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研究了温度、光照、贮藏时间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梅叶冬青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梅叶冬青种子存在休眠期,度过休眠期后发芽率迅速增加,发芽率到达峰值后迅速下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其中GA3效果最佳,其适宜的浸种浓度为50~100 mg/L;光照对梅叶冬青种子萌发没有影响;梅叶冬青种子适宜发芽温度为25℃.  相似文献   

2.
GA3、6-BA、Mn2+对楸树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寻适宜楸树种子萌发的条件,提高楸树种子发芽率,以楸树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的温度、浸种时间以及GA3、6-BA、Mn2+浓度等因素处理对楸树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楸树种子发芽影响显著,以28℃处理为好;浸种时间对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影响,但可加快发芽;一定浓度的GA3处理可有效提高楸树种子的发芽速度及发芽率,可在一定程度上使茎节间拉长,以100 mg/L较为适宜;6-BA处理后,种子的发芽率明显提高,但随着浓度增加,幼苗的茎变短变粗,过高浓度的6-BA抑制了幼苗根的发育,以20 mg/L处理较为适宜。0.01%浓度的Mn2+溶液处理后,发芽时间缩短,但随着浓度增加,Mn2+对根的毒害作用也呈现出来。楸树种子小、种皮薄,无需浸种但萌发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温度,可采用低浓度的GA3、6-BA、Mn2+促进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3.
探讨大叶千斤拔种子发芽最佳基本条件和种子的寿命,为栽培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测定种子的吸水率;通过磨破种皮、热水处理和浓硫酸处理等找到破除种子硬实的最佳方法;考察不同温度和光照、发芽床、贮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叶千斤拔种子吸水率为31.26%,种皮透水性差是影响种子发芽的关键因素。种子适宜萌发的温度范围为25~30℃,发芽前用磨擦种皮+80℃热水浸种4 h的方法可使种子的发芽率提高到66.67%;光照和发芽床对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种子在4℃低温条件下贮藏3年发芽率仍有61%,贮藏4年发芽率降至32%。综上,大叶千斤拔种子为硬实性种子,发芽前需要预处理;种子为高温萌发型、光中性种子;种子寿命在4年以上。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栓翅卫矛种子发芽率,加快种子繁殖速度,对栓翅卫矛种子解除休眠的技术方法及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结合低温沙藏,0~200mg/LGA3范围内,150mg/LGA3处理种子发芽率最高,解除种子休眠效果最好,GA3和6-BA采用2:1和1:2优于1:1混配,GA3及GA3与6BA混配溶液浸种对低温沙藏后的栓翅卫矛种子发芽具有促进作用;(2)温度越高种子发芽越早,但合适的低温(3℃)更利于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了不同GA3浓度和发芽温度对醉蝶花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及GA3对醉蝶花种子发芽起始时间没有明显影响,各处理均于第3天开始发芽。GA3浸种可显著提高醉蝶花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最佳浸种浓度为150mg/L。在本试验设定温度条件下(23℃和28℃),温度对醉蝶花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在28℃较高温度下可以缩短100~150 mg/L GA3处理的发芽时间。  相似文献   

6.
王毅  漆燕玲 《种子》2007,26(9):28-30
对不同贮藏条件下半夏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半夏种子无休眠期,遇到适宜条件即可萌发;采用低温沙藏处理对保持半夏种子的生活力效果最好,贮藏15个月后,发芽率仍然保持在83.4%以上,发芽势较室温贮藏处理高17个百分点;随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能力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在贮藏3个月至15个月期间,半夏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没有显著下降,发芽率仍然保持在77%以上,表明半夏种子最少可以贮藏15个月。  相似文献   

7.
野生蔬菜水茄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水茄种子吸水和温度、光、暗和不同浓度GA3影响其种子发芽的结果表明:水茄种子于25℃恒温下浸种12 h后吸水达到饱和,其适宜发芽温度为30℃,萌发不受光照或黑暗影响.变温浸种的发芽率是70.0%,100、200、500、600、1 000 mg/L GA3浸种的发芽率分别为31.7%、32.0%、41.4%、41.9%和70.0%.  相似文献   

