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李肇守 《防护林科技》2023,(2):22-24+85
以8年生枫香、木荷、杉木、马尾松组成的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相同树种在不同坡位的生长情况和相同坡位的各树种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枫香、木荷、杉木均表现为坡位越低,生长越优。其中,枫香对立地条件变化的反应特别敏感,在下坡是优势树种,在中坡表现一般,在上坡生长差。木荷在各坡位均具有生长潜力。而马尾松表现为坡位越低,生长越差,在下坡因受其他树种遮挡,生长极差;在中坡,平均胸径、平均冠幅最大;在上坡,马尾松是优势树种且能促进其他树种生长。可见,下坡适宜营造枫香、杉木(或保留萌芽)、木荷混交林,中坡适宜营造马尾松、杉木(或保留萌芽)、枫香、木荷混交林,上坡适宜营造马尾松、杉木(或保留萌芽)、木荷混交林。  相似文献   

2.
花,千姿百态、姹紫嫣红,芬芳流溢,悦脾醉心。房前屋后、庭院居室、公园中用花来布置,供人们在工作劳动之余观赏,既绿化、美化了生活环境,又能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生活,增进身体健康。花不但可供观赏,而且还是治病的“良药”。百花用于祛病强身,人们称为“花药”,以花为药用来祛病健身的医学实践,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以花为药,或茶或馔,早在战国时期就习以为俗。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就用花的香味治病,把装有丁香、麝香、檀香的香囊悬挂在室内,用来治疗肺痨、吐泻等疾病。清代名医吴尚先在《论骈》中明确指出:“七…  相似文献   

3.
Developingindustriesinmountainousareastotransformscientificallytheeconomicsituation一我生在山区,长在山区,长期工作在山区。从60年代起,我对山区的开发和农业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先后到武陵山、五岭山、雪峰山、罗霄山、武夷山、乌蒙山、大凉山、太行山、燕山、长白山、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沂蒙山进行了调查了解。这些山区,地理位置不同、气候土壤不同、地层结构不同,它们的现状和农、林、牧业问题,可以说是千差万别,因此不可能对每一个山脉有深刻的认识。但是我几个生活出入在山区,出差考察在山区,科学研究在山区…  相似文献   

4.
吾心如竹     
山里人爱竹,自然对竹怀有一份特殊的情感,作为生在竹林下,长在竹林中的我,生与竹同,意与竹通。思竹、想竹、爱竹、恋竹,那份情,那份爱,总是埋在心灵深处。记得故乡的屋后就有一片毛竹,青翠欲滴,如诗如画。常听老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居家过日子,的确也离不开竹。每当想起那清冽甘甜的竹筒水,想起那洁白香喷的竹筒饭,想起那安稳舒适的竹摇篮,还有那竹楼、竹床、竹椅、竹篱笆……宋祖英一曲《小背篓》唱红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勾起了多少人童年的回忆、童年的憧憬、童年的梦幻……我的孩提时代也是在小背篓、吊…  相似文献   

5.
画花杂感     
久羁樊笼般的尘俗,颇有倦怠之感,偶一日竟生出归返自然之心。于是,收拾画具驻足乡间觅访绿的安抚。漫步在绿色的大自然,仿佛于碧水中游憩,在清风中遐想……走着,走着,忽见绿色中闪烁着点点艳丽的小花,顿觉豁然开朗。由平和安谧转为振奋欢乐,激发了对未来的希望。这种触景生情的美好感觉,绝非仅是一个醉心于艺术的画家对花的独钟之情吧!在社会与生活中,在人们的意识中,处处离不开花的影子。如平常用语:花轿、花烛、花炮、花灯、花鼓、花篮、花雕、花布、花墙、花糕、花卷……,水花、浪花、雪花、火花、礼花、心花……,以花作…  相似文献   

6.
张雷 《广西林业》2013,(10):4-5
2013年10月12日,自治区副主席黄日波在自治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调研时强调,要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思想,打好秋冬季森林防火攻坚战。黄日波副主席听取自治区林业厅森林防火工作的情况汇报后指出,当前广西森林防火工作已进入火险最高、火患最多和防扑火任务最繁重、最艰巨、最关键的攻坚阶段。从近十年广西森林火灾发生的情况来看,在空间上,桂西北发生森林火灾次数最多,桂北、桂中、桂东、桂南次之,钦北防三市火灾次数较少。在时间上,森林火灾发生高峰期出现在2、3、4月,其次为11、12月,6、7、8月较少。在火因上,炼山造林、上坟烧纸、烧荒烧炭、野外旅游活动是引发火灾的四大因素。  相似文献   

7.
古树之死     
这是家乡一个古老的小镇,在镇子中心的街场上,有一棵七八人围抱、蔽荫数亩的极其古老的大青树。据说从爷爷的爷爷时候起,这棵大青树就已经是现在的这样粗壮,这般高大了。谁也说不清,它究竟在这个小镇上经历了多少个朝代、生活了多少个春秋。年复一年,这个小镇上的人们,在树荫下乘凉,在树下避雨,也有不少人在树下做各种买卖,大青树下每天都自然形成了一个熙熙攘攘的市场。逢年过节,全镇子的人在树下耍龙、耍狮,开展各种盛大的庆典活动。唐、宋、元、明、清到民国,在漫漫的历史风烟中,大青树不知经历过多少次兵燹和雷击,但它仍…  相似文献   

