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省霞浦县水稻田稻水象甲每年发生1代,4月下旬至5月上旬越冬成虫迁入早稻田为害水稻叶片,稻叶为害率在20.0%-48.5%,幼虫为害稻根,丛为害率在12.0%—24.8%,该虫的防治措施关键要狠治成虫,兼治幼虫。  相似文献   

2.
桂林市1993年三化螟发生严重廖家榜(桂林市植保站,541022)桂林市1993年晚稻三化螟大发生,是80年代以来发生为害最重的一年。晚稻白穗率最高达75%。全市加权平均白穗率为2.52%,约损失稻谷3445吨,占晚稻病虫为害损失总和的59.4%。大...  相似文献   

3.
棉铃虫在安阳市果树上属于偶发性次要害虫。然而近年来对局部苹果的为害趋于严重。 1995年在安阳县安丰乡渔洋村调查,幼果受害率高达 32%; 1998年在滑县四间房乡南湖村调查,幼果平均受害率为 12.7%,最高达到 35%,平均每株有虫 32头,单株最高达 127头。年均为害面积 3 500 hm2以上,占苹果种植总面积的 10%左右。1为害习性  棉铃虫在本市 1 a发生 4代,个别年份有少量的第五代发生。 5月中、下旬,第一代幼虫开始为害苹果的幼果, 6~ 8月进入为害盛期,主害代为第二代和第三代。据调查,棉铃虫在苹果树上的为害有趋幼嫩组织的习…  相似文献   

4.
2001~2002年姜堰市先后发现玉米螟为害佛手、意杨苗木。2001年秋在姜堰市白米镇曹保村发现三代玉米螟幼虫为害佛手(一种类似柑橘的果树),被害株率10%~18%,平均12.5%,被害株虫量1~4头/株,平均1.8头/株。2002年跟踪观察,发现一、二、三代幼虫对佛手均造成为害。幼虫蛀食嫩枝和果实,造成枝条枯死、落果和烂果,尤以三代对秋抽嫩枝为害较重,造成树势衰败,严重影响产量。2002年6月在本县沈高镇双杨村苗圃发现一代玉米螟幼虫为害意杨嫩苗,蛀干率5%,严重田块达10%以上。幼虫蛀入嫩苗干…  相似文献   

5.
2000年三代三化螟在姜堰市大发生,大部分乡镇控制了为害,平均水稻白穗率在 1%上下。但白穗率 10%以上的田块并不少见,还出现了白穗率 50%以上的田块。为了总结三化螟大发生年容易防治失利,造成严重为害的原因,笔者等于 8月下旬至 10月初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实地调查,现从技术角度将结果归纳如下,供参考。1大发生年为害较重的原因  1)错过用药适期 (绝大多数偏迟 )。这是治螟效果不好最普遍的原因。①本市提出防治水稻穗期三化螟,要求在破口初期用药,但许多地方习惯于抽穗至齐穗期用药,这在轻发生年影响不大,在大发生年,直接…  相似文献   

6.
白蜡绵粉蚧(PhenacoccusfraxinusTang)自1996年犤1~3犦相继传入西宁市以来,短短的3~4a时间就蔓延至西宁市各行政区,为害白蜡树相当严重,为害株率高达96%,为害程度达到中度以上的街区占调查街区的78%。目前已成为白蜡树上的1种重要的刺吸性害虫,为害日趋严重,造成树势衰弱,生长停滞,枝条枯死,严重影响城市绿化及园林景观。为有效防治白蜡绵粉蚧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1999~2001年进行了室内药剂防治试验。1材料与方法在室内用40%氧乐果乳油(山东大成农药股份有限公司产,下简称氧乐果)、45%马…  相似文献   

7.
新疆红花白粉病的发生与为害近年新疆各地红花白粉病为害较重,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1992年我们在伊犁霍城县调查,发病株率达10%~27%,造成红花落叶早衰,植株生长不良,为此,我们对该病进行了初步研究。症状红花幼苗至成株期均可受害,但主要发生在5~6月...  相似文献   

