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基于油茶良种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要根据油茶良种苗木质量标准来做好油茶良种苗木质量控制的策略,针对油茶假劣苗木的原因,做好对油茶良种苗木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优良油茶苗木繁育及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鹏岳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262-264
采用优良的油茶繁育和丰产栽培技术可以提高油茶苗木的质量,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介绍了优良油茶苗木繁育及丰产栽培技术,通过生产实践证明优良油茶苗木繁育及丰产栽培技术具有先进、实用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彭先英 《农技服务》2011,28(7):1087-1088
从油茶品种数量、油茶苗木种类及油茶苗木培育3个方面总结了油茶良种繁育圃的营建方法。  相似文献   

4.
从良种选择和苗木培育两个方面总结了油茶苗木栽培的关键技术,以期提高栽植油茶的经济效益,为油茶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合理调整赣州市油茶良种苗木培育策略,开发优质良种苗木资源,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以2010—2015年赣州市油茶面积为数据源,借助Matlab软件,结合数据特征,构建灰度预测模型,科学预测2016—2020年赣州市油茶面积。依据种植密度区间标准,推算赣南油茶产业发展所需油茶良种苗木数量区间,从而为今后苗木培育生产提供借鉴,为政策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油茶产业发展潜力大、前景好,加快油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调整林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对徽州区油茶栽植技术进行了简述,主要包括:栽植地的选择、挑选良种、苗木培育、苗木栽植、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为进一步提高徽州区油茶栽植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钭培明  卢良珍  樊青爱  龙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855-13856
[目的]研究油茶黑膜覆盖栽培技术以提高造林效果。[方法]研究黑膜覆盖和不覆膜2种处理对油茶苗木成活率、地径、苗高、分枝数、新梢长度的影响,并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调查油茶种植户的收入和成本。[结果]黑膜覆盖与对照相比,苗木成活率提高了5.94个百分点,苗木平均高增幅为13.06%,苗木地径增幅为17.31%,平均分枝数增幅为13.55%,新梢平均长度增幅为17.06%。[结论]黑膜覆盖能显著提高油茶苗生长量和存活率,促进油茶苗木的生长;与未覆膜相比,黑膜覆盖在造林成活率、苗高、地径、分枝数及新梢长度等方面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油茶北缘分布区芽苗砧嫁接育苗轻基质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油茶北缘分布区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最佳轻基质配方,选择5种适宜油茶生长的轻基质配方在信阳市光山县开展筛选研究.测定了各种轻基质化学性质及一年生苗木的生长指标.结果表明,不同轻基质对苗木地下部分的影响较大;油茶地径、节间长、根系体积、地下部鲜重及总生物量等指标在不同轻基质间存在显著差异.从中筛选出适宜油茶北缘分布区...  相似文献   

9.
油茶种植是一项重要的林业产业,油茶果实能够榨油,在其他领域也得到了有效应用。基于此,本文对油茶树木种植入手,对油茶苗木培育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油茶树栽培管理技术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涛 《农技服务》2010,27(3):343-344
从苗木选择、规划造林方面介绍油茶的栽培技术,及幼林油茶、成林油茶各时期的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对油茶容器苗水分进行科学管理,促进油茶苗木的生长发育。方法: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测定了不同控水处理下油茶容器苗成活率及新梢生长情况。结果:油茶容器苗在失水程度保持在0%~15%(处理Ⅰ)、16%~30%(处理Ⅱ)、31%~45%(处理Ⅲ)、46%-60%(处理Ⅳ)和61%-75%(处理Ⅴ)的情况下,苗木存活率分别为100%、92%、75%、25%和0%。油茶容器苗的新叶数和新梢长的生长都表现出"慢-快-慢"的生长规律,生长曲线呈现规则的"S"型。苗木新梢以处理Ⅱ最长,为4.31 cm,其次是处理Ⅰ,为3.93 cm。结论:油茶容器苗含水量高有利于其苗木的生长;在油茶容器苗栽培管理过程中,应当控制油茶容器苗的含水量在55%以上,才能保证油茶容器苗有较高的成活率和生长势。  相似文献   

12.
试验表明,间隔10d,叶面喷施3次磷酸二氢钾0.3%溶液,能有效促进油茶实生苗生长,明显提高1a生油茶实生苗苗木平均高、平均地径和Ⅰ级苗比率。油茶苗木生产,应该按照相关技术规程,实行标准化生产,以生产更多的优质苗。  相似文献   

13.
从采穗圃建设、芽苗砧培育、嫁接、嫁接后管理、移床扩圃等方面总结了福安市油茶优良苗木培育技术,以期为该市培育油茶优良苗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油茶芽苗砧嫁接的种子含油30%以上,可以作为食用油,除此之外,油茶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等药用价值。油茶芽苗砧嫁接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通过随机区组统计法分析油茶芽苗砧嫁接受天气的影响。经过实验调查可以得知,油茶芽苗砧嫁接的成活率、成苗率等受到天气的之间影响,且天气因素对油茶芽苗砧嫁接的成活率、成苗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对油茶芽苗砧嫁接的苗木高度影响最明显,其次是成活率与成苗率,影响最不明显的是苗木地径。  相似文献   

15.
从良种苗木培育、油茶园规划建园、油茶园管理等方面论述了湘东地区油茶园艺化栽培技术,以期为湘东地区的油茶生产提供技术指导,促进油茶丰产、稳产。  相似文献   

16.
高毅 《现代农业科技》2014,(14):148-148
通过对油茶播种苗培育技术、扦插苗培育技术和嫁接苗培育技术3种育苗方法进行总结,旨在为油茶苗木培育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嫁接繁殖技术广泛应用在良种苗木培育领域,嫁接技术及方法直接影响着苗木成活和后期的生长态势。采用油茶切接法、劈接法、芽片腹接法、髓心形成层腹接法和劈接套袋法等5种嫁接方法探讨良种油茶种苗繁殖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劈接套袋法嫁接效果最好、成活率最高,为广西油茶优质苗木高效快速繁殖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徐波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3,(11):163-164+167
油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对林业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油茶栽培过程中,要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油茶产量。本文从造林地选择、林地整理、苗木选择、松土除草、修剪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对总结油茶栽培管理技术进行总结,以期对油茶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多效唑对油茶苗木生长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油茶苗木在旺盛生长期前以不同剂量的多效唑进行土壤施药处理,在旺盛生长初期以不同浓度的多效唑进行叶面喷施试验。500、750ppm的多效唑叶面喷施以及1500g/hm~2土壤施药处理对油茶苗木的地上部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苗木根部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提高了根冠比。并且提高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蛋白质含量和总核酸含量。促进了苗木体内的新陈代谢活动,增强了苗木的素质。  相似文献   

20.
刘斌 《吉林农业》2012,(2):166+165
油茶是属于山茶科从木的一种,主要为常绿大灌木或者小乔木.近年来,由于油茶的保健作用日益明显,引起了社会各方人士对开发油茶树林的重视,所以油茶苗木的培育和栽培管理技术也备受瞩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