8.
集实用、欣赏、收藏、赠礼为一身的阳湖旅游手杖(拐杖),目前成为中外游客的购物热点之一。不论是在碧差峰下旅游市场、古色古香的西街,还是在大榕树景区\幽幽的标提小镇码头及古镇兴坪、福利等镇,都可见到造型别致、图案百态的旅游手杖。阳朔旅游手杖,目前面市的有木质类和竹类。在工艺上,分全雕、局部雕。其造型图案却林林总总,各有千秋,尤以刻龙、虎居多。龙头手杖均以整条龙雕刻,不仅有龙头\龙角、龙身\龙尾,还在龙嘴里雕刻一枚“火珠”。这珠子在含、在吞还是在吐,耐人寻味,但用手却拿不出来,显示了雕刻者之精艺。竹类…  相似文献   

9.
北京西南部的大山,称作西山;北京西北部的大山,称作军都山。西山和军都山都在太行山的北端。太行山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最高的地方在2000米以上。在太行山上,有许多被河流切割而成的山间谷地,成为往来交通的孔道,在古代被称作“陉”。其中最重要的有八陉,即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泾、井陉、飞狐陉、蒲阴陉、军都陉。军都陉即关沟,又称太行第八陉。关沟是北京重要的旅游风景区,居庸关,八达岭的长城,春龙桥火车站都在关沟中。关沟的最上部,是八达岭。过了八达岭,也就是出了关沟,触目平旷,可以四通八达,不为山谷所限。…  相似文献   

10.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宝 《山西林业》2005,(1):27-28
爱美是人的天性。园林植物用它多变的自然美,增添天南地北美。园林植物丰富多姿、体形优美,随着时间的推移,朝辉夕阴每日在变,春夏秋冬四季在变,年年在变,整个个体或集体轮廓、疏密、质地,都在大自然的指挥之下赋予宏观世界无穷无尽的变化。如风中的荷叶、垂柳,雪中的苍松翠柏,雨中摇曳的芭蕉、青竹,雾中迷离的树木花草,这就是园林植物的姿态美、色彩美和风韵美。同时,  相似文献   

11.
多枝柽柳,别名:三春柳、红柳,是柽柳科灌木或小灌木。树皮红褐色或红紫色,枝细柔长下垂,叶短小、鳞片状,中状花序合成圆锥花序,花期5~8个月。多枝柽柳繁殖以扦插繁殖为主,也可播种繁殖,是广泛生长在沙漠地区的一种灌丛植物。它耐-35℃的低温,且耐旱,在沙面温度高达60℃时仍能正常生长。它还耐沙埋、耐盐碱,适合在湿润盐碱沙滩地以及荒漠的草甸盐碱地上生长。柽柳是一种优良的固沙先锋树种,萌孽力强,耐修剪,有顽强、坚韧的精神。它垂直分布海拔高度在1000~2600米。目前,它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内蒙古、陕西、宁…  相似文献   

12.
在塔里木盆地东南缘的于田县,有广阔无垠的沙漠和荒漠地带,面积达21429平方公里。在起伏的沙丘中,在这一艇植物根本无法涉足的世界,却奇迹般地成了骆驼刺的天然乐园。骆驼刺,当地维吾尔族群众叫“燕大克”,豆科天然牧草,落叶半灌木,茎灰绿色,有针刺,单叶互生。夏季开花,花紫色,总状花序,生于叶腋,花序轴利状,荚果串珠状、弯曲、不开裂。骆驼刺,是沙漠中的古老的“居民”。它茎直立、坚硬,侧枝发达,植株具刺,有稠密的枝叶,一棵便是一团绿莹莹的草丛。无论在高大的沙丘、沙梁上,还是在流沙滚滚的大漠深处,人们都能寻觅…  相似文献   

13.
桑树在我国是一个古老的树种,天南海北都有它的踪迹。中华文明的发展都与桑树密不可分,它生命力极强,种植容易,管理粗放,自古以来都是人们最熟悉的树种。据《中国桑树品种志》记载,我国共有546个桑树品种(包括变种)。世界许多国家的桑树品种,大部分都引自中国。自古桑树的发展都是以穿衣为目的(养蚕、取丝),在现代工业发展的今天,这一功能显得极小了,使近两个世纪以来,蚕桑业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而近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果用桑的发展极快,笔者通过十年来在果桑开发研究推广中及桑树在陕西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水土保持应用中发现,桑树不光能产果、养蚕,它还是防沙治沙、水土保持及发展畜牧业(产饲料)的优秀品种。在陕北黄土高原,4年前栽培的用于水土保持的桑树,在无水情况下,最高生长达6m高,地下根入土达9m深。在陕北毛乌素沙漠无水的情况下,当年栽培的桑树最高达2m,在荒沙、荒漠有水的条件下栽培的大叶桑,当年可收割2次,每667m^2产鲜枝叶在2000k以上,第2、3年最高可达5t多,若加施肥料,产量还可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4.
《湖南林业》2008,(4):20-20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绿色植物是什么呢?地质学者说,是蓝藻。在南非的古沉积岩中,人们发现一种蓝藻类化石,据测定距今已有34亿年了。 在自然界里,蓝藻分布很广,是繁殖力较强的水生植物。在淡水、海永中、岩石、植物体、上都有它们的踪迹,甚至在冰天雪地、高温的泉水里,也都能生一存善蓝藻是最耐高温的藻类植物。有种蓝藻在水温达89℃的温泉中,照样能正常生长和繁殖。据说,这种蓝藻的结构特殊,它细胞内的物质凝固点高于89℃  相似文献   

