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本文总结了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组织在岗人员参与培训活动,提高专业技能;增加财政投入,强化资金保障等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主要面临以下困境:教育负债增加,归还缺乏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存在问题;乱收费现象屡禁不止,教育经费挪用问题突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义务教育差距仍然存在,农村义务教育处于相对不利境地。主要的体制原因有:财政投入总量不足、投入结构存在偏差、权责划分不科学、转移支付不完善等。建议加强义务教育投入法制建设,构建以中央、省级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新体制;改进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大力拓宽农村义务教育融资渠道,合理配置城乡义务教育投入。  相似文献   

3.
<正>一、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农业投入存在的问题农村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财政投入和农户投入。在财政投入方面,虽然财政投入在逐年的增多,但是其投入的力度远低于发达国家,资金的投入力度不够,使得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低,严重的阻碍农业的收入,而且在财政投入资金本来就少的情况下,还存在普遍的挤占挪用资金的情况,这样使得资金的利用率很低。在农户投入方面,因为农户自身的经济实力不足,则在农业的投入上则  相似文献   

4.
孔倩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479-14480
剖析了内蒙古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保障标准、保障对象、保障范围、保障资金的操作、法律上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按照既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又克服其依赖思想的原则,科学制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准确界定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扩大地方财政投入,征收社会保障税,将部分福利彩票收入运用到农村低保中,加强人员和资金管理,从法律上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政法快讯     
《当代农业》2013,(22):52-52
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国务院近日强调。要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增加财政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完善财政奖补、贷款贴息等政策.调动基层和农民群众积极性,吸引社会各方面参与建设、维护和管理,切实提高农田水利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强化各项支农资金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支农资金效益,文章提出了创新财政投入机制,完善资金管理、使用制度等财政支出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改革不断深入,对学校的非税收入管理更加规范.随着"校财局管"的全面推行,教育主管部门成立了教育经费管理中心,教育经费实行网络化,规范化管理,资金由县财政按计划拨付到教育经费管理中心,中心再拨到各学校,加强了中小学各类资金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强化了对学校各项资金的监管,有效防止了乱收费行为,确保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
中央财政在去年已下拨635.2亿元基础上,又新增105亿元,进一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财政部有关方面表示,新增资金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从2010年起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提高100元,即:东部地区年生均达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改革不断深入,对学校的非税收入管理更加规范。随着“校财局管”的全面推行,教育主管部门成立了教育经费管理中心,教育经费实行网络化,规范化管理,资金由县财政按计划拨付到教育经费管理中心,中心再拨到各学校,加强了中小学各类资金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强化了对学校各项资金的监管,有效防止了乱收费行为,确保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顺利实施。但是从历次检查我们发现中小学校在非税收入管理上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自然保护区虽然在数量上经历了高速增长,但其融资及管理模式却无很大改进,即主要是依赖于政府财政投入及行政管理,造成了资金不足及资金利用率不高的局面。因此有必要将私人引入自然保护区的融资及管理中来,即公私合作模式。一方面,可以利用私人闲散资金,为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私人参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以提高资金利用率。而且政府可以通过控制对自然保护区的投资额来间接影响私人对自然保护区的投资额,进而达到全社会净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政法前瞻     
《农家致富》2008,(7):52
农村义务教育债务3年化解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央和地方将增加财政投入,用三年左右时间基本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历史债务。 农民工劳务合同简本推出劳动保障部近日推出适应农民工特点的合同简本。合同简本包括合同期限类型、甲方安排乙方从事的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资支付标准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2005年12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发出《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株洲市农村社会保障发展中地方政府履行财政责任的状况进行实地调查,总结分析了株洲市地方政府在履责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从如何遵循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投入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构建资金筹集机制、健全基金管理和监督机制、创新基金投资运营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地方政府履责能力和水平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口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税费改革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但也暴露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口的深层次制度因素。本文首先阐明了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性,然后运用西方经济学的供需分析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理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口的经济学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监管力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等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黄利明 《山东农业》2001,(12):22-24
“九五”期间,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部署,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保持了财政投入的稳定增加。五年期间,各级财政用于农业的直接投资达184.2亿元,比“八五”期间增长了1倍。加上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  相似文献   

16.
西部农村义务教育信息化互动农村科技信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了农村义务教育的信息化发展,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实现西部农村义务教育信息化与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有机结合、同步发展,并在国家投入、资金引进、人才培训等方面制定有效政策与措施,可望加快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信息化进程并实现持续、健康与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在今年已下拨635.2亿元基础上,近日中央财政又新增105亿元进一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新增资金主要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2010年起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提高100元,即:东部地区年生均达到小学450元、初中650元,中西部地区年生均达到小学400元、初中600元。同时,为解决农村小学教学点运转困难  相似文献   

18.
钱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2,(20):10725-10727
从农村义务教育投资决策制度和相关实施机制,资金投入制度及相关实施机制,以及监督制度与评价、制约机制几方面,探讨了农村义务教育资金有效投入的制度逻辑。  相似文献   

19.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的经济和发展离不开教育支持,在“三农”问题的解决中,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处于关键的地位,然而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长期短缺,呈现出诸多问题。如农村教师工资的拖欠、沉重债务难以偿还、公用经费的严重缺乏、危房改造及新扩建资金缺口较大等等,农村的义务教育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本文对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财政投入是湖南林业投资中的重要构成,充分有效的财政投入能够保证林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根据湖南省2000~2014年林业财政投入和林业总产值的统计数据,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林业的财政投入与林业总产值之间的相关关系。随后采用滞后变量模型发现了林业财政投入对林业总产值的增长具有正效应,短期内财政投入资金对林业总产值增长的影响不显著,但从长期来看,财政投入与林业总产值的增加之间的相关性比较明显。因此,为了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必须完善林业财政投入的长效机制、加大林业财政投入、拓宽资金使用渠道、提高资金使用率以及引入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