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0 毫秒
1.
<正>为了研究桑蚕营养饲料在省叶、增产,增丝、防病等方面的功效,探索桑园因不良气候导致桑叶叶质差、缺叶等情况下的养蚕应急机制,拓宽桑蚕喂养途径,进一步预防蚕桑生产风险,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泰州市于2005年中秋和晚秋蚕期进行了蚕桑营养饲料小区试验。  相似文献   

2.
家蚕实验室添食桑蚕营养饲料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桑蚕营养饲料作为一种以桑叶为载体的蚕用多功能营养添加剂,其主要成分为优质脱脂大豆粉、新型增丝剂、抗生素、无机盐等,具有省叶、增丝、增产、防病等功效。为了验证在北方蚕区夏秋季桑叶叶质老化或缺叶的情况下其功效作用,2004年秋季养蚕期间,我们在实验室进行了小区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桑蚕营养饲料是根据桑蚕的5龄期营养生理特点,由蚕必须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新型增丝素、无机盐等多种营养物质作为主要成分,采用高新技术加工而成.具有显著的防病、增丝、省叶、改善叶质、提高叶丝转化率等功效.富东镇从2004年春蚕开始推广应用并定点调查,现将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已人工合成了多种激素类似物,这为进一步研究激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增丝灵1号"、"增丝灵2号"系保幼激素类物质,据介绍使用后可使蚕体内发生新的定向生化反应,增大丝腺体并调控延长桑蚕5龄阶段发育,增加蚕的总进食量及营养储备,从而增大桑蚕吐丝量.为确定这一产品的增产性能,我  相似文献   

5.
桑蚕添食动物蛋白营养液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桑蚕添食动物蛋白营养液试验初报山东农业大学王彦文,崔为正河南信阳蚕种场崔怀德随着桑蚕营养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蚕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及其在蚕体内的分配利用已越来越明了,这为桑蚕的营养添食提供了理论依据。众多的研究表明,桑蚕在5龄期消化吸收的蛋白质,有5...  相似文献   

6.
<正> 蚕业生产过程中除获得茧丝外,尚有大量副产物可供综合利用,如桑的叶、枝、皮、根、果、籽及蚕的蛹、蛾、卵、粪等。开拓桑蚕副产品综合利用,效益甚至可以超过蚕茧收入。1、蚕粪的综合利用:干蚕粪含粗蛋白15%,碳水化合物55%,粗脂肪2.5%,  相似文献   

7.
一、国内外研究和应用概况桑蚕的食物是桑叶,是靠栽培桑树所获得,所谓蚕人工饲料,就是将蚕所需要的营养成份科学地搭配研制成保持一定的形状,并且使蚕儿食下后能健康地生长发育的饲料。桑蚕人工饲料在1930年就有试  相似文献   

8.
近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编印的《农业科技情报》(总第173期)刊载,四川省剑阁县店子乡盘龙村蚕农于1987年秋蚕期间在无意中发现,当地称为“剑蚕草”(又称“桑蚕草”)者可以代替桑叶养蚕。这个发现引起了该县蚕丝公司的重视,并于1988年由公司组成了“剑蚕草”试验课题组进行试验。经两年的试验表明,桑蚕对“剑蚕草”有很好的嗜食性。即在同一蚕箱内,用桑叶和“剑蚕草”混喂,蚕儿不偏食桑叶,碰见什么叶就取食什么叶,而且对两种叶的吃食速度也基本一致;各龄期蚕对“剑蚕草”  相似文献   

9.
桑蚕五龄期是丝腺生长最快的阶段,丝腺重约增长40倍;同时又是食桑最旺的时期,食下量约占全龄食下量的88%以上。此时的营养及气象条件,均间接或直接的影响蚕的体质、蚕龄经过、丝蛋白的合成等  相似文献   

10.
叶质问题在养蚕生产上向来比较重视。近几年来通过桑蚕人工饲料的研究,对蚕的营养要求逐步清楚起来了。按照化学成分来衡量桑叶的成分,可分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维生素、无机盐类和水六大类。其中水分、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是衡量叶质优劣的主要指标。水分在蚕体内起着物质溶解、运输和保持体内循环等生理上的作用。蚕体水分来自桑叶,而桑叶含水率的高低,可以看出桑叶成熟程度,嫩叶含水率高,老叶含水率低,  相似文献   

11.
推广小蚕共育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蚕共育是将小蚕集中在有专用桑园、饲养技术过硬、设备完善的单位或专业户饲养,四龄起蚕第二口叶后,分发给各家农户饲养的一种分段养蚕法.小蚕共育有利于消毒防病和小蚕管理,能有效防止蚕病发生,蚕体强健好养,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同时小蚕共育可节省劳力、房屋、消毒药品等,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蚕效益.小蚕共育是推进桑蚕专业化生产,提高产业效益的重要手段.我区越来越多蚕区推广了小蚕共育,给蚕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由于桑蚕业发展速度快,群众技术基础薄弱,小蚕共育在推广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给局部地区的桑蚕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本文就我区小蚕共育在推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结合技术推广工作提一些建议,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设饱食添食区与饱食对照区、吊食Ⅰ添食区与吊食Ⅰ对照区,吊食Ⅱ添食区与吊食Ⅱ对照区共6个处理,为5龄蚕起蚕添食营养饲料,每处理区再设一个重复区,每处理区蚕头数200头。添食区添食营养饲料,自5龄饷食开始到见熟蚕为止,每天3次,每次给桑前将营养饲料与冷开水按1∶10配兑的稀释液用喷雾器喷于桑叶上混匀后再稍晾干喂蚕;对照区则饲喂用清水进行同样处理的桑叶。试验结果表明添食桑蚕营养饲料可以增强蚕儿体质、提高其抗病能力,且能强化蚕的各种生理功能,促进蚕儿对桑叶的消化吸收,提高叶丝转化率等。  相似文献   