15.
时光如梭,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在这秋高气爽、葡萄飘香的金色九月,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祝大会和全国第20届葡萄学术研讨会在我国著名的葡萄、葡萄酒之乡、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的诞生地--河北省怀来县隆重召开,全国各地、各部门领导、葡萄、葡萄酒科技工作者、生产者欢聚一堂,共庆这美好的日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这欢庆的时刻,回顾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成立20年来的奋斗历程,我们无不感慨万千!“雄关漫步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葡萄分会成立的20年来,是我国葡萄、葡萄酒产业蓬勃发展的20年,在农业部、中国科协、中国农学会的领导下,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葡萄分会全体理事和会员为我国葡萄产业的发展、为学会的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产生了巨大的效益。回顾这光辉的历程确是不断奋斗的20年,不断创新发展的20年,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在战斗中成长,在战斗中壮大。  相似文献   

16.
桃树冠瘿病的发生与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桃树瘿病又称桃树根癌病、桃树根瘤病,是植物冠瘿病的一种。除严重为害以桃树为主的核果类果树外,也为害苹果、梨、葡萄等果树以及林木、花卉和农作物等植物。据不完全统计,该病菌至少可为害 93个科, 331个属, 643个不同种的植物,且多数是双子叶植物,少数是裸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很少被侵染。据统计,在世界范围内有 60多个国家有冠瘿病发生,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河北、辽宁、吉林、山东、浙江、福建和河南等省市。   桃树冠瘿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病原细菌多在病组织的皮层和土壤中越冬,为土壤习居菌,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多年。桃…  相似文献   

17.
毛白杨(poulus,tomentosa Carr),又名大叶杨、绵白杨、毛叶杨、响杨等,在我国大约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特产的著名速生用材树种之一。毛白杨高大挺拔、生长快、材质好、寿命长。主要分布在北纬40—30℃,东经125—105℃之间,即北到辽宁南部,南到杭州,西到甘肃天水。毛白杨对不良环境的抗性较强,据介绍在年平均气温7—16℃,绝对最低温度-32.8℃,极端最高温度在43℃的气候环境中能正常生长,具有抗旱性和耐寒性。对土壤要求除在特别干旱贫瘠或低洼积水的盐碱地生长不良外,在土壤PH值8—8.5仍能生长,耐盐碱,大树还耐水…  相似文献   

18.
目前,有些地方的农户,为了防止散养的牛、羊等牲畜啃坏树皮,就在生长着的树干上涂抹上机、柴油。这种做法对树木生长不利,是很不科学的。生长着的树木,树皮上都有许许多多的表层多孔。这些表层气孔,是用来帮助树木呼吸的。它们在日光照射下,进行着光合作用。如果在树干上涂抹了机、柴油,便封闭了树皮上的表层气孔,降低了光合作用的效率,就会造成树木的生长不良。尤其是小树的树皮幼嫩,若在树干上涂抹了机、柴油,就会把树皮部的幼嫩细胞“烧伤”,不仅影响树木生长,严重的还可导致死亡。因此,千万不可在树干上涂抹机、柴油。那…  相似文献   

19.
每年的春末夏初,是新疆最为美好的观花赏蝶季节,并吸引着许许多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络绎不绝。在这个季节里,所到之处,无论是在山地、高原,还是在草原、绿洲,甚至是在戈壁、荒漠,人们都会对蝴蝶这个不凡的生命产生好感,产生兴趣,都会投去羡慕的目光,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20.
乡村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道白河流水声隐隐地透过草丛、树林传来……在这块平静的土地上,从青草中淌出一条水晶般的宽带。三道白河,像孤独的王子,骑着一匹白马,在寻找着美丽的王后。在兄弟峰脚下,每当清晨,河上升起袅袅的白雾,附近的村民,似乎听到喁喁的情话,看到水面上漂着的鲜艳的野花儿。三道白河在这儿不知流了多少年了,很少有人猜测它的源头。他们相信,是森林、高山、大地给予三道白河以生命。乡间的生活平静如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离河不远处,有一家农庄,院子里,种着几畦青菜,几只土鸡在四周觅食,悠闲、自由的样子,引得拴在门口的狗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