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辣椒是遵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和助推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之一,遵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辣椒产业发展.遵义市于2017 年被农业部、财政部、发改委等九部委联合批准为遵义朝天椒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18 年,遵义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世界辣椒加工贸易基地"的战略部署;2020年,以遵义朝天椒为核心区域,获批实施贵州朝天椒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通过多年的持续努力,遵义朝天椒产业集群化建设取得较大成效,目前,遵义辣椒种植规模常年稳定在200万亩(13.33万hm2)以上,年产鲜椒260余万t;有初(粗)、深、精加工企业123 家,年加工辣椒制品35万t;有省部共建国家级遵义辣椒市场,年干辣椒交易量40万t,遵义朝天椒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具备规模.为深入推进遵义朝天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经调查研究,梳理出了产业集群建设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下步发展建议,供行业发展参考.  相似文献   

2.
遵义辣椒居全国各大辣椒主产区第一位,加工规模、产品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建有全国唯一国家级辣椒交易市场。遵义朝天椒占遵义市辣椒种植总面积的70%以上,本文在总结遵义朝天椒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遵义朝天椒产业突出"香辣协调、品味温醇"的产品特点,构架"一心两翼多点"加工企业集群的发展思路,建成一区、两平台、五中心的世界辣椒贸易城和三大辣椒生产基地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3.
辣椒是遵义市发展较为成熟的传统优势产业,有资源、有基地、有加工厂、有品牌、有市场.为了提高本地朝天椒的综合生产水平,促进全市辣椒产业的健康发展,从2011年开始,遵义市果蔬工作站在10个县(区、市)组织实施遵义朝天椒生态化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熟化和集成了遵义朝天椒生态化栽培技术体系, 现将有关技术归纳整理如下,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
不同密度栽培对辣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宜赤水地区辣椒种植最佳密度,于2020年在复兴镇凯旋村榜上进行了遵义朝天椒1号(又名遵辣9号)不同密度试验,设置2000、2500、3000、3500、4000、4500株/667 m2共6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遵义朝天椒1号在土壤肥力中等的条件下,最佳栽植密度为2500株/667 m2。  相似文献   

5.
朝天椒作为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在河南安阳、四川内江、贵州遵义等地区广泛栽培。但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朝天椒的病虫害发生也越来越严重,在其生长的各个时期都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从苗期、开花坐果期、结果期三个主要生长期,概述了朝天椒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为朝天椒的植保管理提供了切合实际的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6.
七姐妹朝天椒是浙江省临安市地方品种,属簇生黄壳朝天椒,每节果实七个簇生,似“天女散花”而得名,临安及周边县市山区多有种植,其产品是加工农家菜肴的重要佐料,加工的七姐妹辣椒片、辣椒酱色泽美观、辣味浓厚、清香鲜美,是新型旅游商品,深受游客欢迎。为保护和开发这一地方名品,我们进行了提纯复壮,并示范总结了山地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正遵义朝天椒又名遵义小辣椒、虾子朝天小辣椒(因虾子辣椒市场而得名),因色泽鲜艳、油润红亮、果形美观、肉厚质细、芳香浓辣,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名,系遵义重要的经济作物,遵义虾子辣椒交易市场为全国最大的辣椒交易市场。但生产中由于品种老化、种性退化严重、技术配套不到位、管理粗放等原因,导致部分地区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呈下降的态势,严重影响了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武汉世真华龙农业生物技术有  相似文献   

8.
正遵义是贵州省重要的蔬菜生产大市,2018年蔬菜种植面积30.42万hm~2(456.3万亩),总产量581.32万t。辣椒是遵义市发展最为成熟的主导产业之一,也是贵州省十二大农业产业单列项之一,种植面积居国内辣椒主产区首位,遵义朝天椒、绥阳子弹头辣椒和黄杨小米辣获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遵义朝天椒最适合的采收方式,设计了1天一次采收、7天一次采收及一次性采收3种处理方式,通过测定农艺性状、产量、收益和用工成本,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这3种采收方式显著影响遵义朝天椒鲜重和株幅,但对其干质量以及直径、株高、叶数、单株结果数、单果干质量、单株干椒质量6个农艺性状的影响较小。7天一次采收的鲜椒产量较高、成本较低、收益最好,是生产鲜椒最适宜的采收方式;一次性采收的干椒产量虽相对较低,但成本低、收益最好,是生产干椒最适宜的采收方式。  相似文献   

10.
罗燕  蒋华 《蔬菜》2023,(4):69-73
为掌握不同海拔区域不同朝天椒品种的生育、经济、产量性状以及抗病性、抗逆性,通过对遵义指形朝天椒的3个品种遵辣9号、骄阳6号、朝天椒8号进行不同海拔区域的多点试验,结果发现:在低、中、高3个不同海拔区域,总平均667 m2产量遵辣9号(1 168.53 kg)>朝天椒8号(1 164.42 kg)>骄阳6号(1 047.11 kg);遵辣9号、骄阳6号的抗逆性总体好于朝天椒8号;随着海拔的升高,3个指形朝天椒的生育期和采收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延后,抗病性呈增强趋势;朝天椒8号和骄阳6号的产量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遵辣9号的产量在中海拔区域最高、其次是高海拔区域;海拔对3个指形朝天椒的植物性状、经济性状、抗倒伏性、耐涝性、耐旱性等影响不明显;遵辣9号更适宜于中高海拔区域种植,朝天椒8号和骄阳6号更适宜于低海拔区域种植;因此不同的海拔区域选择合适的品种种植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正在第5届贵州·遵义国际辣椒博览会上,全国唯一的省部共建"国家级辣椒专业批发市场"正式落户贵州遵义。与此同时,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立项建设的全国唯一的辣椒产业集群——贵州朝天椒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也在会上启动建设。两个"全国唯一"标志着贵州已从"辣椒大省"向"辣椒强省"迈进。辣椒是贵州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作为中国辣椒的重要产区,在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中,贵州将辣椒作为12个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由一名省领导领衔推进,并成立  相似文献   

