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为提高种鸽生产性能,笔者采用种蛋并孵办法开展了本研究。试验1组采用一窝孵3蛋育3雏方法;试验2组采用一窝孵4蛋育4雏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窝孵2蛋育2雏方法。通过约120天3个孵育周期试验表明:①孵化率方面:对照组为97.66%,试验1组比对照组下降3.6个百分点(P0.05);试验2组比对照组下降23.7个百分点(P0.01);试验2组比试验1组下降19.83个百分点(P0.01)。②乳鸽28日龄平均日增重:对照组为17.32克;试验1组、试验2组分别比对照组低0.46%和0.64%(P0.01),但降幅不大,乳鸽28日龄体重仍达500克以上,符合市场要求。③种鸽生产性能方面:在试验期内,对照组平均每对种鸽生产乳鸽数为5.81只;试验1组为6.69只,比对照组提高15.1%(P0.01);试验2组与对照组同为5.81只,没有差别。④在饲料报酬方面:试验期内对照组为4.15∶1;试验1组饲料报酬为3.74∶1,比对照组提高10.96%;试验2组为4.17∶1,比对照组下降4.8%。⑤在经济效益方面:试验1组比对照组每对种鸽年可增加经济效益15.05元。  相似文献   

2.
选用同品种、同饲养条件下的生产种鸽分别进行鸽蛋并窝和调仔并窝试验。其中鸽蛋并窝试验分析每次产蛋均孵化哺育、孵哺一窝停孵哺一窝、种鸽不孵化的情况下,不同的产蛋间隔周期;调仔并窝试验分析雏鸽在人工调窝、不调窝的情况下10日龄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每次产蛋后均孵化哺育乳鸽的对照组,其产蛋平均周期是45 d;孵哺一窝停孵哺一窝产蛋的试验组Ⅰ,其产蛋周期是31.5 d;种鸽每次产蛋均不孵化、不哺喂乳鸽的试验组Ⅱ,其至下窝产蛋周期是18.5 d。对照组产蛋周期比试验组Ⅰ多13.5 d,比试验组Ⅱ多26.5 d,差异显著(P<0.05)。种鸽自孵自哺育的对照组10日龄的乳鸽成活率是91.6%,人工调仔的试验组10日龄乳鸽成活率是98.6%。乳鸽人工调仔并窝的成活率比不调窝10日龄成活率提高7%,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本场采用种蛋拼孵技术,探索出“一窝多蛋孵化及多乳鸽喂养”技术,即每对种鸽孵化3枚蛋,再由种鸽喂育到28日龄上市,可使每对种鸽孵育乳鸽南7.5对/年提高到8.6对/年,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白羽王鸽为研究对象,选取配对经产种鸽33对,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真1仿真蛋组、2仿真蛋组),每组11对,开展孵化试验,研究其对亲鸽及乳鸽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亲鸽孵化仿真蛋对亲鸽和乳鸽的体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乳鸽日龄的增长,亲鸽体重均呈现下降趋势,到乳鸽28日龄时,亲鸽体重降幅1真1仿真蛋组2仿真蛋组对照组,而带雏亲鸽采食量的增幅2仿真蛋组1真1仿真蛋组对照组。就乳鸽而言,1真1仿真蛋组乳鸽体重高于同期孵化2枚仿真蛋组,但2枚仿真蛋组的28日龄乳鸽成活率分别比全真蛋组、1真1仿真蛋组高12%、14%。综合亲鸽和乳鸽生产性能,孵化2枚仿真蛋对亲鸽和乳鸽并无显著不利影响(P0.05),且可以提高乳鸽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人工饲喂乳鸽净化种鸽毛滴虫技术可行性,以白羽王鸽为试验鸽,以毛滴虫感染阳性率为评价指标开展饲养试验。选择人工孵化、种鸽哺喂的乳鸽192只作为对照组并设2个重复组,每组96只;选择人工孵化、人工饲喂的乳鸽192只作为试验组并设2个重复组,每组96只。检测试验鸽不同生长阶段及成年后哺育的后代乳鸽毛滴虫感染阳性率。结果显示:对照组毛滴虫感染阳性率,21日龄63.0%,留种后2、7、12、18月龄分别为72.9%、42.7%、36.5%、28.1%,哺育后代21日龄乳鸽为70.7%;试验组21日龄及其后续留种各阶段、哺育后代21日龄乳鸽均为0.0%,试验组毛滴虫感染阳性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表明人工饲喂乳鸽培育种鸽可实现净化种鸽毛滴虫阳性率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选择鸽龄相近的美国王鸽种鸽随机分为两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从试验组和对照组种鸽所产种蛋中选择合格种蛋进行孵化,试验组采用全电脑控制孵化机孵化,对照组用亲鸽自然孵化。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破蛋率减少3.30%,死胚率减少17.56%,受精蛋出雏率提高17.56%,平均每对种鸽年产乳鸽多3对,每对种鸽年产值增加72元,每只乳鸽成本减少0.56元。  相似文献   

7.
