线和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成平行变化趋势;同时,叶片气孔导度的日变化曲线和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也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因此在强高温季节应注意保护,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利用热扩散式茎流仪以及HOBO小气候仪,研究南疆不同径级、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枣树(jujube)茎流变化规律以及茎流量与不同天气条件下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枣树茎流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2)枣树日累计茎流量、日均茎流速率为7月>6月>8月>5月;枣树茎流速率峰值为7月>8月>6月>5月.(3)随着枣树径级的增大,枣树茎流量峰值、日均茎流量以及日累计茎流量随之增大,但枣树茎流速率峰值、日均茎流速率随之降低.(4)枣树茎流量峰值、日均茎流量以及茎流日累计量均呈现出晴天>阴天>雨天的规律.(5)气象因子与茎流量相关性从强到弱排序如下:晴天,太阳辐射强度>空气温度>土壤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风速;阴天,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太阳辐射强度>空气相对湿度>风速;雨天,太阳辐射强度>土壤温度>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风速.  相似文献   

6.
热平衡技术与气孔计法测定沙生植物蒸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热平衡技术和气孔计对沙漠人工植被区的油蒿与柠条的蒸腾速率进行了观测,然后以叶面积作为纯量尺度转换后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油蒿的蒸腾速率明显高于柠条,受近地面的微气象条件的影响,两种植物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变化步调高度一致. 土壤干旱不但使蒸腾速率峰值提前,而且造成植物通过叶片蒸腾散失水分滞后于吸水约2 h. 气孔计法测定的蒸腾速率利用多项式拟合后的日变化曲线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对多项式积分求得日蒸腾量;然后同热平衡法测定的日蒸腾量比较后认为,两者之间没有差异(P0.05). 从而说明,以叶面积作为纯量,对植物蒸腾从叶片水平到单株水平的尺度转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桃树叶片蒸腾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桃树叶片上下表皮、离体叶片和不同部位叶片蒸腾速率的研究,结果表明:上表皮角质蒸腾占叶总蒸腾的比值在一天之中处于变动之中,幼叶及成熟叶的变幅分别为11.79%~32.90%、9.91~21.44%。桃叶离体后其蒸腾速率表现出1分钟内迅速降低而后提高的变化趋势。不同微环境下的叶片的蒸腾日变化存在差异,位于树冠东、西两侧的叶片其蒸腾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和13:00。位于树冠南侧的叶片其蒸腾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0:00和15:00。  相似文献   

8.
白桦和真桦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白桦和真桦对环境的适应性及对水分的调节能力,探讨两树种与适应干旱环境的生理学机制,选用1年生实生苗,采用LI-6400型光合仪,测试分析了光和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水分利用效率(Wu)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白桦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真桦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呈"单峰"曲线,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白桦的光合速率在8:00达到第一个峰值,10:00出现午休现象,在12:00出现第二个峰值;真桦在12:00出现峰值.白桦和真桦的蒸腾速率均表现为清晨最低.真桦的日平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白桦,真桦表现出高光合、高蒸腾、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生理特性,其适宜干旱环境的能力要强于白桦.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6年生三倍体赞皇大枣为试材,对其蒸腾作用及其日变化规律,蒸腾作用对叶片水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倍体赞皇大枣幼叶的蒸腾速率明显地高于成叶,叶背的蒸腾速率高于叶面,表明三倍体赞皇大枣叶片蒸腾主要为气孔蒸腾,而且叶片组织结构对其蒸腾作用影响很大,在夜间,叶背和叶面蒸腾作用趋于一致而且均很低,说明气孔夜间关闭,蒸腾作用为角质层蒸腾,三倍体赞皇大枣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没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在日均气温(早6时至晚20时)30.8空气相对湿度为40.1%时,其最高蒸腾速率为5.73ug.cm^-2.S^-2,日均蒸腾速率为3.64ug.cm^-2.s^-1,三倍体赞皇大枣叶片蒸腾速率和叶片水分饱和亏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r=0.8028,三倍体赞皇大枣的蒸腾速率低于金丝小枣。  相似文献   

10.
干热河谷4个树种叶温与蒸腾速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金沙江干热河谷4个树种叶温与蒸腾速率日进程在旱季和雨季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个树种旱季蒸腾受到严重抑制呈单峰曲线,致使叶温大部分时间高于气温.其中旱季通过蒸腾控制叶温的能力排序为车桑子>赤桉>苏门答腊金合欢>大叶相思.(2)雨季4个树种蒸腾均为双峰曲线,都有明显的"午降现象",且叶温大部分时间低于气温.  相似文献   