12.
《中国瓜菜》2017,(11):50-52
广西朝天椒栽培历史悠久,特定的土质和气候条件下孕育出优质的朝天椒,其中广西天等县指天椒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除鲜食以外,朝天椒产业链延长,朝天椒加工品发展迅速,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非洲等地,经济效益显著;加之易种好管、生长周期短、投资少、能贮运,深受农民及种植户欢迎。为提高广西朝天椒栽培品质及产量,促进标准化生产发展,笔者介绍了朝天椒生长习性及标准化栽培的播期选择、育苗、定植、整枝、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为朝天椒的高效标准化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圆珠四号是以R07180A(CMS)为母本,以自交遵义朝天椒RC15-361-3为父本配制的杂交一代中早熟品种,单生圆珠朝天椒;果实小锥形,果长3.6 cm、果宽3.4 cm、果肉厚0.15 cm,青果绿色,成熟果红色,果表光亮,一致性好,单果质量13.8 g;果实中含维生素C 141.63 mg/100 g、辣椒素1.533 g/kg,干物质含量14.71%,味香辣,丰产性好,适合作鲜椒泡制、酱制;综合抗性和适应性强,抗疫病、中抗炭疽病及病毒病;抗倒伏性强,耐热、耐旱性强。平均鲜椒产量1 900~2 000 kg/667 m^(2)。适合在山东、河南、湖北、贵州、云南及四川等地区春夏季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4.
通过探索水分胁迫和氮素胁迫条件对辣椒产量及相关性状变化的影响,以期为土壤瘠薄地区辣椒水肥效应的合理应用和抗旱耐瘠型辣椒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水分和氮素之间存在互作效应,氮素具有增强抗旱性的作用,在水分和氮素胁迫下辣椒产量明显下降;H089和H089×H042025D为抗旱耐瘠型材料,花溪辣椒、H042025D和遵义朝天椒为中抗旱耐瘠型材料、DF-1和HP-1为弱抗旱耐瘠型材料。  相似文献   

15.
壳寡糖诱导和白粉菌侵染的辣椒叶片防御酶系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遵义朝天椒为供试材料,用壳寡糖喷雾处理辣椒叶片后再接种辣椒白粉菌,系统地研究了壳寡糖对辣椒防御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壳寡糖喷雾处理辣椒后,辣椒叶片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较对照都有明显增加,其中PPO和PAL峰值提前(处理后接种)。试验证明,壳寡糖处理后,随着酶活性增强,辣椒的系统抗病性得到表达,二者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现代园艺》2020,(5):62-63
以赣南地区农户自留朝天椒品种为对照,2017~2018年连续2年引进12个朝天椒新品种开展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红爪、湘辣1417、华泰朝天椒3个朝天椒新品种综合表现最好,具有产量高、抗性强、果实性状好、商品性好等优点,适宜在赣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河南省推广的麦套朝天椒膜下滴灌技术是一项农业高效节水节肥技术,提高了麦套朝天椒水、肥管理水平。根据2020—2021年在临颍、襄城、郏县的田间试验及实践经验,结合朝天椒需水、需肥规律,对麦套朝天椒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田间灌溉施肥系统配置、灌溉管理、施肥管理、配套生产技术等进行了研究和规范,旨在为麦套朝天椒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河南省推广的麦套朝天椒膜下滴灌技术是一项农业高效节水节肥技术,提高了麦套朝天椒水、肥管理水平。根据2020—2021年在临颍、襄城、郏县的田间试验及实践经验,结合朝天椒需水、需肥规律,对麦套朝天椒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田间灌溉施肥系统配置、灌溉管理、施肥管理、配套生产技术等进行了研究和规范,旨在为麦套朝天椒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以资源分离中出现的不育株N06158A为不育源,以分离国外杂交朝天椒品种得到的自交系R07180为保持系反复回交转育,选育出单生朝天椒不育系R07180A,其不育性稳定,不育率和不育度均达到100%。并成功利用该不育系配制出圆珠一号单生朝天椒优良品种,通过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促进了圆珠形朝天椒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朝天椒PE101从韩国引进,株型紧凑,辣味极强,辣香浓郁,辣椒素含量4.82mg·g-1,SHU为68 520,干椒VC含量高达1 650 mg·kg-1,远高于椒类其他品种,效益较好。近年来朝天椒在河北省邯郸地区发展很快,但种植的品种多为地方品种,生长势弱,产量低,果形不整齐,制约了朝天椒产业的发展。韩国朝天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