并蛋孵鸽     
实践证明,每对种鸽1次可孵化3枝蛋、喂养3只乳鸽,但鸽子的自然本性是每次只产2枚蛋,哺育2只乳鸽。采用“并蛋孵鸽”方法,可以充分发挥亲鸽的孵化、哺育能力,有效提高乳鸽产量,其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乳化剂添加水平对种鸽产蛋性能、养分利用率及乳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的影响。两个试验过程均随机分为5个组(A、B、C、D、E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00、400、600、800 g/t的乳化剂。结果表明:(1)当乳化剂的添加量达到600 g/t时,种鸽的产蛋数和出雏数最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4.81%、26.67%;(2)C组和D组种鸽对粗脂肪的利用率分别较A、B、E组显著提高了10.37%、9.49%、15.53%和9.34%、8.48%、14.46%(P0.05),各组间种鸽对饲料中钙、磷、粗蛋白质和能量的消化利用率无显著差异(P0.05);(3)5个处理组间乳鸽的平均日采食量、28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4)28日龄时,各组间乳鸽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由此可知,饲料中添加乳化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种鸽的产蛋性能和养分利用率,对乳鸽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且在本试验条件下,初步得出肉鸽饲粮中乳化剂的推荐用量为600 g/t。  相似文献   

9.
采用美国白羽王种鸽分组观察比较其超常并孵和免孵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每对亲鸽并孵3枚蛋的效果与正常孵化无显著差异;并孵4枚蛋则破蛋率显著上升,受精蛋孵化率比正常孵化和3蛋并孵低约11个百分点;连续免孵的亲鸽表现正常,其平均产蛋周期为11.63天,比正常孵化兼育雏的亲鸽缩短约26天。在集约化肉鸽生产中实施超常并孵可显著地提高乳鸽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温岭市鸽业有限公司养鸽场是一个初具规模的肉鸽繁育场 ,现存栏种肉鸽 115 0对。为增加种鸽年繁殖乳鸽的数量 ,研制了仿真鸽蛋代替种鸽蛋使亲鸽保持自然孵化和“出雏” (人工孵化的出雏鸽替换出仿真蛋 )后产生嗉囊乳的生理习性 ,取其真蛋进行人工孵化取得成功 ,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具体试验情况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一定规模的配对种鸽群 ;制作、备好仿真鸽蛋 ;人工孵化器 (电孵箱 )。1 2 试验鸽 :选同等饲养条件下处于同 1~ 2d内产蛋的种鸽 12 0对 ,取60对在每对产完 2只蛋后 1h内及时替换入仿真蛋取出真蛋 ;…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黄芪多糖(APS)添加量对种鸽新城疫(ND)血凝抑制(HI)抗体消长及对其哺喂乳鸽母源抗体持续期的影响,试验选取白羽王种鸽900对,随机分为3组,每组300对,试验前各组种鸽接受ND灭活苗加强免疫一次。试验Ⅰ组每只饮水中添加APS3mg/d,Ⅱ组每只饮水中添加5mg/d;每月2次连续饮水5d,间隔10d;试验共计5个月并连续测定种鸽和哺喂乳鸽ND-HI抗体。试验结果表明:种鸽在免疫后连续5个月内,Ⅱ组种鸽和乳鸽ND-HI抗体均高于其余2组,Ⅱ组种鸽抗体较对照组在免疫后第3、4、5个月分别提高了8.9%(P<0.05)、9.5%(P<0.01)和19%(P<0.01),Ⅰ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种鸽哺喂的14日龄乳鸽抗体较对照组在第3、4、5个月分别提高了20.9%(P<0.05)、31.6%(P<0.01)和108.7%(P<0.01),Ⅰ组乳鸽抗体较对照组乳鸽在第5个月提高了60.9%(P<0.01)。综合母鸽和乳鸽ND-HI抗体的消长变化,证明母鸽ND-HI抗体消长与乳鸽ND-HI抗体消长呈正相关,APS可提高种鸽ND-HI抗体水平,并延长其自身和哺喂14日龄乳鸽免疫保护持续期。综上,种鸽饮水中添加5mg/d的APS,连续5d每月2次,可保证种鸽4个月高ND-HI抗体(≥8log2)持续期,其哺喂的乳鸽14d抗体也在保护临界值内(≥5log2)。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三种全价饲料的颗粒料型和蛋白质水平2个试验因素对肉种鸽生产性能的影响,以便为规模肉鸽生产中种鸽全价颗粒饲料的加工方法和蛋白质水平优化组合提供科学依据。因素A为颗粒料型:A1柱状、A2球形、A3原粮颗粒与柱状颗粒混合;因素B为饲料蛋白质水平:B1低(12.8%)、B2中(14.8%)、B3高(16.8%)。用2因素3水平交叉分组有重复的试验方法,选取白羽王鸽成年繁育期亲鸽324对随机分成9组,分别饲喂9种不同日粮,每组36对,每对单笼饲养,试验期90 d。