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肉鸡热应激与营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肉鸡的高生长率在给生产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肉鸡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应激源表现出很高的敏感性.其中,热应激的危害较大,轻者生长受到抑制,重者大批死亡,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肉鸡热应激及营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集约化高密度肉鸡饲养方式的迅速发展 ,工厂化养鸡中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当前养禽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温书斋等 ,1991)。由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热应激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炎热气候下的肉鸡生产 ,一方面生产者为了追求高的生产水平 ,提高经济效益 ,使得所施加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措施严重地背离了禽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环境条件的需求特点和生理规律 ;另一方面与环境控制相关的禽舍环境温度得不到有效调控 ,从而使大部分气候炎热地区难以抵御高温对家禽生产所带来的环境压力(范石军等 ,1996)。禽类同其它哺乳动物一样 ,…  相似文献   

3.
在集约化养鸡场,热应激是肉鸡生产中非常关注的问题。因为热应激不但造成肉鸡的采食量下降,而且还严重影响肉鸡的成活率和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肉鸡热应激     
环境因素对肉鸡的生产性能影响巨大,尤其是集约化生产,环境因素起着重要的限制作用,其中又以温度的影响为甚。过高的温度会导致肉鸡热应激,使生理机能发生变化和紊乱,表现为来食量下降,生长减慢,抵抗力降低,死亡率增加二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炎热期达3个月之久,长江以南地区高温持续时间更长,使肉鸡热应激明显,严重影响肉鸡生产.本文就热应激对肉鸡的影响及防制作一简述.l效应激对肉鸡的影响1.卫生产性能肉鸡只有在等热区内才能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肉鸡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6~21.1℃,饲料利用率最适温度为21.1℃,超出此温…  相似文献   

5.
夏季的集约化养鸡生产 ,在鸡易发生热应激期间 ,可通过在饲料中添加抗应激添加剂和调整饲料的营养标准 ,提高鸡体抗热应激能力 ,来缓解对生产造成的影响。1 调整饲料的营养水平1 1 提高饲料的能量 能量摄入量降低是热应激期间鸡生产性能下降的原因之一。夏季温度高 ,鸡采食量减少 ,因此提高日粮的能量 ,尽量增加鸡体的能量摄入量 ,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热应激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实际生产中可添加脂肪以提高日粮能量。脂肪热增耗低 ,使能量在体内的潴留量增加 ,同时 ,日粮中添加油脂能改善适口性 ,降低饲料在胃肠道的流通速度 ,从而提高家…  相似文献   

6.
1维生素类 热应激可引起肾上腺皮质酮分泌增多,对肉鸡生长产生影响,补充某些维生素可以维持热应激期间的稳定分泌。另外,维生素主要以辅酶和催化剂的形式参与体内多种代谢,从而保证机体组织器官具有正常结构和功能。因此,在热应激环境中,给肉鸡添加维生素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7.
肉鸡热应激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肉鸡羽毛丰厚,皮肤无汗腺,生长迅速,新陈代谢旺盛,自身体温较高,依靠呼吸和蒸发散热,因此环境温度对肉鸡生产影响很大。肉鸡有一个合适的“适温区”,一般为15.6~21.1℃。由于试验条件差异,所提出的适温范围不尽相同,罗曼×星布罗杂交肉鸡生长的适温为17~27℃(栾冬梅等,1988),宝星肉鸡生长的适温为18~23℃(杨全明,1989),22~45日龄AA肉鸡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2℃(沈咏舟等,1996)。18℃时肉鸡生长速度最快,24℃时饲料效率最高。因此,既得到最佳生长速度又得到最好的饲料报酬的理想饲养温度为21℃。环境温度超过2…  相似文献   

8.
随着集约化养鸡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应激因素越来越多,尤以夏季高温造成的应激最为突出。超过肉鸡本身体温调节能力,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全身性反应,称为热应激。夏季气温较高,高密度饲养造成肉鸡热应激发生普遍,生产性能降低,免疫机能下降,发病死亡率升高,给肉鸡饲养业带来很大经济损失,应引起养禽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9.
S.Leeson  倪黎纲 《中国家禽》2007,29(16):25-28
本文主要论述肉仔鸡处于热应激时日粮中蛋氨酸含量与精氨酸和赖氨酸的比例的相互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夏季炎热高温,容易使鸡出现热应激,同时,鸡舍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在高温、高湿、饮水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鸡群发生热应激综合症,使鸡的饮水量增加,采食量下降,生产性能降低,生长速度减慢,抵抗力减弱,严重者可使鸡死亡。因此,要根据发病特点和临床诊断,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随着商品肉鸡业的迅速发展,全国各地肉鸡饲养专业户越来越多,但由于肉鸡生长快、体型大、皮厚、皮下及腹部脂肪多,对热应激的抵抗力差,在炎夏其生长易受热应激的影响而显著下降,甚至引起大量死亡。平度市某企业一养殖厂有一年夏季在持续高温情况下,种鸡的死亡淘汰率竟达26%,没死的鸡也多身体衰竭,生产性能大大降低,产蛋率下降47%,种蛋受精率下降28%,即将出栏的大群肉鸡也有较多死亡。 由于热应激对种鸡的死亡率、产蛋率和孵化率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鸡舍的建筑朝向 大部分地区鸡…  相似文献   

