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早衰指棉花提前衰亡或北方棉区棉花不能充分利用生产季节、光热资源过早死亡的现象。山东省是我国的传统棉花产区,近年来由于地力下降等原因棉花早衰现象日趋严重。据调查和田间观察,目前鲁西北植棉区一熟棉田早衰面积占当地棉田面积的70%,鲁北盐碱地和鲁西南两熟棉田也有20%左右出现早衰,全省发生早衰的棉田占棉田总面积的30%以上。  相似文献   

2.
胡爱芝 《中国棉花》2007,34(2):25-26
2006年春季,喀什地区棉花播种期间长期低温、沙尘暴,部分棉田严重烂种(烂种率21%)或死苗(死苗率11%),但由于绝大多数棉田按照技术要求进行药剂拌种和播种,一播全苗率仍然达到93%以上。1影响棉花一播全苗的因素1.1棉田的春灌、冬灌质量是决定棉田一播全苗的关键因素。喀什地区是  相似文献   

3.
棉田化学除草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杂草与棉花争夺光、水肥、空间,传播病害虫,增加植棉物化成本及灌溉费用,降低棉花产量与棉纤维品质,因此棉田除草是保证棉花优质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我国不同种植模式棉区的棉田杂草化学防除,截至目前已有大量报道。本文论述现阶段我国棉田杂草化学防除技术,介绍了棉田除草剂产品登记现状和部分棉田除草剂新品种,分析了防除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以期为除草剂应用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玉娟  李新裕 《中国棉花》2001,28(12):37-37
新疆棉花生产的迅速发展 ,使新疆棉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新疆棉花产量高、品质好、效益高 ,已构成农业的支柱产业。但随着棉花面积的扩大 ,春播玉米和小麦面积的压缩 ,使寄主广泛性的棉铃虫食源作物减少 ,棉铃虫对棉田棉花为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 ,在新疆部分植棉区 ,已上升为为害棉花的主要害虫。1农业防治应作为棉铃虫生态控制的基础在棉田棉铃虫的防治上要从棉田生态系统出发 ,要认真分析棉铃虫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使防治措施和生产活动力求创造有益于棉花和有益生物的生长繁殖 ,而不利于棉铃虫发生的环境条件。 (1 )秋耕冬灌是有…  相似文献   

5.
安徽沿江棉区是我国棉花主产区之一,棉花现蕾到初花期正值长江流域的梅雨季节,多连阴雨天气。近些年来,气候的变化导致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尤其是2010年7月中旬沿江棉区普遍出现连续强降雨,造成大面积棉田淹水,部分棉田绝收,不得不毁耕改种。根据我们多年应对棉田涝灾的经验,总结出一套棉田涝灾评估标准及应急管理技术措施,供棉花生产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6.
棉叶蝉(Empoasca biguttunla Shiraki),又名棉花叶跳虫、浮尘子、棉二点叶蝉(棉田还见到小绿叶蝉、印度棉叶蝉等多种,但数量很少)。我省南北棉区都有发生,是棉花后期主要叶面害虫。尤其在安庆沿江棉区,因其发生危害,一般棉田减产10%左右;受害重的棉田损失可达20~30%。  相似文献   

7.
棉田地膜覆盖,改善了棉花苗蕾期土壤温、湿度和通气条件,加速了养分转化、释放,促进了棉花早热增产。通过对地膜覆盖棉田土壤养分消长动态的探测,以进一步了解棉花养分的供(土壤中含氮基础和供氮能力)、需(棉花各生育期吸肥动态和需肥量)、投(人们给土壤施入肥料的时间、次数和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为棉花合理经济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慈溪县传统的棉田耕作制度是,冬作春粮(大小麦、蚕豆)与黄花苜蓿间作,夏作棉花与春粮套种的两熟栽培制度。六十年代间作绿肥面积占棉田总面积的85%左右。棉花产量高且稳定,平均皮棉亩产113.7斤。七十年代以来,绿肥面积不断减少。1982年统计,全县棉田绿肥面积6.63万亩,只占棉田总面积的16.64%,亩产鲜草量在千斤以下,棉田有机质肥料严重不足。绿肥面积迟  相似文献   

