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慧 《中国果菜》2005,(6):21-21
温度是影响蔬菜大棚小气候环境变化的一个关键性因子,对棚内蔬菜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棚蔬菜的生产中,常因温度的剧烈变化给蔬菜的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因此,进行大棚蔬菜生产,掌握棚内温度的调控技术,为蔬菜生长发育创造一个适宜的温度条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  相似文献   

2.
大棚蔬菜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强度大、耗时费工,严重制约了大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现介绍四项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大棚蔬菜生产配套实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黄瓜是响水地区棚室蔬菜生产的主要品种之一。由于本地区棚室周年生产,茬口调换困难,所以黄瓜生产大多采取连作,导致土壤肥力、地力连年消耗,同时造成土壤中病原物的逐年积累,如遇连阴多雨天气,大棚栽培的秋黄瓜菌核病害发生严重。该病主要危害黄瓜果实、蔓、叶片,导致黄瓜产量及品质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4.
大棚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棚蔬菜的生产是在人为控制的特定环境条件下的生产,与露地蔬菜的生产有很大差异性,纵观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大棚蔬菜生产,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必须引起菜农的高度重视,否则,将会影响大棚蔬菜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温室大棚栽培是当前蔬菜保护地生产的主要方式。在温室大棚内病虫害容易普遍发生,尤其是病害发生往往比较严重,防治时常规农药用量逐年加大,产品受污染程度较重。因此,调控保护地环境,创造利于蔬菜生长发育、不利于病虫害发生蔓延的条件也是温室大棚蔬菜生产的关键性技术。  相似文献   

6.
王欢  穆月英 《中国蔬菜》2015,1(1):45-49
基于对北京市农户蔬菜生产的调研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北京市农户蔬菜生产效率进行了分析,并对大棚和温室两种设施蔬菜生产类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北京市蔬菜生产整体效率水平较低,反映出农户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低的现状。同时对两类蔬菜生产设施进行对比后发现,现阶段大棚蔬菜生产更有效率,而温室生产的蔬菜则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7.
黄瓜大棚土壤肥力与土壤酶活性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黄瓜大棚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试图探索是否可以利用土壤酶活性作为评价大棚蔬菜土壤肥力的指标.经相关分析可知:磷酸酶与土壤肥力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磷酸酶与有机质、全氮、全钾、速效钾呈极显著相关,与碱解氮,有效磷呈显著相关.结果表明:磷酸酶可以用来表征黄瓜大棚土壤的肥力状况.  相似文献   

8.
铜仁市设施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玮  龙艳  吴仲珍 《长江蔬菜》2012,(20):106-108
贵州铜仁市设施蔬菜发展迅速,大棚设施面积已达到1046.7 hm2,主要进行春早熟蔬菜、大棚西瓜、食用菌等种植,有着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指出铜仁市设施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科学规划、组织化生产、结构优化等发展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冬暖式大棚是保护地生产的主要形式之一,棚室春季种植的蔬菜,如茄果类和瓜类,大部分到6月拉秧,棚室休闲期有2-3个月,若把这段时间利用好,充分发挥大棚夏季不揭膜遮阳避雨的功能,利用大棚休养期进行越夏蔬菜栽培生产,可大大提高菜农经济效益,缓解夏季蔬菜供应紧张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张志梅 《蔬菜》2007,(11):19-19
目前正是秋延后大棚蔬菜生产的时期,菜农朋友们可以采用一些小技巧,改善棚内蔬菜的生长条件,明显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一是园土消毒:每平方米床土  相似文献   