8.
对野生米瓦罐的种子发芽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米瓦罐的适宜浸种时间为10~14 h;米瓦罐种子休眠的限制因素为温度,发芽适温为6~10℃,温度达20℃后,米瓦罐不会发芽;GA不会打破米瓦罐种子的休眠,对种子发芽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种子贮藏10个月后发芽势和发芽率有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9.
云南松种子发芽对温度和生长调节剂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温度和GA3、IBA不同水平及其组合对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种子发芽的影响,采用L9 (34)正交设计进行外源激素浸种后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芽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合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平均发芽时间和发芽指数分别为66.0%~86.0%、14.0%~29.3%、7.9~11.7 d和3.3~5.6粒/d,处理组合间此4项指标具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差异.温度是影响种子发芽的主导因子,19.6℃提高种子发芽率.温度和GA3的不同水平对云南松种子发芽指标具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差异影响,0.10 g/L的GA3溶液浸种促进种子发芽.GA3、IBA和温度的两两交互作用对发芽指标影响较为复杂,特定条件下对发芽指标的交互效应不同.  相似文献   

10.
狭叶柴胡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祥才  孙晖  颜丙鹏  王喜军 《种子》2008,27(2):63-65
狭叶柴胡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较低,其主要原因包括个体之间的差异及物种特性。狭叶柴胡种子刚刚采收后具有休眠特性,最适发芽温度20℃条件下,20株狭叶柴胡种子的发芽率个体差异从9.7%到70.O%。采用GA、6.BA可解除狭叶柴胡种子的休眠,5~50mg/kgGA、1-10mg/kg6-BA、1%KNO3处理可提高休眠狭叶柴胡种子的发芽率,而1%KNO3处理和3%H202处理对解除休眠的种子发芽率无明显影响。100mg/kgMn^2+和10mg/kgCu^2+可显著提高狭叶柴胡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1.
不同处理方法对打破油葵种子休眠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葵种子一般在收获后有一定阶段的休眠,且因品种不同其休眠期长短也不尽相同。本试验旨在通过室内条件,了解不同处理方法对打破油葵种子休眠的影响,从中找到适宜的、简单易行的打破油葵种子休眠的方法,为在收获后尽快了解油葵种子发芽率找到适宜的发芽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用野生蔷薇红景天(Rhodiola rosea L.)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化学药剂及不同浓度处理对其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梯度设置在50~800 mg/L的GA3均能明显打破种子休眠和促进种子萌发,其中50 mg/L的GA3预处理种子24 h和200、400 mg/L浸泡种子12 h,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较高,发芽率和发芽势达90%以上;而NAA、6-BA和ABT-4不同浓度对种子萌发作用力不同,其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同程度抑制种子萌发,只有使用适宜浓度处理种子才能打破种子休眠和提高发芽率。研究表明,不红景天种子最大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出现在200 mg/L GA3处理12 h,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为94%,发芽指数为20.14。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白术种子适宜萌发条件,将椰糠、滤纸、棉花和纱网4种材质作为发芽床,通过不同温度、不同浓度NaCl和GA对白术进行浸种处理。结果表明,白术发芽率在椰糠、滤纸和棉花处理下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纱网处理;浸种温度在20~25℃之间发芽率较高,霉变率较低;NaCl浓度低于0.1 g·L^-1时,其发芽相关指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高于0.1 g·L^-1时,随浓度增加其发芽相关指标显著降低;GA浓度对白术种子发芽无显著作用。浸种温度为20~25℃、低浓度的NaCl以及保水性较好的发芽床适宜白术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4.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GA3)、6-苄氨基腺嘌呤(6-BA)、萘乙酸(NAA),不同时间清水浸种、不同天数低温贮藏以及不同温度热水浸种进行前处理,检测各处理对总状绿绒蒿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温贮藏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以及缩短发芽启动时间和平均发芽时间(p0.05),同时随低温贮藏时间的增加,种子萌发的各项指标达到最佳效果。清水浸种仅对发芽启动时间影响显著(p0.05),可比对照种子提前3~4d萌发。而热水处理导致了大部分种子的死亡。这可能与总状绿绒蒿种皮较薄有关。2)GA3250mg/L和NAA 10mg/L处理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以及缩短平均发芽时间(p0.05),但对发芽启动时间影响不显著(p0.05)。6-BA处理显著降低了其发芽势(p0.05),说明6-BA可能抑制种子的萌发。低温贮藏、GA3和NAA处理、清水浸种均能在一定程度破除总状绿绒蒿种子休眠,但其中低温贮藏是最佳方式。这可能是低温贮藏满足了高海拔地区种子较长时间的寒冷需求,是高山地区特殊环境条件下的种子萌发对策。  相似文献   