9.
不同棉花品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土壤的肥力、结构等有良好的反映。土壤微生物种类、数量的变化可以作为土壤肥力的指标。土壤中微生物极易受到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比如不同的施肥制度、根系分泌物等,因此种植转基因棉花势必将影响到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以及生命活动状况。本文初步研究了种植转基因棉花对棉花根系微生物的影响,旨在为转基因棉花环境安全性研究提供参考数据,为转基因棉花环境安全性更深入研究打下基础。1材料和方法取土棉田:常规棉田(中棉所23);转B t棉田(中棉所32);双价转B t基因棉田(中棉所41)测定菌类与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
棉田立体种植的方法与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敬 《江西棉花》2002,24(6):28-29
随着棉花市场的放开,棉花的价格将随市场供求形势的变化而上下浮动,植棉的风险增大,植棉的经济效益不稳。为提高植棉的经济效益,促进棉田增产增收,扬州市各地近几年通过大力推广棉田间套马铃薯、大蒜、洋葱等蔬菜及其它经济作物的高效立体种植技术,一般可增产值(7500~9000)元·hm-2,增加纯收入(3000~4500)元·hm-2较好地稳定了扬州市的棉花生产。1 棉田立体种植的方法由于棉花生育期长,适宜于搭配多种作物,从间套时间上,扬州市棉田立体种植方式可分为三种:(1)秋冬套。利用棉花成熟后到来年春这段时间,套种一些耐寒作物,主要有:大蒜、…  相似文献   

11.
警惕"新害虫"对新疆棉花的为害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2 0年来,新疆新的病虫在不断传入和增加,如玉米螟已在全疆范围内发生,美洲斑潜蝇在局部地区发生较重,个别地区棉田(吐鲁番)及花卉上(乌鲁木齐、哈密、库尔勒、克拉玛依等地)已发现烟粉虱为害。据奎屯、石河子棉区调查,近两年(特别是2 0 0 3年)双斑长跗莹叶甲(系新疆棉花新害虫,以前未见报道)在棉田普遍发生,个别棉田受害较重。老病虫害(棉花烂根病、棉花枯黄萎病、棉铃虫、棉蚜、棉红蜘蛛)频繁发生,新的病虫又不断出现,给新疆棉花生产构成新的威胁。现将几种“新害虫”在新疆的发生情况及形态特征简报如下:1双斑长跗萤叶甲1 .1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棉花早衰的原因及表现、总结棉花高产栽培经验,对2014年河北威县3块早衰棉田的土壤养分状况、棉花生长情况和产量进行调查分析。分析表明:棉田起土、复耕棉田由于起土或持续失耕造成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等养分含量明显降低导致棉花早衰;前茬为苜蓿的棉田由于苜蓿的固氮作用,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等养分含量明显增加,能够减缓棉花早衰的发生。棉花早衰在冠层上表现为株高降低、棉株变细、叶绿素含量降低、果节数减少和最长果枝长度减小等方面,根系上表现为主根长和最长侧根长度变短、侧根数目变少,与相应对照棉田相比,本调查早衰棉田棉花主根长度和最长侧根长度分别降低9.7%和31%,一级侧根数减少36.4%。早衰棉花产量明显降低,主要原因是早衰棉花单株成铃数和铃重降低,起土棉田、复耕棉田和前茬棉花棉田棉花理论产量与相应对照棉田相比分别低29.3%,13.2%和4.3%。本调查说明土壤养分状况变差是造成棉花早衰的主要原因,棉田持续耕作可能造成棉花早衰。  相似文献   

13.
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在“二高一优”农业发展方针的指导下 ,棉田立体种植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棉田两熟以上种植的面积已经达到 70 % ,每公顷增收 75 0 0元左右。棉田立体种植对发展棉花生产 ,增加农产品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立体种植的发展棉田立体种植的形式多样 ,以季节划分有三类 :( 1 )前季套种。套种作物在棉花移栽前种植 ,与棉花生长前期短期共生。如秋播春 (夏 )收的麦、豆、油菜、大蒜、秋菜 ,冬播春 (夏 )收的马铃薯 ,春栽夏收的果豆类。 ( 2 )同季间作。与棉花生长部分或全期共生。如秋播夏收的百合 ,…  相似文献   

14.
巴基斯坦是世界主要产棉国之一,棉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2%以上。1986年全国种植棉花3747万亩,皮棉总产量132.7万吨,平均亩产35.4公斤。我们此次考察,看了信德(Sind)省的部分棉田棉花生长情况,并听了介绍;参观了设在拉合尔的全国  相似文献   