8.
杨桃园桔小实蝇综合防治初报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改革,对外交往频繁,广东地区桔小实蝇发生严重,发生量是过去的数倍至数十倍。部分杨桃、番石榴等果树因为害严重而失收。为此我们开展了桔小实蝇发生规律调查、监测和综合防治措施的研究。结果表明:桔小实蝇在广州地区有二个高峰期6月和8月份。通过诱杀去雄,适时喷药,养鸡除虫,套袋、拾烂果等综合防治措施,二年来使三个试验地的虫口密度大幅下降,在2002年7月桔小实蝇为害高峰期,马来西亚大果杨桃为害率为1.7—5.5%,对照区为94%,本地种的小果杨桃为害率为23—35.2%,对照为74.5%,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初步扭转了杨桃近年来基本失收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棉铃虫在鲁西北地区一年发生4代,一代主要在小麦上发生为害,一般每平方米有虫0.1—1.0头,形不成明显的为害,1992年大暴发,一般每平方米有虫10—15头,多的50头以上,小麦受害减产5%左右。二代主要在春棉上,百株累计落卵6000—10000粒,(往年500—700粒),多的达15000粒以上,寄主范围之广,数量之多,为害程度之重,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棉花、玉米、大豆、花生、蔬菜、苹果、枣、梧桐、西瓜等均受为害,棉花顶心受害率86%-95%,有的拔了棉苗改种玉米等其他作物;玉米受害株率95.6%,大豆受害株率92.3%;苹果顶梢受害率90.2%;枣果受害率20%左右,造  相似文献   

10.
柑桔花蕾蛆为害的空间分布型属于聚集分布,其聚集原因为花蕾蛆本身习性所致;田间估计柑桔花蕾蛆为害的最佳取样方法为双对角线法和棋盘法。为害率和座果率相关性测定结果表明,在为害率为12%以下时,为害程度与座果率高低无相关性;而超过12%时,随着为害率的增加,座果率下降。提出了柑桔花蕾蛆在大年不必喷药、小年酌情防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1发生概况辣椒死棵病是我市保护地辣椒主要病害之一。80年代仅点片零星发生,近年来发展迅速,为害严重。据1996年调查市郊日光温室大棚14个,棚发病率100%,除1棚零星发生外,其余各棚死苗率在15%~80%不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万多元。1997年5...  相似文献   

12.
咖啡小爪螨[Qligonychuscoffeae(Nietner)]又名茶红螨、茶红蜘蛛。2002年7月,笔者在开展有害生物疫情普查工作中,发现咖啡小爪螨在沧源县茶叶种植区普遍发生为害,全县4270hm2茶园一般为害株率达10%~15%。地势较平缓的勐省镇茶园发生较重,面积为270hm2,为害株率20%以上。根据植保部门的历史调查资料以及茶园管理人员反映,咖啡小爪螨在本县茶园属首次严重发生为害。往年由于咖啡小爪螨,虫体小,肉眼很难看清,为害轻,被害症状不明显,未曾引起注意。而2002年的春茶和夏茶,由于受2001年12月至2…  相似文献   

13.
奉节地处三峡库区腹心,重庆市东北部,自然气候条件适宜发展蚕桑,其蚕茧质量较好。近年来,桑树叶螨在局部桑园发生为害严重。2004年该县羊市镇大余蚕桑基地,33hm^2桑园发生叶螨危害。2005年又在该桑园爆发。2005年5月18日调查桑园内有螨株率达42.37%,有螨叶率达21.03%。严重的有螨叶率达100%,百叶螨卵量达1万头以上。局部区域桑园春梢上部叶片皱缩变成褐色,梢顶变形、萎缩。  相似文献   