15.
草果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 要:探讨草果种子休眠的原因及其萌发的最佳条件,为草果种子的质量检验方法及提高播种育苗成功率提供参考。浸种称重法测定种皮透水性;生物鉴定法检测发芽抑制物;设置不同前处理、不同光照和温度、不同发芽床以及不同贮藏方法等处理对草果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发芽率。结果表明草果种子吸水率较低,吸水67 h仅达40%左右;种子水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湿沙层积处理30天后的种子,其发芽率和发芽整齐度明显提高,较未处理种子发芽率提高近50%;以纱布作发芽床,30/20℃变温、12 h光照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最高,达54.75%。草果种子中存在发芽抑制物可能是导致其休眠的主要原因之一;湿沙层积处理可有效降解发芽抑制物,是草果种子最佳前处理方法;以纱布作发芽床,12 h光照、30/20℃变温条件是草果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条件;草果种子以湿沙进行贮藏为好。  相似文献   

16.
不同收获时期和贮藏时间对杂交粳稻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杂交粳稻常优3号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收获时期和贮藏时间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种子活力变化,以及对赤霉素的反应.结果表明:不同收获时期和贮藏时间对杂交粳稻种子的发芽和活力有显著的影响,种子在贮藏12个月后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显著下降,达到了显著水平,在种子低温贮藏8个月后的活力指数开始下降,12个月后下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35d和50d收获的种子受影响最明显,40d和45d收获的种子表现较稳定,尤其是45d收获的种子.通过赤霉素(GA3)和清水浸种处理比较分析发现,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F值不显著,说明常优3号种子的休眠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战骨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战骨种子的最佳发芽条件,为战骨的人工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带果皮与不带果皮、不同成熟度、浸种时间、温度、发芽基质、贮藏时间、贮藏方法等处理对战骨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统计其发芽率。结果:果皮与成熟度对战骨种子发芽率有显著影响;15~30℃,发芽率逐渐升高;浸种12~36h,发芽率降低;不同发芽基质间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贮藏一年后,战骨种子丧失发芽力。结论:战骨种子的最佳发芽条件为选取新采收的完全成熟、去掉果皮的战骨种子,浸种处理12 h,发芽基质采用沙,30℃培养。  相似文献   

18.
几种外源激素浸种对胡萝卜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3种激素处理胡萝卜种子,结果表明:低浓度的赤霉素(GA3)150—250mg/L极显著地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高浓度的赤霉素500mg/L浸种却抑制种子的发芽;生长素(IAA)对胡萝卜种子发芽的影响不大;萘乙酸(NAA)对胡萝卜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并且浓度越大其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19.
1品种选择及播前准备 1.1品种选择 选择早熟,适宜出口的皱叶青紫苏. 1.2种子处理 紫苏性喜暖湿润的气候.种子8℃以上就发芽,适宜的发芽温度为18~23℃.种子休眠期长达120d,刚采收完的种子需放在3℃的温度条件下5 d,并用100mg/L的赤霉素处理,打破休眠,促进发芽.采收的种子忌干燥贮藏,在阴凉处风干2~3d后,用等量河沙与种子混合,保持适宜的温度,装箱埋于土中,利于发芽.  相似文献   

20.
铁棒锤种子发芽抑制机理及解除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铁棒锤种子发芽抑制机理,探寻提高种子发芽率的方法。方法:通过铁棒锤种子中生物碱类物质对油菜种子发芽率及生长情况的影响,明确铁棒锤种子的休眠机理;测定不同浓度的GA3处理对铁棒锤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与结论:铁棒锤种子中的发芽抑制物质为生物碱,适宜浓度的GA3处理能打破休眠,且以400 mg/kg GA3处理14 h效果最好,发芽率达到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