检测乳鸽21日龄体重、料重比、种鸽产蛋间隔、种蛋受精率、种鸽增重及二因素互作效应。结果为:A2与A1和A3比较,可提高21日龄乳鸽体重4.23%和2.50%,节省饲料6.45%和22.25%;A1比A3节省饲料16.89%,但A2有降低种蛋受精率的趋势。随饲料蛋白质水平提高,21日龄乳鸽体重增加3.11%,饲料利用率提高5.76%~6.33%,产蛋间隔呈现缩短,但种蛋受精率呈现下降的趋势;试验因素A、B之间不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综合分析结果:种鸽哺育期颗粒饲料以A2B3组合为优,非哺育期颗粒饲料以A1B1组合为优。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活性微生物发酵饲料对肉鸽生产性能的影响效果,选用3 000对种鸽产出的乳鸽,在日粮中添加5%活性微生物发酵饲料进行对比试验,试验时间为30 d。结果:在日粮中添加5%活性微生物发酵饲料组(Ⅱ组)乳鸽7、15、20、25、28、30日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Ⅰ组)分别提高3.50%(P0.05)、4.00%(P0.05)、3.56%(P0.05)、3.57%(P0.05)、62.96%(P0.01)、12.20%(P0.01);料重比分别为3.52∶1、3.75∶1,Ⅱ组乳鸽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显著优于Ⅰ组(P0.05),且乳鸽肤色、毛色较红润和光亮,鸽群整体健康状态良好,均匀度较好,残次率下降12.5%。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对"2+2"生产模式下天山雪肉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健康、平均体重(约560 g,188日龄)和产蛋性能相近且为同一天产蛋的天山雪父母代种鸽60对,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对种鸽,每对种鸽哺乳2只乳鸽。3组种鸽分别饲喂不同粗蛋白质(CP)水平(16%、17%和18%)饲粮。试验期46 d,其中18 d孵化期,28 d哺乳期。结果表明:在1~28日龄,各组间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耗料增重比无显著差异;16%CP和18%CP组乳鸽的全净膛率显著高于17%CP组;18%CP组乳鸽胸肌的滴水损失较16%CP组显著降低,而肉色黄度显著高于16%组;提高饲粮CP水平可显著增加乳鸽胸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其中,18%CP组乳鸽胸肌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16%CP组。由此可见,在"2+2"模式下,18%CP饲粮组乳鸽的肉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并雏数量对乳鸽生长及屠宰性状的影响。选择相同繁殖周期且繁殖性能良好的36对白羽王鸽种鸽,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对,分别设置每对种鸽哺育2、3、4只乳鸽,对应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结果表明,试验Ⅲ组乳鸽28日龄体重和料重比均显著小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P0.05),试验Ⅱ组料重比显著小于试验Ⅰ组(P0.05);不同并雏数量对乳鸽体斜长、胫长、胸宽和胸深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试验Ⅲ组28日龄乳鸽全净膛率显著小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P0.05)。肉鸽养殖中,可采用3只乳鸽/窝的并窝饲养方式,同时加强饲养管理,以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选取36对健康种鸽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对种鸽,每对种鸽哺育4只乳鸽"(2+4"生产模式)。处理1(对照组)饲喂CP=17%蛋白的混合日粮,处理2(试验组Ⅰ)饲喂CP=16%的试验混合日粮,处理3(试验组Ⅱ)饲喂CP=18%的试验混合日粮。各处理组日粮能量水平相同,饲料类型采用50%颗粒料+50%混合原粮,试验期21d。结果显示:试验前期试验组Ⅰ每对种鸽平均日采食量为187.2g,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Ⅱ(P<0.05)。试验全期,3组间乳鸽平均日增重、21日龄平均体重、种鸽平均日采食量统计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Ⅰ的乳鸽死亡率远低于对照组和试验组Ⅱ。以上结果说明,在能量相同的情况下,CP=16%的日粮基本能满足种鸽"2+4"生产模式下的蛋白需要。  相似文献   

17.
