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家蚕不受精卵发生的原因,包括生理原因、遗传性因素、环境和技术原因,并提出了减少不受精卵发生的措施,以期为提高蚕种质量和受精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艳芳  邱凤鸣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505-10506
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多年来面临融资难的困境,分析了融资难原因,即国家金融政策原因、企业自身原因和历史习惯原因等,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是重建信用体系,保障融资安全;二是多角度开拓融资渠道,分散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3.
对浙江农业大学在1987~1996年间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未获资助项目按20种原因分别统计和原因出现的频率,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识别出申报项目落选的主要原因,同时根据相关分析结果探讨了主要落选原因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渠立权  张庆利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7):205-206,212
阐述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了就业率低的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及学生自身原因,并就学校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提高就业率,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母猪产死胎和产后仔猪死亡已是养猪业最大的损失之一,也是养猪业效益低下的主要因素。近年来,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分析了导致这一状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感染性原因,含病毒感染、细茵感染、寄生虫感染、真茵毒素感染;二是营养缺乏性原因;三是环境原因;四是遗传和内分泌失调原因;五是其他原因。  相似文献   

6.
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叙述了棉花蕾铃脱落的一般规律,分析了脱落的原因,主要是内部生理原因和外部诱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止脱落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种子管理处和植保站共同组织专家,于2006年9月,对垦区东四局稻瘟病发生原因进行了认真科学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垦区东四局稻瘟病发生原因是多因素的,但主要是由于气候条件利于发病;栽培措施运用不当;防治措施落实上有差距;品种抗病性下降等原因.并针对其发生原因,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古树名木衰老死亡的原因,并针对其死亡原因从政策和技术层面提出了复壮和管护技术,以期为各地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蕾铃脱落是棉花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了解蕾铃脱落的规律和原因对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叙述了博乐市棉花蕾铃脱落的一般规律,分析了脱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淮河水污染治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淮河流域污染原因的分析,总结了10年治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下阶段治理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贫困状况分析和消除农村贫困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相对贫困和人文贫困的概念出发,使用不平等和贫困的基本理论,从收入分配、文化教育和基本权利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重点分析了贫困人口的地区和乡差距以及个人能力的差距;最后基于不平等的考虑,提出了缓解和消除农村贫困的思考: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开发式扶贫,提高农村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通过救济的方式做到扶贫到人,特别对妇女、儿童以及老、弱、病、残等缺乏能力的贫困者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年来扶贫资金投入的增加,各地区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扶贫项目资产,提高扶贫资产管理效率、优化扶贫资产管理流程成为巩固脱贫质量的重要突破点。基于一般资产管理流程构建了扶贫资产管理流程,通过明确登记扶贫资产身份信息为优化资产管理提供依据,划定责任主体提高管理效率,规范收益分配实现助贫脱贫激发内生动力,构建监督体系实现扶贫资产在阳光下运行。在充分认识我国目前扶贫资产管理实施的困境下,应合理估算项目资产收益率,深刻挖掘扶贫资产带贫减贫机制,建立健全扶贫资产监督检查体系从而为长效扶贫机制的建立奠定基础,助力脱贫攻坚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3.
贫困是一种由多维度因素引发的复杂社会现象,其中信息贫困是衡量贫困的重要维度之一。通过梳理农村信息贫困相关文献,文章主要从农村信息贫困的研究方法、成因和对策依次展开。成因部分归纳为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其中主体因素细分为信息素质、文化程度、经济能力3个层面;客体因素细分为信息资源失衡、信息基础设施、自然条件约束、制度政策因素4个层面。对策部分分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方面。提出后续研究可以从民族差异、利益博弈等新视角展开。  相似文献   

14.
<正>数字乡村建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快建设数字社会步伐",规划中明确"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构建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立涉农信息普惠服务机制,推动乡村管理服务数字化"。2019年5月,我国出台《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部署10项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国土资源政策参与农村精准扶贫开发工作进行归纳总结,从土地整治、生态补偿、耕地占补平衡、生态移民、土地流转、宅基地、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增减挂"、产业扶贫等方面论述了当前农村土地精准扶贫模式,选取10个指标对以上模式进行了优劣势分析,并对赣南老区模式、凉山模式、黄溪模式、闽宁模式等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未来扶贫的主要趋势,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国土资源政策参与农村精准扶贫开发工作进行归纳总结,从土地整治、生态补偿、耕地占补平衡、生态移民、土地流转、宅基地、农村集体经营性用地、"增减挂"、产业扶贫等方面论述了当前农村土地精准扶贫模式,选取10个指标对以上模式进行了优劣势分析,并对赣南老区模式、凉山模式、黄溪模式、闽宁模式等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未来扶贫的主要趋势,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农村信息贫困的反贫困难点进行分析,抓住农村信息贫困症结,是解决农村信息贫困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为此,本文通过对识别困难、投入困难、信息人才匮乏三个难点分析其致贫愿意,进而提出应加强农村信息贫困问题的重视问题、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引进优秀人才、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多元资金投入等减贫对策。  相似文献   

18.
《天津农业科学》2015,(8):84-87
为了分析制约新疆农村贫困发生的影响因素,从三次产业发展角度出发,采用新疆17个边境贫困县市的调研数据以及自治区政府扶贫办数据,探讨了制约新疆农村贫困发生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产业的增长率,对缓解农村贫困发生作用较显著;第二产业的增长率,削弱了农业增长的减贫效应;第三产业的增长率,成为减少农村贫困发生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9.
农民的"信息贫困"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瓶颈。随着农业全球化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信息已成为农业经济增长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的基本要素。研究农民信息贫困的同时,就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培养、组织信息生产、政府的支持、多元信息服务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李仙娥  马晶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357-8359
基于对山西省10个古村镇样本村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山西省古村镇贫困发生特点:古村镇贫困发生率偏高,减贫速度缓慢;贫困区域特征显著;住古宅与非住古宅居民收入差异明显;减贫呈现脆弱性和不稳定性。提出了山西省古村镇减贫的对策:一要完善古村镇贫困的瞄准机制;二要加快古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三要推进古村镇内部"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四要加强古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五要提供公平有效的资源配置,缩小区域差异;六要提高古村镇居民应对贫困脆弱性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