13.
<正>据农业部从18个桑蚕主产省(区、市)业务部门统计,虽然遭受南方蚕区早春持续低温阴雨的影响,2014年我国蚕桑生产仍获得了桑蚕产茧量的"五连增"。但由于丝绸市场持续低迷,影响桑蚕茧价连续下降,致使售茧收入减少较多。  相似文献   

14.
潘家宽 《广西蚕业》2007,44(3):40-40
近年来随着我县桑蚕业不断发展,小蚕共育技术发展迅速。特别在2004年我县采取每个新建小蚕共育室补助2000元以上共育用具的措施后,全县小蚕共育室以每年30~50个增  相似文献   

15.
生理活性物质对诱导三眠蚕的增丝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理活性物质对诱导三眠蚕的增丝效果浙江农业大学陆雪芳,方晓毓,韩宇日本在八十年代研究生理活性物质对蚕的影响,其中多数是咪唑类化合物,这些物质应用于桑蚕可诱导早熟三眠蚕,并对蚕的生长发育、茧丝质及抗病性等有一定影响。我们在1985年发表了SM—1诱导三...  相似文献   

16.
新型高效桑蚕增丝剂应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常文  邓兴才 《蚕桑通报》1994,25(3):29-30,28
三龄起蚕一次性对蚕添食新型高效桑蚕增丝剂(NHS)*,可在不延长桑蚕龄期,不增加五龄桑叶消耗量、食下量的前提下,提高叶丝转化率,提高蚕茧全茧量18.16%、茧层量23.24%、茧丝长度20.42%。结果表明,NHS具有适于农村蚕业生产应用的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17.
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和总结生产经验,分析桑蚕原种在生产过程中长期使用漂白粉液浸消桑叶产生的问题有损害桑叶叶质,影响蚕体生理健康和经济性状,影响蚕期生产的稳定性。对此提出科学管理桑叶浸消过程,达到叶质损伤最小化;关注蚕期饲养环境的变化,营造适宜的饲养环境;制定合理措施有效保障饲养工人身心健康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桑蚕饲养是一项综合性配套技术,它是以我省当前生产上推广的多丝量品种为材料,在总结群众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温度、光线、叶质、用桑量以及蚕座稀密度等,对蚕的生长发育、健康程度、茧丝质量的影响,据此来制订春蚕饲育技术新标准,以发挥较好的经济效益.一、桑叶叶质对小蚕的生理影响及用叶标准叶质对养蚕成绩关系密切,国内外学者为探寻小蚕优良叶质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有  相似文献   

19.
<正> 一、蚕业词汇的混乱现象作者在编辑《蚕业文摘》工作中,从接触到的有关来稿中感到目前在蚕业词汇的使用上十分混乱。《蚕业文摘》收录国内外近200种期刊文献,每年约接受2000余条文摘稿件。这些稿件出自不同作、译者之手,对于遣词用句十分繁杂、混乱。同一刊物甚至同一作者写的文章用词不统一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的。例如,经常用到的蚕的名称,叫法就常不统一。“家蚕”有人称“桑蚕”,还有人称“家桑蚕”;“野蚕”有时泛指家蚕以外的其它蚕类,有时又专指桑树上的一种害虫——野生桑蚕;“蓖麻蚕”的名称更是繁杂,有木薯蚕、马桑蚕、莴苣蚕、鹤木蚕……等叫法。总之,给它吃什么叶就把它叫什么蚕。有的科技文章和小册子大量使用  相似文献   

20.
李格平 《广西蚕业》2003,40(1):46-47
1 桑蚕小蚕共育员条件。有一年以上饲养蚕实践经历,技术熟练,有一定的文化程度、身体健康、肯钻研和学习先进技术,负责任、勤奋、工作踏实、能联系群众,有诚信作风。2 桑蚕小蚕共育室。选择远离大蚕室、上蔟室,不靠近农田、果园、畜舍以及排放毒气、废气、废液的工厂和烟叶地,每户共育室应有面积20m~2以上,六面批灰光亮,有对流门、窗,内置加温补温设备,可保温保温,装有电灯,购置足够的蚕具、蚕药及附属用品。3 建立小蚕专用桑园。每个共育户应有小蚕用桑园4亩至5亩,离农田远,不靠近排毒废气的工厂、砖瓦窑、石灰窑,桑田应适时剪伐,加强肥培、除草、防治病虫害和排灌管理,不采病虫害叶、农药污染叶、污泥叶,保证有足量的良叶,不用从外地采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