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2003~2005年间河南省15个地区鸡群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有全年化趋势,但每年仍以6~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发病鸡的日龄范围扩大;病变以法氏囊呈胶胨样水肿和肾脏尿酸盐沉积为主要特征,二者出现率分别占67.2%和73.11%,其它病变多不典型;发病鸡群中免疫鸡群占78.17%;二次发病鸡群约占16.98%;宿主和易感群体的范围扩大。对出现上述情况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鸡新城疫是鸡的一种常见传染病,鸡新城疫的非免疫鸡群、免疫失败鸡群和非免疫保护期内鸡群极易受到鸡新城疫病毒的感染而发病。2014年12月20日上午9时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接到黟县茶子畜禽养殖场饲养的黄山黑鸡鸡群大面积发病的求助电话,接诊后,本人立即和1名技术人员前往发病现场。现对这起黄山黑鸡鸡群疫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情况报导如下。询诊情况:养殖场存栏10月龄黄山黑鸡3000羽,鸡群白  相似文献   

3.
1发病特点以肉鸡采食量普遍不达标,生长缓慢,发病日龄早,瘫痪、出栏大幅推迟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多群发;鸡群的整齐度普遍很差;疾病频发;混合感染严重,尤其是消化系统发病最为严重;发病率很高,个别鸡群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4.
1 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 近年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①病死率的变化:过去鸡群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一般在13%~50%,雏鸡甚至可高达60%以上;现在发病率低,死亡率也降低了,一般在20%以下;②季节性变化:过去春季及夏初发病多,现在该病季节性不明显;③病程的变化:过去发病快,死亡曲线呈"尖峰式",发病后3~4d为死亡高峰,现在发病缓慢,零星死亡,病程长;④发病日龄的变化:发病日龄提前,有的鸡群10日龄之内发病,多数鸡群在20~30日龄发病,一些鸡群在使用本病弱毒疫苗二免后发病;⑤病例不典型而且混合感染增多.  相似文献   

5.
利用采自莱芜市某发病鸡场的病料,研究其致病原因并进行药敏试验。通过运用细菌分离培养鉴定、生化试验来鉴别分离自发病鸡群的致病菌。对采自发病鸡群的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自发病鸡群的细菌有2种,分别为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对头孢曲松与头孢噻肟中度敏感;沙门氏菌对头孢曲松、丁胺卡那中度敏感;对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安普霉素、强力霉素敏感。  相似文献   

6.
<正>鸡群发病后,大多数养殖户都不能在第1发病时间找到标本兼治的措施。如当鸡群精神稍差,大便不正常,吃料较慢时,往往不知道鸡群已经发病,更不会给药治疗。等到出现死鸡,而且死亡不断增加,鸡群食欲大减时,才知道鸡群已经染病。匆忙用药,但为时已晚,疗效不好,造成经济损失。究其原因:(1)治疗不及时,贻误最佳时机;(2)盲目混用药物,滥用抗生素;(3)停药过早,造成病情反复;(4)不懂药物作用和疗程,过  相似文献   

7.
<正>新城疫发病率较高,俗称"鸡瘟",具有发病急、传染快和接触度高等特点,四季均可发生,春夏两季发病率较高,同时对于已接种免疫疫苗的鸡群,也存在发病的危险性,不同日龄鸡群均可发生,其中以20~30日龄、35~50日龄发病最为严重,对鸡群生长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养  相似文献   

8.
<正> 1991年下半年,我场陆续有四批鸡患产蛋下降综合症(简称 EDS)。因为发病日龄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现将发病过程详细记录下来,仅供大家参考。一、发病的四个鸡群的情况简介1.品种及鸡群数量按发病时间依次为:A 群—伊沙;B 群—海赛;C 群—海赛;D 群—伊沙,分别来自三个种鸡场。每个鸡群均拥有1300—1400只鸡。  相似文献   

9.
养殖户本来就不赚钱,如果鸡群再持续发病,增加用药成本,无疑就是雪上加霜。一般情况下,不管是什么生物,都拥有自己治愈能力,鸡群也不例外,但是如果鸡群免疫力下降,则容易出现各种细菌和病毒感染,导致鸡群发病。因此为了避免鸡群发病,我们应该要了解影响鸡群免疫力下降的因素有哪些,然后做好各个方面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我地区有不同时期有二个养鸡场患有葡萄球菌病,一个是38日龄的雏鸡群,一个是130日龄的育成鸡群。现将发病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1.1雏鸡群养鸡户李某饲养蛋鸡500只,于38日龄时鸡群开始发病。这些雏鸡是在接种鸡痘疫苗后不久发病,已死亡7只,用过磺胺类药物,没有控制住,前来就诊。1.2育成鸡群事隔2月后又一王姓养鸡户,饲养4月龄蛋鸡1000只,有20多只发病鸡,都是在注射新城疫-减蛋综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常常发生不明原因的高峰期蛋鸡产蛋率突然剧烈下降现象。表现为死亡率低,产蛋率下降快、幅度大,大多难以恢复而被迫淘汰,损失巨大。笔者利用强制换羽技术对部分发病鸡群进行处理,一般2个月左右基本恢复原有产蛋水平,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1适用鸡群不是所有发病鸡群都适合采用强制换羽技术。要求鸡群发病前生产性能好,正值产蛋高峰前期,最好不超过35周龄;主要表现产蛋率迅速下降,最低  相似文献   