11.
伍德林  毛罕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455-3456,3477
分析了温室黄瓜的茎流与温室内各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了不同供水情况下黄瓜的茎流变化规律.试验表明,实施滴灌时,黄瓜的茎流变化与作物的蒸腾速率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结合茎流与蒸腾速度2方面的指标,将更有利于指导温室作物的节水灌溉.  相似文献   

12.
采用压力室加压收集番茄木质部汁液,并测定和调节木质部汁液pH及叶片蒸腾速率变化的结果显示,对比原汁液,用KOH溶液调高pH(0.6~1.4)的蒸腾速率平均降幅大于14%;用盐酸调低pH(0.6~1.0)的蒸腾速率平均下降7%以上;用柠檬酸溶液调低pH(0.7~1.2)的蒸腾速率基本不变;用KOH溶液调高pH且加盐酸使pH复原后的蒸腾速率未见恢复。这表明汁液pH升高抑制蒸腾的效果可能被伴随的离子浓度变化对蒸腾的效果所抵消。  相似文献   

13.
‘寒富’苹果树茎流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果树蒸腾规律集中体现在其茎流特征上,研究东北地区‘寒富’苹果Malus pumila Mill(‘Hanfu)树蒸腾耗水规律,为制定适宜的灌溉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热扩散式茎流计(TDP)于2017年5—10月连续监测‘寒富’苹果树幼果期至落叶期的茎流速率,用果园内自动气象站获取气象数据;分析‘寒富’苹果树茎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建立树干茎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模型。【结果】‘寒富’苹果树单日茎流速率呈现昼高夜低的单峰“几”字型变化,夜间茎流速率变化稳定,零点到日出的时间段内茎流速率变化平缓且接近于0,日落后到次日零点的时间段内仍然保持较高的茎流速率水平。果树生长周期中,茎流启动时间和下降时间较集中,到达峰值的时间较分散。夜间茎流量占比为10月>9月>5月>6月>8月>7月,10月夜间茎流量占比达到33.69%,7月夜间茎流量占比仅为4.57%。瞬时尺度下环境因子与‘寒富’果树茎流相关性程度大小为:太阳辐射>大气温度>风速>水汽压差>相对湿度>30 cm土层温度;‘寒富’苹果树茎流速率和各环境因子的多元回归方程为:V=6.441+0.012Rn+1.874T–0.577Ts,5cm+1.915Ws–9.766VPD–0.362RH,方程的相关系数R 2为0.842。茎流与10 cm土层含水率在日尺度下显著正相关,相关性系数为0.521,与其他土层含水率相关性不显著。 【结论】东北冷凉地区‘寒富’苹果树在6—9月蒸腾量较大,蒸腾受太阳辐射、风速等环境因子影响程度高,应注意在果实膨大期,尤其7、8月及时补充灌水,灌水时间宜避开太阳辐射最强的时间段,选在日出前或在日落后,以减少蒸发造成的水分损耗。  相似文献   

14.
在克拉玛依造林碳汇基地外围,使用包裹式茎流计(Flow4)对梭梭(Haloxylon persicum Bge.)枝液流动态进行了监测;根据生物统计结果选取被测标准枝,标准枝基径在l~3 cm范围内;通过基径断面积和被测枝液流计算丛蒸腾耗水量,通过冠幅最为扩展纯量,利用丛蒸腾耗水量对灌丛群落耗水量进行了尺度转换.结果表明,在转化过程中,梭梭液流速率同枝基径、丛蒸腾耗水量同冠幅具有强相关性;克拉玛依造林碳汇基地蒸腾耗水量的背景值为3.25 t/(d·hm2);梭梭液流同太阳辐射、光合有效辐射、风速、空气湿度、土壤含水率呈极显著相关,是影响液流变化的主要因子,排列顺序为:光合有效辐射>太阳辐射>风速>土壤含水率>空气湿度;使用主导因子对梭梭液流通量进行拟合,方程为f=0.024PAR +6.859,R2达0.887.  相似文献   

