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日,国家首席兽医师、农业部兽医局局长贾幼陵就我国动物狂犬病防控工作接受了记者采访,并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记者:狂犬病主要感染哪些动物?贾幼陵: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人畜共患烈性传染病。所有温血动物都可感染狂犬病,但敏感程度不一,哺乳类动物最为敏感。在自然界中狂犬病曾见于家犬、野犬、猫、狼、狐狸、豺、獾、猪、牛、羊、马、骆驼、熊、鹿、象、野兔、松鼠、鼬鼠等动物。鸡、鸭、鹅、孔雀等也可以感染狂犬病,但疾病的发展过程较慢,通常呈麻痹型。人对狂犬病也易感。由于犬与人接触密切,患狂犬…  相似文献   

2.
林松 《农村新技术》2004,(10):43-43
近年来一些地区狂犬病的发病率上升,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狗,其次是猫,许多野生动物都可传播狂犬病。有时动物并没有发病,但因其带有狂犬病病毒,它咬了人也可使人患狂犬病;吃了狂犬病动物的肉可能感染狂犬病,接触带病毒的狗可能感染狂犬病,处理动物的皮毛、接触动物的血液和分泌物也可能感染狂犬病。  相似文献   

3.
狂犬病是一种以连锁性传播途径为主的古老的疾病,是人类尚未能有效控制的疫病之一。人和动物的狂犬病发病病例中98%是由患病动物咬伤所引起。因此,人兽共患的狂犬病的防控主要是动物狂犬病的预防和控制。就狂犬病的发病、流行概况,传染源及其控制,动物狂犬病疫苗与免疫,以及建立动物狂犬病免疫防控体系等方面的内容予以概述,以期为动物狂犬病免疫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狂犬病又称疯狗病、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侵害大脑中枢神经的急性,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死亡率达100%。该病以神经调节高度障碍,表现狂躁不安和意识紊乱为特征,最终发生麻痹而死亡。狂犬病病毒在动物体内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脑干、小脑、海马角、大脑皮层等)细胞和唾液腺细胞内,  相似文献   

5.
1狂犬病发病形势不容乐观 目前,狂犬病是我国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人畜共患法定传染病之一,一旦发病,死亡率可达100%(目前全世界仅有数例发病后存活的报告)。据此,从2007年起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每年的9月28日定为"世界狂犬病日",以期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近年来,我国狂犬病的发病和死亡人数居高不下,据卫生部通报:2010年全国发病2048例,死亡2014人;2011年全国发病1917例,死亡1879人;2012年1~5月,全国发病521例,死亡462人。  相似文献   

6.
貉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是以侵害神经系统为主的传染病。患病动物呈现狂躁不安和意识紊乱,最后麻痹而死。  相似文献   

7.
人兽共患传染病狂犬病的防控主要是动物狂犬病的预防和控制.免疫预防动物狂犬病的目标是控制和消灭人的狂犬病,这也是WHO倡导的狂犬病预防和控制战略.2006年前,中山市曾经是狂犬病的老疫区,有过零散的发病死亡案例.自2006年后,在农业等各级领导重视下,强化狂犬病免疫防控工作,提高免疫率和有效保护水平,无狂犬病发病病例,显...  相似文献   

8.
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狗,其次是猫,另外,还有许多野生动物都可传播狂犬病.有时动物并没有发病,但因其带有狂犬病病毒,这些貌似"健康"的动物咬了人也可使人患狂犬病,甚至还有未被狗咬却感染了狂犬病的病例.其高病死率,使患上这种疾病的人绝大多数不治.  相似文献   

9.
龙跃强  蒲大章  刘巍申 《农技服务》2014,(5):138-138,141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人畜发病都是因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或抓伤后传染,呈现极度神经兴奋而致狂暴和意识丧失,最后全身麻痹而死亡。在我国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中的I号病,对公共卫生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0.
狂犬病俗称疯狗病或恐水病,是由征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侵害大脑中枢冲经的人、人、猫及其他温血动物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上以狂躁不安、意识紊乱为特征,死亡率几乎100%,世界动特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lB类动物疫南  相似文献   

11.
狂犬病(Rabies)是由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的嗜神经病毒引起的人与多种动物共患、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对高危人群和动物进行定期免疫接种和对伤口及时消毒处理是预防和控制狂犬病传播和减少危害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时下,不少人养猫、狗等宠物,但是和这些动物相处和接触时有可能感染狂犬病。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危害巨大,许多人和牲畜都因此丧命。本文就如何进行狂犬病的整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Hydropho-bia),俗称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V)引起的人和所有温血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直接接触传染病。临床表现极度兴奋、狂躁、流唾液和意识丧失,终因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亡,此病致死率高。迄今,仍然是威胁人畜安全的最危险的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4.
狂犬病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人兽共患传染病,病原为狂犬病病毒,能感染多种温血动物.患病犬表现为狂躁不安、意识紊乱、流涎、麻痹、恐水等症状,该病不仅影响动物健康,对人类也有极大的威胁.本文介绍了犬狂犬病的病原学、流行特点、狂犬病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临床症状及综合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一种古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人和动物感染后一旦出现临床症状,死亡率几乎100%,至今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当前,接种疫苗是预防狂犬病最为有效的途径。因此,狂犬病疫苗研发一直是狂犬病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进而不断涌现出新型疫苗。本文对近期狂犬病新型灭活疫苗、弱毒疫苗、核酸疫苗、亚单位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口服疫苗等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梳理,以期把握狂犬病疫苗研究现状,为研发更为有效的狂犬病新型疫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猪感染本病时,因不同的年龄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17.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和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共患的一种流行世界各地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及脑脊髓炎瘙痒为特征,除猪外其他动物均以死亡告终。1流行病学特点1.1易感动物猪、牛、羊、犬、猫、水貂、  相似文献   

18.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感染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除猪以外的其他动物发病后通常具有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等典型症状.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均有报道,且猪、牛及绵羊等动物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尤其是近年来猪的感染和发病有扩大蔓延趋势,已成为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伪狂犬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寒冷的季节[1].利川市(县级)猪的伪狂犬病近三年来发病率亦有逐年上升趋势,其他动物感染该病的病例还极少发现.笔者在临床上发现一例山羊感染伪狂犬病的病例,现将有关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姜海琦  王耀生  王雁喜 《农业与技术》2004,24(5):180-180,182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 PR)是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引起的人畜共患的重要传染病。除猪以外的其他动物发病后,通常具有发势、奇痒、流涕及脑脊髓炎等典型症状,均为致死性感染,但多呈散发。猪感染后,往往引起母猪胎儿和仔猪死亡,成年猪则不引起死亡,多呈隐性感染。因此,猪成为该病毒的贮存宿主和传染源,并成为防治该病的重点研究对象。人也可感染致病,但一般不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20.
根据狂犬病病毒核蛋白基因保守区序列设计1对引物,建立了用于狂犬病病毒特异性核酸检测的RT-PCR技术。该技术可从狂犬病病毒CVS株、8202株和SRV9株的含毒细胞培养物及鼠脑组织中.扩增出443bp的核酸片段,检出核酸的敏感性约为3pg。对30份不同种动物脑组织的检测结果与小鼠脑内接种试验(MIT)的测定结果完全吻合,但前者可在3h内直接对组织匀浆进行诊断,具有快速、简便和敏感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