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孟月领 《河北农业》2014,(11):47-48
近几年来,设施瓜菜发展速度较快,阜城县设施西瓜面积已发展到15万亩,其中大棚西瓜6万亩,涌现出了多个千亩西瓜大户,西瓜嫁接苗的用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大棚西瓜嫁接育苗是保证全县瓜农需求的关键,也是保证瓜农增加效益的关键。大棚西瓜育苗一般利用有加温日光温室在12月中下旬用穴盘或营养钵育苗,采用电热线加温育苗和地热温室育苗等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北海市大面积推广秋西瓜套种朝天椒模式,该模式复种指数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农民增收快,是一种高效栽培模式。西瓜采用嫁接苗,一般从市场上购买,朝天椒一般7月初播种育苗,西瓜嫁接苗1.5~2片真叶时定植,在西瓜未爬蔓前定植辣椒.每行西瓜两边各植1行辣椒苗。栽培过程中加强肥水、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西瓜嫁接是克服连作障碍和防止枯萎病发生的有效技术措施,以大果黑美人西瓜为接穗,专用野生西瓜或瓢瓜为砧木的改良劈接法嫁接育苗技术,具有嫁接速度快,成活率高达95%,嫁接苗表现出抗  相似文献   

4.
大棚西瓜嫁接育苗病虫害综合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大棚西瓜嫁接育苗环境,容易暴发多种病虫害。加强育苗环境和种子的消毒处理,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健壮无病虫害的砧木和接穗,合理调控温、湿度和光照,选用有效药剂防治等综合措施,有利于培育健康嫁接苗供大田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5.
西瓜嫁接育苗有利于西瓜早熟增产,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从砧木选择、嫁接方法及嫁接苗的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西瓜嫁接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6.
在实际的西瓜育苗生成过程中,枯萎病等土传病虫害对其有巨大的危害,而嫁接则能够有效的改善这种情况,并且可以有效地实现优质、高产、稳产。因从嫁接苗越来越受到欢迎,在文中主要就西瓜嫁接苗无土漂浮育苗新技术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广大农户提供优质、高产、稳产的西瓜嫁接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西瓜嫁接苗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瓜嫁接苗是由砧木苗和西瓜接穗嫁接而成,嫁接方法主要有靠接法和插接法。靠接法成活率高,但嫁接速度较慢,比较适合农户自育苗生产;插接法速度较快,生产管理方便,适于规模化育苗生产。西瓜嫁接育苗在嫁接过程中技术环节较多,若有一项操作不当,成活率就大不一样。现就插接法技术作一探索,以完善培育优质嫁接苗的技术措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正>秋延迟西瓜是指在7月中下旬播种育苗,8月下旬定植,10月底到11月初收获上市的利用早春大棚进行保护地栽培生产的一种模式,一般667平方米产在3000~4000千克。栽培秋延迟西瓜,正值高温多雨季节,应采取遮阳、降温、防暴雨的措施,促进西瓜生长。瓜农一般是购买嫁接苗种植,育苗一般在大育  相似文献   

9.
根据多年生产实践,详细介绍了静海县台头镇"弘历福"牌冷棚西瓜的育苗没施建设、生产冷棚的建造、嫁接苗培育、早春及秋延后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针对福州地区3月天气不利于早春西瓜穴盘育苗的情况,提出利用温控插座与暖风机为育苗床加温的西瓜育苗快速出苗新方法。该方法育苗床造价低廉、结构简单,培育的西瓜种子2~3 d可出苗。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一套育秧大棚蒸汽催苗系统,利用水蒸气为载体,温度控制仪控制蒸汽发生器的工作,以达到水稻在出苗期增温保湿的环境要求。经过连续3 d的增温实验得出,与传统的大棚育秧方式相比,使用蒸汽增温的塑料大棚平均温度为29.8℃,温差在2℃之内。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蒸汽增温系统,能有效的保证水稻在出苗期需要的温度及湿度,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烤烟漂浮育苗水体增温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烤烟育苗期低温制约,提高烤烟漂浮育苗的壮苗率,进行了烤烟漂浮育苗水体增温技术的应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水体增温技术,育苗池平均水温达到20.06℃,能提供烟苗生长的适宜温度,促进了烤烟种子出苗和烟苗的生长发育,缩短了育苗期12天,有利于提高烟苗素质,壮苗率达到86%,茎杆较为粗壮,茎高和茎围分别达到11.2 cm和1.8 cm,烟苗的根系较为发达,干物质积累较多;有利于大田期早生快发,株高、茎围、有效叶数及叶片的长、宽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烟叶的产质量,产值增加1847.85元/hm2。但运行成本较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设施。  相似文献   