15.
5种园林树木的光合和蒸腾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本文测定 5种常见园林树木 (金银木、紫薇、皱叶荚迷、核桃、金叶接骨木 )的光合、蒸腾特性 结果表明 :5种树木夏初晴天均有明显的光合速率日变化 ,耐荫性较差的树种中午前后光合作用有显著的“午休”现象 ,这主要是气孔导度下降引起 ,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无关 ,5树种的耐荫性从强到弱依次为 :金银木、紫薇 >皱叶荚迷 >核桃 >金叶接骨木 ;核桃的蒸腾速率属午后高峰型 ,金银木属午前高峰型 ,金叶接骨木耗水量最大 ,蒸腾速率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叶温和气孔导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樟子松、油松及小叶杨为山西省雁北地区防风固沙的主要造林树种。针对三种树种在幼林、中幼林阶段的生长情况、树木蒸腾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樟子松自引种到我省雁北地区以来,中幼林阶段的胸径、树高等各项生长指标都远远超过了乡土树种油松及小叶杨,而且蒸腾强度较弱,7月单株月白昼耗水量为4 370.66 kg,是雁北地区造林的理想树种之一;油松7月单株月白昼耗水量为2 868.08 kg,是三个树种中蒸腾强度最弱的;小叶杨7月单株月白昼耗水量为6 259.76 kg,蒸腾强度最大。从研究结果看,樟子松和油松均为低耗水、生长状况较为理想的树种,而小叶杨需水量大,后期生长极差,应为次选树种。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动态地掌握银杏的蒸腾耗水规律,并揭示其生态、生理作用机理,采用热扩散式液流探针(TDP)监测银杏树体不同生长阶段的茎流变化,并通过气象站同步测定环境因子参数。结果表明:在典型的晴天、多云、阴雨天气下,银杏树干茎流的日变化差异显著,日累积茎流通量为晴天>多云天气>阴雨天气;银杏茎流的季节变化趋势呈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在新梢生长期的蒸腾耗水量最大,日耗水量可达23L左右。在叶速生期、新梢生长期和叶黄期银杏日蒸腾耗水量的波动明显,其中以新梢生长期最为显著,日间差异最大可达20L。以各阶段日均耗水量来估算,12年生银杏年耗水量大约为2580L;银杏在年生长周期中茎流通量的变化趋势与气温、土壤湿度、土壤温度、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以及降雨量的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银杏年生长周期中大气温度是茎流最为主要的影响因子,回归方程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阿克苏地区苹果树在不同灌水量条件下(滴灌单次灌水量99.0、148.5、198 m3·hm-2,分别标记为W1、W2、W3)茎流变化规律和气象因子对其的影响,以红肉苹果树(红色之爱119/06)为试验材料,2020年6—9月通过TDP插针式茎流仪连续观测苹果树茎流速率,用HOBO小型气象站自动获取气象数据.结果表...  相似文献   

19.
利用液流法估算樟子松和小叶锦鸡儿人工林蒸腾耗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Dynamax茎流测量系统,于2006年对科尔沁沙地一处20年生樟子松和小叶锦鸡儿人工混交林的液流动态进行监测。在液流测定的基础上,分别选择边材面积和叶面积为纯量进行尺度扩展来推算樟子松和小叶锦鸡儿林分蒸腾耗水量,分析林分蒸腾耗水量与沙地水分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植物蒸腾耗水量的大小与太阳有效辐射和水蒸气压亏缺显著相关; 在土壤水分严重匮缺的月份,樟子松日蒸腾耗水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变化范围为0.21~1.17 mm/d,平均0.81 mm/d; 小叶锦鸡儿在低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对水分利用能力较强,表现出良好的耐旱性和稳定性,其蒸腾耗水的变化范围为0.51~2.79 mm/d,平均1.98 mm/d; 8月份樟子松和小叶锦鸡儿蒸腾耗水量为86.5 mm,是同期降水的137.7%,水分条件是限制人工林存活状况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毛乌素沙地新疆杨生长季节蒸腾耗水规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热扩散(TDP)技术测算得到了时间步长为10min的毛乌素沙地21年生新疆杨蒸腾速率,并结合自动气象站同步测定的太阳辐射(Q)、空气温度(Ta)、相对湿度(HR)、风速(V)和降雨量(P)等气象要素,分析了杨树蒸腾速率时间变化特征以及气象因素对杨树蒸腾速率的影响,以期为毛乌素沙地杨树防护林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耗水量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生长季节(4—9月份),新疆杨蒸腾速率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特征。具体表现为:晴天状况下,各月份均表现为单峰曲线,除4月份外,其余月份峰值较宽。受太阳辐射等因素的影响,各月份峰值出现时间及最大蒸腾速率不尽相同;多云状况下,4、8、9月份新疆杨液流变化表现为单峰曲线,5—7月份表现为多峰曲线;阴天状况下,各月份新疆杨蒸腾变化均表现为单峰曲线,5—7月份液流启动早,蒸腾速率上升快,峰值宽,相比之下,4、8、9月份液流启动晚,蒸腾速率上升慢,峰值窄。在新疆杨主要生长季节,杨树单株总耗水量为5300.96L,各月耗水量差别不明显。耗水最大的月份为6月,单株总耗水量为1073.82L,占整个生长期总耗水量的20.26%,平均日耗水量为34.64L;4、5、7、8、9月份耗水量分别为819.79、944.89、911.11、782.92、768.43L,平均日耗水量分别为27.33、31.50、29.39、25.26、25.61L。蒸腾速率(Tr)与Q、Ta、HR、V等气象要素有很好的复相关性。说明影响新疆杨蒸腾的最主要气象因子为太阳辐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