14.
韭菜迟眼蕈蚊是为害韭菜的重要害虫,在国内鲜见有为害大蒜的报道。我们1995年发现该虫在河南省中牟蒜区发生为害,1997~1998年严重发生。据1998年春季调查,蒜田受害面积占65%左右,一般地块虫株率20%~30%,严重地块高达100%。大蒜田因该...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自2000年11月首次在温州市观叶植物巴西木和发财树上发现检疫性害虫蔗扁蛾以来,发生范围不断扩大,为害程度逐步增加。到目前为止,全省已在温州鹿城、永康、义乌、兰溪、金华金东和婺城、杭州江干和萧山、嘉兴秀城、慈溪等10个县(市、区)发现蔗扁蛾为害,有的花圃内株害率几乎达100%。蔗扁蛾为害的寄主植物已调查发现10科25种,以巴西木、发财树、天竺葵3种植物上为害最严重。其中巴西木的株害率加权平均为44.3%,幅度8.3%~85.7%,发财树的株害率为39.6%,幅度7%~81.6%,近500盘…  相似文献   

16.
水稻稻秆潜蝇为害损失测定与经济阈值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1992~1993年试验表明,早稻稻秆潜蝇株为害率与产量损失率具有密切相关性,关系式为Y1=0.467+0.5139X。水稻剑叶、倒2叶、倒3叶被害,以剑叶受害产量损失最大,其次为倒2叶和倒3叶。影响产量主要因导致穗实粒数减少,空秕率增加。在现有生产条件下,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为3%,经济允许为害株率为5%。  相似文献   

17.
新疆鹰嘴豆褐斑病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在新疆昌吉州木垒县、奇台县种植的鹰嘴豆上新发现一种突发性病害,经鉴定为鹰嘴豆褐斑病菌(Ascochyta rabiei Passs),发病面积为4000hm2,平均为害株率46%,严重田块为害株率达到100%,产量损失率为40%~50%。之前,此病在新疆未见公开报道,本文对其在木垒县的发生情况开展了调查研究,初步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赵钢 《植物保护》1965,3(2):69-69
1963—1964年作者于安徽省定远、凤阳两县,对烟草苗床中蚯蚓的发生为害,和当地群众采用的防治方法进行了调查。 一、为害概况 近几年来,在安徽定远、凤阳地区烟草苗床中,蚯蚓对烟苗的为害甚于蝼蛄和地老虎,严重影响了烟苗的培育。一般缺苗率15%,重者达50%以上。凤阳县东方红公社朱后、山唐生产队的2.4亩烟苗,缺苗率高达90%。1964年,定远县朱巷公社东庄生产队1.2亩烟苗,因受蚯蚓为害,几乎无苗。  相似文献   

19.
茶翅蝽 (Halyomorpha picus Fabricius)又名臭木椿象。原是梨树的次要害虫, 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为害程度逐年加重,近年已上升为梨树的主要害虫。据调查,菏泽地区梨园受害果率一般 10%~ 25%,高的达 35%以上,严重影响梨园经济效益。为了掌握该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笔者自 1997年以来对该虫进行了定点观测和调查,并结合室内饲养,初步摸清了茶翅蝽在本地区的发生情况及猖獗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技术。 1为害   茶翅蝽在山东菏泽地区 9县市梨园均有分布,且为害均较重。该虫食性较杂,可为害梨、苹果、桃、杏、山楂、石榴、…  相似文献   

20.
刺足根螨严重为害大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刺足根螨犤Rhizoglyphusechinopus(FumouzeetRobin)犦属蜱螨目,粉螨科。近几年该螨在嘉祥县大葱产区发生为害严重。1999年5月在本县嘉祥镇菜庄李村、石庄村、孔庄村发现该螨为害,大葱被害株率达30%~40%,经济损失20%~35%。2000年扩展至万张乡、疃里镇、卧龙山镇。2001年在嘉祥镇满庄、杜庄葱田调查,随机抽取100株,有虫株率达20%。该螨还为害大蒜,造成减产。刺足根螨在嘉祥县1a发生9代,世代重叠。以成、若螨在土壤内或被害植株内越冬。发育起点温度6℃。完成1代所需时间,在18~23℃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