12.
高温、高湿所引起的应激反应,往往使肉鸡的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存活率大大下降。热应激的特征肉鸡年龄不同对鸡舍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应激也不一样。95°F 是雏鸡孵化时的容许温度,但对7周龄肉鸡则会出现热应激反应,温度适中区随肉鸡日龄不同而变化。肉鸡总的热负荷(代谢 环境)若超过其散热能力,体温就会升高。从生理上看,肉鸡具有通过增加热散发和减少代谢产热来平衡热应激的能力。为了增加热的散发,鸡通常张开翅膀,时而起立时而蹲伏以扩大体表面积。同时,血流大量流向表皮组织。促进热散发的第二个方法是增加呼吸频率。在温度适中  相似文献   

13.
随着集约化养鸡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应激因素越来越多,尤以夏季高温造成的应激最为突出.超过肉鸡本身体温调节能力,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全身性反应,称为热应激.夏季气温较高,高密度饲养造成肉鸡热应激发生普遍,生产性能降低,免疫机能下降,发病死亡率升高,给肉鸡饲养业带来很大经济损失,应引起养禽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4.
随着肉鸡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夏季高密度饲养造成禽舍温度增加,超过肉鸡本身体温调节能力,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全身性反应,引起热应激。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夏季气温较高,高密度饲养造成肉鸡的高温应激尤为突出,导致生产性能降低,免疫机能降低,发病死亡率升高,给肉鸡饲养业带来很大经济损失,应引起养禽工作者的重视。1 发生原因 肉鸡体表羽毛丰厚,皮肤没有汗腺,生长速度迅速,新陈代谢旺盛,本身体温较高。一般认为,肉鸡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6~21.1℃,由于试验条件的差异,所提出的适温范围不尽相同。罗曼×星布罗杂交肉…  相似文献   

15.
肉仔鸡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温度应在21~23℃左右,在此温度范围内,肉仔鸡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热应激较小。当舍温超过32℃以上时,鸡就进入热应激状态。夏季养鸡极易产生热应激,轻者引起生产性能下降,严重的可引起大批死亡。因此,夏季养鸡要注意防止热应激。  相似文献   

16.
在肉鸡生产中,环境温度是影响肉鸡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肉鸡到28日龄后,最适宜的生产温度是21℃,而夏季鸡舍温度常常超过30℃,对肉鸡的饲养非常不利。为有效的规避夏季肉鸡饲养风险,获取最大的养殖收益,养殖户要提前谋划,扎实做好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减少热应激现象的发生,最大限度地消除热应激对肉鸡造成的不良影响,需采取综合防暑降温、加强饲养管理、添加抗热应激药物、加强疾病防治等措施,以获取肉鸡生产的最大效益,应积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夏季气温较高,高密度饲养造成肉鸡的热应激发生普遍,导致生产性能降低,免疫机能下降,发病死亡率升高,给肉鸡饲养业带来很大经济损失。 1 原因分析 肉鸡体表羽毛丰厚,皮肤没有汗腺,生长迅速,新陈代谢旺盛,体温较高。一般认为,肉鸡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6~21.2℃,在适温范围内,鸡体代谢产热主要靠物理方式经幅射、传导和对流散失,其余经呼吸道途径散发,产热和散热基本保持平衡,鸡的体温不升高,肉鸡表现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死亡率低。环境温度在适温区以外,肉鸡主要依靠化学方式调节体温,首先表现体温的升高或降低,其次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性能下降。环境温度超过28℃时,肉鸡开始出现热应激反应,表现张口呼吸,饮水量显著增加。超过30℃,鸡体温度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上升。超过38℃就有死亡的危险。 2 临床症状 2.1 生理变化 肉鸡精神不振,体温升高,呼吸急促,经常蹲伏在地上或网上,两腿叉开,翅膀下垂,冠及肉髯苍白,采食量明显减少,饮水增加,饲料转化率降低,生长速度变慢,发病率及死亡率上升。 2.2 血液变化 血液变稀,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及其它固形物浓度相应减少,CO2分压下降,pH值升高,表现明显的呼吸性碱中毒。血钾、血钙和血磷浓度显著下降,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也明显下降。血糖降低,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和白蛋白均显著下降,血脂无明显变化。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血浆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9.
热应激俗称中暑,由于鸡仅能依靠呼吸系统散热,加之肉鸡体内脂肪较多,其散热更加困难,在高温环境下易因体温调节与生理机能紊乱而发生一系列异常反应,不仅会降低生产性能,部分患鸡还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因此,肉鸡热应激是危害养禽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在明确热应激产生原因及其危害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做好防暑工作,尽量降低热应激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