11.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冬春气温也发生较大变化,对蔬菜生产已产生较明显的影响。永康市地处浙江中部地区,近年来棚栽瓜菜面积迅速扩大,其中大棚超过166.7hm^2,中小拱棚超过2000hm^2,气候变暖后,特别是最低气温发生的变化,对我市冬春蔬菜生产影响很大,因此,根据气候变化及时调整栽培技术和管理,以利今后常年生产,显得很有必要。下面我们就永康市冬春最低气温变化研究气候变暖对蔬菜生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武汉市蔬菜基地土壤肥力及蔬菜生产需肥的特点,增加肥料投入的对策。认为在现行农村生产体制的条件下,合理安排蔬菜轮作,充分利用残茬,发展沼气,重视城市生活垃圾和人粪尿资源,以及增加钾肥投入以维持三要素基本平衡,是改善土壤肥力和增加投肥的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盱眙县位于江苏省中部,洪泽湖岸边,淮河穿境而过,全县下辖19个乡镇,农业人口60.8万人,耕地7.47万hm2112万亩,是典型的农业大县。近年来,盱眙县抓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大力发展以大棚为主的设施化蔬菜栽培,大棚蔬菜面积有了一定增加,效益明显提高,是传统麦油种植效益的十几倍。尽管大棚蔬菜和粮油的比较效益如此之大,但全县大棚蔬菜发展步伐仍不快,规模不大,档次不高,就制约大棚蔬菜生产发展的因素问题,笔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1生产现状①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盱眙县大棚蔬菜生产始于20世纪90…  相似文献   

14.
实践证明,发展设施农业是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但不少农户在大棚生产中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习惯重复一些看似正确,其实很不妥当甚至有害的农事操作。这些认识误区和习惯操作严重阻碍了大棚蔬菜的发展,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及时纠正错误,只有进行科学种植,才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效益,促进大棚蔬菜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大棚蔬菜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冬季大棚设施栽培蔬菜“五害”应急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冬季的连阴天气、大风天气、大雪天气、久阴突晴天气和病虫危害等常使大棚蔬菜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因此,为确保蔬菜安全越冬,提高冬种大棚蔬菜的产量、质量和效益,生产中应密切关注天气情况,主动采取应急措施,防御灾害性天气和病虫害对冬季大棚蔬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陈福权  徐丹 《长江蔬菜》2010,(13):14-16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浙江省嘉善县大棚蔬菜面积不断扩大,同时,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增加蔬菜生产效益,积极实践和探索出一批大棚蔬菜多茬高效栽培模式,取得了增产增收的良好效果。“大棚越冬瓠瓜-小西瓜-秋瓠瓜一年三茬”种植模式是浙江省嘉善县在大棚蔬菜生产实践中探索总结出的高效栽培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大棚蔬菜生产是本地区反季节蔬菜生产的主要方式,但大棚蔬菜育苗期间常会因管理不善常出现带帽苗、高脚苗、闪苗、捂苗、僵苗等劣质苗,对产量影响较大。我们在栽培过程中应注意掌握主要几类劣质苗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茄子是蔬菜供应的主要种类之一,栽培面积广。随着大棚等保护设施的广泛应用,栽培模式的不断变化,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大棚茄子的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但由于大棚连续种植茄  相似文献   

19.
王强 《蔬菜》2018,(9):37-40
为充分利用政府投资建设的大棚防虫网设施,实现蔬菜周年高效安全生产,在大棚防虫网条件下实施豇豆、丝瓜、芹菜、小白菜周年栽培的探索。大棚周年蔬菜生产模式符合当前生产实际,充分利用了当地光热资源,发挥南京市蔬菜所培育的系列蔬菜新品种抗耐性突出、早熟性好、生长势强的优势,结合大棚防虫网设施的应用,科学安排茬口、精细栽培管理、绿色防治病虫,成功实现了豇豆、丝瓜、芹菜、小白菜高效安全周年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江苏省灌南县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迅猛,当地设施蔬菜生产方式以大棚为主。为提高大棚蔬菜经济效益,结合当地茬口布局,通过建立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摸索出一套适合本地大棚栽培的高效茬口模式,即大棚早熟黄金瓜秋延后红辣椒高效栽培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