15.
袁勇  黄静忠 《江西棉花》2001,23(1):31-33
棉田立体种植是以提高种植业综合效益为核心而发展起来的新种植体系 ,是旱粮棉区的高效耕作制度。这一耕作制度的开发应用 ,对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 ,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种植业整体效益发挥了很大作用。如东县兵房镇棉田立体种植已经历 15年左右的历史 ,常年 180 0公顷棉田都立体种植。主要种植模式有 6种类型 :①蔬菜 (蒜头、青蒜、鲜食蚕豆、日本大叶波菜、马铃薯等 )或大麦或油菜 /西瓜 /棉花 ;②蕃茄 /棉花 ;③豇豆 /棉花 /秋蕃茄 ;④棉花 /山鹰椒 ;⑤糯玉米 /棉花 ;⑥棉花 /花生。这几种类型的经济效益均较高 ,一般是纯棉花的 …  相似文献   

16.
利用苜蓿诱集带防治棉花害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苜蓿诱集带为棉花益虫提供了一个避难所 ,使蜘蛛转移到棉花上集中喷杀。苜蓿诱集带是防治早期棉铃虫的有力工具 ,也可以作为绿盲蝽和蚜虫的诱集作物 ,这些害虫更喜欢苜蓿。苜蓿可以种植在与棉田相邻的田里 ,也可以种在位于农场中心的地块。 ( 1 )苜蓿带的建立。种植在棉田里的苜蓿诱集带 ,每隔 30 0行棉花种植 8,1 2或 1 6行苜蓿 ,大约占棉田面积的 2 .0 %~ 2 .5%。也可以种植在一块田的边缘 ,约占棉田面积的 5%,或种在与棉田相邻的田块。苜蓿品种必须抗苜蓿蚜虫、疫霉病收稿日期 :2 0 0 0 - 0 1 - 1 0( phytophthora root rot)和炭疽病 ( …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控制南疆盐渍化地区棉田土壤中的盐分,进一步提高棉花植株对水分的利用效率,通过对土壤-棉花-大气系统(SCAC系统)进行的研究,建立了南疆盐渍化地区的棉花水分迁移模型,计算出棉花植株水分的吸收效率,从而来调控棉田土壤的水分、盐分及其根系分布,达到控制盐分、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目的。并对棉花水分迁移模型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新疆不同生态区与经济区棉花轮连作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是我国生产条件最优越 ,潜力最大的高产、优质棉区 ,尤其自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以来 ,更加强了棉花生产的地位 ,自治区的产业结构战略为“一黑一白”,生产建设兵团为“白红绿”,棉花都是拳头产品。新疆棉花自 90年代以来每年以近 6.7万公顷的面积 ,1 0万吨产量的速度递增 ,至 2 0 0 0年棉田面积将扩大到 1 0 7万公顷 ,占全疆能种棉花的县 (团场 )耕地面积 1 67.1万公顷的 64.1 %。棉田面积迅速扩大 ,初步实现了植棉区域化、专业化布局 ,但也造成作物结构相对简单 ,棉花多年连作的现象十分普遍 ,所以如何认识和解决棉花连作问题 ,是自治区…  相似文献   

19.
棉花枯、黄萎病是我国棉区的重大病害 ,难以防治 ,且日渐严重。新疆的 80 %棉田发生黄萎病 ,发病株率达 30 %~ 5 0 % ;棉花枯萎病现已发展到 9地(州 )、31县 (市 )、2 0 2个植棉乡和兵团的 5个农业师中的 2 2个团场 ,1 995年统计发病面积 4万~ 4.7万公顷 ,估计绝产面积 2 667公顷以上 ,仅莎东县因枯萎病绝产 667公顷 ,损失皮棉近 1 0 0 0 t。据报道 :2 0 0 3年河北省棉田黄萎病发病面积占 5 2 .93% ,其中衡水市 80 %以上棉田受害。棉花的枯萎病和黄萎病已成为棉区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障碍因素 ,引起了有关各级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国农…  相似文献   

20.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是多食性潜叶害虫。该蝇1993年最早在我国海南省的蔬菜田严重发生,次年6月山西省棉花所首次在棉花上发现此虫的严重为害,受害严重的棉田虫株率为100%,单株受害叶片数36.6%,单叶虫量最高达92头。10多年来,美洲斑潜蝇在我国的分布日益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