益生菌对乳鸽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梭菌和乳酸菌对乳鸽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小肠消化酶活性及肠道形态的影响。选取相同繁殖周期的种鸽84对和同日出雏的1日龄乳鸽252只,每对种鸽哺育3只乳鸽,随机分成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对种鸽和6只乳鸽。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B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0 mg/kg金霉素,试验组(C、D、E、F、G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107、1×108、2×108CFU/kg丁酸梭菌,5×109CFU/kg乳酸菌和5×109CFU/kg乳酸菌+1×108CFU/kg丁酸梭菌。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 G组乳鸽15~28日龄、1~28日龄时的平均日增重及28日龄时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除E组乳鸽的血清总蛋白(TP)和总胆固醇(TC)含量外,丁酸梭菌和乳酸菌显著提高血清TP和白蛋白(ALB)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TC含量(P0.05); G组的血清甘油三酯(TG)和尿素氮(U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相比,G组乳鸽的十二指肠内容物中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和C组的十二指肠内容物中淀粉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G组乳鸽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高度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显著升高,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 D和G组的十二指肠黏膜厚度显著升高(P0.05); C和D组的空肠、回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与抗生素组相比,G组的十二指肠黏膜厚度及空肠、回肠V/C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在种鸽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和乳酸菌能促进乳鸽生长,改善血清生化指标,提高小肠消化酶活性,且对乳鸽的肠道形态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丁酸梭菌和乳酸菌复合添加的效果优于单独添加,且单独添加以D组的效果为最好。  相似文献   

18.
<正>1种用肉鸽的饲养技术1.1产蛋孵化期的饲养肉鸽的扩群速度是规模化养殖禽类中最慢的,因其繁殖主要依靠种鸽自孵。一般情况下每对种鸽年产蛋14~16枚,正常孵出12~14只乳鸽,其中符合留种条件的只有20%~30%。种鸽存栏量扩大需要近2年时间。因此,加强种鸽产蛋孵化期的饲养至关重要。在孵化期间,还应注意以下要点。(1)准备巢盆:种鸽配对交配几天后,应及时在合适的地方安放巢盆,铺以柔软的垫料,引诱其产蛋和孵化。笼养鸽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水平的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白羽王鸽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胴体品质的影响,评价自拟复方中草药添加剂的效果和最适添加剂量。选取体重接近、健康的亲鸽400对和乳鸽8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对种鸽和50只乳鸽。各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对照组)、0.05%、0.1%、0.15%复方中草药添加剂,试验期28天。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Ⅰ、Ⅱ、Ⅲ组种鸽受精率显著提高0.88%、1.82%、0.97%(P<0.05),Ⅱ组种鸽产蛋间隔显著降低17.41%(P<0.05)。(2)与对照组相比,Ⅰ、Ⅱ、Ⅲ组乳鸽体重显著提高7.87%、13.24%、6.58%(P<0.05),Ⅰ、Ⅱ、Ⅲ组乳鸽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8.24%、13.51%、6.72%(P<0.05)。(3)与对照组相比,Ⅱ组乳鸽血清TP水平显著提高10.20%(P<0.05),Ⅱ组乳鸽血清GLO水平显著提高7.49%(P<0.05),Ⅲ组乳鸽血清AST显著提高22%(P<0.05),Ⅰ、Ⅱ组乳鸽血清LDL显著提高8.22%和21.38%(P<0....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选用同一天孵化并出雏的种鸽72对,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抗生素组、中草药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对种鸽及12只乳鸽。分别于1、7、14、21、28日龄称重,统计每对种鸽包括乳鸽的周耗料量,28日龄时从各重复中选取2只乳鸽,采血并用于测定血液生化指标,然后进行体尺测量和屠宰性能测定。结果表明:(1)中草药组平均日采食量分别较抗生素组和对照组提高6.74%、7.78%(P0.05)。(2)中草药组28日龄乳鸽的体斜长和胸深分别较抗生素组提高7.67%和6.68%(P0.05);中草药组的胸骨长分别较抗生素组和对照组提高6.83%和4.89%(P0.05);中草药组和抗生素组胫长较对照组分别提高6.12%、4.47%(P0.05)。(3)中草药组和抗生素组28日龄乳鸽血液低密度脂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4.13%、19.57%(P0.05),各组间其他血液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4)抗生素组28日龄乳鸽的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较对照组、中草药组分别提高4.79%、3.69%和5.32%、5.30%;中草药组的翅膀率较抗生素组提高11.75%(P0.05),腿肌率较对照组和抗生素组分别提高9.01%、8.51%(P0.05)。(5)中草药组的心脏、肝脏、脾脏、腺胃和肌胃重最量大,抗生素组的肝脏、脾脏和肌胃重量最小,但均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6)抗生素组28日龄乳鸽的空肠重较中草药组提高22.72%(P0.05),十二指肠长度较中草药组和对照组分别减少13.65%、11.74%。由此可见,中草药添加剂在提高乳鸽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同时,对乳鸽内脏器官生长发育和体尺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效果优于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