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七大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不仅将极大地推动国家整体利益的发展,也必将极大地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推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一个全面推进的发展阶段。以笔者之见.十七大报告至少包含了对农民的十大“利好”。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农村发展问题也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重点任务。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间节点上,依旧存在农业产业滞后、农村治理困难和农民职业前景暗淡等问题。从马克思主义“三农”思想的中国化入手,提出了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实现农业现代化;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实现乡村振兴;解放发展农村生产力,持续提高农民收入等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罗阳富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307-4308
在对“三农”新闻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三农”新闻存在的报道视角单一、报道内容与现实偏离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关“三农”工作的部署,受到基层干部群众和“三农”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普遍认为,这些重要举措充分表明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希望各级政府把相关精神尽快落到实处,使广大农民早日得到更多的实惠。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与增加农民收入成为重中之重。职业院校在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本文提出了职业院校服务“三农”的策略,即优化专业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技能培训、推动校企合作等,以期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2020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要求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要素流动,这为新一轮的城乡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带来机遇。构建“体旅农”产业融合以促进“三农”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体育旅游业在其中表现出较高的经济价值与发展潜能,政策引领、技术支撑、人才培养为“体旅农”融合提供了优良的发展基础与保障。本研究以促进烟台市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为主要目标,探索“体旅农”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机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明确适宜发展路径:构建地区高效治理模式、挖掘农村特色民俗文化、培养综合性人才、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加速实现烟台市体育旅游业与“三农”工作深度协同推进,通过协同运作促进烟台市农村经济内生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日前,在郸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天豫经贸有限公司立足实际,发挥优势,以特色寻求发展,以亮点引导新程,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发展之路,推动了“三农”工作顺利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三农”,难点也在“三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确立,既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紧迫的要求,又为破解“三农”问题提供了强大武器。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实际出发,以创新的精神,用新的思路探讨“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9.
2月27日,重庆市召开了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了全市“三农”工作。坚持以农民为本,突出改革创新,推动全市“三农”工作迈出新步伐。  相似文献   

10.
《天津农学院学报》2006,13(4):64-64
2006年12月14日,天津农学院首届“三农”论坛拉开序幕。本届论坛特邀中国人民大学乡建中心项目负责人、梁漱溟乡建中心总干事刘老石先生和经管系留日归国博士刘跃魁老师做了报告。针对本届论坛的主题——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刘老石先生做了精辟的发言。在用“有些实惠,困难重重,前途辉煌,需要扶持”四句话概括了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情况的同时,刘先生还鼓励更多大学生投身“三农”事业。刘跃魁博士则介绍了日本农协的基本情况。之后,我院朱童玲、尹万山、王小琼等同学分别从不同角度做了关于河北定州合作社和天津蓟县沟河北果农协会发…  相似文献   

11.
<正>1以提高认识为着眼点,做好“三农”新闻宣传新闻工作者要提高对“三农”工作的认识。要充分认识“三农”工作在全党全国工作中的重要性;充分认识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充分认识解决“三农”问题需要从“三农”内部和“三农”外部同时想办法。  相似文献   

12.
农业、农村、农民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尤其在中国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投资农村教育卫生以及信息化建设,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水利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源,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保障。近年来,水利部门在服务于“三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服务农村发展,特别是服务“三农”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如何切实服务好“三农”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让农民增收致富,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举措。当前,我们从事“三农”工作的党员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充分利用有利因素,更新观念.以改革的精神和发展的眼光努力做好农民增收这篇大文章,为我市提前三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赵清栋 《山东农业》2003,(12):23-23
齐都镇位于临淄区中北部,面积53平方公里,人口4.3万人,辖47个行政村,是齐国故城所在地。镇内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农业一直跻身于全国先进行列,素有“鲁中粮仓”、“蔬菜之乡”的美称。前几年,广大齐都人靠种植蔬菜大棚,农民收入稳中有升,在全区各乡镇中位居前列。然而,由于诸多原因,1999年以后,出现了农业丰收增收难、农民增产难增收的状况,农村经济在徘徊中艰难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市场的导向作用越来越明显。随着其他地区的蔬菜生产大发展,蔬菜价格偏低,收入相对减少的趋势日益明显。实践“三个代表”,解决“三农”问题,最根…  相似文献   

16.
台湾农业发展策略对祖国大陆“三农”政策选择的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在“入世”后的竞争获得胜利,祖国大陆需要实行“价格支持”、“绿箱政策”等农业保护政策,需要借鉴台湾经验,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投入力度,对“三农”实行“国民待遇”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三农”问题将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围场县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这个重要决策对于推动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必将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林一 《油气储运》2010,(2):45-45
“三农”工作,是我国经济建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乡村旅游被认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新时期下,应该抓住机遇,加大力度推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舞台上,充分体现旅游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经过新中国成立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十五”时期的调整和跨越,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三农”工作面临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当前,“十一五”计划已经全面启动,这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0.
《云南农业》2006,(1):39-39
“三农”问题在中国可谓是妇孺皆知、人人耳熟能详.但知名国情专家胡鞍钢却提出,中国其实存在着“四农”问题,除人们常常提到的“三农”问题外,还有一个农民工问题。他认为,这一问题正越来越突出,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