12.
<正> 我们根据近几年鸡群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对当地可能发生的疫病进行预测,拟定一个较为科学的蛋鸡免疫程序。按照这个程序进行防疫的近千个养鸡户的鸡群,几年来没有一例发生新城疫病。1988年感染法氏囊病的鸡群12户,占防疫鸡群的1.3%;感染呼吸道病的鸡群27户,占防疫鸡群的3%,(其中4户因疫苗未到影响防疫而发病,占未免疫鸡群31户的12.9%)。主要免疫程序如下: 一、一日龄用马立克疫苗皮下注射。二、15日龄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液饮水、新城疫Ⅱ系疫苗滴眼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估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卵黄抗体的治疗效果,为治疗该疾病提供方法,以减少该病对肉鸡生产造成的损失,对发病的鸡群42群405 394羽肉鸡进行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卵黄抗体注射;对发病的鸡群29群282 643羽肉鸡不进行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卵黄抗体注射作为对照。结果发现注射抗体组发病鸡群整体发病死亡率平均为9.08%,未注射抗体组鸡群整体发病死亡率平均为6.54%,所以该抗体对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的治疗效果不确切。  相似文献   

14.
<正>(一)发病情况江苏省宝应县安宜镇一养殖户饲养了三黄雏鸡1000羽,鸡群发病,出现呼吸困难、排黄绿色稀粪便,有的粪便中带血,该养殖户采用抗生素治疗无效。鸡群每日发病30多只,3天共发病116只,死亡50多只。  相似文献   

15.
<正>1流行情况春季是个多风且空气干燥,也是微生物比较活跃的季节。尤其是当前疑似温和型流感引起的产蛋率下降。主要发生在蛋鸡群,发病日龄较集中,在鸡群开产前后或高峰期前后,不同品种,不同区域,发病情况也不同,有的鸡群症状表现为精神,采食量、饮水量均为正常,仅表现产蛋率  相似文献   

16.
2002年秋冬季节,山东省日照市产蛋鸡群发生以产蛋下降为主的疾病,该病传播迅速,流行面广,危害严重,但未开产的鸡群不发病。经临床症状观察,结合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确诊为产蛋鸡变异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一)流行特点通过对我市各发病区域跟踪调查,本病具有如下特征:该病仅发生于产蛋鸡群,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开产鸡皆可发病,其中170~210日龄产蛋高峰期的鸡最易暴发。该病传播速度快,具有明显传染性,临近鸡舍的鸡很快感染;产蛋下降幅度较大,应激频繁鸡群可下降50%以上;发病鸡群多数未接种过变异型传支疫苗,普通传支…  相似文献   

17.
1.临床症状 发病鸡群主要为产蛋高峰期鸡群.鸡群感染发病后,初期表现为咳嗽、甩鼻、轻微喘气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一两天后鸡群中出现零星瘫痪、扭颈鸡只,且产蛋率开始下降,蛋壳颜色变浅,出现自壳蛋,随后发病鸡群的死亡率越来越高,病死鸡鸡冠呈青紫色,大群采食量减少三分之一甚至更多,拉黄、绿、白色稀便,一些鸡场发病鸡群死亡率甚至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云南地区的肉鸡生产中频繁发生以呼吸道栓塞或张口呼吸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病症,通过对健康鸡群和发病鸡群进行血清学调查显示,发病鸡群的抗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健康鸡群,表明该病症与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9.
禽腺病毒Ⅰ群感染自2012年在我国首次报道至今,各地都有大面积流行发生,给养殖户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追踪发现,未免疫鸡群发病比免疫鸡群的发病死亡率高、造成损失较大。1未免疫鸡群发病特点一般出现在初养鸡场和去年没有发生腺病毒的鸡场。因为没有免疫疫苗,鸡群体内没有抗体,发病情况一般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20.
<正>1发病情况2009年6月28日,定陶县某个体养殖户,饲养2000多只双A肉鸡突然发病,鸡群采食量下降,大群中拉红色血便和绿色稀便。死亡有60多只,次日上午就诊,经治疗后死亡停止,鸡群逐渐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