13.
不同育苗方式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水稻的高产丰收,采用苯板隔寒、稻壳隔寒与常规育苗3种育苗方式对晚熟品种松粳9号进行育苗试验,研究隔寒增温对水稻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苗床隔寒增温早播高产栽培技术可以延长水稻营养生长期,促进植株提前成熟15d左右,争抢有效积温200℃左右,产量增加13.3%~19.5%,充分发挥了水稻晚熟品种的增产潜力,成为寒地稻作区高产稳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与品质,以牡丹江27为试材,研究隔寒增温超早育秧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隔寒增温超早育秧水稻的产量和碾米品质优于常规育秧。隔寒增温超早育秧群体有效穗数低于常规育苗,但抽穗期较常规育苗的早5d,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高于常规育苗。稻米灌浆充足成熟度好,稻米整精米率提高8.3%,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升高,胶稠度较常规育苗略有下降,但蛋白质含量低于常规育苗。  相似文献   

15.
一些特殊的棉花杂交品系,因其为多式果枝且为单株优势较强的品种在子行的播种行距上可适当放宽,曝光面的宽度则要压缩。超宽膜滴灌既可以增温保苗,又可以保墒促苗,同时还能节水节地。棉花超宽膜滴灌技术的应用,会成为增产增效的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增温保温苗床对烤苗生长的影响。[方法]设覆盖保温、覆盖+酿热方式处理,以常规苗池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对烟苗生长过程中的各个生长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及数据的记录,评估各处理的增温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覆盖方式保温全育苗期有少量增温,具有一定的增温效果,可以增加苗床有效积温;相对于对照组,覆盖+酿热方式增温保温处理在育苗前期增温效果明显,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增温效果降低但仍然保有相当的增温效果;通过对烟苗整体素质的记录整理可知,覆盖+酿热方式烟苗生长较快,烟苗较大,壮苗率较高,但如果生长过快,在育苗后期无法对其生长进行控制将会导致烟苗徒长,最终烟苗生长过大;覆盖方式保温烟苗较对照组有一定的优势,但壮苗效果没有覆盖+酿热方式增温保温处理明显。[结论]该研究可为烤烟科学育苗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蚕豆枯萎病菌毒素液对蚕豆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用蚕豆枯萎病菌毒素液进行对蚕豆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毒害作用的研究。病菌毒素液用枯萎病菌培养液经多层纱布过滤,在60 ℃水浴锅中加热10 min,再用6 000 r/min离心20 min获得。测试结果,病菌毒素液对蚕豆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根生长具有明显的毒害作用;在同一浓度下,感病品种受到的毒害比抗病品种强。对不同种植物幼苗的毒害作用研究结果,一定浓度的病菌毒素液对各种植物幼苗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害作用,表明蚕豆枯萎病菌毒素属于非专化性毒素。  相似文献   

18.
玉米苗期冻害对生育期和产量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变暖背景下气温异常及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显著。针对2013年5月承德围场出现的低温冻害,通过对苗期受冻玉米进行跟踪调查和测定,分析了本次玉米冻害发生时的温度条件及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苗期气温骤降,日最低气温达-3.3℃,低于0℃的持续时间达4小时,玉米叶片受冻显著,但其生长点尚未冻死,后期可以缓慢恢复生长,但发育期推迟;苗期冻害,直接影响中后期玉米的营养生长,严重影响个体产量性状。在气候变暖情况下,须加强低温对农业生产不利影响的防范。  相似文献   

19.
广元烟草壮苗培育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晓  顾会战  刘克  李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079-16080
[目的]探讨广元市烟叶(Nicotiana tabacum L.)壮苗培育措施。[方法]在育苗初期采用集中催芽、浅放池水、水体加热、苗床底部增温、补充光照的方式进行育苗。[结果]集中催芽出苗的时间最短为18 d,相对于对照提前出苗15 d左右;补充光照处理的烟株最高,平均达到10.2 cm,比对照要高出2.8 cm,在根长度方面补充光照茎径为3.49 mm,明显优于对照。[结论]采用前期集中催芽,出苗后进入大棚进行补充光照,这样生长出来的烟苗能满足壮苗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Lifelong blood cell production is dependent on rare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HSCs) to perpetually replenish mature cells via a series of lineage-restricted intermediates. Investigating the molecular state of HSCs is contingent on the ability to purify HSCs away from transiently engrafting cells. We demonstrated that human HSCs remain infrequent, using current purification strategies based on Thy1 (CD90) expression. By tracking the expression of several adhesion molecules in HSC-enriched subsets, we revealed CD49f as a specific HSC marker. Single CD49f(+) cells were highly efficient in generating long-term multilineage grafts, and the loss of CD49f expression identified transiently engrafting multipotent progenitors (MPPs). The demarcation of human HSCs and MPPs will enable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molecular determinants of HSCs, with a goal of developing stem cell-based therapeut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